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三江”水能开发与环境保护
23726200000018

第18章 加快水电开发和生态建设建立金沙江下游生态能源经济区(1)

开发水电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我们提倡以可靠的、负担得起的、经济可行的、社会可以接受的、环境友好的各种方式,开发金沙江的水电,以实现国家的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并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教育、卫生条件的改善,培训和就业的增长及商业效率的提高创造机遇,持续地改变贫困,实现流域内少数民族和地区的现代化。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三大水电站建设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以三大电站建设为契机,建金沙江下游水电生态能源经济带,可以使两岸少数民族改变几千年来的贫困面貌,可以使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青春永在。

一建立金沙江下游生态能源经济带、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1)建立金沙江下游生态能源经济带、经济区可为金沙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进行科学的战略性的定位,对建立长江生态屏障,解决上江上游的水土流失,保护三峡工程,增加长江优质水流量,提高全流域的环境承载能力,减轻下游的洪水灾害,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金沙江干流长2326公里,从青海玉树县之巴塘河口开始止于四川省宜宾市(宜宾以下称长江)。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四省区。

流域面积50.2万平方公里。其自德钦县的德拉村进入云南境,流经德钦、香格里拉、维西、玉龙、宁蒗、永胜、鹤庆、宾川、华坪、永仁、元谋、武定、禄劝、东川、巧家、昭通市朝阳区、永善、绥江、水富等县区,于云富镇中嘴入四川。金沙江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上游由青海玉树县到云南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石鼓镇,全长994公里,江水落差1722米;中游自石鼓镇开始到四川省攀枝花市雅砻江口,全长公里,江水落差838米;下游自雅砻江口到宜宾市,全长564公里,江水落差719米,下游的大部分江段为川、滇之界河。金沙江干流落差大,超过3200米,水能蕴藏量高达1.124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资源总量的16.7%,可开发水能资源8891万千瓦,相当于2002年前我国水电装机的总和,是我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金沙江在云南省境内长公里,流域面积10.91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50.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025.25万千瓦,占全省的39%左右;可能开发的水能源资源达3543.53万千瓦,占全省的50%,是我省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能开发潜力最大的河流。金沙江中游经批准的水电开发规划为一库八级电站,包括上虎跳、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上虎跳电站是金沙江梯级开发的战略性工程,其水库的蓄能补偿作用巨大,除本身巨大的发电效益外,还将大大增加金沙江中、下游电站的效益,提高外送电能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对提高金沙江水电基地的电能质量有巨大作用。虎跳峡电站是“滇中调水”的水源保障工程,是巨大的调节水库,它的建设可大大减少提水扬程,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它是金沙江中、下游系列大电站的“龙头”,配合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区防洪可发挥关键作用,是长江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沙江在云南省境内有支流182条,左岸有交界河、硕多岗河、五郎河、马过河、新庄河;右岸有巴洛河、冲江河、漾弓江、落漏河、达旦河、渔泡江、万马河、龙川江、勐果河、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等。流域内有滇池、清水海、程海、泸沽湖等湖泊。四川省境内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安宁河、黑水河、西溪河等。

金沙江是祖国的大动脉长江的上游,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金沙江生态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长江沿岸,特别是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的安危,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长江的治理及流域区几乎所有的经济效益均依赖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92态系统的恢复。目前国家已经启动或已开展前期工作的金沙江下游的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乌东德四大电站的建设工程。四大电站是解决三峡工程泥沙淤积的关键工程,其装机总量为3860万千瓦(川、滇各占一半),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西电东输的关键工程。金沙江、长江能源的特征是以金沙江环境的优良化为前提的,没有生态环境的优良化,就没有金沙江、长江的水能和灌溉之利。从本质上说,生态本身亦是经济,生态建设不仅可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解决金沙江的生态问题,就是解决金沙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我们把金沙江下游的经济定为生态能源经济。主张用生态建设支撑水能资源的开发,支持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主张以生态建设为主轴,建设金沙江下游生态能源经济带、经济区。

