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
22854300000016

第16章 生活诗(7)

水中应见月,草上岂伤春②。

永日空林下,心将何物亲?

【注释】

①雪山人:指独修苦行、勇猛精进之僧徒。“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心地观经·序品》)②水中应见月:水与月之关系,佛教常用之比喻。首先以喻诸法皆幻,如水中之月。其次以月喻佛身,以水喻众生之心,谓一佛能应众生之心而化现种种身影。“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时普现众水。”(《法华玄义》)

【译文】

出家尚在童子时,勇猛精进雪山人。

长路独行经千里,孤云作伴唯一身。

观法如见水中月,无心不为草伤春。

林中坐禅入空境,心中你将何物亲?

【赏析】

回忆过去的相知,展望未来的旅程,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但这首送别诗中那深妙玄微的禅意,远非一般送别诗可比。起句为一般性叙述,似平淡而实奇崛。禅门中特重童子出家,重天然一片未被污染的纯洁心灵,再加以雪山大士勇猛精进之功,则安律师入道自已精深矣。中晚唐有以律抉禅者,安律师便是禅戒并行之人。颔联写安律师之行沉郁幽寂。千里孤行,见其精猛;白云作伴,见其高洁。既已写其经历,复写其胸次。一路上你能见水中月,它或会使你解悟诸法皆幻,或会使你领悟佛身常静满,既如此,你自然不会为春草易凋而凄然伤神。

你既不于一切境上起心、不于一切景上生情,林下坐定,你是否晏如?你禅定的旨向是什么?这结句的一问,给小诗增加了玄远深妙的涵蕴。作者通过遥想一位高僧孤独、冷清地走过一路春光最后空林入定,表现对孤寂的远行者不牵情于物的敬羡及对其恐难绝情于物的不安。

寻山僧真胜上人不遇

栖白

松下栖禅所,苔滋径莫分。

青山春暮见,流水夜深闻。

不坐看心石,应随出定云。

猿猱非可问,岩谷自空曛。

【译文】

青松下禅人栖居的处所,苔藓茂密滋生难以分清路径。

翠绿的青山在春暮时更悦目,流水潺潺在深夜听得更清。

没有在石上静坐观心,应是出定后又随着白云远行。

无知的猿猱不会回答你的疑问,幽深的山谷空自岚霭迷漾。

【赏析】

此诗写访僧不遇,这是唐代诗人常写的诗题。虽未见所访之人,但透过对山寺环境的描写也同样从侧面表现了所访僧人的风操和境界。首联写栖居地景色,以苔滋径路表现居地的幽僻。颔联写居地的青山流水,写环境的清雅净洁,苍翠青山潺潺流水正是圣洁无尘的理想修禅佳境。颈联写访僧不遇。猜想其人已不在石上坐禅,定是外出游方,既写出了所访山僧的闲静悠游的修道生活,悬想虚写,同样表现了未见之人的清高风操。结联以迷离的烟岚暮景收束,是以缥缈之景渲染迷茫的氛围,有微妙无穷的意味。

寻三藏上人

武元衡

北风吹雪暮萧萧,问法寻僧上界遥①。

临水手持筇竹杖,逢君不语指芭蕉②。

【注释】

①上界:上界天。在欲界之上有色界与无色界。此三界及三界内部都以禅定深浅分级。上界中色界因有物无欲而殊妙精好,而无色界则难以心识住于精妙禅定。

②芭蕉:《维摩经·十喻》中有芭蕉喻,以芭蕉中无有坚,以喻人身之不实。

【译文】

北风劲吹暮雪萧萧,问法寻僧上界遥遥。

手持筇杖临水站立,人来不语直指芭蕉。

【赏析】

武元衡为中唐时期较有作为的重臣。唐德宗钦其才曾一岁内三迁官,宪宗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户部事。武元衡为人坚正有守,秉性庄重。其治理西川时曾使蛮夷怀归,对削减藩镇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做出了努力。

可是,这么一位秉性坚正并卓有政绩的宰相级人物,我们却从他的诗作中读到了他内心的另一面。全诗在一种苍凉落寞的人生基调之上,对佛法境界寻访追求,而追求到的却是雪中芭蕉---一个智慧的空境。作者先是以寒夜暗示人生的处境:北风吹雪落纷纷,一片寒冷、一片黑暗。出路在何方?作者踏上了问法寻僧的路途。而这路途对他说来实在是很遥远。他寻到了僧人,他可能向僧人提出了久已萦绕在心中的一连串问题:苦难人生出路何在?意义何在?僧人手指芭蕉作为回答。“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维摩经·方便品》)僧肇注释这句话说:

“芭蕉之草,惟叶无干。”尽管芭蕉花叶繁茂,但它却没有坚硬的枝干。好似人生,一切荣华富贵或风浪坎坷,其实不过只是虚幻,并没有所谓实在之物。既然如此,严寒酷暑、风花雪月都应淡然处之。不仅如此,对彼岸也无须执着,对佛法也不必追寻。僧人对苦苦寻来的访道者不置一言便是引导他看空一切。宰相武元衡最后竟为刺客所害。这真使我们看到了世间的黑暗、生命的脆弱。而僧人的指引是否让武元衡心灵超脱呢?我们却不得而知。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

张祜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①。

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②。

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③。【注释】

①彼岸:超离生死之处。《智度论·十二》曰:“以生死为此岸,涅?为彼岸。”一径:一直。微尘:色体(即物质)之极少为极微,七倍极微为微尘。以微尘言大千世界所聚之物极小。谢微尘:离世。

②旧里:故所。化:教化。《法华经·方便品》:“化一切众生,皆令人佛道。”

③影:绘像。又物体遮光所生之暗色。

【译文】

你本超然彼岸人,断然出世脱红尘。

眼见万相即非相,细观自身岂是身。

既入空门性不灭,虽离故里教化存。

莫为空指堂中影,谁说影相似真形?

