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碧水蓝天畅想曲
24549900000011

第11章 凤凰涅槃木林子(3)

此时,吴文杰正面临许多资金困难,这个计划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呵!然而,当他风风火火赶到县局林政股看到采伐计划时,一种不忍看到山林被毁的痛心感和对保护区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找到局长钟家瑜说:“为了木林子的未来,我请求取销采伐计划!木林子不能再砍伐了!”钟局长十分惊奇:“人家求之不得的好事你推了,怎么当这号‘傻子’?采伐计划限于人工林,对保护区尤其是核心保护区影响不大嘛。”吴文杰马上把话接过去:“就是人工林,砍了也破相!人们希望看到的,是木林子的整体美。常言道:红花虽好,全靠绿叶扶持!”钟局长笑了:“难得你有这样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好,我支持你,取销采伐计划,局里想办法给你挤几万(元)!”吴文杰激动得说不出话,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砍伐计划被取销了。第二年,第三年,新的计划在吴文杰的坚持下还是没有执行。就这样,在木林子命运转折的关键时期,他把木林子的林木保住了!

“连锁反应”,让木林子“活”了

采访木林子,你会被一系列的故事感动。

故事一:“犟牯牛”赢得两全其美

2000年秋吴文杰上任伊始,决心以最大的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当时,省林业局实施“挂点”措施,各处长都要挂一个基层联系、扶持点。木林子自然保护区来了一位特别坚持原则的处长。处长对破旧的办公楼看了一眼,心冷了半截。回省局后他详细汇报了所见所闻,为木林子管理处争取了5万元维修款。随后他给吴文杰打电话:“一定要专款专用,不然以违犯财金纪律论处!”

不久,处长又来到木林子。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吴文杰竟擅作主张,将办公楼维修款用于兴建厨房餐厅。处长大发雷霆:“你真是胆大包天,公然违犯财经纪律,必须把在建工程停下来!”

吴文杰彬彬有礼地说:“处长批评正确,怎么处理我都行。但是,木林子毕竟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呵,各级领导经常来这里视察指导,许多专家、教授、学者经常来这里考察,不少高校学生经常来这里实习,还有若干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旅游者等等。他们来后,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寒酸到这个样子,谁还会再来?再说,我还想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哩,基础设施是申报内容之一吧?”

处长听了这番话觉得不无道理,他无法反驳,但违犯财经纪律的事不能就此罢休!他要求县局处分吴文杰。局长说:“还是观察观察这位‘犟牯牛’吧,先批评教育,以观后效。”

不久,具有现代气息的厨房餐厅竣工,大中小餐厅5间,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就餐,省、州、县林业部门领导到此一看,无不称赞吴文杰是个有远见、有胆识、能干事、会干事的人!

是的,吴文杰是个会办事的,给他一滴水,定能见太阳!县局挤出9万元,要吴文杰整修办公楼。吴文杰精心策划,将办公楼修饰一新,并建成了大小会议室、办公室、接待室齐全,兼有宾馆式客房、卫生间、盥洗间的综合楼,同时解决了自来水、通讯、影视设施。

故事二:感化,让公路畅通

早在还是县级保护区时,县里建了一条简易公路通往木林子,但弯弯拐拐要过七道河,每遇涨水,便不能行车。吴文杰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必须改道并硬化,解决木林子交通的“瓶颈”问题!

改道要占邻村东洲不少耕地,行得通吗?百姓听说这是吴文杰的点子,不少村民找上门来问他:“你们的公路什么时候动工?快去放线,我们好作农事安排。”

百姓主动找上门来让地,且不要一分钱的补偿,谁见过这样的好事?

