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宝宝常见病护理食谱
23710000000016

第16章 自汗、盗汗

婴幼儿时期由于代谢机能较强且喜爱活动,出汗量常比成人多,往往表现为自汗和盗汗。

白天出汗多即自汗,是指人体不因服用发汗药或剧烈活动、天气炎热、衣被过厚等因素而动辄自然汗出者,多见于身体虚弱的儿童。自汗在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为不时汗出、动则益甚,常伴面色苍白、肢体欠温、气短乏力、恶寒、恶风等。夜间或睡梦中出汗即盗汗,是以“睡中汗出,醒来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又称寝汗。现代医学认为,婴幼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量往往比成人多,属生理现象。佝偻病婴幼儿由于身体虚弱,在白天过度活动,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此属盗汗。

胡萝卜炒腰花

材料:鲜猪腰1个、胡萝卜50克。

调料:植物油、料酒、盐、葱末、姜末。

做法

1鲜猪腰洗净,去筋膜,切腰花,用料酒、盐腌15分钟;胡萝卜洗净,切片。

2炒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植物油,油热后放入姜末、葱末,煸香后放腰花翻炒,待腰花变色后,加入胡萝卜片翻炒。

3待胡萝卜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核桃莲子山药羹

材料:核桃仁、去心莲子各300克,黑豆、山药粉各150克,大米100克。

调料:冰糖。

做法

1核桃仁、莲子、黑豆分别洗净,研成末;大米洗净备用。

2砂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核桃仁粉、莲子粉、黑豆粉、山药粉、大米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熬。

3待成羹后,加入冰糖搅匀,再熬2分钟即可。

泥鳅汤

材料:泥鳅150~200克。

调料:植物油、盐、葱花。

做法

1泥鳅先用热水洗去表面的黏液,剖腹去内脏,再用清水洗净,沥干备用。

2炒锅置火上,倒油烧热,放入泥鳅煎至焦黄色,加入适量清水。

3先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至汤浓,放入盐、葱花拌匀即可。

健康小贴士

泥鳅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小儿盗汗有较好的疗效。

糯米小麦粥

材料:糯米100克、小麦50克。

调料:红糖。

做法

1糯米用清水洗净;小麦用清水洗净后,再用水浸泡2小时。

2砂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小麦煮至八成熟,再放糯米大火煮沸,转小火煨煮。

3粥成后,加入适量红糖搅匀即可。

健康小贴士

煮粥时一定要等到米烂麦熟方有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自汗神疲等症。

红枣大米粥

材料:红枣10克、大米50克。

调料:白糖。

做法

1红枣、大米分别用清水洗净,红枣去核。

2砂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红枣、大米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20分钟左右。

3待粥变黏稠后,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小麦枣桂饮

材料:炒小麦30克、红枣5颗、桂圆10克。

调料:白糖。

做法

1红枣、桂圆分别用清水洗净,红枣去核,桂圆去皮、核。

2砂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炒小麦、红枣、桂圆煮20分钟。

3去渣,汤汁内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健康小贴士

本品可益气养血、补虚止汗,适用于气虚所引起的自汗、盗汗等症。

羊肚糯米枣

材料:糯米50克、羊肚1个、红枣5颗。

调料:香油、酱油、盐。

做法

1糯米、红枣分别洗净,用清水浸泡。

2羊肚去污洗净,放入碗中,塞入红枣、糯米、香油、酱油、盐拌匀,入蒸锅内蒸熟,取出后凉凉,切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