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醉春风
21823700000223

第223章 附录(3)

这五年,从销售额来说,尽管我们每年都有一定增长,从最初的90万,300万,900万,至1000万,虽然自我感觉还好,但与那些发展迅速的企业相比,我们真是少得可怜。但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能感觉到取得如此业绩殊为不易。记得当2009年初我总结全年销售时,刘经理非常激动,说:“王总,真没想到,您提及我们要完成1000万的计划时,我还不敢相信,结果真的实现了。”是的,年销售额1000万,对当年的我们,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整个2010年,我们从单纯的一个小民居迅速发展成三家企业、三个办公地点、三批团队。同时,从研发、生产、国内和国际销售上持续发力。在整个夏季,我基本理顺了三家企业的关系,也基本将大家打造成一个团结的、充满激情的团队。当时,我应该说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我们资金实力不够,办公成本一下子由每月的几千元,迅速上涨到每月几十万元。另一方面,三家公司的管理也考量着我与财务。此外,人数倍增后,团队的管理及文化建设也提上了议程。新员工不像第一批由我亲自带队的那些员工,明显看出他们的奉献激情有欠缺。因此,我逼迫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学会向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尤其是一个科技型、外向型、初创型企业家转变。这个过程,痛苦而漫长。

幸好大家的激情在困难的情况下得以保持,经过我多年的努力,公司欧洲最重要的客户终于也下单了。在澳洲和亚太地区的客户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国内业务也有缓慢的上升。这一切,给了我坚持的动力。当时,早已作好了把全部资金输光的打算。现在看来,我当时作出的决策是正确的,也正是这些决策让我们宇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而为三年之后的爆发奠定了极其坚实的基础。

其实,企业如人生,也就是关键的几步:走对了,就会愈挫愈勇,迅速壮大。走错了,就会平淡无奇甚至归于消亡。后来,我也常给员工讲:这就好比几个十字路口,如果一直向正确方向走,或许就是一路绿灯,如果任一个地方走偏了,前途、未来就会重写。我于2010年6月再次拜访了欧洲。2006年从美国回来后,我就保持着每年前往欧洲的习惯。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我在欧洲客户实验室亲自带领他们做实验,证明了我们的产品质量及技术水平,并最终我们赢得了最重要客户的信赖及大单。这个年度订单,保证了我们即使在最缺钱的时候,也能把机器开动起来。

2010年的下半年,我们不仅成功申办了第一个高转,还成功拿到了创新基金,并且一下子成功申请到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同时,我们攻克了第一个项目PVPI合成的全部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向均聚、共聚、苞米花聚合等领域进军。陈占,当年这个刚毕业的楞头青已经在我带领下有了长足进步。我们的工厂也有了一个小反应釜,它是金主任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周日扛进厂区的。当时保安见他可怜,帮他一起把这个现在看起来很小的大家伙弄到工厂。很快,我们的中试设备安装完毕并顺利运转。不久,第一批凝聚着我们心血的产品就出炉了。这对我是个巨大的激励,也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拥有自己的专利、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自己的研发与生产。

2010年,是个丰收的年份,我们全年共实现销售2000万,而且在三地办公的巨大成本面前,我们竟然盈利了,这是我当时不敢相像的。我决定,要办一场六周年年会。我们奢侈的把地点放到了南京的汤山温泉,我们包了一辆大巴,五十几个人,有员工,有家属,还有对我们有过帮助的各位老师。那次年会举办得非常成功,许多老员工流了眼泪。我写了对联致贺:“六载拼搏青春无悔求王道,一朝激昂壮志凌云贯宇空。”最重要的,我邀请了当时一起创业的老员工郭经理与荆经理回来,他们看到公司的一切,激动不已。

再遇挫折

短暂的快乐过去了。2011年的春天,宇昂经历了过山车式的一连串打击。首先,公司的欧洲客户出现了问题,我们最大的市场丢了,这是个致命的打击。随后,澳洲客户也由于国内外竞争对手的两面夹击而丢掉。再然后,财务吴老师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公司。吴老师在已届六十的情况下与我们一起拼搏,见证了公司辉煌的时刻却不得不离去,让我非常难过。由于她丰富的财务知识,也由于她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我们得以在科技项目申报方面迅速站稳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由于她的努力,我们在创业五年后终于与浦发张江支行建立良好关系并成功贷款一百万。我们终于成功向资本运作迈出了第一步。这一切,都离不开吴老师的努力与心血。接着,公司国内部又出了问题,原经理称病离职,但后来发现是另立山头,把大部分客户也带走。国内部好不容易积攒的五年资源,几乎在一夜之间丢光。再接着,国际部员工一大半跳槽,几个好苗子全部离去。然后,人事部李经理也于年底离职。在她之前,我们没有专门的人事,她的到来,让公司慢慢走向正轨,各项制度也得以慢慢建立。她当年为了项目申报,可以陪我半夜一起加班,从来不曾抱怨。这些打击让我非常痛苦。

到了年底,尽管公司总体运营大体正常,但我已经深刻感到潜在的隐忧:公司的各项成本剧增,国际、国内市场的剧变,已经让我们的销售无法支撑公司的正常运营。同时,新员工、新高管的缺点也暴露无遗,他们的眼界、心胸、经验、实力,种种不足几乎全面爆发。应该说,留下来的,全是好苗子,但大家年纪过于年轻,在他们还是学徒时就被委以重任,应该说,他们的不足有一部分是我造成的。但时不我待,公司的发展已经无法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躲在我的羽翼下,他们必须独挡一面。

