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雪中悍刀行10杯酒贺新凉
2441100000008

第8章 新凉王校场阅兵,老凉王寿终正寝(4)

徐骁笑道:“年儿,你送一送丞燕,我再跟你姐还有初冬唠叨唠叨。”

徐凤年嗯了一声,跟闻言起身的陆丞燕一起走出亭子。只是一路行去院子,两相无言,陆丞燕嘴唇抿起跟在他身后,等到在院门口转身时,她已是笑颜相向。徐凤年欲言又止,犹豫了片刻,轻笑道:“你记得多出门散心,总闷在家里不好。北凉不比江南风景旖旎,不过咱们北地也有北地的独到景致,不亲自骑马去看一看,可惜了。我本来该陪你,只是如今事务缠身,惫懒不得,而且很快就要出门一趟,去西北那边收拾十数万戴罪流民的烂摊子,要是回来的时候,你还有心情,我带你去武当山走一走。”

陆丞燕由衷开怀后眉眼泛起妩媚,才脱口说出“凤”字,就赶忙把那个理当紧随其后的“年”字硬生生咽回肚子,柔声道:“北凉王,不用这么客气。”

徐凤年屈指做了个要敲打她额头的手势,一脸无奈道:“你凭良心说,谁更客气?”

陆丞燕翘了翘嘴角,徐凤年笑着转身,再转身,果然看到她双指拧袖站在门口没有挪步,朝她挥了挥手,这才离去。徐凤年没有在听潮湖看到徐骁,就走向一直冷冷清清的王妃陵,轻轻走入这座外界都说是“重门列戟高过藩王”的陵墓后,伸手划过一座座姿态森严的石像。尽头有一位驼背老人斜坐墓碑之前。陵墓内古树极少,北凉都传闻是由于女子剑仙的娘亲剑气太盛,便是她去世了,仍留有女子剑仙的雄浑气象,所以原本古树苍苍的王妃陵没能剩下几株。徐凤年在年少时听说成仙后便可撒豆成兵,甚至可以让人起死回生,那段时日挑灯夜读,几乎翻遍了听潮阁内的佛道古籍,然后就被素来不信鬼神的师父李义山骂得狗血淋头。似乎如今便是想要讨骂,也没人骂了,以后就更没人敢骂他北凉王徐凤年了。徐骁听到脚步声,笑着说了句“来了啊”,就再没有下文。此时此地的一家三口,他站着,徐骁坐着,北凉王妃躺着。

徐凤年没有流露出什么悲恸神色,仅是默然站在碑前。初春时分,古树枝头有了嫩黄浅绿,徐凤年走去树下,伸手摘下一片树叶,吹了那支小时候娘亲教他的《春神谣》,若是哼唱出言词的话,那么大概意思是说有个乡野女子离家下山,见着了一位心仪男子,一起白首。佝偻老人闭上眼睛,听着再熟悉不过的小曲,一只手悠悠然在膝盖上打着拍子。

一曲小谣完毕,父子又是默然走出陵墓,徐骁突然说道:“年儿,你可以让黄蛮儿回家了。”

徐凤年咬住嘴唇,停下脚步又迅速跟上,点了点头。

太安城,仍有元宵灯市过后的余韵,街上游人如织。宫内,当掌印太监韩生宣“暴毙于皇宫”后,接任成为大内宦首的大貂寺宋堂禄年轻到足以让人感到可怕,祥符元年宫内城门贴春一事,都出自他手,滴水不漏。原本在十二监人缘很好的他在辞去内官监后,专心处理司礼监掌印太监所负有的职责,跟许多熬资历熬到“貂寺”称呼的年迈大太监也逐渐疏远,以至于那个当初赐下名字的师父,宋堂禄春节也未曾去拜年。既然进宫净身当了宦官,尊师必须远胜尊父,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宋堂禄辛苦攒下的口碑名声,也就如铜漏壶中水,滴滴答答,总有漏完的一天。不过看上去聪明至极的宋堂禄对此毫不在乎,今日小心翼翼跟着一对父子前往那座高楼——钦天监,那是一个每逢几年就要传出几句谶语的地方,而这些只言片语无一不是被郑重其事写在泥金符纸上,装入一只被赵家传承百年的古旧黄泥盒子,最终交到沐浴更衣后的皇帝手上,看完之后,皇帝还需亲手燃烧成灰。

