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史的博弈—帝道与臣道的较量
22353900000010

第10章 文治武功,开创盛世(2)

按照汉朝旧制,武帝自己也无从发挥作用。因为天下文书资料从汉初以来都保存在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寺,宰相才干差,固然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文书资料,而武帝在宫中离两府较远,参考他们的意见很不方便,必然要影响到汉武帝的决策。正因如此,汉武帝为实现自己的抱负,逐步想办法弥补旧制度的不足。他即位的第一年就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且亲自询问古今治国得失,应对者达百余人。由于实行这一措施,几年当中全国各地上书言得失的读书人多达千余人。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又发诏令“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这次对策者又有百余人。汉武帝因为朝廷多事,所以要广泛听取全国士人的谋略。当时士人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早上上书,晚上就得到了召见,与徐乐、严安一起被召见。汉武帝说:“你们以前都在哪里?为什么相见这么晚呢!”爱才若渴之状溢于言表。当时东方朔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达到3000牍,两个侍从才能把这些竹简搬动。东方朔上书是否有高明见解,史书并未记载,然而武帝竟花了两个月时间把奏牍耐心读完,可见他是如何注意听取四方士人的意见。这样,汉武帝把主父偃、严助等人补充进中朝,就大大弥补了几个宰相所提供的谋略之不足。

大臣主父偃,一年当中就得到了四次升迁,成为出入禁门腹心之臣。汉武帝提拔到中朝的官吏往往出身一般地主,有才干,多智谋,可以给武帝制定内外政策、提供宝贵意见。同时为了共同研究和决策需要,丞相、御史两府保管的一部分资料也逐渐转归近臣尚书令。同时这些“腹心之臣”因为常在左右,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召见,共商对策。加上他们官位低,礼节简便,甚至可以“俳优畜之”。特别重要的是,在重大决策上还可以让他们与宰相大臣辩论。通过辩论,既可对双方建议的利弊再作衡量,然后决定取舍;同时如果这些近臣正确,以此方式否定宰相大臣意见也比较委婉。汉武帝将有才干而身份低的人置于左右,弥补了宰相权力被削弱后的不足。后来昭帝、宣帝的中朝官以及重用尚书的制度,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汉武帝对待大臣近于苛刻,即便是充任宰相的官吏也时常因为惊恐而自杀。在武帝一朝,更换罢免处死的宰相及其他高级官吏非常多。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和以窦太后为首的外戚集团进行斗争,最终妥协,只好将正在重用的大臣赵绾、王臧下狱,逼迫二人自杀。武帝怪罪大臣王恢,王恢居然惊恐自杀。魏其侯窦婴和丞相田蚡争斗,汉武帝使大臣灌夫被满门抄斩,窦婴被斩首示众且灭族。汉武帝在位54年,名列三公九卿者多遭杀戮,仅三公之首的丞相就被处死8位,且都是满门抄斩或灭族的严厉惩罚,其他被杀者更多。对此汉武帝和大臣汲黯曾有一段精彩的对白。汉武帝招贤,常感人才不足,但是他一旦稍有不满,便诛杀文人士子,从不宽恕。汲黯进谏说:“陛下求贤甚劳,未尽其用,辄已杀之。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陛下谁与共为治乎!”汉武帝笑着对汲黯说:“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苟能识之,何患无人!夫所谓才者,犹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不杀何施!”

汉武帝在中央打击了宰相的权力后,在地方设置“刺史”,加强监察制度。秦朝时,每郡设置监察御史一人,以监察地方,西汉初年废除。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稳定,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官僚、豪强、大族,他们肆意侵吞土地,盘剥贫民,互相勾结,横行乡里,使汉王朝的许多政令得不到推行。为了限制地方官吏的权力,监督他们的行为,整顿地方秩序,汉武帝开始加强监察制度。

李世民:文治武功均有大作为

唐太宗李世民,少年英雄,起兵反隋,建立唐朝之后,为了夺取皇位,他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之后,为了治理好国家,他在用人上,外不避仇,内不避亲。统军驭将,恩威并用。对降将和少数民族将领,能竭诚相待,委以重任。在位期间,选贤任能,兼听纳谏,文治武功均有建树。

