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素材大全
21975700000073

第73章 品质修养(3)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居里夫人

只有毅力才能使我们成功。而毅力是来源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而需要的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

达到目的有两个途径,即势力与毅力,势力只为少数人所有,但坚忍不拔的毅力却是多数人都有的,它的沉默力量往往可随时达到无可抵抗的地步。——拿破仑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

世上无难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者也,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任弼时

天下无难事,惟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黄兴

要在文化上有成绩,则非韧不可。——鲁迅

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罗曼·罗兰

天才是永恒的耐心。——米开朗琪罗

伟大的人做事决不半途而废。——汉密尔顿

坚强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爱迪生

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自己灰心丧气。——爱迪生

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学艺之道无他,锻炼意志第一。——徐悲鸿

古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有恒心,有毅力,方能成。——周恩来

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就很难成功的。——牛顿

坚忍是成功的一大因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必会把人唤醒的。——朗费罗

事实论据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他的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不讲哲学,只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过了几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他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90%以上的人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多的人举手。过了一年,他又同样要求,结果只有一个人举手,这个人就是后来也成为了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屈原,他知识渊博,诗文也很好,经常为民着想,让楚怀王重用。虽然遭到众臣的反对被楚怀王发配汉北,但是屈原并没有放弃,他忍受着痛苦。楚怀王死在秦国的囚禁中,楚襄王即位,还把屈原流配江南。楚国被秦灭亡,屈原以死表达自己忠于祖国的热切心情。多么爱国呀!一个人要有毅力,越王勾践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虽然越国败在吴国手下,越王去吴国当差,忍受了奇耻大辱。勾践满三年后回自己的国家,他卧薪尝胆,不忘亡国之耻。终于,越王在公元前473年,一举打败了吴国。

1984年5月,严重的伤痛使李宁放弃了在南昌举行的全国体操赛。奥运会临近,伤痛稍有好转,他就参加训练。去洛杉矶后,有一天做双杠后滚翻直倒立拉臂时,一使劲,他的胸肌拉伤了,肩背也受了伤,痛得他痉挛抽搐,攥紧拳头。可他瞒着教练,暗暗发誓:“拼吧,就是比赛后肩膀断了,我也认了!”就这样,李宁不仅靠他的体力、技术,还靠他的坚强意志夺得了3块金牌。金牌是重要的,比金牌更重要的是精神。体育场上最感动人们的,就是这种拼搏精神。

1960年3月25日中午,中国登山队全体队员开始向珠穆朗玛峰攀登。经过艰苦试登,在5月24日上午,由王富渊、刘连满、屈银华、贡布四人组成的“突击姐”,来到了被英国人称为“不可超越的障碍”——第二台阶中部。在8500米高的冰雪世界里,屈银华在前面开路,可是,他即使穿着带钢爪的高山靴,也无法在异常坚硬而光滑的岩壁上踩稳,“突击组”有被困在这“死亡地带”的危险。于是屈银华干脆脱掉高山靴,只穿一双薄薄的绒袜,用脚趾插进岩缝,支撑全身的重量一点一点向上攀登,坚持为战友们开辟前进的道路。他的脚趾在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里,由刺痛到剧痛,最后完全失去知觉,但是他靠着顽强的毅力,终于在5月25日黎明和队友们登上了世界最高峰。

果断

理论论据

果断获得信心,信心产生力量,而力量是胜利之母。——亨利希·曼

世上没有一个伟大的业绩是由事事都求稳操胜券的犹豫不决者创造的。——爱略特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决心;而决心要下得迅速、干脆、果断,又必须具有成功的信心。——大仲马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司马迁

事急不断,祸至无日矣。——陈寿《三国志》

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钱泳

在行动上尽可能做到最坚决、最果断,当我一旦采取某些意见之后,即使这些意见极为可疑,我也始终加以遵守,就像它们是非常可靠的意见一样。——笛卡尔

一个真正的,矢志不渝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是不应该感到后悔的,一旦下了决心,他定会把这看作是唯一的正确的决定。——安德烈耶夫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九龄

