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有一种创富叫理财
21442800000049

第49章 “育”字诀——孩子不是你最大的财,就是你最大的债(2)

老李有两个儿子,在他儿子长大时,他问他的两个儿子:“儿子,你们需要我给你什么呢?”大儿子回答:父亲,把家里的银行存款给我吧?小儿子回答:父亲,你教给我理财知识,让我学会理财吧.过了几年,老李不幸去逝了,把银行里的钱留给了大儿子,而理财知识传给了小儿子.大儿子是一位很本份的孩子,对父亲留给的钱不舍得花,小心的在银行里存着,想象着多少年以后连本加息那将是多大的一个数字.小儿子却在父亲的影响授意下,认真学习财经知识,读了许许多多的关于理财的书籍,把父亲留给他的一小部分银行存款拿了出来,买了基金,几年后,大儿子的存款额的确长了,每天都在窃喜着,而小儿子却换了大的别墅,买了豪华轿车,看着弟弟过着这么富有的生活,大儿子很是纳闷,他一不做生意,二没违法收入,父亲留给他那么少的钱,何况天天就知道看书.上网,凭他那几个死工资,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呢?于是带着疑问找到了他的弟弟,弟弟笑了.说,当年父亲送给你的是这个“鱼”,而授给我的是“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众多的技能里,有项是我们必须要教会孩子的,那就是如何理财。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能学会正确花钱,在当今社会就是一大优点。因为他从小便学会了一个现代人的必备素质:理财。而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方面,国内许多家长还明显地认识小足。

国内外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了理财,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家长如何教会孩子花钱、理财。而21世纪的孩子,则更将不可忽视生存必备的基本素质——金钱观念和理财能力。那么,我们的家长该对孩子具体进行哪些方面的“理财教育”呢?我们给你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作为你的参考。

1.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钱是用来买卖东西的,钱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生活中许多愿望的实现都需要钱的帮助。向孩子说明这一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们明白究竟多少钱可以买一样东西。比如说:1元钱足以买一支铅笔,但不够买一本书,而10元钱足够买一本书却不够买一辆自行车。如果一个孩子对1元钱能买什么或不能买什么没有基本的概念的话,他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是应该得到的,或者应该很轻易得到的。

2.在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给他钱,并且提供花钱的场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机会也增多。如果孩子有规律性的花钱的机会,他就有可能学到健康的金钱观。比如可以让孩子陪你去购物。在采购中,教孩子看价钱,并且清楚地让他们知道,这个东西的价钱过于昂贵所以你不买;怎样买比较划算;告诉孩子,货比三家不吃亏;以及要有购物预算等概念。

3.设计一个简单的记录系统,孩子可以用来记下他赚的钱、花的钱和节省的钱。当孩子开始有零用钱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记录系统,告诉孩子怎么记录自己的花销。这个简易的记录系统就相当于我们以后的账簿,让他们学习如何记账。

4.让孩子介入家庭的财务计划和开支过程。对于自己家庭理财计划的制定,父母要尽量让孩子参与进来,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尽管我们知道他的意见没有一点用途)。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也使他了解计划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孩子从小培养出计划资金的好习惯。

5.给孩子设储蓄账户,定期听取孩子对账户的看法,鼓励孩子,表扬孩子。当孩子有一定的储蓄时,我们不妨就带着孩子去银行开立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账户。告诉孩子这个账户该怎么用,让孩子保管自己的银行卡。有r这个账户后,不管存钱或是领钱,最好都让孩子全程参与,使其明白银行的功能,明白银行和储蓄的功能。从小培养孩子的储蓄习惯,让存钱的过程像花钱一样有趣。

6.适当的和孩子实行AA制。比如带孩子出去吃麦当劳时,你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钱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彼此各付各的钱。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用自己的钱消费时的感觉,培养节俭的习惯。

