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福建·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22381700000003

第3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3)

我国现有国家级开发区32个,共开发利用土地145平方公里,兴办外资企业7000多家,合同利用外资114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

目前,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17个,1993年1至9月,我国批准“三资”企业6.2万家,协议外资81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倍和1.7倍,使外资企业累计达到15.3万家。据世界银行宣布,1993年流人中国的外资达270亿美元,成为引资最多的一年和全球最大的外资流人国。

——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迅猛发展。

1993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达到1.2亿人,比上年增加600万;创产值2.9万亿元,比1993年增加1万亿元;完成出口商品交货值1900亿元,约占全国外贸收购总额的45%。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发展到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10%。河南省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发展到15万多个。

——经济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快。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已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公司法》等10多部重要法律。同时,国务院制定了30多件重要法规和法规性文件,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迈出了重要步伐。

另外,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新进展,率先建立新体制的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新一年改革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1994年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改革力度大。这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空前的。从广度上说,新的一年将有一系列改革方案要出台和实施,包括财税、金融、投资、外贸以及企业制度、社会保障、住房制度、公务员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等,是改革方案出台最多的一年。它涉及的面大、领域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要按照《决定》要求,整体推进,配套进行,争取在各个方面都要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从深度上说,要在一些重点领域突破,要敢于深入,敢于攻坚,特别是要积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宏观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并且要取得成果、创造经验,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二是改革难度大。我们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革任务很艰巨,特别是一些新的领域的改革和一些重大的攻坚性的改革,它除了改革本身要付出一定成本外,还势必要影响到各个方面权力和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关系,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眼前和长远的利益关系等,这更是给我们的改革增加了难度。因此,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一定要精心设计、精心操作、周密考虑、稳步推进,避免出现大的失误。

三是改革决心大。我国的改革,是要冲破旧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充分体现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愿望,群众是欢迎的、拥护的。尽管改革有难度,甚至出现某些波动,但必须看到,目前,推进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且还有许多有利条件。第一,我们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给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有利的政治环境已经形成;第二,15年改革开放积累了足够的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上到下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高度统一,这就完全可以掌握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第三,经过近两年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给改革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经济环境;第四,制定和完善了一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为改革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法律环境;第五,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改革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的承受能力大大增强。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握时机,认真总结,加强领导,1994年的改革是有希望的。

我们相信,新的一年将是中国改革开放更加辉煌的一年,也将是中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一年!

为了积极稳妥地把改革推向深入,并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进展,必须注意认真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改革与发展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它在对各方面的权力和利益进行重新调整、重新方配时,必然会涉及许多人的利益问题。企业要转换机制、创立新的制度,就要进行各个方面的结构调整,就会出现企业兼并与破产等,就会出现不少的富余人员,从而带来保险、收入和重新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改革要推进、经济要发展,社会还必须要稳定。这就必须在大胆进取的同时要谨慎稳妥,要多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二,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快宏观体制改革,实行分税制,是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如果这个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发挥两个积极性,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必须重新进行合理划分。宏观经济调控权,包括货币发行、基准利率确定、汇率调节、税种税率调控等权,必须集中在中央。地方可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制订地区性的法规、政策和规划,通过地方税收和预算,调节本地区的经济活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奔小康的积极性。

第三,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的原则是,小局服从大局、局部服从全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大局,全党、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服从这个大局。同时,也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生活当中,如果有些工作出现只对局部有利而对全局不利,只对个别有利而对整体不利,只对眼前有利而对长远不利的矛盾时,我们就应牺牲局部利益、个别利益和眼前利益,坚持全局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第四,城市与农村,东南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关系。改革从农村开始,但发展到今天,城乡改革要同步,要协调,要走一体化的道路。我国城乡应是一个统一、畅通的大市场,不应出现城乡分割和地区封锁。要坚持农村基本政策长期不变的方针,加快培育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要组织城市的高科技下乡和科技队伍下乡,要充分发挥农村的劳动力优势,把城乡的产业联系起来,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目前,东南部和沿海地区与内地特别是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上存在着一定差别。处理好东南部与中西部的关系,就是要逐步缩小和消灭这一差别。今后,要在继续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同时,要加大中西部地区改革的力度和发展速度,从而使它们达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三、1994年改革重点

新一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指导,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快宏观体制改革为重点,配套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着重推进和搞好以下几项改革。

(一)搞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1994年,国务院将确定全国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试点,有步骤地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对国有小企业,将通过采取租赁、承包、出售、租售等形式,进行改造。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无法救活的企业,要依法破产。对目前还不能进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要继续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继续转换经营机制。对非国有企业,包括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等,可改造为股份合作制,有条件的也可改组为股份公司。对私营企业也要鼓励改造成为规范化的公司。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改革宏观体制

政府机构改革应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重点。当前转变政府职能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范围的职能切实还给企业;二是把配置资源的职能转移给市场;三是把经济活动中社会服务性和相当一部分监督性的职能转交给社会中介组织。

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要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把现行的地方财政包干制改为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的分税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同时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以调节分配结构和地区结构。

推进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统一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降低国有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基础上,理顺国家和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和强化中央银行的职能,尽快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体系,主要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实现银行系统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相分离,组建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转为商业银行,办成企业性金融机构。

计划体制改革,要把重点放到中长期计划上,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年度计划要简化和减少计划指标,对需要保留的指标加以改革,并增加少量必需的宏观总量指标。进一步缩减生产、流通、分配领域的指令性计划,逐步发展和完善国家订货制度。取消平价外汇计划分配,对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进口产品的补贴由暗补转为明补。

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按不同投资领域划分投资主体和责任范围,逐步建立法人投资和银行信贷的风险责任,明确政府和企业各自的投资范围,用项目登记备案制代替现行的行政审批制。

(三)以培育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继续推进价格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

我国价格改革的任务还未完成,价格改革还要进一步深化。1994年要抓住有利时机,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粮食制度。

同时,要尽快实现生产资料双轨制的并轨,继续放开统配煤炭价格,适当调整电价等,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

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积极培育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同时,还要继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四)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城镇职工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养老保险费用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记入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纳的比例与用人单位缴纳的比例要逐步相等。个体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费用全部由本人缴纳。

公费和劳保医疗,要按照社会大病保险基金统筹和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方向进行试点。在农村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鼓励建立商业性医疗保险。普遍建立企业工伤保险制度。加紧研究社会保险新旧体制转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妥善解决老职工社会保险金积累不足的各种有效办法。

住房制度改革方面,国务院即将发布关于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要以售房为主,严格按国务院规定的定价办法积极稳妥地推动公房出售。坚决制止低价售房。选择一些城市进行“安居工程”试验。加快‘建立和健全新的住房管理制度,培育和完善住房交易市场和有关法则。

(五)加快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要全面落实外贸企业经营自主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进一步改革进口管理体制,减少行政性审批,加强商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