为帝位,射杀自己的亲哥哥

在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疆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朝野上下的威信也与日俱增。在征战中,他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条件,收罗了大批谋臣猛将,如尉迟敬德、李靖、房玄龄等,逐渐组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政治集团。这个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和他在唐王朝中的特殊地位,引起了他的哥哥皇太子李建成的嫉妒,同时也使他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维护自己的皇位继承权,太子李建成也大力收罗人马,扩充自己的势力,同时还把弟弟齐王李元吉拉入自己的太子集团,两人合谋对付李世民。而统一战争结束之后,李世民逐渐产生了觊觎帝位的野心,于是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争权活动便逐渐由暗斗转向明争。

公元624年六月,庆州总管杨文干叛乱,牵涉到了太子李建成,李渊命李世民讨伐,还许诺在平定叛乱后立他为太子。但事后,李渊却听信李元吉和后妃的话,改了主意,这无异于加剧了兄弟之间的争夺。公元626年双方已成剑拔弩张之势。有一天夜里,李建成请李世民去饮酒。他在酒里偷偷放了毒药,李世民喝下去以后,心痛剧烈,吐了好多血,幸亏淮安王李神通将李世民送回秦王府才得救。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更加紧了行动。他们在唐高祖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想借父亲的手杀了他,并且想办法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调出秦王府,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李唐宗室兄弟们激烈争夺继承权的时候,恰逢突厥南侵。李建成和李元吉觉得时机到来,便由李建成建议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伐突厥,李渊同意了。然后,他们就进一步提出,调秦王的部下大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等人随同出征,还要求将秦王的精兵划归李元吉统领。这很明显是想孤立李世民,然后再下手除掉他,而李渊也同意了。于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商议在出兵饯行的时候,派人将李世民刺死。这件事被太子李建成的一个属官得知后,他马上向李世民报告了这个机密消息。李世民手下的几个亲信知道后,都劝李世民抢先动手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免除后患,李世民至此已被逼上绝路。

公元626年六月三日,李世民向李渊报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阴谋,还趁机告发他们淫乱后宫,李渊答应第二天早朝时对质,处理此事。李世民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父亲的处理上,因为先前父亲总是偏袒太子集团,于是他果断部署了行动计划。李世民去见李渊的事被倾向李建成的后宫张婕妤得知,她马上派人密告李建成,但李建成认为京城守卫都是自己的人,不会出什么意外。

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亲自带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拨马往回跑。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追杀而来。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世民只一箭就将李建成射死,尉迟敬德也射死了李元吉。东宫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敬德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见大势已去,当即溃散。李世民大将尉迟敬德手抄矛进见高祖,称太子作乱,已被剿平,李渊非常惶恐。李世民跪见父亲,将事情经过上奏。3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2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

用人外不避仇,内不避亲

李世民即皇位之后第二年,改元“贞观”。当时,全国大规模的战争刚刚结束,政府对各地区的统治还不稳固。李世民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一系列治国用人之策,使贞观之年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突出的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成为继汉朝“文景之治”之后又一段辉煌的岁月。

李世民执政之后,首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制定一条什么样的“安人理国”之策。他“以古为镜”,认真总结了以往各个朝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摈弃了“严刑治国”的观点,接受了魏征的建议。

李世民十分推崇汉朝的文、景二帝,他把文、景二帝看成治国安民的明君,并且尤为倾心于文帝“夫农,天下之本也”的重农思想。他认为要“先存百姓”,必须以重农为本。贞观二年(公元628),他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民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营衣食”就是搞农业。他还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天。”不注重农业是根本不行的。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的重农政策。

李世民亲眼目睹了隋朝灭亡的全过程。鉴于此,李世民十分注意去奢省费,躬行节俭。为了限制役使民工,他还运用《唐律》,从刑法上加以约束。即对那些滥用人力者,要给予刑律处分。

李世民从重农为本的思想出发,努力克制自己的私欲,爱惜民力,并以此来教育众臣,以保证李唐王朝的长治久安。晚年,他立李治(唐高宗)为皇太子,经常用这种思想来教育太子。如见太子吃饭,便说:“你要知道耕种的艰难,你才能常有饭吃。”如见骑马,便说:“你要知道马的劳苦,不用尽它的力气,你才能常常骑它。”如见乘船,便说:“水可以载船,也可覆船,民众好比水,君王好比船,船重载亦可翻覆。”

