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解读迷失中的家庭教育:女心理咨询师手记
21140400000003

第3章 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势在必行(2)

这时候两个“大国”还在“火气未消”时,“小国”即使是难负重任,也得“走马上任”,但是既然两个“盟国”都是为了让自己在“战争”中成为最为得理得势之国。那么总要让其一方胜一方败吧!两个“国家”平日里都对“小国”关爱有加,倍心呵护,也让“小国”真的很难对两个“盟国”之间的纷争下一决定。这实在太难了!让一个孩子在爱自己的父母那里做一个取舍的决定,我们难道想象不出来这对一个孩子将是巨大的伤害吗?这在心理学上说这是让一个孩子处于两难境地,这是很残忍的。

在“小国”迟迟不下结论时,两个“国家”为了争得一个说法,就不稀“物质讨好”、“语言拉拢”“小国”。“小国”这时候跟谁走的地近点,都会引起另一个“国家”的愤怒。一方得意,一方愤怒加剧,“战争”又会一触即发。这“小国”反而成了再次引发“战争”的罪魁祸首了。这样的罪过何以承担呢,一个柔弱的生命却承受这样的压力,这会压折这个小小的生命,多年之后这深深的罪过感还会沉沉地背负着。

“小国”在战争中无处可藏、无处可躲。他抱着头,捂着耳朵,但“战争”实在太激烈了,他的眼睛也蒙不住。眼见战争愈演愈烈,他内心几乎走到了极限的痛苦。但是“大国”双方满脑子里的愤怒,眼睛里充血似地放出最为刺人心肺的寒光。那“热血膨胀”的“战斗”“快感”让他们无法顾及“小国”的动人心魄的哭声与“求求你了,求求你了,别打了!”的呼喊声!

家庭“战争”中,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战争”还在继续,“战争”彼此伤害着,但“战争”也让彼此发泄了自己的情绪,不满、怨恨、指责……咆哮而出!虽然没能最终解决,但也能得一时发泄之快乐!但“小国”却难以消除心里被“战争”带来的恐惧与自责,毕竟战争的升级有他一份“功劳”!也许“身经百战”,早已“皮厚肉粗”了“大国”的战争一结束,他们或许很快就能调整自己,各自暂时回到自己的轨道上继续往前走了。至于这“小国”沉浸在战争的创伤中会是多久,会有多深,大概没有人注意了。他自己也都不清楚会有多久会有多深,他或许压根也不知道这样的伤痛很可能会持续一生!

“盟国”成立时,都沉浸在欢喜中。举行仪式的那时那刻真是激情满怀、热情高涨、心潮澎湃,甚至是心怀感激,感谢上帝给了这么好的伴侣,感谢上帝给了如此幸福的婚姻。都以为相互陪伴,相互照顾,相互理解、和平共处的美好生活即将开始了。但是“围城外的人想走进围城,围城内的人想走出围城!”走进围城容易,走出围城难!“战争”此起彼伏,俨然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了!

这“战争”的最直接、最无辜的伤害者却不是“战争”双方,而是被迫卷入“战争”的“小国”,这实在有违游戏规则。大概这是因为这是和平年代背景下的“家庭战争”才如此违规吧!

在没有能力逃离时,他只能一如既往地忍受着“战争”每次的“硝烟弥漫”,和感受着“战火纷飞”的“丰富”童年,还有那在“如花”少年岁月里“多彩”人生。他多么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快快能离开这样的战场。越远越好,越早离开越好,他不会留恋那份父爱与母爱,他不会眷恋那个还能栖身的港湾。他真的厌倦了那似乎永无平息的“战争”。他内心在年少轻狂的岁月里就疲惫不堪,背着这些父母给的“行囊”,但似乎走到哪里、走到何时都无法摆脱!

少年老成也好,未老先衰也好,大概都裹挟在他的言语间,行为里。忧郁成为了他生命的一种难以改变的色彩!这哪里像倒掉鞋子里的沙子那么容易呀!这些印迹就如同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一样!

