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
23989200000023

第23章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当前县乡财政体制需要重新调整(11)

就拿公路交通来说,1949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只有万公里,到2000年已经增加到140.3万公里,增长16.4倍不仅是县县通公路,而且基本上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有的省市到村的道路也都通了。真可说是成绩巨大。近几年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也大为改善。1988年才开始有高速公路,到2002年,全国已有高速公路2万多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交通管理却相当落后,我们现在每年投入公路交通的建设2000多亿元,绝大部分都投到建造新路上,而公路交通如何科学管理,如何培训司机,如何教育群众遵守交通规则等等方面,却很少有人力财力的投入。姑不论城市交通的堵塞不畅交通资源并没有有效的利用,就以交通事故来说,2001年共发生交通事故754919起,死亡105930人,受伤546485人。损失折款30.878亿元。①有人说现代化事业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是很有道理的。

第四,经济体制改革了,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但是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过来。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大多数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那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多数实行的是国有制,少数是集体所有制,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种事业单位,也都按公有制的模式改造过来了。整个事业单位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运行。行政化的体制,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规章制度僵化,投入不少,成果不多,运行成本很高,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人民群众很不满意。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通过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已经逐步改变为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运行。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虽然也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情况看,整个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并没有取得根本性实质性的进展,还并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过来,同目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越来越大。

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难度比较大。有相当多的国家级科研、教育、文化、医疗单位就像国有大企业一样,长期按行政计划经济体制的规章运作,已经形成路径依赖,问题庞杂,积重难返。加之国家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上,无暇顾及。这些单位自身也进行了一些小改小革,但是因为缺乏动力和外部压力,单位内部各种群体的利益难以调整,所以,也是改改停停收效甚微。最近北大提出对青年教师实行分级淘汰的合同制;限定申报职务,晋升的次数;原则上不留本校毕业的博士当老师。

优胜劣汰,优化教师队伍,应该说是一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重要改革,但是遭到不少人的非议,校内外反应强烈。至今莫衷一是,改革方案施行很难。

国家级的事业单位的改革迟迟缓行,各地的事业单位也基本上是按兵不动。上行下效,还是在吃大锅饭,低效运行。更有甚者,90年代以来,企业改革,减员增效,国家行政机构也搞精简,压缩编制,许多人就拥到事业单位,照发工资,使事业单位的编制继续膨胀,冗员越来越多。有一个地方的科研单位,全体职工不足150人,行政、办公人员过半,仅司机就有7个,作为科研单位,主体劳动者应该是科研人员,倒是少数,处于弱势地位,怎么能有好的科研成果。其实这种状况在事业单位是比较普遍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全国有普通高校1041所教职工总数是111.3万人,专职教师46.3万人,在校学生556.1万人。专职教师只占职工总数的41.6%。这在国外是罕见的。2000年每个教职工平均只负担5个学生,每个专职教师负担12人。①而美国每个大学教师负担17人,日本更多。而且这些国家的大学里专职教师是主体,职工很少,社会化服务,教职工负担的学生很多,相比而言,我们高校的效率是很低的。

(三毋庸讳言,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已经很不协调。我们没有在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实现了温饱问题解决之后,适时地转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并重、协调发展的阶段。

没有在经济产业结构已经调整的条件下,及时地调整社会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地区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并取得了相当成功之后,没有对一些社会体制、社会政策适时进行改革和调整如户籍制度、城市化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以致出现了上述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不协调,社会发展事业滞后,社会管理、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落后等的问题。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凸显了,经济发展很快,社会发展缓慢、滞后(至少滞后5~8年)。我们历来是主张两条腿走路的,现在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是走不快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如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适时地转化为第二、三产业的职工和城市居民,农民的收入就提不高,购买力上不来,内需就扩大不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就快不起来。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公共服务不能普遍惠及广大群众,就会滋长不满,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引发社会的不稳定。现在是到了强调社会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候了。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指导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今后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还是中心,是第一位的。但经济建设不是惟一的。仅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还一定要有社会发展。前面说过,比较而言,社会发展是滞后了,形成了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今后,要特别强调社会发展,强调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事业体制的改革。

考虑到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目前的国情,是否可以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适时改为坚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这是因为一是从长远讲,社会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将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展的主要内容。

二是从目前的国情看,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可以包括城乡不协调,地区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的不协调),是现在我们要解决好的社会整体发展的主要矛盾。当然,这样大的问题要从长计议。这是我的一家之言。