宋堂禄当上掌印太监后,一个时辰前是他生平第一次从钦天监捧回泥盒,然后陛下就面无表情赶往钦天监,可伴君近侍有些年月的宋堂禄知道,自打他见到陛下后,就从未清晰察觉到这位九五之尊如此开心过。这次前往那栋高楼,陛下喊上了太子殿下,在楼外,一行人高高低低老老幼幼,参差不齐,老监正死后,接管钦天监的竟然不是那声望足够的挈壶大人,而是一个幼龄稚童,以往被老监正昵称为“小书柜”,钦天监内外也跟着就喊得顺嘴了,忘了这孩子的原名。除了本该是私塾蒙学年纪的监正和德高望重的挈壶宋玉京,还有个时下京城炙手可热的新贵人——一身带紫道袍的青城王吴灵素,如今这位除徐骁之外的“异姓王”已是北方道门的道首,与赵丹坪同为羽衣卿相,再没有人嘲笑他的异姓王名不符实。尤其是离阳大举灭佛,浩浩荡荡,北方佛门经历了一场灭顶之灾,吴灵素不负皇命,亲自到两禅寺给正门贴上了那一纸封山符箓!北地大小万千座寺庙,生死存亡都尽数操于吴灵素之手,南北两道首,哪怕龙虎山天师府两大真人飞升,在处理南北交界的广陵道佛寺一事上,吴灵素依旧咄咄逼人,龙虎山竟然只能步步后退,在天下人众目睽睽之下,与天子同姓的天师府黄紫贵人可谓灰头土脸到了极点。

钦天监有面圣不跪的殊荣,看着就像得道真人的青城王吴灵素也有这份待遇,不过他看到皇帝陛下跟太子殿下后,仍是毕恭毕敬跪了下去,钦天监几位原本都遵循常例站着作揖便是,结果看到北方道首都这般作态,只好也跪下叩圣。唯独小监正始终没有屈膝,赵家天子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太子赵篆还快步上前,捏了捏小孩子的脸颊。绰号“小书柜”的监正大人有些懊恼,天子见状开怀大笑,敛去笑意后,率先入楼,到了顶楼的通天台。太子赵篆在需要架梯子才能拿到上方书籍的书柜前闲逛,吴灵素跟宋玉京小心相伴,不过太子殿下是太安城出了名的好说话好脾气好心肠,吴宋两人倒是没有太过拘谨。当太子笑话说他就喜欢闺女多些,询问曾经以房中术献媚京城卿士名臣的吴灵素,到底有没有法子头胎不生儿子生女儿,这让青城王瞠目结舌,不知如何作答,性格古板的宋玉京会心一笑,心想太子殿下真是不减赤子之心,殊为不易,有如此储君,必定是本朝大福啊。

楼外有一条八十一块汉白玉打造而成的摘星路,突兀横出阁楼六丈远。赵家天子跟小监正前后走在洁白无瑕的“天地横梁”上,眉目灵秀的孩子对于这个坐龙椅家天下的中年男子似乎没有什么畏惧,而皇帝也丝毫不介意这点小事,天底下为他当牛做马自甘为狗的人实在太多了,有一两个不怕他的,又不对他有任何威胁,不是坏事是美事。而天下半点不怕他的,近的有这个小书柜,远的嘛,不谈北莽蛮子,离阳朝野,一只手数得过来,而一手数目里,能让他忌惮的,又是只有一个而已!然后这个家伙马上就要死了,他如何能不想笑,捧腹大笑?赵家天子伸出一指,指向王朝西北,然后缩回握拳,弯腰捧腹,却压抑着没有笑出声,眼光直直望向一座大殿的屋顶。在那里,曾经有三个人喝酒论英雄,一起造就了如今离阳王朝的宏图霸业,结果都是死人了!死得好!最老的那个,不死,他就无法登基!那个秃驴,死在了铁门关,死得其所,不过死得有几分可惜,最后那个即将躺进棺材的,当年皇子夺嫡,选择了冷眼旁观,更是让他恨极!在他看来,这老家伙死得还是太晚了。

赵家天子转身摸了摸身旁钦天监监正的脑袋,微笑着问道:“小书柜,你说给他美谥稳妥,还是恶谥恰当?”

一个是稳妥,一个是恰当。

伴君如伴虎。

若是那些庙堂之上大半辈子都在潜心揣摩帝心的伴虎老狐狸,立即就能从君王措辞中咀嚼出真味了。

可小监正一板一眼地说道:“监正爷爷临终前说过,咱们钦天监新历一出,劫胡了那两禅寺白衣僧人用心叵测的历书,北凉王是被赐恶谥还是获封美谥,都已无关大局啦。我觉着既然先贤有说君子有成人之美,给美谥也行的。不过皇帝伯伯,劫胡是啥意思?”

神情晦涩变幻极快的赵家天子最终露出一个和煦笑脸,喃喃自语了一句,然后提高嗓音,笑道:“劫胡啊,是你那个监正爷爷的宿敌黄龙士第一个说出口的,想来与围棋打劫差不多。对了,小书柜,朕听说你弈棋不俗,何时与朕在棋枰一较高下?”

小书柜想了想,笑脸灿烂道:“监正爷爷教了我定式攻守死活收官翻盘五样,前四样我都会了,不过翻盘还不太懂。不过监正爷爷说了,这个不用急,反正什么时候懂了,就可以喊那黄老儿来太安城手谈啦。监正爷爷还说,如果想让黄三甲被减去一甲的话,就只有两个人有机会,我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