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考的好还要报的好
22939700000026

第26章 选对专业,求学就业两不误(5)

4.近年来部分新増专业及开办院校一览

5.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

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政府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步伐,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为了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确定并公布了1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这些专业2011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新兴产业专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新医药。

第34计稀有专业冷门也可通坦途

计谋释义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相信很多考生对鲁迅先生写的这段话耳熟能详。

在数以千计的专业目录里,也有一些“物以稀为贵”的专业。它们的名字听起来枯燥冷僻,在一个省的招生名额均以个位计数,对应的职业也显得颇为寂寞,高考时踩线即可录取,甚至大部分生源都来自“服从调剂”。由于竞争相对“温柔”或者说没有竞争,因此,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考研或找工作时反倒占据优势。这样,入校时的“无人野渡”,最后竟变成了“热闹码头”。

计谋案例及【点评】

【案例】

四年前的高考,宗杰因为数学发挥失常,虽然考上了第一志愿武汉大学,却被调剂到了一个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专业——档案学。

刚入学时,宗杰很是郁闷了一段时间,“档案学”难道就是“档案袋”?或者就是“人事档案”?档案学在宗杰及其家人印象中是神秘的。但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宗杰发现档案学其实很适合心思缜密而又讲究条理的自己,加上老师对档案学专业的前景介绍,宗杰开始对这个专业有了兴趣和信心。她给自己的职业定位是:依靠档案学的专业优势和自己对文字工作的喜好和擅长,争取进入大型企业做文秘或者档案管理工作。

大学时光一晃就过去了,转眼到了大四,昔日最受女生青睐的新闻、法学等专业如今却遭遇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就业率竟然跌到了全校倒数第几名。与此相反,拥有稀有专业学历的宗杰,求职之路却一路绿灯,好多单位的文秘岗位看中了档案学专业在资料存档和信息搜集方面的优势,频频抛出绣球。最后宗杰选择了通信业的龙头——华为。

【点评】

档案工作素来给人一种枯燥乏味、单调封闭和老气横秋的感觉。80后已经够前卫了,90后更是“非主流”,现在的年轻人能够静下心来坐冷板凳的早已变成了“稀有物种”,愿意从事档案工作的当然就只能去火星上找了。

档案学因为其专业性质常给人以“冷”的感觉,但从有限的几所高校来看,档案学专业非但不“冷”而且还很“热”呢!所有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对档案人才都非常重视,而只要稍具规模的企业也都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该专业在报考公务员时优势更为明显,一个法学专业的岗位可能有几千人去抢,相比而言只有几十个人报考档案专业岗位,成功的几率当然就大很多啦。

行业无优劣,专业无冷门,表面上再热的专业四年后也可能因为供大于求而备受冷落,而看似冷门的专业却往往因为无人问津而供不应求。特别是在这一领域有兴趣的同学,一旦真正钻研进去了,再冷的专业也可以通向成功的坦途!

【吕老师提示】

1.热门专业就业难

从近几年数家机构相继发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来看,专业越热,就业越难。而热门专业,往往也是开设高校最多,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本科专业招生目录统计,全国有本科高校678所,开设10大类340多个专业,根据开设某一专业的学校数来看,英语是开设最多的专业,共有554所学校开设(占82%);计算机排在第二,有5%所学校开设(占78%);法学第三,有407所学校开设(占60%);国际经济与贸易第四,有384所高校开设(占57%);艺术设计第五,有382所高校开设(占56%);会计学第六,有382所高校开设(占56%);信息与计算科学第七,有370所高校开设(占55%);电子信息工程第八,有367所高校开设(占54%);市场营销第九,有361所高校开设(占53%);工商管理第十,有356所高校开设(占53%)。