他慢慢地长大了,长大后的他选择了离开家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寻找一份安宁,但是父母之间的“战争”不因他的远离而停止,也不因他的离开而减少对他的涉及。战争只要一发起,无论他身在何方,又在何时,他都还会被卷入。眼睛是看不到了,耳朵却不能不听,因为现在的科技实在是太发达了,也就是电话的出现,让他离地再远,声音毫无变化就能从遥远的家乡隔山隔海地即时性地传到他的耳朵里。伴随着可视电话的出现,“战争”的场景也会高清晰、绝对逼真地映入他的眼帘。想逃离这“战争”,想躲避这“战争”,这辈子好像是指望不上了。“血缘”是上帝注定的,我们可以选择一切,但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他们生育了子女,就注定要让孩子永远和他们的“战争”搅合在一起一直延续下去。

唯一让孩子心理上得到安慰的是,随着岁月的积淀,懂得了平静看待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也懂得了把“战争”对你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化;懂得了维持“战争”之下的尽可能“和平共处”!

还在“战争”中的,还在为“战争”而准备中的人们,换一种方式“对话”吧,以此来达成“共识”!“战争”不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外交手段”!

看着孩子们可怜的人生,真的还忍心就这样“战斗”下去吗!

3.家庭“战争”中,可怜的“受益者”

一对伴侣,既然彼此有缘一起共度人生,那就无条件接受对方的一切,无条件去爱对方吧!

父与子的“战争”

写了一篇“争得战争的同盟”的文章,如今又要写后续了。真真切切现实版的家庭之中的“联盟”,也切实的演绎着联盟之间的“战争”。其联盟的稳定性与战争的持续性绝对能与伊拉克战争相提并论,甚至这“战争”还遥遥无期地会持续下去!

这是我最近结识的一个朋友。他说我可以把他作为一个案例。但是这样的案例,我实在感觉到发生每个人身上太沉重了。

我一直在强调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奋斗的人,一种是自信并快乐的人,一种就是在自卑中努力艰难爬行的人,这两种人大都会成功。我的这位朋友应该他属于后者。他是一位名牌大学的统招博士,读研究生其间一年半都没在学校,结果还能写一篇很有影响力的论文让其导师大为赞叹。据说,其父亲大人一直都认为他们的家谱应该从他本人那一代开始排序,也就是他父亲想做整个家族的老大。这在我们常人看来,近似为荒唐之举,此父绝非低调之辈。事实上,通过与这个朋友的接触,发现他本身也略具有其父亲的张狂特质,他自认为自己是才华与人品的上等之人,当然他确实为人真诚、厚道,但恐怕一个我们眼中的正常不会说自己属于上等人。也许我该承认此朋友的才华足以弥补他的自大和孤傲。

十年才回家一次的他是带着很多故事让我认识的。他给我讲述了他从小就被父亲打,一直到后来,他开始反攻。离家大概十年后,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他说他还是找不到家的温暖。他体会到的还是没有被时间冲淡的矛盾(看来时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心灵深处的矛盾再次激起了父子之间的冲突,一怒即发的这一仗是真打了。慢慢老去的父亲已经打不过正当壮年的他,就开始撞墙,撞地墙上很多血。他急中生智打了110,警察来了。此父亲毫无顾忌的宣称是自己儿子(他)打了他……最终,警察查明原因把父亲带走又放了出来。他很平静的讲这些不久的往事,但他的心里会是平静的吗!

不仅如此,他的二弟也时常与其父亲打架,打架打到双方都拿菜刀的程度,胜负自然一直都不见分晓。最为好过的是其三弟,他学会了躲避,不会专门与其父亲发生正面冲突。如今到了而立之年的他与其二弟都没有结婚,也只有三弟走进了婚姻,这个唯一家庭战争的幸运儿。如果说他学业上的成功得益于他母亲的爱的话,或许这没有人会怀疑!但是……

父亲的工资比较高,但他们弟兄三人买房,他父亲一分钱都不出,只有母亲一个人出钱给三个儿子买房子。显然,父母之间久远的仇恨早已延续成为父子之间的仇恨了,这样的仇恨如果在父亲的有生之年不化解的话,就会一直带到父亲的坟墓中!

