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血雨腥风战瓜岛
23044500000010

第10章 “僵持”(2)

日本方面,如同珊瑚海海战一样,日本人又一次夸大了“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的战斗报告。

坐镇拉包尔的日本第17集团军军长百武晴吉中将知道实情。他在美军8月7日夺取瓜岛之时曾对这里不屑一顾,百武那时坚持不派一兵一卒,但此刻,百武晴吉的脑子里已经全是关于瓜岛事情了。

如果8月24日的海战能够获得胜利,那么一木支队的余部和川口的部队便可以登岛了,但结果却不能如百武晴吉所愿。于是,他为了夺回瓜岛,还多次要求海军尽快把川口的部队运抵目的地。

而这也使日本海军十分为难。因为前两次海战他们并没有削弱美军的航空母舰舰队,瓜岛的机场在日军的轰炸中也没有瘫痪,反而一天天的在加强,白天瓜岛周围是具有制空权的美军的天下。

于是,海军只剩下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在夜间,利用驱逐舰的快速和防护能力,通过那条被称为“狭缝”的海峡来运输人员和物资。

这种运输方式美军称之为“东京快车”,日本人自己称之为“老鼠特快”。这种方法虽然是出自日本海军的无奈,但却连美军的“仙人掌航空队”也奈何不得。

从8月24日至9月4日,日军就以这种方式将一木的余部和川口的部队共约6000人送上了瓜岛,而且以后他们仍继续采用这种方式来向瓜岛运送人员和物资。

8月25日上午,山本五十六取消了行动计划。联合舰队在失去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并未能实现它的战略目标之后,返回特鲁克锚地。与此同时,田中赖三则奉命送川口支队的先头部队和一木支队的残余部队登岸。

★“东京快车”

“东京快车”在8月28日夜间正式开始。美军得到海岸哨兵的警报后,“仙人掌航空队”得到了足够的时间在当天下午就发现了“东京快车”,并使之失败。“仙人掌航空队”击沉了最前面的一艘驱逐舰,击伤了另外两艘后,迫使日本舰队仓皇撤退。

日本轰炸机也在图拉吉附近海面上击沉了一艘美国运输驱逐舰,这让田中稍感到宽慰。第二天晚上,田中赖三再次出动4艘驱逐舰,将几百人的增援部队成功护送登岸。此次的成功也使日本人相信,趁美国飞机停在机场,在夜间迅速运兵是他们增援瓜岛的唯一办法。

川口将军起初是坚决拒绝考虑使自己屈从“战舰运输”的。直到8月30日,田中赖三的驱逐舰运来了一木支队的最后1000名士兵之后,这位固执的陆军指挥官方才同意由“老鼠特快”来执行他的使命。

8月31日夜晚,川口将军和他的1000名士兵被安全送上岸。

如此一来,拉包尔日军的希望得到了很大增长,他们认为在岸上很快就可以有足够的兵力对机场发动第二次袭击。那一天,还传来另一个令日本人雀跃的消息,那就是帝国海军的“伊-26”号潜艇在所罗门群岛南部附近的海面上发射鱼雷,击沉一艘美国航空母舰。

31日7时许,日军的“伊-28”号潜艇在瓜岛以南海域发现美军“萨拉托加”号航母,在驱逐舰警戒圈外3500米距离发射6条鱼雷,命中1条,“萨拉托加”号锅炉舱进水,发电机失灵,航速锐减,无法继续参战。

戈姆利海军中将原来希望在瓜达尔卡纳尔的南面停泊一艘航空母舰,以便向“亨德森”机场运送飞机,可现在却遭到了这个挫折。

这个挫折虽然并不像日军吹嘘“‘东京快车’是日本人的一个胜利”那样夸张。但船体坚固的“萨拉托加”号在一年中第二次遭到鱼雷袭击,损失即使不大,也要像1月份那次一样,它需要涉过太平洋再次返回船坞进行修理。

这艘航空母舰的损失是暂时的,却表明美国海军为了保持它在所罗门群岛的地位,不得不付出越来越高的代价。

另一方面,日本战略计划的损失更高。自从盟军海军陆战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和图拉吉登陆以来,已经过了三个星期,日军想要将他们赶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最初在日本人看来是一项容易的任务,现在却成了一场大规模战役,日本已开始把军队、飞机和舰只从他们在新几内亚的攻势中抽调了过来。