2.稀有专业大搜索

第35计相似专业:做足功课绕暗礁

计谋释义

实事求是地说,在数目繁多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大部分专业的名称还是名副其实的,也就是说,考生看见它的名字,虽然不能马上“心领神会”,但起码也不至于引起误会。然而也有一部分专业,由于种种原因,其名称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样让人容易产生臆测。特别是一些颇具时代感的专业名称,大多是进入21世纪后才由原名改过来的。改名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好招生。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高校随时可以给自己的院系改名。于是创意便纷纷涌现:有由“地质系”变身的“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有由“石油勘探”改成的“能源工程”,有由“机械维修”改成的“机械自动化”,有由“采矿系”改成的“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有由“图书馆系”改成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甚至专门研究水泥的也改了一个时髦的专业名称“硅酸盐”。

这些专业往日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苦。而要摘掉这些专业头上的大帽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改名字。

如果考生对此仍简单地“顾名思义”,填报志愿时可能就会造成诸多遗憾。

计谋案例及【点评】【案例】

郑奇是山西省某县一中考生,2009年高考时,成绩超过二本线18分。填报志愿时,他和父母一起征求过好多人的意见,所有亲朋好友几乎都问遍了。问到最后,已经出现了十多个填报方案,而每一个方案都有道理,又似乎都不尽人意。临到交志愿表的头一天晚上,第一志愿还空着没填。第二天到学校时,他又问了几个跟自己分数相近的同学,大家都说,反正也上不了什么好学校,就挑一个好专业吧。他见许多同学都选跟计算机有关的专业,于是,就在第一志愿栏里报了本省一所地方学院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心想将来毕业时能跨入白领阶层。可是入学后他才发现,这个专业怎么设在数学系?

很快他就弄明白了,这个专业本来就是属于数学类的专业。与纯数学不同的是,它研究的是如何算得更快,讲究的是计算技巧,注重的是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跟计算机专业根本就不沾边。

【点评】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我们都希望获得有价值的建议和见解,期望得到他人的指点和帮助,但是,当他人的意见在你脑中过滤时,你可以服从却不能盲从,你可以相信却不能迷信。郑奇同学对“信息与计算科学”根本就不了解,只是看到其他同学填报,自己就跟着报,不了解专业内涵,完全依赖别人的指向而随风倒,其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望文生义、心存偏见往往就是因为对志愿填报信息的掌握和了解不足。专业名称个个看起来很美,但究竟这个专业学的是什么,有多大的发展前景,是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一个专业,就概莫能知了。如果想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考生尤其是家长就应该多注意对院校专业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做到知己知彼。在填报志愿时,摒弃个人的主观臆断,一切从考生和招生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冷静地、有层次地、有目的地进行填报。

【吕老师提示】

1.最容易被误解的专业

(1)信息资源管理专业

这个专业名称容易让人想起计算机管理方面的专业,那么学习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将来毕业后一定是专门负责计算机网络管理了。

其实,这个专业跟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管理两个专业没有任何关系,而跟你永远也想不到的图书馆学专业关系常密切,甚至可以说是“亲密无间”。

南京大学是我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图书馆学专业的大学之一,1988年该校率先将图书馆学系更名为文献情报学系,1992年又更名为信息管理系。自此,全国各高校中凡是设有图书馆学专业的院系,都陆续与“信息管理”挂上了钩,并纷纷增设新的专业方向,如情报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等等。不过,无论何种专业,各校在颁布招生计划时,大多冠以“信息资源管理”之名。

既然改了名,课程结构也必然会作适当调整。除了压缩传统的课程外,以下课程成为该专业的新宠:管理学基础、信息资源管理基础、信息资源组织、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资源服务、计算机通讯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管理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图书营销学,等等。

相近专业:信息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情报学、编辑出版学。

(2)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

这个专业的名字虽然比较新,实际上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老专业。它的前身是地理系,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在许多综合性大学和农林类大学里几乎都设有此专业。

名字虽然改了,但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基本上还是沿用原来的: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测量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普通生态学、植物学、土地资源学、城乡规划与设计、城镇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土地评价与管理、遥感技术、区域分析与规划、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管理学原理、城镇工程绿化技术、建筑工程制图、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设计等。

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各级政府和农业、交通、土地、环境、城建等管理、规划和科研部输送从事土地、环境、城乡区域规划管理的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另外,跨专业考研深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近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

(3)地球物理学专业

看见“地球”二字,就想起了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天文学以及航空航天科学;再加上“物理”二字,更是令人感到高深莫测,用物理学研究地球,这得需要多大的学问呀!

