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重生之再许芳华
2239100000127

第127章 厉害的太子妃

甄茉,原来准备的并非仅是一首琵琶曲,还想借着这么一出闹剧,来张显她的智慧。

旖景暗暗一晒,不自觉地看向那面垂挂着山水壁画的隔扇,猜测着墙后的长兄,是否对这边的风波,产生了兴趣。

那边厢,苏荇与甄三郎的棋局已经彻底僵持,两人都沉吟不语,听着这边甄茉断案。

这边厢,甄茉冷冷地打量着站在廖氏阿晴身后的青衣侍婢:“刚才我一番观察,只见到这丫鬟靠近了百宝格,从袖子里摸出一物,悄悄放了上去。”

廖氏阿晴震惊回眸,盯着那青衣侍婢:“小红,当真是你?”

青衣侍婢身子抖得像筛糠一般,双膝一软,瘫软在地:“奴婢……奴婢委实是逼不得以,娘子,还请您……”

“好个贱婢,竟然敢行偷窃之事。”廖氏阿晴气得辱青面紫,待要一巴掌扇过去,却还记着不能在外人面前失仪,一时间双目涨红,只对甄茉致歉:“委实没有想到,我身边竟有这等手脚不干净的贱婢,闹得……这贱婢就交给姐姐,听任处置。”

甄茉这时却款款落座,冷肃的神情一扫而空,只安慰着阿晴:“妹妹莫恼,出了这等丑事,任谁也不想,莫如听这丫鬟解说清楚,看看是不是情有可原。”

旖景默默垂眸,心里当真为甄茉叫“好”,不仅仅果决睿智,还大度善良,实为大家闺秀的典范。

可丢东西的是孔府娘子,偷东西的是廖府丫鬟,还当真,凑巧得很。

甄夫人白氏虽出身勋贵,可她的生母廖氏却并非望族出身,甄夫人之父当年不过是高祖部中一员统领,所娶妻室,不过一介商妇。

大隆建国之后,有白家提携,廖家方才有子弟出仕,渐渐摆脱了商家的身份,可相比那些望族,自然还算是寒门。

所以,廖家才情愿出个“贼”丫鬟,来成全甄茉的“聪慧”与“大度”吧。

小红自然有个凄惨的身世,母亲抱病,缠绵病榻,故而才被卖给人牙子,而前些时日,她听说父亲也累得咳了血,双亲的日子越发艰难,而她入廖府时日尚浅,并没什么积蓄,很是焦灼,今日见到那枚镯子,脑子一热,方才起了贪心。

总之一番话,说得众人心怀戚戚。

甄茉当然要替她求情,不仅给了那丫鬟三十两银子,让她拿去给双亲治病,还说服了廖氏阿晴原谅这苦命的丫鬟,又恳求众人,只当今日这事没有发生。

二娘与孔兰对甄茉的心地大加赞赏,而四娘一直心不在焉,六娘见风波平息,也不再理会。

“阿茉,你起初说要搜诸人的丫鬟,竟是障眼法不成?”

“我起初还以为是家里的丫鬟起了贪心,但见她们自请搜身以证清白,才醒悟过来错怪了她们,可那镯子的确不见踪影,不是我家的丫鬟,就一定是诸位身边的侍女,于是,方才提议搜身,便见那小红满面慌张,变了颜色,当六娘一提报官,她更是全身发抖,趁人不备,悄悄靠近了那百宝格,我料到她一定是做贼心虚,害怕人赃并获,才将那镯子放了在那儿。”

“这也多亏了阿茉敏锐,咱们这么多人这么多双眼睛,却没一个留意到那小红的蹊跷。”

最后,这一出闹剧,在孔氏阿兰对甄茉的大加钦佩下,完美落幕。

雕格轩窗向外敞开,内里一张梨花木的四方几案上,呈放着十余个精致小巧的五彩琉璃碗,甄茉纤纤玉指之间,摆弄着一个白橡木香镊,从琉璃碗里挑出那阴干的花瓣,先在鼻端细细分辨一番香味,才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绣着白玉兰的绡纱香囊里。

日薄茜纱窗,尘绕牡丹梁,红妆窗下坐,不觉岁月长。

七月间的夕阳,艳丽得就像美人娇羞时的一抹靥红,笼罩着拈花识香、年华正好的女子,当是一幅漫妙美好的画面。

却忽有一只“巨掌”伸出,突兀地打扰了画面的和谐。

甄三郎平躺在案几的另一侧,胡乱抓起几瓣芳菲,堆放在鼻子上,深深吸了一口气,突发感慨:“这没了生命的落花,怎么比绽放枝头时的香气更盛?”