由于李世民以重农为本,禁止滥征民力、大力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贞观初年的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不断获得好收成。以昔日荒凉贫穷的山东为例,到贞观六七年时,已变得十分富庶。外出旅行,不用携带干粮、银钱,所到之处,均可得到吃喝,外出数月门户不必关闭,每斗米由原来的数十钱跌至二钱。这与李世民重农安民的治国之策是分不开的。

李世民统治时期人才济济,绝非偶然。他善于用人和纳谏,是他在政治上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他的用人之道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是非常突出的。他能够广泛吸收人才,包括敌对集团的人才。李世民征战时,吸收了原李密、王世充、窦建德集团的人才,吸收了瓦岗军的徐懋功、秦叔宝、程咬金等;在攻破刘武周时又吸收了大将尉迟敬德;在攻破窦建德集团时,吸收了张玄素等;在消灭李建成集团时,吸收了魏征等。

李世民为了政局的稳定,任用了隋朝的旧臣,对李渊集团的人才也恰当地做了安排,如李渊的心腹裴寂。此前,裴寂曾多次在李渊面前诋毁过李世民,但是他在李渊起兵时期也起了很大作用。魏征是前太子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谓李世民的大仇人。但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

李世民用人外不避仇,内不避亲。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舅,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大功,理当封高官,但历来外戚掌权会被众人攻击,因此,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本人为了避嫌,再三请求只担任一个空职衔。但长孙无忌确有宰相之才,李世民用人不避亲,任命他为宰相。

公元626年八月,李世民当了皇帝,他当朝评定功爵官职,授房玄龄、杜如晦以重职。他的堂叔父李神通当庭抗议,他说:“太原起兵时,我第一个在关西响应。如今房玄龄、杜如晦光靠笔杆子就位列我之上,我不服!”李世民回答说:“叔父在关西首先响应起义,也是形势所逼。后来窦建德吞并山东,叔父全军覆没为何不提?叔父是皇家至亲,我对叔父不吝惜一切,只是不能因私恩就同功臣一样滥行赏赐!”

公元631年,李世民令文武百官上书发表自己的见解。中郎常何上书,写了二十多条,条条有理有据,很有水平。常何是个武夫,素无学问,李世民便询问常何的上书奏章是谁写的,常何老实地供出不是自己写的,是他的一个门客、窘苦潦倒的书生马周写的。李世民立即召见马周,对马周的学问十分赏识。后来,将他一步步地提升到中书令的高级职位。

用人不疑是李世民获得属下拥戴的一个重要原因。尉迟敬德,原是刘武周手下的一员大将,他和另一大将寻相投降了李世民。不久寻相叛变,有人怀疑尉迟敬德也要叛变,就将他囚禁起来,并劝李世民将他杀掉。李世民命人释放了敬德。敬德十分感动,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在历次战斗中,出生入死,屡建奇功。李世民曾说,一旦国君对大臣怀疑,臣下就不敢畅所欲言,下情便难以上传。这样,要求臣僚们尽忠报国就不可能了!

一个人的才华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在于选用者的识拔能力。而选用者能不能选拔出真正的有才之士,主要在于选用者是否具有知人善任的才能。李世民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全面了解,并不听信一面之词。他在选择一些重要官吏时,总是派人下去调查了解,并不凭自己的印象办事,也不轻信人言。了解之后,要加以使用,在使用中再加深了解。人有才能,就要使用,使用之后,发现恶迹,就须立即罢黜,不能姑息。用一个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个坏人,别的坏人就会竞相涌来,这样,吏治之风就会很快败坏下去。李世民认为,战争年代,用人可侧重看才能,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如魏征,“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质问他:“你为什么要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征面无惧色,从容相告:“人臣各为其主,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话,你肯定活不到今天!”太宗十分敬佩魏征这一忠直之举,立即委予官职。魏征不断受到重用,直至宰相职位。而参与江都兵变、杀死隋炀帝投降唐廷的军官裴虔通、牛方裕、薛世良等人,虽然也担任了唐朝的刺史,但太宗都将他们发配边疆,一个也没有受到重用,其因在于“无德”。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他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李世民知人善任,取长舍短,推心待士,才行俱兼的选人用人方法,为贞观一代选拔了一大批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杰出人才。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地予以采纳,不独断专行,并且初步确立了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的旨意都要经过门下省审查,然后方可发布生效,这样可以杜绝错误政策对国家和百姓带来不良的影响和后果。在他统治时期,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当时出现了国子学、太学学生云集的景象,在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当时的科举也更加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