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有一种创富叫理财
21442800000033

第33章 “小”字诀——你看不起小钱,大钱就看不起你(1)

小钱是大钱的祖宗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

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地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两个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英国青年对此不可理解,说:“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地‘发’了?”犹太青年说:“因为我没有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迈过去。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大财呢?”

英国青年并非不要钱,可他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赚大钱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难以梦想成真。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赚钱心太急切,小钱看不起,大钱挣不来。曾有位百万富翁说过:“小钱是大钱的祖宗”。生活中不少腰缠万贯的人当初就是靠不起眼的小钱白手起家的。如果我们抓住身边的小钱,不让赚钱的机会从身边溜走,由小钱到大钱,终有一天也会拥有大钱的。

摆平了心态,把握住现在,不断去积累,有一天,你一定会成为一位大富翁——技能的、精神的、物质的……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杀鸡取金蛋》的故事:

有个地方住着一对贫穷的夫妇,他们拥有很小的一块田地,每年依靠田中的收成勉强过活。幸好他们还养着一只母鸡,每天可以得到一个鸡蛋。

突然有一天,这只鸡下了一个金蛋。农夫把金蛋拿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得到了一大笔钱。

农夫回到家里,直盯着下金蛋的鸡看,心想以后再也不用辛勤地耕种了,需要什么东西,直接到商店或市场去买就行了。

靠着一天一个金蛋,夫妇俩很快发了大财,并且买下了肥沃的田地,又盖起了漂亮的大房子,请了许多仆人,日子过得舒服极了。

但是他们非常贪心,对这一切并不满足。有一天妻子说:既然母鸡每天可以下一个金蛋,那它的肚子里一定有很多很多的金蛋,说不定就是一个小金库……”

丈夫兴奋地对她说:“对,我们干脆把鸡杀了,从肚子里把所有的金蛋都拿出来!”

于是他迅速地拿来了一把刀,把那只下金蛋的鸡杀了。但是剖开之后,他发现这只鸡和普通的鸡并没有什么两样,哪里有什么金蛋啊?

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他们不想细水长流,慢慢积累财富。他们渴望一夜暴富,一蹴而就,结果,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得到粮食,反而失去了所有的禾苗。

穷人总想挣大钱,却不知大钱是由小钱积累而成的,大事也得一步一步去做。穷人做小事很多时候都是迫于无奈,一边做,一边牢骚满腹。他们把做不成大事归结为穷的制约,以为一旦有了钱,就可以随心所欲,一展宏图。其实大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做小事的经验和积累,就算有人出钱让你去做大事,你也未必能做好。

今天那些能够手握千万金钱的大富豪们,不都是靠着一分一厘的小钱地涓涓累积而走向成功的吗?摩托罗拉创始人高尔文卖过爆米花、松下幸之助卖过大米、大宇集团创始人卖过报纸、李嘉诚卖过塑料花、台湾企业家施振荣卖过鸭蛋。人不可能天生就是老板,注定做大事。只有勇于从不起眼儿的小事做起的人,才可能有出息、有所作为。

有了小积累才有大资产

一个人家里养了一只母鸡,这只母鸡每天为他下一只鸡蛋。对于这只鸡及其下的蛋,他有三种选择:

1.坚持每天吃一个蛋(收支平衡)。

2.每天吃一个蛋总感到不过瘾,有一天狠下心杀了母鸡吃掉(透支消费)。

3.先不吃鸡蛋,等到第10天有了10只鸡蛋时,把它们孵成小鸡。假如其中死掉20%(2只),成活了4只公鸡,4只母鸡,过了一段时间,4只小母鸡再加上那只老母鸡每天总共能产5只蛋,这时,仍然不急于吃鸡蛋,等到第10天时,便有了50只鸡蛋,再把这50只鸡蛋孵成小鸡。如此循环往复数月,让这些母鸡每天产蛋达到1000只,这时候,主人即便是每天吃5只鸡蛋也没有什么影响了。

勤劳与节俭,是绝大多数人致富的必由之路;相反,懒惰与奢侈会让人堕落、贫穷,甚至失去生存的权利。但是,勤劳与节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直保持这种作风尤其不易。不经意、讲面子、……任何时候、任何借口都会导致企业家一时的脆弱。积少成多的道理人人都心知肚明,但确实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应该看到,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人必定是个有自制力的人,企业也必定是个有发展潜力的好企业。

积累是资产得以壮大的基本要素之一。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有做好发展的原始积累,才能让钱真正为我们工作。

很多的人一直以来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哲学,已经习惯了“月光”的感觉。等到真正需要钱的时间,才后悔莫及自己手里面没有存款。理财,没有财哪来的理?我们必须意识到:合理储蓄在理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合理储蓄是个人理财的根基。每月的储蓄是投资资金源源不断的源泉,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确保理财规划的逐步顺利进行。合理的储蓄,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现在起,积累你手里多余的收入部分,建立自己的财富蓄水池。

其实储蓄也是有很多窍门的。从理财的角度讲,储蓄宜以短期为主,重在存取方便,而又享受利息。长期储蓄,依现有银行利息,考虑通货膨胀和利息税等因素,钱存得越久,贬值的风险就越大。怎样合理储蓄呢?其实储蓄的技巧性很高,巧储蓄,就可以挣钱。

