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
23989200000021

第21章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当前县乡财政体制需要重新调整(9)

城乡差距的问题有三方面:第一,上述收入差距,还只是全国的平均数,事实上就8亿农民来说,农民内部的差距也很大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366.4元,其中年纯收入元以下的占2.51%(2344万人),500元~1000元的占(10001万人),1000元~1500元的占17%(15875万人元~2000元的占17.33%(16183万人),也就是说年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47.55%,有44404万人。第二,自1997年以后,城乡差距逐年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抑制,今年则可能超过3∶1。第三,国际的经验,城乡差距不要超过1.5∶1,否则就会出现城乡关系不协调、社会不稳定,我们已经是3~6∶1,这是个很不好的信号,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确实还很不平衡,这也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隐忧所在。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大”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分析了目前在各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提出今后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我们已经实现了小平同志关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第二步,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党的“十六大”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根据国内外的形势要求作出的战略决策,适合国情,符合民意,为全国人民指明了新世纪头20年前进的方向,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历史任务。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方面的任务,第一条是经济方面的,第二条是政治体制方面的,后面四条都可以说是社会方面的。

根据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各方面的分析来看,今后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其要点是经济发展,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难点在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点在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的GDP从3624.2亿元,增长到94346.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年增长9.5%,这是全世界最快的。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按人均计算,2001年也只有894美元而2000年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2039美元,高收入国家为27443美元,世界平均为5199美元。在世界排名中,中国在位以后,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相距甚远。所以,今后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保证。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经济持续增长,才能使国力不断增强,才能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才能不断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我们要力争在2020年比年再翻两番,GDP总量达到4万美元,人均达到3000美元,这就要求今后20年年均增长的速度保持在7.2%左右。

这个宏伟的经济目标是十分鼓舞人心的,实现它,还要克服很多困难。但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诸方面的有利条件,经过努力,完全有条件实现这个经济目标。

首先,我国已经进行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保证。过去,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改革开放首先就是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1992年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久又提出要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自此之后,生产力就像冲破了桎梏,十分迅速地发展起来,物质财富大量涌现,很快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绝大多数工农业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供过于求,这是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神奇力量逐渐为人所认识了。所以只要今后继续深化改革,真正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并且使之逐步完善起来,经济的发展就是有保证的。

其次,经过长期的经济建设,我们已经有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过去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通讯、能源等“瓶颈”

已经得到基本解决,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一些大规模的建设项目现在有条件做了。

再次,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还很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仅仅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差距就是潜力。12亿多人口是个巨大的市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是经济持续发展增长的空间,只要我们把体制调整好了,一些制度性的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克服了,市场的容量还会大得很。

社会有巨大的需求,这正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条件。

最后,从国际形势看,中国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比较好。虽然世界仍不太平,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我们要抓住这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自己。我们已加入了WTO,要善于适应国际交往的游戏规则,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更好地使我国的经济成长和发展起来。诚然,今后的发展还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方向已经明确,航路已经开通,到年经济再翻两番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2.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在农村

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多次说过,“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为什么这样说?道理是很明白的。直到现在中国农民仍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2002年的《中国统计摘要》

年中国的总人口是12762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9563万人,占62.3%。但在同一本书中说,2001年中国有40161个乡镇70925个行政村,24432.2万户,乡村总人口为93383万人,占总人口的73.2%。两者相差13820万人。原因是前者把人口分为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在城镇人口中,按2000年统计指标方法调整,把在城镇居住超过半年以上的农业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也统计为城镇人口了。实际上这部分农业人口,他们的家在农村,承包有土地,房产在农村,税费负担也主要在农村,生活方式也还基本是农民的生活方式,本质上还是农民。所以说目前还有9亿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这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当前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形势是,农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农产品供给充裕,满足了城乡人民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仍未解决。

一是农民太多。我们的工业化已到了中期阶段,在三次产业结构中,2001年第一产业只占15.3%(第二产业51.1%,第三产业33.6%),但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全国从业人员的50%,农村人口占62.3%(农民占73.2%),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二是农民太穷。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4元,比1990年的686.3元,增长3.45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4.1%。应该说,总的情况还是好的。但与整个经济增长的成果相比,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收入相比较,就有问题了。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9.6元,比1990年的1510.2元增长4.54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5.4%。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农民高1.3个百分点。特别是在1997年以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平均年增长7.4%,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增长3.1%。

增幅差4.3个百分点。更严重的是,1997年以后,约62%的以务农为主的农民纯收入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所以这几年农村产生了购买力萎缩等经济和社会问题。

三是城乡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从1979年到1984年城乡差距是缩小的,但自1985年以后开始反弹,1997年以后差距扩大的速度加快,现在这个趋势还没有遏止。这种状况,在二战以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几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城乡差距扩大,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扩大,而且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差距都在扩大。有学者指出:现在是繁荣的城市、落后的农村并存,一方面城市是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农村则是停滞不前,困难重重,这种状况是不可持续的。

2002年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这是一个落实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决定,十分重要,十分及时。是到了要优先解决“三农”问题的时机了,这不仅是农村已积累的一些重大问题亟须解决,而且农村、农民问题解决好了,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真的增收了,农村市场就会活跃起来,也有利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明确了方向。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①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个新提法、新思路,很有针对性。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对城市、居民实行一种政策,对农村、农民实行另一种政策。长期实行这种“一国两策”的结果,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不能交融,城乡差距扩大,实际形成了城乡两个市场、两个社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像户籍制度等体制性障碍没有革除,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还在继续。最近四五年来,东部沿海的大中城市发展很快,一年比一年繁荣,真是日新月异,但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还相当落后,依然如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通过深化改革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加快对户口、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②“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江泽民同志在政治报告中讲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三段话,一共有540个字。其中200多字是讲加快城镇化问题的,可见分量之重。中国社会现在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城乡关系失衡,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年我国的GDP中,第二、三产业创造的价值占85%,工业发展已到了中期阶段,但城市化率还处在初级阶段。要通过改革,使城市向农民开放,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这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现在,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工农业商品供应充足,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城镇的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进展,各方面的条件逐渐成熟,已经到了加快城镇化步伐的时机了。应该深化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敞开城门镇门,让农民进来。

③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1997年以后,从国家统计数看,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减缓了,而实际上有62%依靠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收入是减少的,这种状况需要通过政策性的改革加以遏止和扭转。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专门讲: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后,总的偏向是(或者说多数年份)经济社会政策向城市倾斜,造成了城乡关系不协调。今后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使城乡一体发展。今后一个时期里,应该在财政、税收、金融、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适度向农村倾斜,以弥补以前长期向城市倾斜造成的不足。诚能如此,则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是指日可待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能够实现的。我们可以作这样的预计2001年,全国有73025万劳动力就业,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占50%。今后20年,每年平均减少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从事农业劳动力降到30%。

2001年全国城市化率为37.7%,今后20年,平均每年能增加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使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8%左右农村人口从现在的62.3%降到42%左右。

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66.4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856.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9∶1,今年仍是扩大的趋势。如能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政策性的改革,使这种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以扭转,并从现在起到2010年,使每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平均缩小0.1个百分点,从2011~2020年,每年平均缩小0.05个百分点,到2020年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1.5∶1左右,则就比较平衡。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所以如此久治不愈,年年讲、年年解决不好,说到底是个体制问题,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

所以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则是不难解决的。

3.社会发展、社会进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看,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要优先发展,但经济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而单独发展,如果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就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或者使经济发展畸形,因为,从本质上说,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社会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