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24831000000002

第2章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1)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院:“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夫;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妈妈。”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引导孩子走向成功,是天底下妈妈的最大愿望,也是她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个孩子成功与否,和妈妈有很大关系。许多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十分出色的妈妈。通过分析这些优秀的孩子,可以得出一个道理院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妈妈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高

越来越多的妈妈们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她们要么求成心切,不顾教育规律,硬填硬压;要么是众星捧月,娇惯宠爱;要么是家长文化水平有限,明知孩子学习不济,却无能为力。如何教育孩子成为妈妈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话题。能不能教育好孩子关系到孩子以后幸福与否,对于一个妈妈来说,能教育好孩子的就是成功的妈妈,教育不好孩子的就是一个失败的妈妈。

孩子长大以后,能否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能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除了环境和机遇的影响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孩子自身的素质。当孩子的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时,人们习惯性地想到妈妈的素质,因为提高孩子素质的关键在于妈妈的素质有多高。妈妈是教育孩子的主力,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孩子的教育上,妈妈比爸爸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因为在孩子出生之前,妈妈就影响着孩子。妈妈是孩子终生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妈妈的教育渗透在生活中每个方面,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孩子在生活中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就是妈妈,他们最早的智力开发也是通过妈妈的教导来实现的。因此,妈妈的素质是培养孩子素质的基础。妈妈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也是孩子灵魂世界的第一奠基人。孩子需要在道德上有他人的指引,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告诉他们对与错,而妈妈就是指导他们的最佳人选。因此,妈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孩子日后的发展。

作为一个成功的妈妈,不仅要让孩子健康的生活,还要提高他们的生命价值。妈妈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也应该呵护好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不要理所当然地以工作忙为借口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妈妈应该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首先,高素质的妈妈要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孩子成长中不断遇到的问题,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有些妈妈认为自己有高学历,文化水平高于其他妈妈,所以教育孩子应该不是问题。但事实证明她们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人的学历和素质确实存在着一些关系,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文化水平高并不等于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也不等于就完全具备了做高素质妈妈的条件。

其次,高素质的妈妈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妈妈要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并通过各种手段完善和充实自己,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完美的形象;妈妈还要学习各种教育孩子的知识,了解孩子各个生长阶段的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妥善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妈妈还要改变自己溺爱或娇惯孩子的习惯,也不要采取****的教育方法,而应该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控制要适度。

最后,高素质的妈妈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理性地对孩子进行定位。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许多违背规律的教育方法都是由于对孩子的期望过高造成的。而且妈妈的过高期望多数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常常让孩子感觉不堪重负。所以妈妈一定要用心感受孩子的想法,并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引导需要用心去交流和沟通,妈妈应该把孩子看做是独立的个体,要学会尊重孩子、赞赏孩子。许多妈妈往往只注意在物质生活上关照孩子,却缺乏对孩子心理变化的细致观察和了解。

理智的母爱是给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只有高素质的妈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孩子只有在妈妈理性地挚爱下才能丰满羽翼,飞向社会的广阔天空。

用理性的母爱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有这样一则关于妈妈教育孩子的故事: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就显示出许多天才的迹象,幸运的是他的这种迹象被妈妈发现了,并且得到了妈妈的加倍呵护和极力培养。孩子也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在上小学、初中、高中时都以十分优异的成绩回报给妈妈。当然,在这一路上都有妈妈辛苦的陪伴。为了孩子的天才能力得到正常的发挥,妈妈包揽了他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但在孩子刚上大学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大学在离家很远的城市里,这时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妈妈在身边,当妈妈不在时,他完全不能自理生活。于是,他只好中断了自己的学业,回到家里。

也许很多妈妈没有过分溺爱孩子,但也多少有些非理性的母爱和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母爱是一种本能,但这种爱的科学与否则决定着孩子今后能飞得多远,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这就要求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和理性的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妈妈除了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外,还应该让孩子的心理也得到健康发展,这才是一种理智和科学的母爱。

妈妈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现在的妈妈都对孩子过度地呵护,致使孩子不是肥胖就是有些弱不禁风。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在于加强锻炼。

其次,妈妈要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当今社会,很多妈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过分看中个人前途,却没有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让孩子的成长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轨道。因此,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非常重要。

再次,妈妈要理解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有些妈妈为了让孩子更有出息,让他们学这学那,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利用上。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妈妈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只一味地对孩子施加压力,这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所以妈妈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理解并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强制孩子必须听从自己的意见,包办孩子的一切。

最后,妈妈要多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孩子是喜欢接触社会的,只有妈妈进步了,才不会与孩子之间产生代沟,这样妈妈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需求,这对于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孩子大有裨益。

只有科学的方法才能让妈妈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飞得更稳。

提高自身素质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在美国一所大学里,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日文班里出现了一个将近五十岁的中年女性。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正常,认为她是因为退休后无聊才来这里学习的,但过了不久,人们发现她并不是因为空虚才来这里的。这位女士每天都很认真地学习,很早就来教室温习功课,跟着老师练习每一个发音,笔记记得工工整整,一些年轻的大学生都拿她的笔记作为参考。当老师提问时,她会紧张得满头大汗,每次考试之前,她就比其他人更努力地复习。

一天,大家上一位教授的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关于家庭教育的。教授对学生们说:“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首先需要自律,然后提升自身的素质,这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信服。不信你们可以问问这位让人尊敬的女士,她的孩子肯定是十分有教养的。”

大家一问,才知道这位女士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人们经常说“见其母,知其子”,可见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国外一些教育部门也通过研究表明,孩子的可塑性往往是极强的。如果妈妈给他们传输乐观、善良、勇敢,那么这些优良的品质将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并让他们终身受益;如果妈妈将自私、狭隘、懒惰等灌输给孩子,这些不好的品质也会让孩子深受其害。可以说孩子的素质大多取决于妈妈,换句话说,妈妈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素质有多高,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命运。所有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飞得更高,为了这个愿望,妈妈应该从提高自身的素质做起,多多学习。

教育专家说,父母的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产生不良少年和问题儿童的根源。妈妈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就为提高孩子的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从根源上减少不良少年和问题儿童的发生几率。如果家庭教育只限于培养孩子,那么孩子很难培养成才。因为妈妈的素质不高,就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没有好的氛围就很难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法国少儿节目主持人克里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妈妈的人: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你要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另外,妈妈是孩子学习的辅导者而不是替代者,所以妈妈不要替孩子做太多决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主,妈妈的责任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而家庭教育中,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占主要地位,所以提高妈妈的素质才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正确“导航”是妈妈的第一要责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是妈妈的天职。但教育在于引导孩子做选择,而不是代替孩子做选择。

成功是没有任何固定模式的,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而且孩子的每种个性都有着成功的可能,关键在于妈妈如何发掘和引导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也都有与生俱来的特质,妈妈应该学会发现,并用最适合的方式引导他们。不管妈妈采用哪种方法引导孩子,都要顺其自然,不要强迫孩子。正确地为孩子导航是妈妈的首要任务,而妈妈要为孩子导航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妈妈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2)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发现孩子的特长。

(3)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自己的选择中去。

(4)在孩子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付出辛苦的时候,妈妈不要过多干涉孩子。

(5)经常鼓励、夸奖孩子,让孩子产生成就感。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妈妈对孩子的干涉,可以说从他们刚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许多妈妈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事必躬亲造就了一大批生活能力缺乏的孩子;正是自己的过度保护,让孩子面对问题的机会减少;正是自己错误的教育方法,让孩子的生存能力减弱,更谈不上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妈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包揽孩子生活的一切内容,自己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应该尽快让孩子学会对人生负责。妈妈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