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邱少云的故事
23383800000012

第12章 留给世界的惟一手迹(2)

不知为什么,他竟有种按捺不住的激动和不安,他总觉得这片土地似乎与自己有某种缘分,一种飘忽的感觉冲刷着他,使他这个并不太好战的人竟有种热血激荡之感。

他感到了一种召唤。

不久,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签名运动,以示对正义事业的声援。八十七团是在秋天开始这项活动的。这天,在连部门口放了张大桌子,上边铺着一张刚川起草的请战书。战士们自发地围了上来。

邱少云一直排在队伍的后面,这种洋溢的激情感染着他,去上战场的心情显得急迫而有节奏。连他也觉得奇怪,自从他接到哥哥的信后,心里像打开了一扇窗。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家还会分到田地。哥哥说那块原先就是他家的那四亩上好的田地,政府做主还给了他们。今年最后一季稻子刚刚收完,家中再也不会缺米了。

农民对于土地的那种心情,朴素、真挚,就像面对母亲。失去土地的惶惑与无望曾长久地让邱少云不知所措,而现住土地终于又回来了。他含着热泪想,两个老人要是能看到这几亩自家的地该多好啊!对于土地的这份朴素感情,只有受过苦遭过难的人才懂得她的价值,也才最珍惜她,爱护她。

剿匪结束后,邱少云本以为战事已去,从此就可以不必再被战火袭扰了。可没想到,远在异国的这场战争,又会波及到新生的共和国。不知为什么,邱少云心里暗暗担忧的,便是一旦敌人踏进这片国土,自家的土地又会落到别人的手中。正是怀着这份朴素的基本的情感,邱少云在那张大红纸上重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

签完名后,邱少云觉得就这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愿望。他又连夜写了一封请战书,交给了连里。在那张请战书上,邱少云写下了自己参战的心情和缘由:

……美军正在我们家门口撒野,若不把他们赶出去,就会把我们穷人到手的土地给抢走。我绝不答应。我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去作战,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自己的土地……

一个月后,邱少云的申请被批准了。在他的档案上这样记载着:他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五零年十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而一年前,他还仅仅是个川军壮丁。这个穷人的孩子的从军经历竟如此奇特而又令人不可思议。

要知道一个人一生在三种性质不同的军队中呆过,这本身就是一件无法思议的事。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个穷孩子的身上,就不能不令人称奇了。

不久,一支新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从资阳县城出发了。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里,有刚分了土地、房屋、牲畜的翻身农民,有在工厂里放下锤头的工人,有在战斗中多次负伤的转业军人,有刚丢下书本走出校门的青年学生,也有大批的解放军战士。部队先到了山城重庆,准备在这里休整几天,就北上奔赴朝鲜战场。

重庆市距邱少云的家乡铜梁县只有上百里路,坐车两个多小时就可以赶回去。邱少云走在重庆街头,仿佛又重新回到了铜梁,这儿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让邱少云有些依依不舍。他第一次觉得家乡是那样的令人挂念,而尤其是面对着家却又不能回的痛苦。那也许就是思乡的感觉吧!

连长朱斌是个细心的人。他知道邱少云被抓壮丁后,就再没与家人见过面。家里的两个弟弟也不知怎么样了。这次去朝鲜不知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回来,而现在邱少云离家又这么近,就想让他回家去看看。

他让通讯员把邱少云叫来,亲切地说:“少云,你是不是回家去看看?要是一两天内能返回来,也许不会误了出发。”

邱少云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他憨厚的面容上由衷地欢笑着,腼腆但又十分激动地连连搓着手,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他仿佛看到了可爱的哥哥,看到了两个从饥饿中挣扎到解放的弟弟。大伯爷已经去世了,再也看不到热情的老人了,伯母的慈祥面容却好像出现在眼前。他想着想着,一串眼泪滴了下来。

这神情感染了九连长,他轻声说:“你看你看,要回家高兴还不够哪,怎么倒流泪啦?那就快收拾收拾吧。”