国家发展要强调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各级地方政府建设也要强调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地方政府把经济建设强调到惟一的程度,把经济建设、经济发展作为硬指标硬任务,社会发展作为软指标软任务。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所以今后检查考核地方政府、干部的成绩,不仅要有经济发展的硬指标,也要有社会发展的硬指标。坚持若干年,才能把这个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解决好。

第二,要继续深化改革,抓紧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关系、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政策,加快城镇化步伐,以调整社会结构、城乡关系。目前还在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50年代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粮食等工农业产品严重短缺的状况而逐步形成的,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现在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极大地发展了,工农业产品绝大多数已经供大于求,这个户籍制度早已过时,早就应该改革了,主持这项工作的公安部门已经拟定过多次改革方案,但囿于传统的旧观念,囿于要保护少数人和一些部门的利益,还是迟迟出不了台。此事不宜再拖了,应该改革了。改革了户籍制度,对9亿农民是一种解放,农业剩余劳动力才能顺利地转向第二、三产业,向城镇顺畅地转移,农民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才有希望,城镇化步伐才能加快,社会结构才能得到调整,目前存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才能得到遏制,当然要解决这些大问题,还要有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相配套但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是瓶颈,要抓紧解决。

第三,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要扩大对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改革目前政府投资过度偏重于经济建设而对社会事业偏少的格局。

一个市场化国家,厂房、设备、基础设施等经济项目应该主要靠企业靠市场筹资、集资,政府的财力应该主要投资于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环境等社会发展和公共事业。改革开放前,我国是个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重经济,轻社会,重工轻农,重城市轻乡村,长期如此,造成了种种不协调。现在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格局应该改变了。但积重难返,已经形成路径依赖了,改起来比较难,所以决策领导部门一定要转变观念,下决心,改变这种硬件投资过硬,软件投资过软的格局。因为实践已经证明,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的结果,使经济成本很高,经济效益也不好,事倍功半。

下决心,逐步改变这种硬件过硬,软件过软的格局以后,不仅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了,人民群众的多种需求满足了,经济效益也能提高,这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好举措,何乐而不为呢第四,要改革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运作的,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社会事业管理新体制。前面说过,现行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是非改不可了。国家要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通过周密地调查研究,制订方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地进行改革,要像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那样,对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要像改革经济体制那样,敢于闯,敢于试,例如在事业单位的所有制和经济形式等问题上,有的可以继续实行公有制,有的可以实行公办民营,也可以民办民营,有的可以实行股份合作的社会所有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办社会事业,有些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立的禁区要逐步向社会开放,改变目前政府独家包办的格局。一般说来,经济项目是挣钱的,社会事业项目是花钱的(当然有部分社会事业,可以产业化,是第三产业的一部分,也可以挣钱的)。这个钱要用得得当,用得合理,用得公平,用得有好的社会效益,使人民能够普遍受到服务。这就必须对现行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这就必须有制度创新,建立起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相匹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诚能如此,我国的经济就能够更加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都能得到蓬勃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就能更加顺利地实现。

(《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本来就是非常发达的地方是我们西部最好的地方之一,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这几年发展得也很快。这几天我去了锦江、双流和新都等区县进行实地考察,很有收获,也很有感受,因为锦江、双流我以前没有去过,20世纪80年代我去过新都,变化特别大。

改革以来的变化太大了,很有感触。几天来,李书记跟我谈“三农”问题,他讲得很好,我在他讲话的基础上,今天为大家讲一次课。时间太仓促了,要回答这么大的问题,我恐怕讲不好,我尽力而为。报告的题目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第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第四,结合成该报告是作者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报告会上的讲话。

都的实际,谈谈关于成都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意见。

下面就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谈谈。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大家都在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这次全会是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这个文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当然很多,但就我的理解,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实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这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的精髓之一。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对农村问题很重视,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这一观念凝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大家都知道,新的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之后,在2002年底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今年年初又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都把“三农”问题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这次会议与以往不同的是总书记、总理和大部分常委都参加会议并且做了讲话,把“三农”问题提高到了一个特殊的地位,列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重点解决城乡问题、农村问题。今年春天,发生了“非典”的突然袭击。抗击“非典”取得胜利后不久,在一次国务院召开的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提出今后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9月初,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视察后对当地干部讲话中,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到了这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地写入文件,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实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这是我们今后几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指导思想。

1.新发展观的提出是二十多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