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24535500000024

第24章 养生保健习惯(3)

(2)不要盲目进补

盛夏过后,我们消瘦的身体开始逐渐恢复,食欲开始大增。因而,一些鱼、肉等高热量和高脂肪性食物的摄入量开始增多。但是,秋季如不注意进补的原则、方法和补品的选择,盲目“乱补”,不但于健康无益,反而可能致病。

(3)加强肠胃保健

在秋季,人体胃肠功能经盛夏消磨,处于一年四季中的低谷期,再加上早秋是蚊蝇滋生和病菌繁殖的最佳时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饮食稍有不慎,即可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大肠杆菌肠炎、细菌性痢疾、冰箱性肠炎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在秋季,我们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品污染,把住“病从口入”关。

(4)保持适当的室内环境

秋天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止因气候干燥而导致口干咽燥、便秘等症状。晚上睡觉要注意防止腹部受凉,以致诱发感冒、腹泻等。适当地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然会使室内污染严重,造成上呼吸道疾患以及头痛、头晕、流涕、恶心和胸闷等症状。厨房最好安装排风扇,使油烟及时排出室外。庭院、室内可养些花草,勤洒水,以调节室内湿度。另外,不要在居室内吸烟,以减少污染,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5)防止秋季抑郁

秋季应注重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因为秋天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会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万物开始萧条,人们在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中情感容易悲伤,如再遇上一些挫折和伤心的事,极易使情绪变得低落而忧郁。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自己,学会自行解脱,保持心情舒畅。

(6)衣服不要骤增骤减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意思是说,当秋季来临时,不急于添加衣服可增强人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有益身心健康。适当地“冻冻”确实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但中秋以后,气温降低,就要注意适当地增加些衣物,但不可一次增加过多,以利于身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力。碰到暖秋气温回升的时候,也不要骤减衣物,那样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对患有慢性疾病及年老体弱多病者,要特别注意保暖。

温馨提示:

◎秋季应加大水的摄入量;

◎秋季不要过多的摄取高脂肪性食物;

◎秋天时尽量加强乐观心理的培养和锻炼;

◎秋天穿衣不应骤增骤减。

养生保健习惯

88.揉揉脚,身体好

我国传统的中医学认为:“生命的衰老,从肾脏开始;肾脏的衰老,从脚底开始。”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人们常说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足部是足三阴和足三阳六大经络的起止到达点,足部共有94个穴位。这些经络穴位联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脾、胃、肝、胆、肾、膀胱等重要脏器在足部都有相应的投影集中区,几乎汇集了人体全部器官信息。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脚有26块骨头、19块肌肉、32个关节、50万根血管、4万多条汗腺??完全是一部神奇的机器!

由于脚上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与内脏及大脑紧密相连,当人体感觉不适或某个器官出现病变时,就会在足部相应部位反射出某些特征来。同样的道理,在足部相应的区域进行按摩能祛除疾病。因此,经常揉揉脚,可以达到强身健体、驱病保健的作用。

(1)经常揉揉脚,调理五脏六腑

全息理论中的足部反射学,精确地把人体的一双脚定位出72个相应反射区:脚趾代表头颈反射区,脚掌代表胸部反射区,脚心代表腹腔反射区,脚后代表盆腔反射区,脊柱反射区在脚弓内侧缘,四肢反射区在脚的外侧缘等。

在人体解剖学上,这些反射区的定位也得到了证实。因此,通过按摩、撞击、揉按脚掌各反射区,由神经传导的电化学变化影响边缘系统,从而达到调理人体五脏六腑和各个器官的作用。

(2)经常揉揉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主要在心血管进行,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但是,足部却距离心脏最远,又是体循环的反折处,受地心引力和机体重力的压迫,分布于脚底的血管经常处于受压迫状态,因此脚是人体血液循环最差的器官,营养代谢最差,温度最低,最易导致各类脚部疾病,如下肢浮肿、静脉曲张、寒腿、寒脚、鸡眼等。如果经常对脚进行按摩,可以起到第二心脏的动力作用,从而加速下肢静脉回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上述疾病。

