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有一种创富叫理财
21442800000008

第8章 “本”字诀——不能拿输不起的“老本”去“赌”(2)

可是,就在他开始停止奔波赚钱的时候,死神来到他面前,要取走他的生命。

财主使尽了一切唇舌的本领,请求死神改变主意。最后他说:那就多赐给我3天吧,我会把我所有财富的1/3送给你。

死神无动于衷,仍然继续坚持收回他的生命。财主又说:“如果你让我在这世上多活两天,我立即给你20万块银元。”

死神没有理会,甚至后来他愿意用自己积蓄的一万根金条交换一天的生命,也没有得到死神的同意。

财主没有办法,只好说:“那么请你开恩,给我一点点时间?写下一句话留给后人吧。”

这次死神应允了他的请求。守财奴用自己的鲜血写着:“人啊,记住,生命是最宝贵的,所有的财富买不到一小时的生命。”

财富有价有形,生命无价无形,不要拿无价的命去换财富,财富再多,也换不来人的生命。

人生在世,平平安安地活着不仅是一种福气,而且等于赚了钱。因此,理财应该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上。从居家到出门,从大人到小孩,从用电到用火,从骑车到走路……都应该做好安全的防范工作。自行车、热水器、高压锅、电线,如果发现破损、陈旧、超期……就应该及时更换,不能为了省钱而不顾生命安全。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财富的意义几乎等于零。

不能为钱失去自我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把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如今这个社会,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谁不在乎钱?

钱这个东西,犹如闷热夏季的风,求之极难,去之却快。拥有的时候,咱也可以下馆子时,“排出几文大钱”,叫道:“小二,拿酒来!”这种快慰平生的感觉,直叫人觉得不枉来世上一场。

在你有钱的时候,你也许会不觉得什么,“我不在乎钱”的豪言壮语往往冲天而出;可一旦没有钱,遭的那个罪,真是一言难尽。谁没有过“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经历?在你出门吃完饭结账时,一摸口袋,才发现出门换了衣服,匆忙间忘记装钱了。在这种时候,你敢说你不在乎钱?

钱带给人的好处多得说不完。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并在某种程度上用来衡量人的价值的时候,金钱的魅力越来越大,开始成为众多人追求的对象,有人深信“有钱能使鬼推磨”,为此不惜铤而走险。

因此,许多聪明的现代人不顾一切地去赚钱,并且认为只有赚够了足够的钱,才可以幸福快乐地享受人生。

在市场经济中,金钱是市场的“通货”,其作用可谓神通广大,可以买到市场上出售的一切东西。于是便有人推崇“金钱万能论”,于是便有人不惜牺牲健康来换取金钱。金钱成了幸福的代名词。

虽然生活中离不开金钱,但钱多了就快乐吗?事实并非如此,如今许多人钱赚得越多,反而负担越重,就是因为钱赚得越多,就花费越多,花费越多,就必须去赚更多的钱来支付更多的开销,也必须花更多时间去管理金钱和投资。金钱的诱惑是个巨大的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如果陷入其中,便只能活在追逐金钱的强大压力及追而不得的懊恼中,深深陷入而不能自拔。

世上有很多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譬如崇高的理想、伟大的事业、高尚的道德、优良的品质、无私的友谊、忠贞的爱情等等。正如一位国际知名的专家所言:“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可以买到权力,但买不到威望;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

一个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发抖,他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侯,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莱,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是的,乞丐也能赏梅,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静,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的,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内部的人格香气。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身的芳香。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如果一个人无论是在腰缠万贯还是一文不名的情况下都能做到“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和优雅,或者我们已经拥有了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金钱是一个很好的奴隶,但却是一个很坏的主人,我们应该做金钱的主人,而不应该沦为它的奴隶。

既有钱又惬意,人生才算100分

有一次,美国商人约翰·巴布森乘专机到以色列参加一项商务谈判,到达的那天恰好是周六。巴布森在美国备受交通堵塞之苦,因而对这里街上车辆稀少、交通畅通无阻感到很奇怪。他问犹太商人谢文利:“你们城市罩的车辆这么多吗?”

“你们有所不知。”谢文利解释道,“我们犹太人从每周五晚上开始,一直到星期六的傍晚为止,是禁烟、禁酒、禁欲的时间。人们大都呆在家里,所以街上来往的汽车比平日起码减少一半。从周六的晚上起,才是我们真正的周末,是我们尽情享受的时候。”

“你们犹太人真懂得休息和享受。”巴布森羡慕地说。

很多人追求金钱,目的是为了使生活过得更舒适;但一旦有了钱,反而更忙碌,更无法舒适过好。实际上,最潇洒的商人既最会赚钱,又最会享受生活。

在些商人虽腰缠万贯,但生活的却一点都不惬意。不仅工作要动脑,还要陪各色人等交际应酬,结果,肚子大了,头发没了,身体垮了。他们与政府,永远是小心翼翼的关系;与亲人,疏于沟通可能出现了裂缝;与原来的朋友,经过多年的创业,要么分离,要么就是成为上下级关系。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已经不可能和太太谈公司的烦恼,也不能和朋友说,因为这是商业机密。另外,哪个商人在经营当中不会得罪人?因此,有的商人连洗头吃饭等活动都有自己固定的地方,根本无法享受常人多姿多彩的生活。很多商人不敢让自己的小孩和别的小孩一起玩,把子女送到贵族学校,不仅考虑到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且考虑到安全系数高……每个人总有疲惫的时候,社会的责任、市场的竞争、各种人际关系都迫使商人们无法自由地享受正常的生活!

他们腰缠万贯,但却失去了享受人生的机会。而犹太商人却是世界上最潇洒的商人,他们既会赚钱,又会享受生活。

你有多久没有躺卧在草地上,凝望苍穹,望天空云卷云舒,看夜空繁星闪烁了?你有多久没有亲近大地,观草木荣衰了?你有多久没有陪家人朋友共享一顿丰盛的烛光晚餐了?很久了吧,对不对?

忙碌烦躁,是多数人生活的写照。每天总是忙、忙、忙,越忙碌,就越觉得生活茫然。不知为何要这么忙,却又是忙、忙、忙。于是,盲目、忙碌、茫然,成天游来荡去,累了、烦了,却还是摆脱不了。忙碌仿佛成了一种惯性,而一旦脱离了这种惯性,整个人又似没有了魂的幽灵,整天晃来荡去不知所措。偶尔工作的余暇有片刻的松懈,又仿佛是偷来的快乐,不敢受用。

商界一个名人在接受访时说道:“我每天工作超过18个小时!常常是连吃饭的时间都在工作!”而此人得到的结果竟是吃几场官司,坐了一次牢狱,并最终于47岁英年早逝。虽然累积了几亿财富,但在世时他得到的似乎仅仅是忙碌和烦躁而已。

没有人喜欢忙碌,但不忙碌又害怕自己会落伍,会被社会所淘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淘汰的危机与发展的危机并存,因此许多人都处在不穷也不富的尴尬阶段,放弃工作便一穷二白,停下脚步便身心皆空。于是,只能马不停蹄地向前奔,只能用透支的身体作为生命中惟一的本钱,为“希望中的未来”而辛苦奔波。

没见过一个发条永远上得十足的表会走得长久;没见过一个马力经常加到极限的车会用得长久;没见过一个绷得过紧的琴弦不易断;也没见过一个心情日夜紧张的人不易得病。人们在尘世的喧嚣中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各自的奔波劳碌,像蜜蜂般振动着生活的羽翅,难免会有种种不安。所以,我们何不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想想,每分每秒的忙碌,除了累坏了身体,增加了脸上的皱纹外,我们又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