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空管爱情
23105400000045

第45章 撞高压线

孟傲冬最近都有点神经质了,接连在她手上发生了好几次特殊情况。天上的飞机那么多,发生一点特殊情况也是正常的,而且这些特殊情况绝大多数都不会危及生命安全。但最近接连发生的好几次特殊情况,都比较重大。

救援直升机坠毁的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小组下载了记录的全部舱音和飞行数据。经检查,舱音和飞行数据的记录完整,记录质量完好,可以用于本次事故的译码分析。

经综合各种数据,还原了当时的事件经过:

11:08:12,开始启动发动机,随后完成起飞检查单等工作。

11:15:00,请示塔台同意,经C滑进入31号跑道起飞。

11:26:27左右,直升机以航向332.7度,地速105.5节,气压高度3100英尺进入山区,之后机组一直沿河谷飞行。

11:29:09,直升机开始逐渐上升高度。

11:33:31,高度3676英尺,机长说:“这里是转外点”,随后机长指导副驾驶观察转弯点几个明显地标。

11:34:08,高度3952英尺,直升机开始转弯。随着转弯高度缓慢下降。

11:34:29,高度3908英尺,随机工作人员说:“这下面还有高压线”,机长紧接着“哎哟”一声,随机工作人员说“高压线!小心,小心点,小心!”,机长“坏了,坏了。没有看见高压线。慢点,慢点。”此时,直升机俯仰姿态-6度,随后。机组短时带杆改平姿态,之后,直升机又开始上升高度。在此段通话期间,从11:34:33开始,直升机的三个轴向加速度的振幅比原来明显加大,直至最后触地。分析表明直升机在此时刻可能挂碰高压线,并引起抖动。

11:34:37,高度3936英尺,机长说:“下面有备降,有备降的地方……我要落在下面。”随后,机组讨论以前飞这里时,飞4000英尺没有看见高压线,以及刚才是否有高压线。

11:35:13,高度上升到4100英尺后,开始下降。

11:35:27,高度4076英尺,副驾驶“抖动很大”,机长“这不太好”。

11:35:40,高度4004英尺,发动机扭矩增大,直升机停止下降,保持高度。

11:35:41,高度4004英尺,舱内出现“嘀、嘀、嘀”的近地警告音响。随后,机组讨论认为起落架没有问题。

11:35:50,高度4004英尺,出现“噗、噗、噗”的声音。

11:35:53,机长“落了啊”,副驾驶“落了”,机组随即放桨距。

11:35:56,直升机开始慢慢左转,航向从198度变到194度,机长“扶稳了”,副驾驶“落了,落了,落稳点”。

11:35:58,机长急促地说“抓稳”。直升机航向开始快速左转,航向从194度变到179度,并出现5度右坡度。之后急剧左转,航向从179度变到118度,转速61度/秒,并向右翻转,右坡度最大达68度。

11:36:00,垂直过载由0.9迅速变小,最小值为0.05,表明直升机在快速下坠。

11:36:02,舱音记录和数据记录同时停止。从怀疑撞高压线至接地,共飞行1分30秒,高度上升约100英尺。

调查组经综合分析认为,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为:山体大面积滑坡,高压输电铁塔倒塌或被森林遮挡,地面缺乏辨识高压电线的可靠参照物,横跨山谷的高压电线没有明显标识,空中辨识困难,直升机在山谷中飞行,航路环境特别复杂,机组在飞行过程中未发现高压电线,直升机在飞行中尾桨挂碰高压电线受损。在直升机迫降过程中,由于空气动力和离心力作用,尾桨结构突然丧失完整性并失效,不能提供平衡力矩。由于主旋翼反向扭矩的作用,直升机突然左转并发生侧翻,导致一名驾驶人员重伤。

看到这样的悲剧,总是让人无奈。孟傲冬在想,有没有一些规章制度上的措施,能够保证这些悲剧不再发生?比如,按照国际惯例,高压电线应加装从空中可明显辨识的标识?孟傲冬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告诉了石坚。

当孟傲冬在办公室里,刚刚向石坚汇报完自己的想法,石坚就对孟傲冬的建议表示出了极大的支持。他对孟傲冬说道:

“孟姐,你这想法太好了,我支持你,大胆地去做!说不定啊,就因为你的一个努力,可以改变规则,可以改变后来人的命运!”

受到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孟傲冬的心情大好。

就在孟傲冬刚刚转身出石坚办公室的时候,突然从外面风风火火地闯进一个人来,孟傲冬定睛一看,这不是林小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