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才魏忠贤
23109800000023

第23章 阴而毒——市井无赖变身为政治无赖(3)

“我一直以来对王安心存感激,看来,我不杀他,他就要杀我。既然如此,还是先下手为强吧!”从此,魏忠贤立志要除掉王安。魏忠贤从此不再犹豫了,并加紧策划布置除掉王安的阴谋活动。魏忠贤唆使他的同乡好友、兵科给事中霍维华于同年五月十二日上疏诬陷王安说:“司礼监掌印责任重大,必须由谨慎忠顺之人担任。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王安迫欲得之,以为威福之地’。”又说,“王安名为请假在家养病,实则天天到西山游山玩水,这种人非但不可担任此要职,而且应该加以惩罚,以警戒其他的人。”霍维华,东光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中进士,被授予金坛县知县,又被征回任兵科给事中。天启元年(1621年)六月,宦官王安应执掌司礼监印,他称病推辞住在外邸,希望得到温旨劝慰即起来理事。王安与魏忠贤有矛盾,阉人陆荩臣是霍维华的内弟。探知这一情况后告诉了霍维华。霍维华原与魏忠贤同郡交好,便趁机弹劾王安。

奏疏送上去以后,朱由校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迟迟没有下旨取消对王安的任命。

客氏和魏忠贤见没有动静,担心夜长梦多,便轮番出动,请朱由校赶快下诏罢免王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安目无君上,骄横跋扈,遍植党羽,现降王安为南海子净军!”七月十九日,朱由校终于在客、魏二人的左右下狠狠心下了这道圣旨。“以后,终于不会有人在朕的耳边聒噪了!”

这道诏令实际上等于宣判了王安的死刑!

朱由校的诏令一下达,魏忠贤就任命盗宝案中的同伙刘朝为南海子提督。魏忠贤对刘朝说:“刘朝,当年你我在移宫案中同为难兄难弟。今日,我好不容易混到今天,决不会忘了当年的友情。现在任命你为南海子提督,到南海子去替我弄死王安!完成任务后,193我自然还有升赏!”这个刘朝,曾伙同魏忠贤参与了移宫时的盗宝活动,他本是西李选侍的心腹,在西李被迫移出乾清宫的时候,刘朝乘宫中秩序混乱,大量偷盗宫内珍宝,为此被捕下狱论死,因而对王安怀恨在心。客、魏得势以后,多次逼朱由校下诏赦免他。最后终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刘朝从死牢里放了出来。

“誓死为魏公公效命!”刘朝对魏忠贤感激流涕。

王安一到南海子,刘朝就按照客、魏的意图,首先禁闭王安的家人,然后又断绝王安的饮食,想方设法折磨他。今日调一个地方,明天又调到另外一个地方,令王安干最累最苦的活,并步步逼迫,一心要置王安于死地。

当地一些村民,早就知道王安的大名,知道他为人忠正刚直,看到他又累又饥很不忍心,就暗中送给他一些糕、饼之类的食物。“从今天起,你们谁也不许再给王安食物,否则,要小心被治罪!”刘朝发现以后,立即吩咐下属们,并对王安又打又骂,把村民赶开,禁止任何人和他往来。

王安饥饿难忍,寻机爬到篱笆外面挖些萝卜,藏在袖子里,等到更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生吃,就这样维持了数日。

刘朝见王安还没有饿死,就用极其残忍的手段,于九月二十四日晚上命令手下的人,先用棍棒把王安打得奄奄一息,再用绳子把194他勒死。又将他的尸骨喂了三条饿狗!可怜一个正直可敬的内廷宦官,就这样被客、魏一伙活活害死了!

事后,魏忠贤等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不惜编造谎言,说王安是因病死亡。

朱由校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任何表情,没有说一句话,照样干他的木工活。对这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惊天冤案,昏庸、无情的朱由校竟然熟视无睹,反对客,魏二人深信不疑。

除掉王安后,内廷大权尽落客魏之手。从此,明朝历史上为祸最烈的魏忠贤阉党集团,从此开始逐步形成,权势越来越大。魏忠贤借王体乾掌了司礼监印,将李永贞、刘若愚升为司礼监秉笔,一应本章不再发内阁票拟,竟完全由司礼监随意票拟、批硃!此时的司礼监掌握了原来司礼监和内阁两个内外首脑部门的核心职权,等于拥有了皇帝的所有职权!

魏忠贤将王体乾、石文雅、涂文浦这些奸邪小人作为心腹,一个平时与他关系要好的太监李实也被派去当了苏州织造,就连因“红丸”事件革了职的崔文升也“升了美缺”。

这还不算,魏忠贤又让哥哥魏钊的长子魏良卿担任武职,“荫了个锦衣指挥”。

紧接着又把客印月的儿子侯国兴、兄弟客光先、侄儿客瑶都“荫作锦衣指挥”,“其余掌家及门下的官”,有的派在皇帝身边,有的安插在各处要津,“把个皇帝左右,布得满满的私人”,因而皇帝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在魏忠贤和客印月的掌握之中,什么也瞒不过他们。

朱由校不但以此为忧,反而更加放心。无为而治,放心当起了甩手掌柜,整天不是游玩,就是干木匠活儿取乐,根本不问政事。那些反对东林党的官员,特别是三案中受到处罚的官员们,现在看到王安已经死去,魏忠贤已经掌权,纷纷投奔魏忠贤。他们之所以投靠魏忠贤,是因为他们曾是一条船上的人。

8、培植自己的势力——魏忠贤的干儿义孙们

小皇帝朱由校登基后不到一个月,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魏忠贤因客氏提携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并荫封魏忠贤的哥哥魏钊为锦衣卫千户。

天启元年(1621年)诏令赐给魏忠贤记治理皇祖陵墓的功劳。

196天启三年(1623年)秋朱由校诏令魏忠贤、客氏、王体乾等十二人借护卫皇上的功绩荫封子孙世袭锦衣。

魏忠贤借客氏、王体乾等人控制了小皇帝朱由校后,便开始向内廷外廷扩充他的势力。在阉官当中,除王体乾外,还有李朝庆、王朝辅、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三十余人,追随魏忠贤。这样,魏忠贤牢牢把内监二十四衙门完全控制在自己手内,并进一步把黑手伸向了外廷。

魏忠贤在外廷四处安插亲信党羽,不择手段打击异己。数不清的阿谀奉承之徒,给魏忠贤充当走狗,非常轻松地把外廷群臣打得落花流水、七零八落。

在外廷,魏忠贤很快聚拢了一大批死党。外廷文臣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是他的五位谋臣,称为“五虎”;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这五位武臣专门对付异己,主杀戮,称为“五彪”。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寺少卿曹钦程等人,称为“十狗”。另外,还有“十孩儿”、四十孙”等。而追随崔呈秀等人的,又不可胜数。一时间,从内阁、六部到四方总督、巡抚,遍布魏忠贤的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