【赏析】

径山大觉禅师即禅宗牛头系名僧法钦(亦作道钦)。法钦禅师28岁发心入道,拜玄素禅师为师,修习牛头禅法。后至浙江余杭径山,结庵独处,而参学者众,德誉远闻。大历四年(769),代宗慕其为人,下诏赐其“国一禅师”号,并于其庵址建径山寺。其后历代均有高僧住于径山。张祜此次游于江淮,来到径山大师影堂,见到了径山大师的绘像,他在这位着名禅师的遗像前,道出了不一般的感悟。

首先对于径山大师的谢世,他表示了他自己的看法:径山大师本来就不是此岸的凡夫俗子,现在他不过是辞世归去。接着,他表述了大觉禅师的禅法思想:相即非相,身乃非身。这也是牛头宗的禅法思想。一切都是空虚。既然如此,无所谓生与灭、去与存。径山大师既已离去,又未离去。他的道性、他的教化永存。至于眼前的画像,那不过是捕风捉影,且会改变。留神而略形,这是径山给张祜的启迪。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译文】

靠近山岩觉得天寒来得早,晴朗的日子霜气还处处袭人。

使树叶凋落窗口就照进了日光,池水过满反而没有了水声。

山果坠落看见有猿经过,树叶干爽得到鹿在穿行。

素琴响处千机万虑去净,孤身一人空伴着夜泉清音。

【赏析】

此诗表现早秋山居的生活情趣。着意表现早秋山野的空旷清爽幽静。如天的晴朗树叶凋落后室窗的空明。果落猿过、叶干鹿鸣,早秋的清爽也得到渲染,夜泉的清澄更见出秋夜月色的皎洁。这样皎洁空明的境界,自然是最富禅意禅机的境界,因此,作者置身其中机虑都去尽,沉浸在十分恬淡自适、空寂清净的心境中。谢白乐天招

韬光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依石眠①。

不解栽松陪玉勒②,惟能引水种金莲。

白云乍可来青嶂③,明月难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

【注释】

①岩阿:山岩曲弯处。

②玉勒:玉辔。此处代指富贵人家的车马。

③乍可:宁可。

【译文】

山僧性野最好林间山泉,常在山间深处倚石而眠。

不会栽松树作车马装饰,只能引泉水浇池中金莲。

白云会飞向青翠的山嶂,明月却不离辽阔的蓝天。

不可将锡杖挥舞到城市,怕它妨碍翠楼莺莺燕燕。

【赏析】

《楞伽经》提出的修禅方式是“独处山林”,中国早期的禅派禅法也都是山林之禅。但武则天迎神秀入京尊为国师后,禅门中亦有居闹市,甚至披紫袈裟者。而这位以诗婉拒白居易城市之邀的僧人,却坚持了早期清静的山林之禅风。

首联写山僧本性只爱林泉,他具有随处倚石而眠的野性,这种野性自然是不适于城市生活的了。接着,诗人巧妙地以具体的生活细节以表现自己的志趣与气节。白居易尽管受佛学影响很深,喜与僧人游,但他彼时毕竟是杭州郡守,官场中人,招僧人游于市,不免有歌舞犬马之事,因此,作诗者云,自己不善于做陪伴车马之事,只愿意引水种莲。引水种莲是山中事,它又隐喻作者于山中修道(莲喻禅智),并且,暗含以佛法济物引入之义。接着,作者以白云选择青山,以明月不离碧天,表示了自己选择山林的自然与坚定。最后一句,是从对方着笔而写的,意为,不仅城市生活不适于我,其实我也会妨碍你们的城市生活,既然如此,又何苦招我呢?白居易家中,确有歌伎舞女,最后两句,是僧人表现自己与世俗的声色格格不入的志趣,也暗含了对这种生活的摈弃与批评。全诗词气委婉而意志坚定,设喻生动自然,意境鲜明优美,极富禅趣与生趣。

野居偶作

贯休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①。

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②。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注释】

①烟霞:即山水胜景。隐居之人往往酷爱山水,有烟霞痼疾。《新唐书·隐逸传》:田游岩对唐高宗曰:“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者。”

②赊:远。

【译文】

高淡清虚是心灵的家园,何须占据胜水名山。无心求道便是得道,有意结交人倒疏远。

风吹繁花飘如织锦,阶前流水清似弹琴。

我愿如此直至永远,不慕世人灿烂前程。

【赏析】

修道的方法有种种不同,入道的门径亦有种种,然其终归目的都是一个即得道,而得道在于心与道打成一片,不知有何区别,《维摩诘经》所谓“心净国土净”,《坛经》所谓“直心是道场”。既如此,修心而使之高淡清虚便是,又何须一定在名山胜水中修?贯休以为,在在处处都可修心,他自己也一定是随意地在一个野居之所居处下来,而写成这首小诗。他的随意,也就是无心,而无心即为得道。所谓无心,即将过去的种种知见全部丢掉,还以一个人的本来面貌,这才是得道的境界。有心追求道,也就有了道与人的区别,好比你有意地去结交人,别人会对你的目的产生怀疑因而疏远你。

无心于道才是道与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比如风本无心吹,花本无心落,但风吹花落却织成了最美丽的图画;石阶无心斜,溪水无心流,而阶前流水声奏出了最悦耳动听的乐曲。这样一种无心随意的生活,便是最为理想的生活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呢?贯休此诗以说理及写景相结合,表现了野居生活中体味的禅道与禅趣。

水边行

齐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