滚动存储法。每月将积余的钱存入一张1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储的数额可根据家庭的经济收入而定,存满1年为一个周期。1年后第一张存单到期,可取出储蓄本息,凑个整数,进行下一轮的周期储蓄。如此循环往复,手头始终是12张存单,每月都可有一定数额的资金收益,储蓄数额滚动增加,家庭积蓄也随之丰裕。滚动储蓄可选择1年期的,也可选择3年期或5年期的定期储蓄。这种储蓄方法较为灵活,每月存储额可视家庭经济收入而定,无需固定。一旦急需钱用,只要支取到期或近期所存的储蓄就可以了,可以减少利息损失。

组合存储法。这是一种存本取息与零存整取相结合的储蓄方法。比如你现在有5万元,可先存入存本取息储蓄户,一个月后取出第一个月利息,再开一个零存整取储蓄户,然后将每个月的利息收入存人零存整取账户。这样,不仅可以得到存本取息的利息,而且其利息在存人零存整取账户后又获得了利息。

目标储蓄法。如果想购买一件高档商品或操办某项大事,应根据家庭经济收入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储蓄指标并制定攒钱措施,以实现储蓄目标。

计划储蓄法。每个月领取月薪后,可以留出当月必需的生活费用和开支,将余下的钱按用途区分,选择适当的储蓄品种存人银行。这样可减少许多随意性的支出,使日常经济支出按计划运转。

节约储蓄法。注意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杜绝随意消费和有害消费,用节约下来的钱参加储蓄。

增收储蓄法。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如遇上增薪、获奖、稿酬、亲友馈赠和其他临时性收入时,可权当没有这些收入,将这些增收的钱及时存进银行,积累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积蓄。

折旧存储法。为了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更新换代,可为这些物品存一笔折旧费。在银行设立一个“定期一本通”存款账户,当家庭需添置价值较高的耐用品时,可以根据物品的大致使用年限,将费用平摊到每个月。

储蓄就是一种习惯。我们要改变以前大手大脚的、做个精彩的“月光族”的作风。从现在开始,强迫自己拿出一定的钱存到我们的“存钱罐”——银行里。日积月累,我们的财富会越来越多。

小生意,赚大钱

故事的女主人公叫臧健和,一个靠卖水饺这样的小生意开始,发展成亚洲著名的企业家的女人。1977年臧健和不幸被老公抛弃,需要独自带着带着两个女儿谋生。为了女儿,为了生活,臧健和推着小车,走上了当时为香港交通枢纽的湾仔码头,卖起了她的“北京水饺”。但“北京水饺”只是一个泛称,随着生意的兴隆,有人提醒该给她的水饺取个名称,于是她在小推车“北京水饺”的上面加上了4个字:湾仔码头。从此,臧健和将那个以小贩身份卖水饺的码头的名称,命名为水饺品牌——湾仔码头正式诞生了。现在,“湾仔码头”已经走向了世界,臧健和也成为名震中外的“水饺皇后”。

臧健和创业的成功,说明小生意也能赚大钱,正如粒粒沙土可以堆积成山,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海。世界上的许多富翁也是从小生意做起的,美国亿万富翁沃尔顿是经营零售业起家的,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是从做小塑料花起步的……

小生意需要的资金少,风险又不大,只要你看准方向勇敢迈出第一步,小生意也可致富!

有不少做小生意的因缺乏远见,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稀里糊涂地赔掉,在抱怨如今赚钱难的同时,许久摆脱不掉失败的阴影,即使有了很好的致富商机也因心有余悸而不敢继续注资,这是非常遗憾的。

其实,只要你留心,并备有充足的毅力和耐力,你的脚下就会有一条通向大财运的致富之路。

有人对小生意不屑一顾,认为小生意赚钱少,没有什么值得可做的,要做就做大的。这些人的气魄不可谓不大。但是他们忽略了这样一条道理:做生意的目的是赚钱致富,只要有钱赚,不分多和少。小生意也同样可以带来大财运。

做生意,谁不想货通四海,财达三江?谁不想一下子就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但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有些公司不切实际地热衷于做“大买卖”,花了不少人力财力,要么是没谈成,要么是亏大本。他们轻视小生意,认为几十宗小生意比不上一宗大生意。当然,从简单的数字来看,这是对的。但是,大生意好比是一艘航空母舰,小生意好比是一艘快艇,大舰难掉头,小艇好转弯。更何况,生意的成败不在于其生意的大小,谁英雄谁好汉,要看他是赚钱还是亏本。

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小生意。小生意能够为你赚取高利润,能够为你带来大财运。但是,做小生意也要注意掌握以下技巧:

1.慎重选择项目

小本经营比不了人家财大气粗,正如小木船驶进汪洋大海,以小博大,初涉商海,我们的经营者首先考虑到的应是项目的冷与热。

2.学会见缝插针

小本经营者如果被动地随波逐流,拾人牙慧,也永无出头之日。其实,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人们的需求就越多样越细化。一个个大市场之间一定存在着大资本无兴趣,无暇顾及或无法顾及的缝隙市场,它非常适合小本经营。因此,小额投资者应该跳出固有,狭窄,僵化的思维定势,从更长远的时空上把握市场动作规律,深入研究消费者需求,独辟蹊径,致力于经营人无我有的商品或服务,巧占市场盲点。如经营与大商店商品相配套,相补充的商品,在三百六十行之外开辟新的行业。

3.快速应变,船小好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