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才魏忠贤
23109800000006

第6章 从乞丐到东宫(1)

1、魏白痴从预备太监做起——遇上第一个贵人孙暹

到了北京一段时间之后,李进忠一来因自己年龄太大,二来又无钱贿赂报名处的太监,他看到进宫无望,就学着一些无名白的样子,天天在那些权贵之家的门口转来转去,指望被他们看上,混个差事,弄碗饭吃。

说来凑巧,不久,李进忠终于被一个官员看中,让他到衙门里当听差。由于他机灵能干,善于迎合上司的意思,所以逐渐获得了信任和赏识,很多事都交给他代办。这样一来,李进忠不仅在生活上有了依靠,而且也积攒了一些钱。

生活有了保证之后,一到公余,闲极无聊,李进忠就又开始饮酒作乐。他酒量大,常常请人喝酒。他还经常放声长啸,唱曲唱歌,手舞足蹈,很少看到他有忧愁悲伤的时候。除此以外,他还赌博逛妓院。

在乐观的表面之下,是一颗脆弱绝望的心。难道自己的将来就这样交待了吗?连皇宫的门儿都进不去,还谈什么飞黄腾达?报复那些混蛋!

很快,他就把有限的积蓄挥霍光了,而且还被传染上了疡毒,身上多处溃烂,流脓出血。人们害怕被传染,谁也不敢和他接近。结果,把差事也丢了。

无奈之下,李进忠只好重操旧业,沿街乞讨。他衣不蔽体,浑身的污垢和脓疮不时发出令人作呕的臭气。人们一看见他,就像见了瘟神一样远远地避开。

因此,他连讨饭都很困难,总是食不果腹。

最后,他只好到僻静的小街小巷中去讨饭,晚上再回到附近的破庙中栖身。

一次,他乞讨到一个饭店,遇到一个相面先生,相面先生说他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并赠送给他二两银子。还和他结为兄弟。并嘱咐他要如自己的名字一样,忠诚于主人。

他得了钱,治好了病,将身体养好了,却又好了疮疤忘了痛。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又开始去青楼、赌场寻欢作乐。很快,他的钱挥霍一空。为了生存,他又不得不去担水卖钱。因为能干活,而且能说会道,很会讨人喜欢。

李进忠做无名白许久以后,终于打听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东厂太监孙暹在宫外的宅第要招募侍者,这虽然不是正式进皇宫做宦官,但至少也是预备宦官吧。

孙暹身兼两大要职,是当时后宫宦官系统中的副首长。秉笔太监则是内宫最高权力机构司礼监中地位仅次于“一把手”掌印太监的权势人物。东厂则是皇帝直接控制的特别刑事机关,不受刑部节制。

为了能够攀附上孙暹,李进忠立即赶到孙暹府上自荐。

孙暹见他生得一表人才,言行谨慎,且年龄较长,通熟人情世故,先有几分喜欢。问明情况之后,就安排他在府内服务。李进忠好不容易得到这个差事,再也不用为住处和饮食发愁了,自然干得非常卖力。且注意言行谨慎,他看出孙暹需要他做什么,他总能够投其所好地做好。上上下下对他评价也都不错。过了些时日,孙暹把他叫来,说你在我的府中,终归不是长事儿,现在,我有意安排你进宫做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进忠听罢,赶紧千恩万谢。

孙暹为人比较厚道、正直。万历中期,万历皇帝为了满足自己荒淫享乐的生活,非常贪财,而他对贪婪的税吏们又不放心,就让直属于皇帝管理的东厂太监们负责税收,替他到各地敛财,当时,担任矿税使的太监做了许多坏事儿,而孙暹和张诚、陈矩却很安分,说明孙暹为人比较谨慎,厚道。

现在,李进忠为自己服务了许多时日,见他沉稳勤奋,自然就有意提携他。

万历十七年(1589年),通过孙暹的介绍,李进忠正式进入皇宫做了一名小小的火者——当时地位最低的太监!

在宫里,“太监”都是宦官机构二十四衙门的最高领导,太监以下,是少监,少监以下,是监丞,监丞以下,还有长随、当差。当差以下,才是小小的火者。

不少小说中写李进忠在魏朝的提携下直接进入了太子朱常洛的东宫,这种说法显然不够准确。一个缺乏背景的阉人,不可能直接被提拔到太子的东宫。

刚进宫的李进忠仍然归属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东厂太监孙暹名下,划归御马监刘吉祥处管理。

御马监是明朝内宫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十二监之一。掌供备御用马、象等事。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初设令(正七品)、丞(从七品)领监事,复于二十八年(1395年)改置掌印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及监督、提督等职。下属机构有:腾骧四卫营,各设监督、典簿、掌司、写字等管理;象房、马房,各设掌房太监等职;金鞍作、长随房,各设监工等职。此外,还设有黑草栏及天师庵、旧都府等处草场。