7.贷款给孩子。当孩子由于盲目的花钱导致缺钱时,不妨借钱给孩子,培养贷款观念,可以适度的借钱给孩子,让他有借钱、还钱、并支付利息的观念。这时最好请第三者(比如孩子的奶奶等)当仲裁人,让其约定如何还款、何时还清等,最好以借据形式记录下来,使孩子了解到借钱、还钱的重要性,培养其责任感。通过让孩子从“家庭银行’’借少量的钱,签署简单的合J司,并制定收利息和还款滞纳金的条款,来介绍利息的概念。他不久就会发现,用别人的钱是多么的昂贵。

8.如果在花钱上有什么闪失,不要为孩子开脱。让孩子们在犯错误时,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并从经验中学习。因为这样,孩子们才明白在以后的日子里,许多不能预期的变数和风险,一旦犯错误的话,有可能是面临负债甚至破产的情况。

9.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投资工具。孩子会不太明白投资工具,但是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明白有这些投资工具的存在。最起码让孩子知道股票是用钱来买的、可以赚钱的。从小培养出孩子的投资天分,培养赚钱的意识。

10.时刻牢记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要实施、示范合理的花销理念。如提前做购买计划、买打折商品、检查单价、使用赠券等,给孩子做出榜样,这些都可以让孩子从小接触到消费的手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永远别忘J,树立一个好的一贯的榜样,让孩子明白:树上长不出钱来,但储蓄和精明的投资可以“长”出钱。

只要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理财方式,加匕秉持上述原则j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去干涉孩子的理财细节,那么孩子便可以潜移默化地从中学习一辈子受用的金钱价值观。

没必要非让孩子进贵族学校

一对中年夫妇,夫妻双方都在公司里做小职员,每月总共有几千块钱的收入,儿子在上初中。他们夫妻俩都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没有什么出息,立志培养儿子成才,省吃俭用把儿子送到郊区一所寄宿制“贵族学校”读书,一年要花几万元的学费。为了方便接送儿子,他们购买了一辆很便宜的汽车。由于儿子平时在学校住宿,每周五才能回家,男主人每到周五就提前下班到学校去接儿子。儿子刚上“贵族学校”的时候还能集中精力学习,但是仅仅过了一个学期,当他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多是出生在有钱人家,他们的父母还多是董事长、总经理,而自己出身贫寒,虽然每月父母给自己的零花钱已经不少了,但同那些出手大方的同学相比,还是显得很寒酸。于是,儿子的心里觉得越来越不平衡,每次回家不是嫌自己的衣服档次太低,就是嫌父母给自己的零用钱太少,给父母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有一天下课,父亲照旧开着自己的汽车到郊区的“贵族学校”接儿子。他为了不让孩子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每次都把车停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避免同那些奔驰、宝马等高档车扎成一堆。他看到儿子和几位同学说笑着走了出来,到了校门口,儿子的同学都坐上自家的高档车走了。但是,刚才还和同学有说有笑的儿子,却表情冷淡地对迎上来的父亲说:“以后不要来接我了,我自己打车回家吧。”哎。父亲听了这句话以后,就知道儿子思想变了,心里非常难过。回家以后,夫妻俩就这个问题交流了看法,他们觉徙长此以往,“贵族学校”可能会学到一些知识,同时也会学到一身不好的毛病。最后,两人商量以后,决定把儿子转到离家很近的一所学校上学,家里渐渐地恢复了平静。

上面讲述的情况,其实也是一种“假富人”现象。父母望子成龙,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财力,把孩子送到同自身经济实力不相称的“贵族学校”学习,结果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扭曲,这个教训值得人们汲取。

如果子女的学习成绩一般,想上好一点的中学要交择校费;高考成绩不理想,高价生和上民办大学的开支更大。因此,许多精明的家长从中悟出了窍门,改变只考虑为子女教育攒钱的老办法,而是注重了请家教、参加培训班、学特长等早教投入。孩子成绩好了,往近了说会节省择校开支,远了说更利于子女将来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