原来,早在还是吴文杰当前任场长时,县里就和东洲百姓处得鱼水情深。谁家有困难,他听说后总是去排忧解难。这次上任后,别的不说,就是他开的那辆破吉普,就给东洲百姓带来若干方便。他进出东洲,谁要搭车,只要有空座,他总是一脸笑容招呼:“上!”尤其是碰到老人,他还马上下车,扶老人上座,叮嘱“您老坐好”。碰到带东带西的,他帮助又是提又是抬,让人“怪不好意思”。更重要的,是他经常给百姓们讲木林子的远景规划,让他们看到了即将得到的实惠。

2002年春,公路工程上马,吴文杰一声动员,新老职工30多人一齐在深山峡谷中摆开战场。古稀之年的刘腊英、王丙姐,腿摔致残的陈远娥,都在工地上抛洒着汗水。一天,县委书记朱惠民前往木林子视察,目睹这些义务“移山”的“愚公”,感动不已,回城后第一件事,便是去林业局为木林子落实了8万元的公路改造资金。

2003年,县长吴红娅视察木林子,见职工们靠自己的力量已修通7公里公路,同样是感动不已,回城后协调有关部门,给木林子以实打实的援助。

如今从县城至木林子的38公里公路全部修成,硬化路面上,大小车辆来回穿梭奔驰。神秘的木林子,正加速连通着外面的世界。

故事三:一个汇报,争取20万元

今年七月,省林业厅林场工作站站长罗强到鹤峰调研林场改制后职工安排问题。在听了吴文杰的汇报后,罗站长兴奋地站起来说:“我跑了好多地方,他们连好的思路都没有,你木林子不仅有好的思路,而且大见成效。可喜可贺呀!我给你们20万元,作为支持和奖励!”

这些故事,都是吴文杰生态保护理念带来的一系列必然的“连锁反应”!

前文提到,全面禁止木材砍伐后,突出的矛盾是职工的生存问题。吴文杰费尽心思,终于想到利用国家有关政策的“窍门”。于是,他不厌其烦地跑林业、土管、移民、保险、民委、民政、劳动、城建、开发办等部门,找政策“对号入座”。他掌握了国家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每户补助1。9万元的补助政策;生态移民工程人头补助3千元的政策;低保户每月补助100元的政策以及土地转让政策等等,他把这些政策一一落实到职工头上,让他们享受到了应得的实惠。就是依靠这些政策,林区内12家住户,已有4户移民搬迁。受惠者无不心存感激!去年春,享受每月100元低保、90岁的王申姐提着一个布包来到吴文杰办公室,见面就哭着说:“你处处关心照顾我,比我亲儿子还亲,今朝,看到你就是看到我的亲儿子!无论如何要接受我的一点心意!”她打开布包,原来是1000元现金、一块银元和一个银元宝!吴文杰大吃一惊,安慰老人:“我就是您的儿子,儿子怎能收妈的礼呢?”老人不依,硬说是送给儿媳、孙儿的。实在没有办法,吴文杰只得将这份“心意”交财务代老人妥善保管。

“走死”在木林子的守护神

自从设立木林子县级自然保护区以后,就有一班人守护在核心保护区,他们分片负责,每人看守着三四千亩原始森林。一双解放鞋、一把弯刀,伴着他们人平日行五六十里在茫茫森林里穿梭。面临着豹、熊、毒蛇、毒蜂威胁,面临着荆棘藤蔓刺挂,面临着风雨雷电的袭击,面临着偷猎盗采者的狗急跳墙,他们始终保持着永不放弃的精神!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姚丙武“走死”的故事。

当年,身为场长兼保护区负责人的姚丙武,除了管场,还坚持带头巡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发现,他走路的姿态已露出瘸相,大伙问他怎么了,他总说“没问题”。一天,大伙硬要看看他的腿脚,他拗不过,只得露出“隐私”,原来,他一只脚底长了好大一个硬块!“天啦,你怎么还在巡山?”大家无不惊叹!然而,他还是不顾劝阻,跛着脚,将深浅不一的脚印留在他钟情的那片老林之中。1987年的一天,他终于倒在巡山的路径上。人们找到他,马上送往医院,医生叹息着说:“你们怎么不早点把他送来,癌症晚期,安排后事吧!”护送者顿时潸然泪下!

弥留之际的姚丙武,留下最后一句话:“你……你们一定……要……要把山守……守好!”

如今保护区管理所包括吴文杰在内的9名职工,仍然肩负着巡山的任务,他们仍然每人负责三四千亩,他们仍然要人平每天步行五六十里!他们都是和家属两地分居,他们的平均工资每月不到1200元,但是,他们之中,谁也没说一个“不”字!

在这些山林“保护神”的全力保护和精心呵护下,我们相信,经历过凤凰涅槃的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