从《明北京城复原图》上可以看出,御马监位于马神庙街,即现在的景山东大街。这里还有草栏场、象房等官监与设施。《大明一统志》载:“御马苑在京城外郑村坝等处,收养御马,大小二十所,相距各三四里,皆缭以周垣。垣中有厩,垣外地甚平旷。自春至秋,百草繁茂,群马畜牧其间,生育繁息。国家富强,实有赖焉。”这段文字较清楚地记载了明代御马苑的情况。郑村坝,今名东坝,在北京东直门外,属朝阳区。旧有城,为明代御马苑署所驻。如今,东直门外东坝周围,有草场地、北马房、马神庙、驹子房、驼房营、亮马河、亮马桥等地名,无疑都是明代御马苑的旧迹。

每年农历六月十二日三伏天时,御马监里的马便被带到积水潭(积水潭又名净业湖,在德胜桥之西)去洗浴。洗马日虽然没有京城洗象日那样场面隆重,气氛热烈,吸引得男女老幼倾城而至宣武门观赏,但也相当庄重。这一日,锦衣卫率御马监官校,把御马请出,奏乐摆仪仗。前导以红杖,后跟以马群。马群前头有几匹身上披覆着五彩锦帕的骏马,这是皇帝当初亲御的圣马。圣马后面则尾随着一头独角青牛,牛儿慢吞吞行路,压着阵脚,防止后面的群马越位,冲乱圣马的脚步,来保持整个马队伍的有序队形。由于御马监的御马每匹都是优中选优,因此匹匹体态健美,个个皮毛悦目。浸入碧波荡漾的积水潭中洗浴时,五彩斑斓的良驹翻波戏浪时,仿佛水中在洗涤云绸锦缎,令人赏心悦目。洗马日是当时京城一景。为了马的生命健康,需要哄马王爷高兴。马王爷的学名叫“水草马明王”,祭祀日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祭品除常规的香烛、元宝(假元宝了)外,还有根据马的饮食习惯提供的特殊供品:清水一碗,草料一升(袖珍玩具式的小马槽)。御马监的马神庙就建在御马监以北,因为有马神庙,这条景山东街当年就称马神庙街,神庙街的街名一直保留到民国时代。

39不过,李进忠只是御马监内一名小小的火者,也就是最底层的宦官。因为御马监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有掌印太监、左右少监,监督、提督等职。还有下属机构腾骧四卫营,各设监督、典簿、掌司、写字等管理;象房、马房,各设掌房太监等职;金鞍作、长随房,各设监工等职。此外,还设有黑草栏及天师庵、旧都府等处草场。

从中也可以看出,李进忠的活动范围应不局限于内宫,甚至大部分时间或完全是在宫外工作。

当时李进忠已经虚岁22岁,比一般小太监要大多了,但他地位低下,只是做些打杂的事。

李进忠能够进入御马监,或许与他早年喜欢骑马射箭有关。在这里,无疑使他更加熟悉马的习性,更擅长骑马射箭,这就为后来,他以骑马射箭娱乐皇长孙、后来的明熹宗天启小皇帝朱由校奠定了专业基础。

李进忠本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然而,在宫中做太监,飞黄腾达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识文断字;二是富于心机;三是有强烈的野心。正统年间声名显赫的大太监王振,本是个儒士,进宫后做了东宫太子的讲读,是太子的启蒙老师,当太子即位之后,他自然就成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自幼读书识字,心机极深。

而李进忠目不识丁,此前他长期厮混于民间,又未受过系统的宫廷调教,不懂得什么宫廷礼仪、三纲五常、宫内的潜规则等,心机显然还未练就。如此说来,他光有野心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过,李进忠也有他的立足之道。他每天工作兢兢业业,安分守己,别人故意欺负挤兑他,他也只是笑笑而已,从来不记仇。于是,人们都说他是个傻子、白痴、憨人。这说明刚进宫的李进忠有相当长的时间非常低调。

刚进宫的李进忠虽然不用再受饥寒之苦,不再受债主讨债追打之苦,但他必须接受宫内制度和礼仪的约束。小心学习,小心做事。这似乎与以前言辞侫利,能说会道、敢作敢为的魏进忠的性格正好相反。其实,他前后还是一个人,经过乞讨经历的李进忠已经知道皇宫是个等级森严的地方,一句话就可能挨打,甚至丢命,他不但得管住自己的嘴,还得管住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宫廷礼仪和宫廷制度。虽然这些表面的东西只是为了维护所谓的皇家威严。

一提到当时的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太监和宫女们会感到毛骨悚然。明神宗不仅以酗酒、贪财、好色闻名,而且喜怒无常,生性残暴。只要他心里不痛快,就拿太监、宫女们出气,动辄打骂,有时甚至人们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就被活活打死。根据万历十一年进士、刑部员外郎于玉立于万历二十年七月的奏疏所述,无故被神宗随意打死的宫女、宦官就达千人之多。他上书万历皇帝,批评了万历皇帝对宫人的粗暴,他说:“陛下宠幸贵妃,宴逸无度。您行威怒,鞭笞群下,宫人奄竖无辜死者千人。夫人怀必死之心,而使处肘腋房闼间,倘因利乘便,甘心一逞,可不寒心。”

