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方池中的鱼
21223600000003

第3章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被吵闹的电话声惊醒。接起电话的时候听见一个特熟悉的声音“是不是还睡觉了,出来吗!”我一时半会儿没有反应过来,想什么人的声音这么有磁性,我赶紧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说“我准备起床了,刚睡醒。”我一边穿一边跟他聊天。电话里的人告诉了我他的高考成绩,顺便展望了一下未来,然后数落了我一顿,说我堕落的只考了那么一点分,然后说节哀顺便。我仔细一想原来是这小子,在这个世界上比我妈还爱数落我的人只有他了。我不好意思说什么,确实我发挥的比较异常,他虽然成绩比我好不到哪里去,但他是体育生,所以人家的前途比我光明。他还说将来和我就是两个级别的人了,同志你需要努力啊。我只好听他调侃,没法发脾气。我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个世界上的人真势力,比别人强一点就看不起人,连自己的男朋友都不例外,看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终归还是一个“人”字,谁没有点想法啊,人都有庸俗的一面。以后各自上各自的学校,来往的日子就不多了,我可能成为孤家寡人,至于他在将来会不会成为风流浪子也很难说,马克思教导我们要辨证的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设想一下未来,还真有点后怕。不过,我俩毕竟风风雨雨的走过了高三,共同迈出了高考这个门槛,感情基础不错,所以我在后怕的同时心里还是有一些安慰的。他说要去公园玩,我也没有拒绝,好久没有出去溜达了,怎么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我发现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穿衣服接电话双管齐下了。

这小子叫匡威。既是高中同学,也是哥们儿,个子蛮高。关键是他是我的男朋友!

我出了门,才发现今天格外的热,太阳特毒,真不知道这么热的天气公园会有什么好玩的,匡威会现在叫我出来。我怀疑他脑子进水,以前他就经常干这种事情,比如大冬天的,那么冷的天,穿的那么多,他要带我玩蹦蹦床这么幼稚的游戏,我说都这么大了,而且穿这么多,多没劲啊,他说就要玩,要从中找回童年的乐趣,找回童心,我当时也觉得他脑子进水了,看来这次脑子进水也是有历史铺垫的。我一边走一边擦拭额头上的汗水,觉得这么约会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完后一想,代价是干什么事情都要有的。何况这个公园离我们家还不算远。

到了公园了,老远的在喷泉那儿看见一个人向我招手,我定睛一看,这家伙长帅了。

我说:“好久不见,想我没?”

“好想你啊,做梦都在想,有一天晚上梦见你丢了,我急的到处找,结果早晨起来之后发现自己在地板上睡着。”

我一听就乐了,这家伙睡觉本来就不塌实,该不会是编了个谎哄我吧?不过他这么说我心里特高兴。

我说:“几个月没见,你越来越会说话了,这么热的天气出来玩,是不是又要找童年的感觉啊?”

“几天不见,怪想你的,没别的意思。看看夏大小姐的辫子长长了没。”

“哈哈,拖爷的福,长了一寸。”我揪着自己刚扎起来的小辫给他看。

说完这句话后,匡威牵着我走到了喷泉旁边,说咱俩玩喷泉吧,我刚想批评他这么大了还玩水,他没等我张嘴就说咱们从中间穿过去,肯定特刺激。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拉着我冲进去了。哗哗的水,那么大,比下雹子还刺激,我俩一边喊一边冲,周围也有好多青年男女一样冲向那一边。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这么“受罪”的游戏。水淋到我们的身上,虽然打的有些疼,但是却觉得是枪淋弹雨。这让我想起了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战士们拔山涉水的千辛万苦的冲向敌人阵地的感觉。我喜欢淋雨的感觉,因为那让我觉得塌实,觉得实在。更喜欢这种湿淋淋的感觉,虽然只是“人工降雨”,但是我觉得仿佛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机,说实话,公园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就是这一喷泉让人感觉神清气爽。这一上午我就和匡威从这边冲向那边,甚至还在中间有些空地停留停留,等到中午的时候我俩已经成了水人。我觉得此时的我特别狼狈,可是匡威特精神,我像是残兵败将,而他却像是凯旋归来的战士,这让我觉得相当不舒服。他看着我累的样子还笑话我,说我体质差的像刚出生的小鸡,我一听这修辞用的多新鲜啊,刚出生的小鸡,看来他这么强悍的只能比喻成公鸡了。我没说什么,只是说我累坏了让他请我吃饭。