不错,在41京大学这样的一流高校里,地球物理学专业确实跟航空航天技术和空间探测技术有关系,但是在其他综合性大学和地矿石油类大学里,该专业基本上跟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没多大区别。

这个专业原来就叫地质系,后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急剧膨胀和招生人数的几何倍增加,多数高校都改成了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在学院里面设若干个系,如地球科学系、油气资源系、信息工程系等,然后再在每一个系下面设若干个专业,如地球物理学、测绘工程等。

由于该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学生毕业后大多在资源能源勘察、近地表工程勘察、地震分析预报、冶金矿产资源以及石油勘测等领域就业,工作单位基本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国字号”或“省字号”,其薪酬待遇也令其他行业难望其项背。不过,因为这个专业一般都在野外作业,与在写字楼里的白领阶层不可同日而语,尽管生活条件不一定比城市差,但劳动强度要比一般专业大得多,所以,如果你是女生的话,就要慎重报考了。

相近专业: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4)特殊教育专业

大学里特殊教育专业与残疾人接受特殊教育是两个概念。在本科目录里,特殊教育是一门具有“师范”性质的专业,也就是说,它培养的主要是能够对残疾人进行教育的师资。招生学校主要是一些重点师范大学。

这个专业的学习课程也比较特殊:人体解剖生理学、特殊教育学概论、盲童心理与教育、聋童心理与教育、弱智J童心理与教育、J童异常发展与教育、特殊J童病理学、特殊儿童康复、特殊儿童游戏、中国手语、中国盲文、定向行走、特殊教育技术等。而且专业实验课程也与众不同,如你需要戴上盲罩,拿着盲杖练习摸索行走;需要戴上助听器做特殊听力实验;需要对智障儿童进行行为矫正等。

近年来,一些体育院校也开始招收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其特色是除了让学生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残疾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等相关知识和组织办法,毕业生就业方向是在残疾人体育教学、体育组织与体育管理方面从事相关工作。

至于残疾人(主要是聋哑盲考生)接受特殊教育的本科高校,主要有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41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山东滨州医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等。其专业是根据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和自主生活能力开设的,主要是应用技术类本科专业,如绘画、园林、装潢广告、服装设计、音乐表演、针灸、推拿按摩、计算机应用等。

2.“双胞胎专业”辨析

(1)动物医学VS动物药学

同学们对动物都不陌生,可是,要说起跟动物有关的医学专业,你就不太熟悉了,它们分别是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这两个专业都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它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侣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及其他观赏动物疾病的发生。它是生物医学及社会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分。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兽医,学习的课程也多与兽医有关,如兽医病理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兽医传染病学等;而动物药学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工程师,即将来能胜任动物药品及添加剂的研究和生产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所学课程主要有: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药物制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制剂、动物免疫学、兽医生物制品学等。

另外,动物医学专业由于沾上了“医学”二字,所以有的院校学制是五年。也就是说,有一年的时间安排你下去见习和实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有的院校甚至还开设了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而动物药学专业则与普通的理工科专业一样,学制是四年。

这两个专业都不是热门专业,给动物当“医生”或“工程师”也不是多数人心目中理想的职业。然而,动物也是有情感的生物,当你真正走进这两个专业之后,面对一个个鲜活可爱的生命,就会明白它们的真谛了。

(2)电子信息工程VS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一般说来,电子信息工程指的是早年的“无线电”专业,研究的主要是无线电波、电路与系统,如今,这个专业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如何保密等。也就是说,是生产践的专业。

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涉及的是物理电子、微电子、光电子等,研究的主要是微观领域中的电现象、电性质及其制成器件后能够实现的功能,偏重于理论研究。当然,由于名字还带有“技术”二字,所以它也不是纯理论性的专业,学习中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