在明朝,无论在内宫,还是在外廷,无论是内官和宫女,还是外廷的大臣,动不动就会受到皇帝的责罚,大臣们都要经常被廷杖,莫说是那些地位低下的内官和宫女了。

在后宫内廷中,明神宗万历皇帝对嫔妃宫女和宦官动辄就使用廷杖之刑,《万历野获编》云:“时上颇耽曲蘖,兴居稍违节,以及宫婢小竖,多死挺下。”对明神宗的暴行,不少大臣都上疏进谏。如吕坤上疏说:“陛下数年以来,疑深怒盛,广庭之中,狼藉血肉,宫禁之内,惨戚啼号。厉气冤魂,乃聚福祥之地。愿少雾威严,慎用鞭扑。”大理寺评事滩于仁也在《四箴》中写道:“陛下今日榜宫女,明日扶中官,罪状末明,立毙杖下。”由此可见明神宗万历皇帝对宫人的凶残。

宫廷中发生的一幕幕惨剧,迫使李进忠等宫人不得不时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担惊受怕。

为了今后能平安无事,进而能够平步青云,大富大贵,李进忠渴望神灵保佑。于是他自然而然地转向宗教,寻求精神寄托。那时候,北京宣武门外柳巷中有个文殊庵,里面供着文殊菩萨。这里的和尚秋月与高桥的和尚愈光(法名大谦)都是当时有名的高僧。他们精通佛家经典,而且持戒严谨,受到人们的尊重。据当时宫内的司礼监太监刘若愚记述,他们和碧云寺那些追逐名利的和尚完全不同。李进忠多次去拜见秋月和大谦,请他们宣讲佛理,也向他们施舍,态度相当虔诚,使秋月、大谦深受感动。

秋月后来在李进忠遇难时帮过他的大忙,不但救了他的命,还为他谋了一份更好的差事。秋月可说是李进忠遇到的又一个贵人。

2、狐狸的尾巴又露出来了——本想到四川发财却差点送命

一个人靠伪装过日子,装几天,装几个月,装一两年好装,可要是时间久了,本性就会暴露出来。

李进忠正是如此。时间长了,他开始不再满足于小火者的温饱生活,他开始追求恣情享乐的生活。

再加上,当时从万历皇帝到郑贵妃,再到下面胡作非为的太监,正直的人实在是太少,也难以生存。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常言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李进忠开始在默默无闻的业余有意结交了一些酒肉朋友,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谋求发展。当时,他与孙暹名下的太监徐应元、赵进教成为朋友。业余,他们开始在一起赌博、饮食酒肉,也算作一种娱乐,后来就去嫖娼。

也许有人讲阉割过的太监怎么能够嫖娼呢?后文讲到客魏勾结时再谈。

徐应元、赵进教都是李进忠的赌友、嫖友,后来都成为魏党的骨干。

徐应元是直隶保定府雄县人,和李进忠是同年同时入宫的,自然就多了几分亲近。他和魏忠贤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也不识字,对宿娼、饮酒、赌博样样爱好。他很健谈,也喜欢开玩笑,但只要他一不高兴,就破口大骂不止。他长相奇丑。刘若愚说他个子瘦长,眉目无神,唇不覆齿,坐立歪斜,腰股好像没有连在一起,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

赵进教的籍贯和经历不详。

当然,一开始,他们胆子还较小,饮酒、赌博、嫖娼还必须在业余时间偷偷摸摸地进行。后来胆子就越来越大了。

然而,无论是饮酒、赌博,还是嫖娼、敬佛,没有钱都是行不通的。而像李进忠这样的小火者,根本见不到皇帝、后妃,也得不到他们的赏赐。他的收入是很低的。例如:他们每年从针工局领到冬夏衣各一次,十二年中可以在辰年和戌年领到一个铺盖钱。从衣物铺盖的待遇来看,他们的饮食待遇也好不到哪里,他们只能混个温饱而已。毕竟,明朝后宫太监最多时有10万之众。

但要想搞钱是很难的。各处殿堂、仓库中金银财宝、奇珍名玩虽然很多,但戒备森严,根本无法接近,也无从下手。一天,李进忠忽然听说万历皇帝向各地派出矿监、税监的消息。这些矿监、税监名义上是下去开矿收税,实际上是公开进行抢劫。凡是他们看中了的名宅庭院,就说下面有矿,房主人为了免遭挖掘之苦,不得不大量向他们进贡。集市上买卖或关卡桥梁渡口上往来的货物,明明已经交了税,他们可以逼使物主再交。有时甚至一捆菜、一把扫帚也要纳税。税卡多如牛毛,往往三五里一税,商民不少被搞得倾家荡产,怨声载道。而搜刮到的税款实际上交朝廷的只有十分之一、绝大多数都被矿税监中饱私囊。因此,李进忠把外派作为梦寐以求的发财机会。他知道被派往四川的矿监税监是邱乘云,而邱乘云是孙暹的掌家,原来也在御马监,万历二十七年(1599)被派往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