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狄斯累利

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冲奔而来时,我们兀自闭着眼睛,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绊倒时,还不能见着它。——卡耐基

幸运每个月都会降临,但是如果你没有准备去迎接它,就可能失之交臂。——佚名

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失掉恰当的时节、有利的时机就会全功尽弃。——柏拉图

良机只有一次,一但坐失,就再也得不到了。——勃朗宁

等待机会,是一种十分笨拙的行为。——佚名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苏轼

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他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雪莱

这世界上真正有成就的往往不是第一流的聪明人,而是第二流聪明加第二流愚笨的那种人。太聪明,就把什么都看开了,不肯做傻事,花笨功夫了,也就没希望了。——佚名

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象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象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培根

从容不迫地谈理论是一件事,把思想付诸实行——尤其在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又是一件事。——罗曼·罗兰

要留意任何可利的瞬间,机会到了,莫失之交臂,遗憾终生。——佚名

福气来了不享,福气走了别怨。——塞万提斯

识时务者为俊杰,味先几者非明哲。——程允升

当取不取,过后莫悔。——施耐庵

事实论据

拿破仑·波拿巴,法国18世纪政治家,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可他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尉级炮兵军官。

1793年,他被汇报会往前线,参加进攻土伦的战役。正当革命军前线指挥官面对土伦坚固的防守犯难的时候,拿破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直接向特派员萨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在特汇报会员苦无良策时,看拿破仑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仑为攻城炮兵副指挥,并提升为少校。拿破仑抓住这个机遇,在前线精心谋划,勇敢战斗,充分显示出他的胆识和才智,最后攻克了土伦。他因此荣立战功,并被破格提升为少将旅长。终于一举成名,为他后来叱咤风云,登上权力顶峰奠定了基础。

日本水泥大王、浅野水泥公司的创建者浅野总一郎,他23岁时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失魂落魄地从故乡富士山走到东京来。因身无分文,又找不到工作,有一段时期,他每天都陷于半饥饿状态之中。“干脆卖水算了。”他灵机一动,便在路旁摆起了卖水的摊子,生财工具大部分是捡来的,一杯水一分钱,头一天卖得6角7分,使他不必再挨饿了。成名后的他说:“人生所遇到的危机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也就是说,人在困厄时,他的想法就会改变,反而给予他一个转机,使他涌上来无比的勇气,使他更加聪明,更加能勇往直前。因此对人生的困厄不必恐慌,应该感谢才对。”

从前有个猎人看到飞过来一行大雁,刚要张弓搭箭时,他说:“射下来就煮了吃。”他弟弟却说:“飞得慢的雁煮了吃味道好,飞得快的雁烤着吃味道好。”兄弟俩争论不休,就去找社长评理,社长建议:将雁切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争论完毕后,他们去找大雁,那大雁早就凌空远去了。

节俭

理论论据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诺贝尔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爱因斯坦

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爱因斯坦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蔷薇园》

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论语卫灵公》

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侈将以其力毙。——《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事实论据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丁。他说他曾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丁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认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清廉

理论论据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我们必须警惕诱惑,尤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托马斯

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巴尔扎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裢而不妖。——周敦颐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古格言联

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清)姚步瀛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

不求不争于民,而民知逊;不求不贪于民,而民知廉。——杨万里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清碑·官箴》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化之本也;忧君哀民,独睹乱原,好善妒恶,赏罚严明,治之才也。——(汉)王符

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为人。——(东汉)马融

廉耻事大,死生事小。——《宋史·叶梦鼎传》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间阎话短长。——于谦

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贪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周恩来选集》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刘少奇选集》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隋)王通

事实论据

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他为人廉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钉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笔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

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北宋包拯,他为官清廉公正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洁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著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