书城亲子家教告诉女儿:你真好——如何把女孩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
24889600000074

第74章 宽严相济,矫正女孩任性的毛病

孩子任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家长溺爱孩子,过分关心孩子的吃、穿、玩、乐,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父母心甘情愿受孩子支配。有人形容这样的情景:孩子一声叫,家长排队到。如此娇惯的结果,使孩子盲目地认为自己高贵,天生就应该倍受照顾,凡事必然先想到“我”,极易养成自私、任性、孤僻等不良心理。另一种是有的孩子智力发展比较好,个性强,遇事有自己的主意;有的家长知识面比较窄,对孩子正当的行为举动不理解,甚至横加阻止,孩子不服气,形成任性的习惯。

弄清了孩子任性的原因,还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管教。帮助孩子分辨是非,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是改变孩子任性的根本。一般说来,女孩的形象思维较好,考虑问题细致,很容易出现任性和不听话的现象。如与同学们盲目攀比:在生活上同讲究吃穿、花钱大手大脚的比,在学习上同成绩较自己差的比;越是语文基础好,就越爱好文学,越数学基础不好,越对解题反感,没有兴趣,结果形成“瘸腿”等等。这些都是任性的表现。

父母对任性的女儿,应采取以下教育方法和措施:

(1)经常有意培养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教育孩子把原来的“攀比”倒置过来,在学习上适当“矫枉过正”,多花点时间和精神力攻自己的弱项,把目标瞄准学习综合成绩拔尖的同学,家长只进行适当的辅导,不包办代替。

(2)利用成人的现身说法,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苦和甜。

(3)结合家庭的特点和学校制定的“校训”,教育孩子自觉遵纪守章,增强纪律意识,明确“服从”的意义。

(4)经常设计召开“家庭会议”,家长带头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孩子懂得勇于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是光荣的。

(5)“转移目标”,掌握教育良机。即同孩子发生矛盾时,不要坚持要求孩子非得当时接受家长的批评和要求,不要在人多的场合进行处理;而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采用灵活的方法,避此就彼,或转移其注意力,或暂时让其离开片刻,或持当时不理睬的态度,避免僵局发展。待孩子情绪平静后,再对其讲清道理,使其认识到固执任性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但这个时候家长的态度必须前后一致,使孩子无空可钻。这样反复多次以后,孩子自觉没趣,家长也从中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孩子“不听话”的现象就自然减少了。

总之,教育孩子也算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讲究科学,不能急于求成。当然最主要的一是要靠家长“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二是要靠家庭与学校的紧密联系、配合,为把孩子培养成材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