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告诉女儿:你真好——如何把女孩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
24889600000006

第6章 女儿能否成才,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引导

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导师”,对于女孩来说,她们对父母的依恋心理较男孩更甚,所以更易受父母的影响。家庭教育在女孩成才的道路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14岁考入名牌大学的方兰兰的成长轨迹就证明了这一点。

方兰兰,10岁上中学14岁考入大学,在学习阶段她表现出了极大的成功。18岁大学毕业的方兰兰带着学业的成功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她同样表现出色,而且还创造性地完成了自己负责的复杂项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方兰兰对自己之所以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能有所成就归结为父母从小就注重培养了自己良好的性格。

方兰兰是一个踏实稳重、聪明能干的小姑娘。在家长的指导下,她在学习生涯中幸运地获得了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好机会。她以不一般的经历获得了成功并博得了社会的承认,以不落俗套的思维为自己赢得了现在的一切。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机遇是成功者的天梯,然而机遇只恩宠那些有准备的人。方兰兰以她特有的学习方式和充分的准备迎接机遇的到来。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在紧张快速的学习中,她以自信和坦荡的心胸面对坎坷和困难,以超过实际年龄的成熟完成了超过实际年龄段的学业学习。

方兰兰初步的成功包含有许多的因素,其中家长在方兰兰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恰当指导和帮助,使她的生活道路既不同于普通的孩子,又蕴含着生活中必要的经验。家长培养了方兰兰好学求上进的好品质和为人处世时大度宽容的良好性格,为她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方兰兰家附近有一所区重点小学,就近入学的方兰兰在参加入学考试中,由于回答问题时没有一点犹豫,而且都答对了,被负责的老师看中,把她分到了实验班。她带着“我很棒”的幼稚想法进入了小学实验班的学习。在班里,她的学习果然很棒。老师非常满意她的学习成绩,可是父母却不这样看。他们觉得学这点东西只要认真,每个小孩都能做到,没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父母说:“如果你能在老师讲课之前就知道老师讲什么才比其他小朋友棒。”方兰兰就按照爸爸的指点开始学习自己看书。在老师讲课之前,她把课本上的内容都读过了,上课的时候,老师问什么样的问题她都能理解,甚至有时老师要问什么问题她都能猜出来。在那一阶段,方兰兰特别自信,还有很多的时间帮老师做事情,还在学校的少先队里担任干部。在学校里方兰兰是个活跃人物,每天除了学习外,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她都参加。

方兰兰的学习好是得到老师们公认的。她很得意,并将这一得意之情流露在父母面前:“这回我是最棒的了吧?”爸爸笑着说:“你是很棒,你几岁了?”爸爸明知故问。“我9岁。”方兰兰不假思索地回答了爸爸的提问。爸爸说:“中国科技大学里有很多14岁左右的大学生,和他们比,你棒吗?”方兰兰当时并不懂大学生的含义,只是朦朦胧胧地知道14岁上大学的这些人比自己棒多了。爸爸接着说:“方兰兰想和他们比吗?”不甘示弱的方兰兰又不假思索地说:“我想!”爸爸又笑了。他拍着方兰兰的头说:“不那么容易。”方兰兰拉着爸爸,认真地说:“爸爸你帮我。”爸爸看她认真起来,就对她说:“我们试试看。”

一次做数学练习,方兰兰感觉很简单,做完后没有检查就交了卷,发下试卷时虽然是最高分,但因计算错误丢掉了两分。当方兰兰得意地把试卷展现在爸爸的面前并强调自己是班里的第一名时,爸爸的脸一下变得难看起来。他严厉地指出她这次丢分丢的是学习中最宝贵的东西。他说:“没有掌握的知识,分丢得再多也好补救,那样补救的是学习知识上的漏洞,但是,你这样丢掉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方兰兰到现在还记得爸爸紧绷的嘴唇中道出的一句话:“你丢掉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从此,方兰兰再也不敢“马虎”了。爸爸还教她读书的方法。在很短的时间里,她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天,老师说有一所中学试办少儿实验班,招收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在老师和学校领导的推荐下,方兰兰和几个同学一起报了名。考试的那一天,各个学校最棒的学习尖子汇集到考场。没想到参加考试的人真多,从人数上看,大概要淘汰95%。方兰兰的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当她把自己的心情告诉爸爸时,爸爸轻松地笑着对方兰兰说:“他们的心情和你一样,你如果不怕他们就等于超过了他们。”方兰兰明白爸爸在告诉自己要战胜自己的恐惧,勇敢地参加考试。爸爸的暗示使方兰兰恢复了自信,面对其他考生和眼花缭乱的试题,她显得异常平静,在答题时思维特别顺畅。考试结果,方兰兰成为大淘汰中的幸存者,又一次幸运地考上了中学少儿实验班。这次她没有觉得自己很棒,倒觉得父母有些料事如神,是他们事先早早帮自己做好了迎接考试的准备,自己才能够顺利地考入中学少儿实验班。

方兰兰满心欢喜地带着几分自信和骄傲来到了中学。提前两年从小学毕业,进入中学,这对当时年仅10岁的方兰兰来说,确实是有点值得骄傲的。但过于顺利的生活和一贯的好成绩也使她没有机会去品尝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在方兰兰心目中,学习是快乐的,生活是美好的,她不懂得世界的另一面,心里只有自己勾画的美好人生前景的蓝图,而没有实现这一蓝图所要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她匆忙地挤进了这条被许多家长、孩子向往和追寻的道路。因此,在中学少儿实验班学习,她的心态出现了几次大的反复,幸亏父母发现及时,方兰兰才没有发生意外。在这里她终于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平衡心态的尺子。用这把尺子量出了自己与他人在个性上、在对理想追求上的差距。

方兰兰很庆幸中学少儿实验班给她“挤”出了生命中的4年。这宝贵的4年时间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对自己都可以从容不迫地做些什么。对于这一点她感到太美好了。中学少儿实验班给予了她另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压力。压力逼着她向前走,这种压力成为超越自身年龄的无形动力,推着使自己身不由己、快步如飞地奔向目标。方兰兰从心底里感谢父母,如果没有他们精心的情商培育,即使自己遇到好机会也会因为自身条件不具备而被机会抛弃。

像方兰兰这样,千千万万女孩成才的历程告诉普天下的父母们,要想把自己的“掌上千金”培育成为出类拔萃的英才,关键在父母的“教女”方法和艺术。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的家教原则:

(1)因“女”施教,因才培养;

(2)开发女儿的潜能要抓住关键期;

(3)及时而艺术地对女孩进行生理知识的教育;

(4)从小培养女儿的自信自立品质,让她坚信:我一定行;

(5)塑造女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6)对女儿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

(7)引导女儿克服胆小、矫情、孤僻等女孩特有的毛病;

(8)让女儿做家务,进行劳动教育;

(9)及时化解女儿的不良情绪;

(10)不可回避女孩青春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的引导;

(11)“淑女”教育不可少。

本书以下的内容正是围绕这些原则而展开的。

§§第二章 因“女”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