邱少云犹豫了一下,他没想到连长的心这么细。在川军中,那个马连长像个恶鬼似的,见到兵就像见到了仇人。那时候,别说让他回家去看看,就是请假离开一会儿也不可能。现在连长居然在临出国前,让自己回去一趟看看,仅这种信任就足以令他感动了。他是个挺倔的人,早年间的各种苦难沧桑早已让他的心冻结成了一块冰。他像一只刺猬似的,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保护层中,惟恐受到伤害,.但自从加入解放军后,邱少云在这种超越兄长式的关爱与护佑中,感到了一种做人的起码的尊严,那种受到尊重和爱护表现出的一种做人的自信心正从他的心中恢复。

这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集体。而出于对这个集体本能的热爱,竟使他不愿意做出一点点有损它的事,哪怕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所以,当连长提出让他回家去看看时,他竟犹豫了一下,现在部队的休整训练这么紧张,谁知道部队什么时候开拔?说不定今晚就会行动哩,万一耽误了出发时间追赶不上怎么办?

他低下头,沉默片刻,这才望着朱连长说:

“连长,等把美国鬼子赶出朝鲜再说吧。”

连长没想到邱少云变得这么懂事、守纪律。他轻轻地拍拍邱少云的肩:“也好,等从朝鲜回来后,我们再好好地回家去看看。”继而,他又嘱咐说:“那就给家里写封信吧,给家里写信时,也给连里带个好儿。”

这天晚上,邱少云在梦中看到了那熟悉的邱家沟,又看见了自己的哥哥和两个弟弟,那四亩自家土地上的稻子丰收在望,他的眼湿了。醒来后他想,天亮后抽空儿给家里写封信,告诉哥哥,自己打完仗就回来。但天刚亮,部队就接到出发的命令,八十七团作为先遣部队之一部,提前出发了。

一九五零年十二月,八十七团离开重庆,坐船顺长江急下,过万县、出三峡,于半月后抵达武汉。

这是邱少云一生中第一次离开四川,也是最后一次离开这块盆地。部队离开四川后,就昼夜兼程地向东北方向急赶。几乎有半个月时间,他们就在船和火车上呆着。从武汉出发后,他们又转乘北去的列车,穿越平原,掠过华北,直赴东北。

一九五一年三月十日,部队到达河北内丘,在这里进行入朝前的最后一次休整和准备。此时,距离朝鲜已经仅一海之隔。

邱少云到达内丘后,和所有的参战新兵一样,心情紧张而复杂。他在这里,给失散多年的哥哥和两个弟弟,写了平生第一封信。也是最后一封信。

亲爱的哥哥和弟弟们:

你们近来好吗?我从老家到河北来,已有两个多月了。很想念乡亲们,请你们代我向乡亲们问个好!

下面告诉你们一个事:前些日子,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明天就要去朝鲜打美国佬了。听我们指导员讲,美国佬在朝鲜杀人放火,干尽了坏事。他们占领了我国台湾省,还想占领全中国。美国佬要是占领了我们国家,我们就要回到旧社会去,分的房子和土地又要被地主李炳云夺回去。我恨死了美国佬,到朝鲜后一定要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像我们一家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子么?

我在朝鲜要多打美国佬,你们在家要把分的地种好,多打些粮食,多交些公粮,支援抗美援朝,这样总对得起共产党、对得起毛主席!

我决心杀敌立功,戴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邱少云

一九五一年三月十五日在河北内丘

一九五一年三月十七日,邱少云随八十七团全部兵,坐上驶向鸭绿江方向的快车,昼夜兼程驰往朝鲜。

他无意中写下的这封信,竟成了英雄留给这个世界的惟一手迹。

这封信的原件保存在四川省铜梁县邱少云展览馆。尘封四十多年后,于不久前被邱少云的家人捐出,这可能是邱少云留给这个世界的惟一手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