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天若有情
21571500000060

第60章 一代倾城逐浪花(3)

贾母拧着眉头道:“我怎么记着永正王不是已经大婚过了么?”

贾政也皱眉叹道:“是啊!永正王英武不凡屡立战功,只可惜于家眷子嗣上颇不顺,两年间娇妻幼子连接着去世了!”

贾母不由的轻叹了口气,问:“还有两个是谁?”

贾政忙道:“还有一位是三皇子永泰王!今年十九了,还没成婚呢!”

贾母忙问:“哪位娘娘生的?”

贾政忙道:“是先孝慈皇后所生的!”

贾母“哦”了一声,问道:“可是从苏州带回一个花魁的那个?”

贾政面上有点不自在,点头嗯了一声。

贾母又叹道:“这也罢了!还有一位皇子是谁?”

贾政忙道:“还有一位是齐妃娘娘所生的四皇子永宁王!今年十七!”

想到齐妃是忠顺王妃的表妹,贾母不由的又叹了口气,因又问了明儿谁送黛玉入宫等相关事体,便挥手让贾政去了。

待贾政走后,贾母私下里倒是好一番思量:圣旨难违,况终究黛玉也是要嫁人的,黛玉若真被选中,不拘哪个便是非比寻常的富贵了,于贾家好歹也能多层依傍。眼下贾母最担心的就是怕黛玉只身入宫,连元春都道那是见不得人的地方,不知道会节外生枝,惹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

贾母左思右想,虽吃不透黛玉参加此次选妃是福是祸,只得亲自命了紫鹃等替黛玉收拾准备好了,这一宿睡在自己屋里,细细地将宫里的规矩及自己知道的人事都告诉了黛玉,临睡前,又郑重的交待道:“尽人事,听天命!你原是极聪明剔透的,不管怎么着,都要记得不能失了你的身份,要争气!”。

黛玉虽点头应下,到底心事浮沉,辗转难眠,也不知何时睡着的,待醒来时,但见屋内烛光荧然,紫鹃鸳鸯等早已起来了。

见黛玉醒来要起身,鸳鸯忙小心的举了灯烛,借着光仔细的朝黛玉面上瞧了瞧,轻声笑道:“还早呢,姑娘且再眯会子养养精神。”

黛玉依言又闭上眼睛,只如何睡得着,不过是茫然地听着屋内紫鹃鸳鸯两人轻手轻脚忙碌时悉悉嗦嗦的声音。

又听见贾母低沉的嘱咐两人事情,又一会子,便听到紫鹃在耳边轻声唤道:“姑娘,可以起身了。”

黛玉便睁开眼睛,对紫鹃笑了笑。

贾母半躺在床上,看着紫鹃等服侍着黛玉梳洗穿戴。

先是穿上贴身小袄,再梳好头发,然后喝了碗燕窝粥,净面后,方才戴上了簪环珠钏,微微上了点胭脂,而后才穿上外头的长袄。

贾母看黛玉打扮好了,仍不放心,又将黛玉叫到跟前,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点点头,又道:“林丫头,这么穿戴着去了恁谁也挑不出毛病来,只是你得记住了,不能总这么皱着眉,到了皇宫里头,咱就都是奴才丫头了!”

黛玉只得无奈的笑了笑,道:“是!老太太的话,玉儿记着呢。”

贾母欣慰道:“嗯,记着就好!到了宫里,遇着什么事都要沉住气!什么也别往心里去,别逾了礼制,横竖撑下这一天便就回来了!”

黛玉认真的听着,心里头总是有些郁结,那才展开的眉头不禁又蹙了起来。

鸳鸯因笑道:“老太太这些话都说了几遍了,林姑娘怕都听出茧子来了!再这么说下去,原不紧张的也要怕起来了!老太太且放宽心,林姑娘最是聪明伶俐的,此番到宫里自然是会替老太太争脸呢!老太太只管安心在家里等好消息吧!”

贾母点头笑道:“可是我人老嘴碎了!林丫头虽千伶百俐的,到底一个人去总叫人舍不得!直恨不能跟了去!”

黛玉心中一热,因坐到贾母床前,笑道:“老太太放心,那宫里又没有吃人的老虎,玉儿记着老太太的话,不错了礼制便不怕了,定能好好儿的回来的。”

贾母也笑着拉了黛玉的手一叠声的说好。

一时,外头丫头报王夫人来了,昨儿贾政亲自交待了,要王夫人亲自送黛玉。

王夫人进来给贾母行礼时,贾母自然免不了又正色嘱咐了几句。

王夫人低头一一的听着,末了方说,时辰不早了,该动身了。

贾母点点头,又命黛玉喝了碗红枣姜汤,方命王夫人好生送了黛玉去。

到了外头,天仍是黑黢黢的,寒气扑面,紫鹃忙替黛玉把斗蓬紧了紧。

黛玉与王夫人同乘一辆车,这一阵,黛玉与王夫人彼此益发的冷淡而疏远了,不过是大面场上过得去罢了。

此时同在一辆车上,王夫人只是正襟危坐,看似面无表情,那嘴角总叼着一丝轻笑,偶尔扫过来的眼神,也带着些厌弃之色。黛玉初还觉得心中着恼,便只是低头不理,后来心中竟忽然平静了,不自觉的笑了笑,便半倚在靠垫上闭目养神。

王夫人瞥见黛玉竟很是自得的笑了,心中便忿然了,却又不能怎样,只得压住内火,也学着黛玉闭上了眼睛,心内盘算着黛玉这回能有怎样的造化。

车到了宫门口便停下了,赶车的仆妇回答完宫门守卫的盘问,便打起车帘扶黛玉下车,王夫人也下了车,不过勉强着关嘱几句罢了。

此时天仍才方朦朦亮,殿宇上的硫璃瓦上凝积了厚厚的寒霜,冷咧的寒气四下袭来,冻的人打激灵。饶是穿着昨夜贾母新拿出来的天鹅绒斗蓬,黛玉小小的鼻尖仍已冻的冰冷通红。

早有引路太监领着往宫墙里,换过小轿,穿过重重城墙,路过层层殿宇,方来至一处宫殿。引路太监尖声尖气叫道:“林姑娘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