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海故事精选
24693700000037

第37章 佳山连头神泉奇草

县城以南五公里外,有一座山由熊山和象山两座山头相连,故而称连头山。此山前有白溪水环流,后有覆船峰屏列。山头建有南宋福佑庙,庙宇屹立在陡峭岩壁悬崖上,显得格外奇特险峻。庙前有座高耸横跨拱桥,桥下流水飞溅,瀑布雄伟壮观。桥旁古樟参天,枝荫连理,风凉气爽。庙北山头嘴有个巨大的似葫芦形泉水池,有股常年不涸的涌泉药水。一年四季,朝吞紫雾,夕吐余辉,男女老小,争先恐后,在泉水池旁舀水不绝。

佳山连头,神泉奇草,可治风湿,由来已久。自古以“山中草木是灵丹,地下涌泉皆妙药”著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古代有一仙翁曾隐居于连头山,化身为僧,慈悲为本,普渡众生,广施灵药,为民解忧。从此,药泉祛风湿病,名声大振。不管邻里乡村,还是遥远城市,凡是患有风湿性疾病者,都纷纷来此就医,不过数日数月,患者就会痊愈。

有一位香港商人患有风湿病,四方就医,未见效果。后来,经知情者介绍,他慕名来到连头山治疗,经过两个疗程,用连头山神泉奇草洗澡、烟薰,患者痊愈了。为表感激之意,他出资在连头山建造了一幢房子,为患病者提供方便。由此,连头山神泉奇草的名声也就远扬开了,到连头山治病者络绎不绝,久盛不衰。

1982年,浙江省科协、医学、地质、环保等部门联合组织勘测队,对宁海县连头山实地勘测,化验认定连头山药泉水,是从晶屑凝灰岩及凝灰质长石沙岩裂隙处涌出,属低矿化极软水,含有放射性元素氡及氧化硅的物质,氡含量10~19埃曼/毫升,水温15℃左右,对治疗风湿病有独特效果。经勘察,连头山有5个药泉水源,其中庙北药泉水源美誉为“东方神泉”。泉水池旁竖立着一块石碑,碑文盛赞“泉水之晶莹澄澈,四方人士至此取水疗疾,络绎不绝,于风病疗效尤著……”

1980年,几位心系连头山神水的仁人义士,通过民间集资,在连头山泉旁建起了翘檐六角亭。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为此题了“去风亭”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给连头山药泉增添了不少色彩。亭中有副“山中百草茎茎叶叶煎妙药,桥下一溪滴滴点点是灵丹”“山青水清青樟揽月,地碧天碧碧泉去风”的楹联,进而刻画了佳山连头神泉奇草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