甄茉没好气地说道:“你都多大了,怎么还没个规矩,一到我这儿来,就跟个孩子似的,不是卧着,就是躺着,跟去了骨头一样,若是阿娘瞧见了,可又得说你。”

甄三郎嘿嘿一笑,撑起了半打身子,脸上的花瓣就掉在了袍子上,又随着他一上一下晃动的双腿,最终委屈地落在了地板上头,无精打彩地躺在一抹霞色里。

旁边侍立的丫鬟立即心疼地说道:“三郎有所有不知,这些花瓣本就是盛放时摘下,浸在好几种香脂、香露勾兑的香液里,足足等三日后,方才取出,用锦囊收好,放在蔷薇花丛里阴干,才有了与众不同的香味儿,制成可得废些功夫。”

边说边将地上的花瓣拾起,仔细地吹了吹上边沾着的浮尘,放在贴身的香囊里。

甄茉挑挑拣拣,最后方才打开了一个密封的锦盒,用镊子拈出一瓣阴干的墨紫牡丹,仔仔细细地放入香囊,勒好口上的丝绦,交给丫鬟拿好。

“四姐可真是有耐烦心,废这么多周折弄这些,比外头采买的香囊也没什么区别。”甄三郎撇了撇嘴角,不以为然地说道。

甄茉瞪了他一眼:“你知道什么。”

“四娘亲手制成的香囊,哪里是外头那些可比,就连太子妃都爱不释手呢,这些年来,四季可都指望着四娘的香囊。”那多嘴的丫鬟又忍不住纠正三郎的话。

“四姐,难道你就不关心卫国公世子今日的态度?为了让他耳闻那一场闹剧,我也算废了些心思,今日陪着坐了半个下午,这会子只觉得腰酸腿胀。”三郎捏着拳头,狠狠砸了砸腿,一副恨恨的模样。

“你早就说了,卫国公世子很有些侠士作风,素喜直率明理之人……我方才安排了那一场戏,难道还会有别的结果不成?”甄茉没好气地说道:“知道你今天立了功,早准备了谢礼。”

甄三郎立即喜笑颜开,双眼放光,满怀期待地看着自家四姐。

甄茉摇了摇头,从一旁的枕翕里取出一个荷包,抛在了甄三郎怀里。

三郎掂了一掂,喜笑颜开顿作沮丧,拉开荷包一看,却见里头是黄灿灿的几个小元宝,方才又振作起来,一个雀跃,从炕上起身:“四姐可真大方,便就不烦扰你了,先行一步。”二话不说,大步出门而去。

甄茉无奈一叹,便让那丫鬟捧着香囊跟在身后,也出了院子,往甄夫人所住的正房行去。

甄夫人正让院里的丫鬟打点着药膳补品,分别装在几个锦盒里,手里捏着张辛辛苦苦寻摸来的药方,焦眉灼目地看着,瞧见甄茉入内,只抬了抬眼睑,也没怎么理会。

“阿娘,这又是从哪儿寻得的方子?”甄茉挨着母亲坐下,扫了一眼药方,脸上的笑容十分乖巧。

“是你外祖母求来的,虽说是名间的大夫开的方子,听说已经让不少妇人有了身孕。”话虽如此,甄夫人神情却很是犹豫:“我这也是病急乱投医,谁让太医院那些方子不管用呢,太子妃自从那次小产……这都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偏偏那个什么‘送子圣手’任我这些年来四处寻访,却是半分音讯都没有。”

太子妃大婚也有六年了,还是五年之前小产过后,一直没能再怀身孕,虽说那两个侧妃因小产伤身,暂时不足为惧,那些个姬妾也被灌了药,可也防不住“漏网之鱼”,不久前,就有一个侍婢怀了身孕,好在太子妃耳聪目明,下手狠准,才没让那贱婢得逞。

东宫无后,太后与皇后虽能放纵一时,却也不会放纵一世。

孔夫人这几次与甄夫人会面,言谈之中就很有些警告的意味。

甄夫人也劝过长女,与其让那两个出身望族的侧妃产下庶子,莫如择个出身卑贱的姬妾,大不了将来留子去母,把孩子养在自己膝下,也算是对皇室的交待。

可太子妃偏偏在这件事情上油盐不进,任甄夫人如何劝解,都不松口。

三年之前,国都来了个民间游医,治愈了不少生养艰难的妇人,工部侍郎家的李氏,成婚十余年,过了三十依然无孕,病急乱投医,却被那大夫诊治后,隔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一时之间,众人都称那民间游医为“送子圣手”。

无奈“圣手”是游医,来无影去无踪,当甄夫人闻讯,他早已离开了国都不知下落。

“阿娘还是好好劝着大姐姐才好,太子今年已经二十五了,膝下仍无子嗣,长此以往,太后与皇后两位可不会袖手旁观。”甄茉紧跟着甄夫人叹了声气。

“你大姐姐的性子,哪里肯听我的话。”甄夫人越加烦恼。

“明日阿娘要去东宫,就替女儿将这香囊捎给长姐吧,前次她见我时,还专程提过呢。”甄茉招了招手,让丫鬟递上刚才准备的绡纱花囊。

甄夫人看也没看,直接让贴身丫鬟收好,又才问道:“今日你那头的事儿,可还顺利?”

“能不顺利么?阿娘只管宽心。”

甄夫人微微颔首,却突然一声冷笑:“我今日与黄氏挑破了窗户纸,可她却满面为难,说卫国公世子的事她作不得主,还得回去禀了大长公主。”

甄茉微微蹙眉:“女儿今日可是听卫国公府的几位小娘子说了,那董家自从回了锦阳,阿音已经被大长公主下帖子邀去了两次,不仅与旖景、六娘很是相投,就连旖辰也成她的手帕交,再兼着大长公主与董老夫人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