日军统帅部的陆军参谋本部在8月31日决定,把收复瓜岛作为一项主要目标,百武晴吉将军和他在拉包尔的参谋部奉命减弱第17集团军在巴布亚的攻势。而在这个时候,该集团军向莫尔斯比港的两路进击刚好陷于停顿。

瓜岛美军除了“仙人掌航空队”增加到64架飞机外,唯一增援就是9月1日到达的海军修建大队,该大队是由海军部船坞局局长莫雷尔将军提议组建的,成员都是从土木工程部门中招收的熟练劳力,擅长修筑机场、船坞和公路。

这些人带着推土机和镐、铲、锤等工具上岛,却比手持武器的战士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他们保证了“亨德森”机场的正常使用。该修建大队的敌人就是日军炸弹、炮弹在机场上留下的弹坑,他们的工作就是尽快修复被日军炮火破坏的机场,使“仙人掌航空队”能随时出击。而这些对于瓜岛之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9月3日,美军将所有在“亨德森”机场的海军陆战队航空兵、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的64架各型飞机统一整编为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第1联队,由盖格少将任司令。

4日,美军得到报告有一支日军登上萨沃岛,便派“利特尔”号和“格雷戈里”号驱逐舰运载一个突击营由图拉吉岛前往萨沃岛。结果在萨沃岛没有发现日军,突击营就再乘这两艘驱逐舰赶到瓜岛。

按计划,当美军所载的部队上岛后,驱逐舰应返回图拉吉岛。但当时天气恶劣,能见度极差,无法看清航标,他们只好停留在瓜岛附近海域。当晚,日军3艘驱逐舰运送部队上岛,返回时顺路炮击“亨德森”机场,美舰见到炮火闪光还以为是日军潜艇在炮击机场,就立即赶去迎战。

此时,一架美军侦察机正在上空,这架侦察机也以为是日军潜艇骚扰,就连投5颗照明弹。可是照明弹下方是美舰,日舰随即发现了美舰便立即向其开火。两艘美舰猝不及防,连连中弹,很快全被击沉。而日舰则毫无损伤,直到美舰沉没才转舵离去。

9月7日,美军发现于夜间分批上岛的日军正集结于太午角附近,还修筑了一条接近机场的小路,准备发动进攻。范德格里夫特就从图拉吉岛调来两个营由埃德森上校指挥,分乘两艘驱逐舰和两艘巡逻艇,于8日拂晓在太午角以东登陆。这时,正好另外有两艘美军运输船经过,川口以为要美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就率部向纵深撤退。

埃德森的部队登陆后在飞机掩护下,向西攻击前进,一直攻入日军在塔希姆波格的兵站,将日军储存的武器、弹药、粮食等物资尽数焚毁。然后于下午再乘运输船返回瓜岛。

美军发动太午角反击比较顺利的原因是日军正在准备对机场的总攻,日军主力已出发前往进攻机场。川口吸取一木失利的教训,决定不直接攻击机场,而是向南迂回,穿过茂密的热带丛林,先夺取机场南面能俯视机场的高地,再乘势占领机场。

这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不坏的计划,但川口大大低估了在热带丛林中行军的困难。日军在丛林中饱受热带昆虫的叮咬和疾病的折磨,再加上他们担心暴露目标而不敢升火做饭,整个队伍已经精疲力尽。

3. “血岭”之战,“黄蜂”号航母的末日

经过3天的艰难行军,日军终于走出了丛林。

9月10日,日军来到泰纳尔河边。次日,川口亲自检查士兵的装备弹药,然后召集军官会议,要求明天务必突破美军防线,占领机场。

范德格里夫特通过潜伏侦察哨的报告,基本知道了日军的企图,在南面高地修筑工事,部署兵力火力,做好了防御准备。

12日晚上,川口已经在“亨德森”机场以南3公里的一座小山处,这里就是他计划的出击点。在茂密丛林的掩护下,川口进行了战前最后一次动员:

“必须在晚上突破美军的防线,夺回机场。你们要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并于凌晨将他们消灭,你们为天皇献身的时候到了!”