当是时,我如饥似渴地学习企业管理,学习科技创新。张江作为国内顶级的高科技孵化园的厚重实力渐渐显现,我没敢浪费一分钟,从来都是拼命学习。那时,我已经初备了一个科技创新企业家的实力,我的好学及聪明也崭露头角。记得在七月,两个机会为我打开了更广阔的大门。

科技部关于创业创新的同济宣传会,我现场主动发言,结果一下子吸引了部领导的注意,我也是从这个会议上得知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我涉及的领域,与国家大力推广的三个高新领域有关,这对我来说,是个潜在的利好——如果所处的是朝阳行业,迟早它会爆发。我后来就陆续跑北京,跑部委,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导向。

另一个关于联想之星四期招生的报名表我也迅速上交。当时,我其实并没注意这个CEO培训班的重要性,只是凭着直觉参加。没想到,它为我的发展打开了另一扇门,从此,我真正实现了自我超越。我顺利于七月通过严格的评审成为了联想的一员。当柳总亲自讲授“总裁是如何炼成的”时,我被震撼了,我终于知道,真正的企业家,都如我一样,是九死一生磨出来的。另外,我也非常幸运接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企业家同学,从他们身上,我吸收着正能量——我知道,创业的路上,我并不孤单。

上市腾飞

在九月的一次会议上,我申报小巨人的项目书引起了一位管委会老师的注意,他请求留下来看一下。没想到,第二天,他约我谈天,直接建议我关注“新三板”。那时,我对证券市场知之甚少,对“新三板”概念并不清楚。但国内同行在创业板顺利上市对我是个极大的触动。因为,以前我觉得上市企业都是遥不可及的。没想到,水溶性高分子领域竟然一夜之间有几家上市了,我为此激动不已。

这次交流我获益匪浅,恰好此时,我参加了工信部组织的“新三板”推介会。此外,联想的同学也在激烈地讨论“新三板”这一新生事物。当时,创业板还处于上升通道,我们并不知道2012年是创业板的灾年——600余家拟上市扎堆企业的苦难让人同情。这一切的合力,让我对“新三板”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于九月底与广发证券的老总见面,双方交流非常通畅。这坚定了我上首批“新三板”的决心。从此,宇昂开始了通往证券市场的漫漫征程。

其实,当时“新三板”的许多政策并没推出,券商和我都没太多的经验,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终于,在十一月底,我正式与广发证券草签了“新三板”代办协议。在公司痛苦转型时,我还没来得及消化完毕就又带领大家开始了另一个领域的漫漫征程。在整个秋季,我一直在联想之星学习,密集的课程让我着迷,那么多有着共同经历的同学是个无尽的宝库。我及时将学到的理念灌输给公司高管及员工。这样,在2011年底,公司基本做好了上新三板的准备。

在年底,又有一个事件让我获得超速的发展。我有幸以联想之星学员的身份参加了创业家举办的黑马年度总决赛,没想到我一鸣惊人,获得了全国季军。这让我受宠若惊,一是我近距离接触了国内顶级的企业大佬,如周鸿祎、王冉、王兵。另一方面在决赛现场赋诗,也让我的诗歌激情彻底爆发。现在,我的创业诗集即将出炉,它不仅记载着从2012年初到现在的创业征程,也是我司上新三板的历史烙印。

我于2012年初顺利进入了黑马营,成了里面的明星学员。创业家组织的各项学习让我大开眼界,平常难得一见的大佬们纷纷亮相,也让我能从这些成功的企业家身上汲取更多的正能量。

至此,我用了短短两年时间,由科技向企业、证券跨界。在上“新三板”的协议正式签定后,保荐券商、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一一进场,从此,公司进入了另一个陌生而又更加激烈的战场。

“新三板”在九月初突然加速,公司的材料还有许多没有完成。怎么办?我坚定地告诉券商,我们一定要抢上第一批。我知道,中国的国情——永远只记得第一个。为了赶进度,我们兵分几路,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大家都拼了。后续的工作我们有些肯定是无法完成的,但我从来不会认输。在这关键的时刻,各相关部门都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宇昂如一部开足马力的机器,已经无法阻挡地向前冲去。

这段时间对我是个漫长的折磨与煎熬。

首先,我的团队中许多高管、员工不理解公司为什么这么拼命,有抵触情绪。怎么办?我得不断进行引导、鼓励。另外,新建的几个业务部门很可能无法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不得不进行调整与合并。为了更好地发展,公司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完成了临港新办公室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团队年轻幼稚的缺点暴露无遗,财务预算出现了重大疏漏。

其次,我下定决定将研发部门从张江药谷搬迁到厂部,但在搬迁的过程中,状况不断,我们犯的低级错误让人抓狂。在2013年,我们才发现我们的实验室不能满足生物实验室的要求,需要再搭建。这一连串的事件让我无法忍受,但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只有正视它、改正它。

七月联想四期毕业,非常感恩联想集团的培训,让我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创业者,也认识了联想内部的核心高管,使我从他们身上汲取了无穷的正能量。然后,我参加了联想四期牵头组织的戈壁刀锋108公里的戈壁徒步,这对我的身心是个巨大挑战。我很亢奋,在受伤的情况下坚持到了最后,这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