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古代乡亲,董卓貂婵和吕布
2134100000035

第35章 三十五,黄金

山谷渐渐开阔了。树木也稀少了。出现了特殊的地段,小河两旁明显隆起石沙,虽被洪水冲击,可还是一堆又一堆,显然不是自然形成,是人类从别处运来堆放在那里的。

朵卓大惑不解,人们把这些石砂运到这里干啥?砂石从那里运来的?看不出这有何意义?他走到石砂前用斧头拨弄着,企图发现什么,这些石砂没有异常之处。

山脚下有几处石墙和一些杂乱的木头,显然那是临时搭建的房子,被洪水袭击后的遗址。见过的那几个死人肯定是这里的主人。他们呆在这里干啥?一不见土地二不见草场,靠什么生存?

朵卓再三思虑后,认定这里的人是逃跑的犯人。临洮是边关,每年都有大量犯人发配到这里,这些犯人大多来自军中,被当地人称为“军犯”,这一称呼一直流传下来,渐渐地成为临洮人的骂语,一般是长辈骂小辈“军犯。”流传至今。

朵卓走近房屋遗址,想找出有用物件。能用的物件要么被木头砸烂,要么被洪水冲跑,见不到有用的物件。

朵卓正要离开,忽地眼睛一亮,他看见黄灿灿的物件,就那么一点,足以吸引他的眼球。他急忙上前拾起,一粒比碗豆大一点的石块,却比同等石块沉重,全身金黄。

朵卓又惊又喜,立刻想到这是什么了,他把金块装进衣兜,弯下腰用双手拨拉地面,很快又找出几粒金块。他不敢怠慢,弯腰边走边用心找,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他搜集到七八斤金子。他又把住所遗址翻了一遍,找出的金子大约有十几斤。

现在事情明朗,那几个死人是来这里找金子的,不料被洪水要了命,他们知道这里有黄金,却不知道这里洪水的厉害。

临洮年降雨量高,地下水充足,几十里的雨水和地下水就能形成河流,一些比较大的山谷都是河道。

现在摆在朵卓眼前的问题是,这些人是从那来的?他们怎么知道这里有黄金?临洮人都不知道的事,外地人怎么知道,这就太奇怪了。他们是怎么找黄金的?很明显是从砂石里找出来的,可用啥办法找呢?

朵卓又来到石砂旁,仔细研究。石砂显然是从别处运来的,把砂石运到河边意思很明显,那就是用水冲洗砂石,可怎么冲洗?这似乎是个难题……。

朵卓继续往前走,发现山脚下有不少的洞,走近一看,洞口都能容下一人,他想钻进去,又怕里面有猛兽,他离开洞口三四米远,高喊几声,又往洞里扔石头,什么动静也没有。他找了几枝油松,用火镰点燃,然后举着火把进洞。

朵卓心里还是有点发虚,毕竟一个人,又是这样一个无人烟的地方,他不得不小心。越往前走越宽敞,走了约十米到头了,这里能容下几十个人。很显然小河边的砂石是从这样的洞里取出的。

朵卓走出洞,再往前走见到十几个洞口。可见外地人在这一带找黄金很长时间了。而本地人竟然不知晓。肥水流入外人田。这不能说不是一大遗憾。这里是很边远偏僻,可外地人能找到,临洮人就不知道,这可算是咄咄怪事。

朵卓往前走着,心里不太害怕了。他知道这里人类活动久了,已把猛兽吓跑了。剩余的动物是不会伤人的。如鹿獐子山羊等。

朵卓无意看见一个物件,他好奇地拾起来,仔细观看。他从来没见过这个物件,一时不知是干啥用的。这个物件是簸萁形状,家用的簸萁是竹编的,而这个是木板,中间还有一道道洼槽。这是干啥的?很有可能是外地的物件,带到这里干啥?就说是簸萁,可这里不见庄稼,要簸萁何用?

朵卓一边走着一边百思不得其解,他想着问题,没留神脚下,被一堆砂土跘倒了,好在砂石是细小的,他没有受伤。他走累了,索性躺在砂石上面休息。身子休息,脑子却没有闲着,想着身边这个奇怪的物件有何用。

朵卓侧转身,往前爬了一米到了小河边,他喝了几口水,觉得困了,昨夜受到瀑雨的干扰,没有睡好,现在躺在砂石上不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