过了半个小时之后,我和匡威面对面的坐在了肯德基的一张桌子上,我哧溜哧溜的喝着可乐,他什么也不说,对我不屑,只顾吃他的汉堡。

我说你说点什么,他停了下来,顿了顿,问我打算上什么学校啊。我说成绩这么差只好凑合的上了。

他绷着脸说哦。

我说你呢,想去哪里。

哪儿也不想去。

这是什么脑子啊,考的那么好哪儿也不想去,我当时觉得他是不是汉堡吃多了,脑子都退化成了汉堡。

我说那你从此以后就步入社会了。

他没说什么,只是含含糊糊的哦了一声。

之后不久我们的见面结束了,只是要走前他对我说哪天把你的志愿让我看看,别上了大学以后找不见你。

生活朝着一个简单而又快乐的方向驶去,周围的空气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

报志愿的时候到了。

我拿着那本厚厚的志愿参考书,一页一页的翻。全书中最开头的那个大学是北大,其中在我这个地方招生的专业少之又少,我曾经向往过这块风水宝地,但是从来没有奢侈的想象过我会在这里安家。所以当我看到这所学校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看看有哪些专业然后迅速的翻过去,以免让自己幼时的想象重新澎湃,从而激起一层失落而又无奈的浪花,将自己那所曾经充满幻想与天真的心房冲的支离破碎。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

看完北京的又看上海的,发现还是一个词——遥不可及。这两个直辖市云集了全中国多少优秀的学府啊,有多少莘莘学子前仆后继的往这两座城市冲啊。不管是几本的学校,一说是这两个地方的,人家也不敢小瞧。我就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瞧人家某女,虽然不是A类学校,可是人家是北京的”。“你看人家某男,上海的××理工学院,将来准有出息。”我想是啊,那么难去的地方都挤进去了,不管有什么手段和学识,真的可以说是牛了。于是赶紧往后翻,省的心里不平衡。

从前往后翻了一遍书,觉得沮丧。于是我决定从后往前翻,先看后面的那些学校,果然还是这本书后面的内容眷顾了我。我拿起笔在书上选了几个顺眼的名称和几个比较喜爱的专业,填在了志愿表上。我安慰自己,现在哪所大学不一样啊,睡觉的睡觉,谈恋爱的谈恋爱,又不是进了这本书上前几页的那几所学校的校门就不睡觉不恋爱了。人和人是有差别的,分数与分数也是有差别的,志愿与志愿的差别更是大相径庭的。世界很大,没有必要非在北大这棵树上吊死,生活中有很多可行的路,而且条条大路通罗马,顺其自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上大学不光要考虑上什么牌子的大学,也要考虑学费,教学质量,学校硬件设施,还有学校与家的距离以及路费等诸多因素。你家在黑龙江。你非要去海南上学。去一趟火车飞机轮船的什么都坐了,然而就业率却不见得有多高。现在就算是清华北大就业率也不敢说是百分之百,何况其他学校呢。

我也想过选择师范类的学校,虽然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不是太感兴趣,但是为人师表,受人尊敬,而且从事这门职业收入稳定,工资与职称挂钩,教授以及高级教师的利润也是比较可观的。况且我从师范毕业不一定就得当老师啊。如果是中小学教师的话可以和青少年儿童打交道,尤其是教小学生,教学气氛比较活跃,我觉得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有益于身心健康,总不至于像白骨精那样整天坐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一天,又是腰腿疼痛又是颈椎病的,上网时间长了再来个网络综合症,年纪轻轻的落下一身病,将来结了婚生孩子都麻烦。我曾经也想象过当白骨精的情景,不过现在这么一想为了自己的身体还是不要从事这门职业了,虽然收入可观,但是身体才是本钱啊!本钱才是最重要的呀!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我觉得做出选择师范类学校的决定还是比较现实的,是太现实了。

志愿报完了,爸妈也没什么不同意见,收拾东西去了趟学校,交了表。碰见了柏晓茜和匡威,彼此暴力了一番,表达了一下许久未见面的相思之情。

之后的日子里,我用最悠闲的态度过完了高考后的这个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