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告诉女儿:你真好——如何把女孩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
24889600000032

第32章 让女孩由羞怯畏缩变得大方活泼

从心理学角度看,羞怯是一种情绪,是内心深处的胆怯或自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可能都有过羞怯的经历,只不过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有的人甚至到成年以后还摆脱不了羞怯,以致形成社交恐惧症。

造成羞怯的主要原因就是一种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出现在大多数女孩子的身上。有女孩子因体弱多病或有某种遭遇和创伤,在生活中心理曾受到过某种刺激,如受人欺负、被人打骂,甚至棍棒交加、被人奚落耻笑等使他自尊心受损,都可能使其变得畏畏缩缩,易于羞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一个家庭环境不好,定会给孩子造成许多心理障碍,带给孩子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有关资料表明,有羞怯行为的孩子,有时其父母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羞怯情绪,孩子受到了父母的感染。再者对孩子经常责备、打骂甚至棍棒交加,夫妻经常在孩子面前吵骂,甚至离异,会使孩子缺乏温暖、依靠、交流和亲情的爱抚,孩子从小就觉得不如别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必然会形成羞怯自卑的心理。

羞怯的孩子往往采用一种消极退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受伤的心灵。但孩子一旦产生心理上的长期恐惧,就会形成社交恐惧症,惧怕别人负面的评价,惧怕无法面对社会。害羞的孩子大多逃避社交场合,很少主动与人相交。害羞可能会变成严重的问题,因为它会阻碍孩子交朋友、有碍学习和自尊心的形成,也减低心理适应的能力。害羞的孩子通常会神经过敏、疑惑不安、孤单、沮丧及难交朋友,他们的确需要帮助。

很多孩子害羞,是因为自小受到成人灌输的观念影响。有些孩子只是比较含蓄,但若父母不断说她是个害羞的孩子,再加上亲戚朋友和学校同学不断议论,结果,使她真的变成一个畏缩害羞的孩子。

作为家长,应进行自我反省,自己是否提供给了女儿足够的安全感?有没有毫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她们?是否给她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是否滥用权力,过度严厉?因为严厉之中会忽略了情感与关怀。孩子过分依赖的成因是忽视和粗暴。不重视情感、粗心大意、不负责任与拒绝,都会造成孩子的依赖行为。依赖的行为很多时候与羞怯有关。

假如害羞是一种畏人症,家长应如何消除孩子对人的恐惧呢?

(1)建立孩子对别人的信任

父母应该信任孩子,她愈被信任,就愈能信任别人。信任是亲近的基础,如果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学得信任,她也很难真正信任别人,这也是羞怯的成因。

(2)锻炼孩子多与人交往

如果孩子害羞是因为从小没有社交机会,父母就应当特别关注她们在这方面的需要。不妨领孩子到亲友家中,让她们有机会接触人,主要是让她们学习如何与别人交往。起初适合在比较安全的环境锻炼她,此外,应避免高度竞争的商业化环境;多让孩子经历被别人接纳的经验,这有助于她们树立自信,在社交上继续进步。

(3)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自信

西方的家长在鼓励孩子时,“你太杰出了”、“你很伟大”这样的赞美之词,他们是从来不吝惜的;而中国的师长感到这些词语可能有些“夸张”。西方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是样样第一,但总有优秀的地方;而中国家长们教育孩子时,似乎总在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其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

平等、理解、温馨的家庭环境能给人勇气和自信。由于羞怯的本质是一种不自信,父母平时要多给孩子以鼓励,让孩子得到肯定和表扬,对胆怯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本身就感到自卑,缺乏勇气,在做某件事之前,预见的结果总是自己不行。如果这时给她一些鼓励,增加他的勇气,她会把事情办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