晚上21时,随着一发红色信号弹升起,日军迫击炮发射了大量的照明弹。照明弹将这里的黑夜照得如同白昼一般,2500名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狂呼大叫着向高地冲去。

在日军疯狂冲击下,美军有些地段的阵地被突破了,但美军105毫米榴弹炮的凶猛炮火随即倾泻而下,日军在猛烈炮火下伤亡惨重,美军天亮后在飞机掩护下发动反击,又将阵地夺回。日军留下的尸体达600余具,而美军阵亡仅40人。

从策划上来看,川口似乎很多细节都想到了,但是他却忽视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川口的手里其实只有2000人加上炮兵和一木支队二梯队的1100余人,算上冈明重创后的450人,总共也才3650人。而在瓜岛的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有1.7万余人。再加上日军的部队饿的饿、病的病,战斗力已经大大的被削弱。

交战双发的实力对比如此悬殊,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日本人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日军“血岭”的惨败

日军的第一次攻击彻底失败了,但川口并不甘心。他重新集结了残余部队,准备于13日晚再次发动进攻。

川口将部队分作6批,采取集团冲锋,一波接一波,猛攻不止,整个山岭爆发了惨烈的血战,虽然美军的防线在日军亡命攻击下被迫后移,但整个高地还控制在美军手中。

天亮后,失去黑夜掩护的日军处境更为困难,美军飞机赶来助战,在猛烈准确的轰炸和扫射下,日军溃不成军,只得逃入丛林,美军接着出动坦克肃清了阵地前沿的残余日军,这一夜的激战,日军又付出了700余人的伤亡,仍一无所得。

从西面进攻美军机场的冈明大佐的部队也未能突破美军的防线。他们的多次进攻损失了200多人,而美军的伤亡则小得令人吃惊:死亡4人,受伤3人。

因此,尼米兹向范德格里夫特发出了贺电:“收到你们在岛上的战斗捷报,这令我们大家感到欢欣鼓舞,谨向前线的陆战队员及陆军部队表示衷心感谢。”

川口带领残余部队部再次穿过丛林,准备与冈明部队会合,但热带丛林对于这支缺少粮食和弹药的部队,无异于绿色地狱。日军在热带丛林中行军,士兵们饱受饥饿、伤病的折磨,靠着草根野果,才勉强出了丛林,但已经毫无军容可言。受伤的士兵遭到抛弃,活着的人也没有了人样,日军部队惨不忍睹。

美日双方激烈地争夺高地,使茂密的丛林面目全非。战斗过的丛林里只剩下几株光秃秃的树干,山岭中到处都有战死者的尸体,尸体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气,而且地面上血流成河。因此,这个高地后来被美军称作“血岭”。

最终,美军虽然获得了战斗的胜利,但经过了战火的考验和疾病的折磨后,美国大兵们也已经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他们毫无胜利者的风采。

经过这几次的失利,日军大本营也终于将南太平洋的作战重点从新几内亚转移到了到瓜岛。

当川口惨败的消息传到日军在拉包尔的第17军司令部的时候,百武晴吉将军的参谋官气得直跺脚。百武晴吉的参谋部甚至预计:简直要一整个师的进攻才能重新夺取瓜达尔卡纳尔。

9月17日,为了给第17军加强作战力量,日军大本营把东印度群岛的第38师团,以及从中国战场、南方方面军和日本本土抽调下来的部队都调给了第17军。

18日,美军的援军也登上了瓜岛。范德格里夫特得到了海军陆战队第7团4000人、147辆汽车、1000吨食品和400桶航空汽油,岛上美军已增至1.9万人。但他们的这次运输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美军载运海军陆战队第7师的6艘运输舰,接到戈姆利海军中将的命令后,在两艘航空母舰和1艘战列舰的护卫下,踏上了增援瓜岛的旅途。

强劲的海风将太平洋的波涛掀起很高。日本海军“伊-19号”潜艇的驾驶员设法进入了美军的阵地,但当时的浪峰遮住了潜艇的潜望镜。15日14时30分左右,当美军“黄蜂”号迎风行驶让巡逻战斗机返回甲板加油的时候,日本“伊-19号”潜艇的驾驶员发射两颗鱼雷,击中了“黄蜂”号航空母舰的右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