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24831000000034

第34章 孩子贪玩,妈妈很担心(2)

培养“自我管理”是根本

孩子从无知到长大,妈妈对孩子的培养也经历了从全面看护到帮助的过程,最后还需要妈妈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去飞翔。每个孩子都会长大,都需要学会自己生活,只有学会独立生活的孩子才能算是真正的成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妈妈的放手却并不容易,有些妈妈是由于过分地溺爱孩子因而不愿放手,而有些妈妈则认为孩子还小离不开自己从而不敢放手,但只有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让孩子真正长大,妈妈也才能真正放心。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是要让孩子学会约束自己。孩子刚上学的时候,一般都很难静心学习,这是因为他们从相对自由的状态突然进入学习状态,还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此时在孩子的内心里面显然还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这样玩耍就如同家常便饭,他们玩耍甚至不分时间和场合。这个时候,做妈妈的应该跟着孩子上学的进度,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和帮助,比如帮助孩子整理书包、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和任务等,但是妈妈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要注意适度的原则,不能形成惯性,让孩子养成接受帮助和接受管理的习惯,而是应该在帮助孩子的同时,教导孩子学会负责,引导孩子自己学会计划每天的学习和生活,经常检查孩子完成计划的情况。这样孩子不仅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而且还可以让孩子逐渐养成有计划的生活和严格要求自己的自我管理意识。

有些妈妈因为担心孩子学习任务重,为了让孩子轻轻松松地投入学习,往往把孩子学习以外的事情统统包办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包办孩子的生活,对于妈妈来说是一种母爱,但这样却会让孩子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有些妈妈说孩子起床晚了上学要迟到,因此不可避免要帮孩子穿衣、打水、挤牙膏、别校徽、打红领巾、拿书包等,这只是一个借口,是妈妈溺爱的一种表现。如果一个孩子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能做到的话,那么就不必说自我管理了。妈妈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实际上是培养孩子生活的依赖心理,也会加重孩子的骄奢之心。这样孩子不仅失去了约束自己的意识,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容易形成目中无人的恶劣态度。

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妈妈就要减少对孩子的管制。妈妈应该从管理员的角色转变过来,不再事事包办,而是鼓励孩子自己思考,鼓励孩子做事,做孩子教育的观察员和引导者,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和安排。当孩子有不解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些指导和意见,但路要让孩子自己去选,自己去走。不要怕孩子犯错,而应该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如果孩子的成绩下降了,就让孩子自己调整学习时间和任务安排。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在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时,妈妈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予以正确对待。很多妈妈不敢轻易放手孩子的管理,往往就是因为对学习成绩的重视。其实学习成绩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绩是怎样得来的,孩子是否有自己学习的能力,是否能将成绩保持下去。对于学习成绩,不少人有偏颇的观点,认为好成绩来自于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管理和要求。其实并非如此,只有拥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才能够发挥自己真正的能量。

孩子无论是贪玩还是缺少学习的耐心,都和自我管理能力差有关。作为一名合格的妈妈,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学习,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生活至关重要。第一章 培养爱因斯坦那样的“特长生”

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一个优秀的全能孩子,但事实证明这样的目的很难达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孩子也是一样袁但幸运的是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这些特长在孩子小的时候表现得最为明显。睿智的妈妈应该学会找出孩子身上的特长,让孩子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特长生”。

做孩子的慧眼“伯乐”

每位妈妈都对自己的孩子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其实,正如人们的手指有长有短一样,孩子也是各有所长,如何使孩子的特长得以最大地发挥,这就需要作为妈妈的你有一双识别孩子的慧眼。

有许多妈妈对如何教育子女问题不加以研究,不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特长,只是盲目地看着什么热门就让孩子学习什么。这样孩子不仅很难学有所成,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特长的发挥。

若妈妈不善做孩子的伯乐,既使孩子是最优良的“千里马”,也难以驰骋千里。因此,妈妈应有一双慧眼,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和教育。

16世纪中叶,年轻的伽利略在修道院学校学习,而伽利略明智的妈妈深知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于是,她耐心地开导儿子,伽利略终于被说服了,并去比萨大学学习,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伽利略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成功有其妈妈一半的功劳。

我们都知道蒸汽机的发明者是詹姆斯·瓦特,但是瓦特之所以成为世人皆知的蒸汽机发明者,还要归功于他的妈妈。瓦特的妈妈凭着自己的慧眼,注意到了他的爱好,并且抓住所有机会来激励他,巩固瓦特对机械学习的兴趣。如果没有妈妈对其兴趣的发掘,蒸汽机的发明桂冠很难落入这个曾被老师讥讽为“笨孩子”的瓦特头上。

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都是不尽相同的,他也许喜欢唱歌、也许喜欢跳舞、也许喜欢画画、也许喜欢下棋……其实,孩子喜欢什么,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他经常接触的一些事物是分不开的。同时,这也离不开妈妈的引导,那么做妈妈的应如何去发现和引导呢?