(3)经常揉揉脚,加速代谢物的排出

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许多代谢物,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这些代谢物的排出往往得靠血液循环将其运输至肾脏、皮肤和呼吸系统等。但是脚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又位于人体直立时的最低位,代谢产物也因此最易沉积于脚底,使脚成为人体的“垃圾贮存站”,导致脚底的皮肤细胞最易死亡,人体的老化也由脚部开始。但是,如果经常揉揉脚,对脚底进行刺激按摩,就可以促进潴留于脚底的代谢产物全面移动,激活汗腺细胞,或随血液循环导入排泄系统排出,或以脚汗的形式排出,达到净化血液,净化细胞内环境的作用。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我们揉脚进行足部按摩的时候,可采用均匀渗透的疗法,用指关节均力均速按摩,不是轻刮表面,也不要在一个地方反复重按,力度不要过重。

另外,经常洗脚对身体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保健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热水能刺激脚上丰富的神经末梢,使之反射到大脑皮层,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调节组织器官功能、加强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之目的。

中国民间医理也认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早晚常烫脚,胜过吃补药。”古人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及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暖和。长寿皇帝乾隆也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之道。每天早晚足浴水不宜过多,只需要浸过脚背,水温39~45℃,连洗带泡,片刻水凉后可逐渐加入热水,使水温保持恒定,一边浸泡两足一边相互搓动,每次持续15~20分钟。

温馨提示:

◎要想疾病少,经常揉揉脚;

◎养成一年四季洗脚的习惯,可以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要让它远离寒冷、潮湿的环境。

养生保健习惯

89.经常叩齿,固齿又长寿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发为肾苗,牙为骨苗”,牙齿的整齐完好是一个人健康的标志。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很重视对牙齿的保健。牙齿属硬骨,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牙齿中间一层牙本质是供应营养和进行新陈代谢的通道,其间有着丰富的神经末梢。牙齿里除了无数骨细胞外,还有许多的管槽,槽有血管,血管输送氧气和养料,并将废物带走。牙齿里还分布着极细微的孔道,其直径只有4~8毫米,形成一张“液体网络”,犹如汽车上的“防震弹簧”,能起到很好的防震作用。正是由于牙齿的生理构造和作用决定了牙齿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能有一口健康的好牙,对于健身长寿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牙齿还是食物消化吸收的重要工具。食物进口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咀嚼,同时掺进各种消化酶,经食道进入胃。牙齿不好,就要影响整个消化系统,影响到各器官是否能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的供应。

叩齿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早在古时就有许多经验之谈。养生专家葛洪就在其所著的《抱朴子》一书中提到:“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我们民间有“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的俗语。现代科学也认为,叩齿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这证明了经常叩齿可以长年牙齿坚固,从而终身受益。

叩齿的具体做法是轻合双唇,上下齿相互叩击数十次。有人强调按不同牙齿分别叩击,先叩击白齿(大牙),然后再叩击门牙、犬牙各数十次。因为这些不同的牙齿不长在同一平面上,按不同层次的平面叩击,可使每个牙齿都能叩击上。

叩齿与咀嚼是有区别的。叩齿主要目的是健齿、固齿,属于保健性质;咀嚼主要目的是利用牙齿将食物碾碎,属于生理功能。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力量不同。叩齿是轻微的力量,叩齿震动牙根周围的组织,有利于提高牙根抵抗疾病的能力。咀嚼力量可大可小,与咀嚼的食物种类、软硬度有关;二是作用效果不同。叩齿效果是健齿、固齿,减少疾病发生,具有预防效果。咀嚼不具有叩齿效果,如果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可产生牙合创伤。

另外,扣齿对某些患者有牙病的人来说是不适合的。因为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就会加重牙齿的损伤,所以还要您量力而行。

温馨提示:

◎叩齿疗法为强身保健疗法的一种,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上下齿叩击时,轻重快慢要适中;

◎有些牙病患者和口腔疾病患者不适合叩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