(2)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将金沙江下游地区建成我国西部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个地区是我国历史上发展十分滞后的地区,彝族的农奴制经济、奴隶制经济,可以说都是这个地区新中国成立前生产力发展原始低下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人均收入的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迅猛,昭通市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人口176.86万人,到2000年增至485万人,人口密度为216.2人/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倍多。人口增长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空前加剧,如昭通市96%的国土面积是山区,25%以上坡耕地13.63公顷,占总耕地的22.4%。全市垦殖指数高达56%,居全省之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金沙江下游生态能源经济带、经济区,可以突破以行政区划布局生产力的传统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迅速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解决金沙江下游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不平衡发展问题,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1984年4月28日,1129期《国内动态清样》刊登胡耀邦、李鹏、宋平对《安平生同志建议国家统一安排开发金沙江下游资源》的批示。国家计委国土局根据这些批示,曾会同交通、水电、化工、地矿等5个部委的同志,组成开发金沙江下游资源调查组,在陈鹄局长率领下,于1984年5月24日至6月2日对金沙江下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组与四川、云南两省计委的领导同志商定,立即开展这一地区国土规划工作,同时确定规划区范围为凉山、宜宾、乐山、昭通4个地、市、州的18个县市,包括四川的雷波、马边、屏山、宜宾(县)、筠连、高县、珙县、宜宾(市),云南的巧家、永善、绥江、水富、盐津、大关、彝良、威信、镇雄和昭通(指今朝阳区)等18个县、市,总面积32200平方公里,人口约590余万,其中四川省的规划面积为14429平方公里,人口314万。云南为17771平方公里,人口276万。要求两省各自先做本省规划区的规划,然后由国家计委国土局协调作整个规划区的总体规划。同时议定了规划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合理开发这一地区的煤、磷等矿产资源(并考虑与川南地区丰富的硫铁矿、天然气综合利用),利用山区林木等资源,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统筹规划城镇(发展中小城镇布局),改善金沙江下游通航条件及两岸公路交通,促进地区经济繁荣,使川、滇两省边远山区的人民更快富裕起来。

(3)可以快速促进金沙江下游地区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民族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

现阶段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和在新时期出现的少数民族与先进民族经济文化上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金沙江下游经济带的建设,将成为四川大凉山地区、雷波、马边、峨边、屏山、小凉山地区和云南昭通地区民族快速奔小康的启动器和助推器。

二建立金沙江下游生态能源经济带、经济区的条件

(1)金沙江下游地区的区位环境、资源优势、自然状况为经济带、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这个区域地处大西南的腹心,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四大周边城市的强大经济辐射功能皆会聚于此;长江经济带的功能西向辐射,也直接延伸至此。从区位的比较优势上看,它比我国其他民族地区具有先行建设为经济带、经济区的优势。这个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的特征;2000~3000米的地区属暖温带气候。整个地区的年降雨量约在1000毫米以上。金沙江干、支流水资源丰富。煤、硫铁、铜、铅、锌、磷等矿产的储量丰富,94资源富存状况良好。昭通市辖区内泥炭总储量7111万吨,褐煤探明总储量80.79亿吨;烟煤总储量10377万吨,无烟煤总储量108.5亿吨;磷矿总储量16336万吨;硫铁矿总储量万吨,探明6688.85万吨;重晶石储量617.8万吨,其中永善金沙厂详查探明储量590.2万吨;铅锌矿已探明储量166.92万吨,待查清的总储量规模巨大;铜矿探明储量3.43万吨;铝土矿储量1300万吨;铁矿已探明储量6784万吨;金、锗、镉、镓等矿的储量也有工业开采价值。

四川一侧,筠连、高县煤储量25亿吨,马边、雷波磷矿储量46.76亿吨,雷波矿带北起丁家坪,南至卡哈罗,长40公里,宽10公里,共计400平方公里。1980年代国家计委曾提出将磷矿资源与川南的硫铁矿配套生产磷铵复合高效化肥的战略,现建设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电站,还可用其直供电发展黄磷工业。这个地区农、林、土特产及畜禽品种繁多,具有进行规模化生产的比较优势。

建设经济带的制约因素:一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二是自然灾害频繁,在5~9月的雨季,常有洪涝、冰雹、大风、滑坡、泥石流发生;三是地貌复杂,河流深切,山势陡峭,峡谷相间,分水岭多,地形相对高差大,河流流向多变,可利用的平坝少;四是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在金沙江沿线多以粗放式的原始经营为主;五是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者素质不高,青壮年文盲多,观念落后,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比较缺乏。这些制约因素可以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克服。

(2)国家陆续启动金沙江下游四大电站的建设,为经济带、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发展的活力。溪洛渡电站装机1260万千瓦;向家坝600万千瓦;白鹤滩1200万千瓦;乌东德800万千瓦大电站建设期对金沙江下游经济带的启动和拉动发展都是超常规的,大电站建成后对经济带、经济区建设的作用是主导型的。它在能源上对经济带的支撑将使这个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