其实所谓的引导就是鼓励,每个孩子都喜欢妈妈能表扬自己,因此,你只要多表扬他两句,他就会为了这份荣誉而很好地去努力。同样的一件事用不同的话语对孩子所产生的效果绝对不同,例如,你的孩子在学习画画,他今天画的画没有昨天画得好,如果心急的你斥责他:“你怎么画的,还没有昨天画得好。”这种方式,一定会让他产生挫折感,并且伴随着挫折感的还有对于绘画的敌视情绪。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跟孩子说:“你画的不错,不过再画一张,我相信你能画得更好。”这样就会让孩子对绘画产生更加浓烈的兴趣。

有的妈妈说:我的孩子就知道玩,什么也不干。可是你要知道,在玩中也可以提炼出孩子的兴趣。也许你讨厌孩子拿着棍棒当马骑,但这不仅仅只意味着他很淘气,这样的孩子通常对于一些军事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有的孩子喜欢小动物,你若能为孩子把一些动物制作成标本,也许他将来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动物学家。妈妈要尊重孩子的爱好,善于发现他的某些特殊爱好的萌芽,做孩子遨游知识迷宫的向导。“顺天木以致其性”,因势利导,给孩子创造条件,为孩子成才铺平道路,相信小马驹终会成为千里马。

维护孩子的进取兴趣

作为一名优秀的妈妈,你是如何看待子女的兴趣、爱好、才能的?是包办代替还是量材选择?很多妈妈以自己的愿望来代替孩子的兴趣,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因此对他寄予厚望。

在现实生活里,像妈妈“包办”孩子兴趣的事情常常发生。女儿爱学手风琴,妈妈却非要她放弃手风琴学钢琴;儿子喜欢文科,妈妈却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借口,为他选择理科。

当然,妈妈这样“难为”孩子出于望子成龙心切,是善意的。但是这种“善意”有可能带来“恶果”,因为这等于抑孩子的长处,而扬孩子的短处,有时可能弄得孩子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都没有了兴趣。而且妈妈认为没有出息的爱好也并不一定就没有出息。“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因此在孩子的爱好方面,妈妈还是顺其自然,任其发展的好。

有的妈妈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后代,不仅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还应该延续自己的事业,或者想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变为现实。可是孩子却不这么看,他们觉得自己应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两代人之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其实,当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妈妈不仅给了他生命,也给了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当孩子为自己将来做出选择时,即使他的选择是不合大人意愿的,也应该先肯定他的这种独立意识,然后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分析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方向,这样才是一个优秀的妈妈应该做的。

孩子有自己的兴趣是好事,而且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可贵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千万不要连根拔起。兴趣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每个人都愿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因为这能把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妈妈坚决反对,不理解孩子的选择,往往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此时,孩子的激情和创造力都会受到抑制,客观上会影响他们事业的成功。因此,对待子女的兴趣、爱好,妈妈采取对策前不妨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做妈妈的要善于发现子女的特殊才能。孩子一般都是有好奇心的,而好奇心往往是兴趣、爱好和才能的表现形式。许多天才的闪光点就蕴藏在他们的好奇心之中。

(2)妈妈要善于引导子女的兴趣、爱好。一个孩子才能的萌芽与顽皮的性格常常是混杂在一起出现的,这就要求妈妈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时从孩子的一次恶作剧中就能看到他成功的影子。在此时加以妥善的引导,使其特有的才能发挥出来,将非常利于孩子的成长。

(3)妈妈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生活中,许多孩子没有明显的兴趣或爱好,这就要靠妈妈去培植。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妈妈十分爱好文学,她把莫泊桑引上了文学之路。后来福楼拜成了莫泊桑的文学导师,更使他迅速成长起来。妈妈要利用孩子可塑性强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同时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以便孩子自觉勤奋地学习。

(4)妈妈要善于保护孩子的兴趣。首先,不能过分地“捧”孩子。有的父母把孩子的优点当成摆设,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炫耀,这样容易滋长孩子自高自大、求名求利等不良思想。因此,对有一定特长的孩子,更应注意德育教育。其次,不能“揠苗助长”。有的妈妈认为孩子的智力发展快,就对其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结果使孩子过度疲劳,影响他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