父母“战争”是父子“战争”的根源

他说,母亲是那个年代的高中生,在当年如果不是错过机会,一定会发展很好,妇联主任什么的都没问题。母亲精明能干,父亲有时候工作上的人际关系都要母亲去打理才得以好过。父亲是当兵的出身,是个极其自卑的人。由此,我们很快就能看出来这两个人的“战争”的根源了。我的朋友,我可怜你生活在抱怨与指责太久了,身心或许会很疲惫的!你是否在今天能重新认识你的父亲呢!做一个公平的论断。

父亲过去经常会打母亲,母亲也经常给他们讲述父亲打她的事情。他如今都认为母亲只是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事实,她是大是受害者,是个可怜的女人。然而,大概每个人都会站在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讲述我们与他人矛盾纠葛!

在家里,最初的战争是父母之间的战争,女性最大的优势是善于倾诉,她往往选择的最佳对象就是自己的孩子,由此,父亲在孩子心里的形象与尊严都慢慢消失殆尽,甚至就无从存在过。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儿女对于一个父亲而言,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他也非常希望自己在孩子的眼里是个堂堂正正的父亲,然而,他好的形象几乎没有机会建立起来,除了与其母亲的“战争”一场场上演外,就是其母亲反复对孩子们讲述着自己的暴行的时间与空间。

他很可能会被完全孤立起来,他的愤怒使他的战争矛头不断地扩散开来,他会变得冷漠,也很可能开始仇恨自己的孩子。当然,无论他与谁的战争都无法使他取得完全的胜利。虽然“战争”爆发的过程他发泄了自己的情绪,但是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不占优势,他要与整个联盟进行心理上的较量,这是最大的艰难。特别是战争结束后,如果他看着对方那么多人一起拥有胜利的笑容,这是最让他难以承受的,也是对他最为有力的打击。俗话说,对敌人最大的反击就是在他痛苦时,你笑着。慢慢地随着孩子们的长大与他自己的衰老,他越发孤立,他也就越发愤怒了。然而,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他该有的回报!这个男人的痛苦和悲哀可曾有人知道。

人的情绪总需要有一个出口,他会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其他发泄的途径。他在经济上不予扶持儿女,他想以这样的方式惩罚自己的孩子的同时发泄自己的不满。他采取了经济制裁而不再是直接的冲突,因为直接的冲突会让他受到很大的损失。事实上,这也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他的收入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给他带来一定的安全感。由此看来,他始终都不是战争的受益人。一个父亲的人生就这样走着。

由此看来,是父亲与母亲的“战争”演绎成父亲与母子“联盟”的战争。大众所知,战争并非势单力薄的国家不敢参与的,甚至他更有战争的欲望。人都趋向于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利益之间能让自己最大利益化。小国与大国战,世人都知道,每战必败,这最不可能最大利益化的行为而被小国们如此乐此不疲,大概是民族心理的不平衡造成的。他们在战争中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这也是获利!大概这位父亲也是在争取尊严与抗拒自卑的“战争”中“获利”吧!

“战争”导致的后果

他给我讲述了他弟兄三人与母亲一起躺着看电视的情景,弟弟会拍着母亲的肚子叫母亲“胖胖”(母亲比较胖)。这样的幸福情景与以上的故事没办法联系在一起,但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在如此愈演愈烈的战争中,这样的幸福和谐显得尤为突出,即使不协调。他讲起这样的情景也是喜形于色的,幸福感难于言表。由此看,母子之间不仅仅是亲情,也是他们父母之间“战争”时,母亲最为坚实的联盟。这位朋友的母亲几乎是每天都会给他打电话,母亲确实是他心理上的依靠。十多年来,他经历着生活的种种,也只剩下了母亲的电话那头的安慰罢了。

但是,他与二弟对于感情的付出是非常大方的,这说明他们对于情感的需要也是最为迫切的,付出多少,实际上是想收回更多,就如同投资就是为了回报一样,但是结果往往是投资失败。

一个孩子十年回家一次,这是为了躲避战争,他不想看到父亲与母亲的“战争”,他更不想与自己的父亲发生战争!工作中,他经历了不少的坎坷,他生活在不安全的状态中,他每次都会做最糟糕的打算,比如,他预测博士毕业后,他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去吃低保,甚至他现在都已经打听清楚他能拿到150元的低保了。一个名牌大学的统招博士如果都有这样的人生规划的话,我就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生活了!痛苦和悲哀一直伴随着他。

我时常感叹我们这些70末、80初的人还有多少人没有故事,还有多少人是一路笑着走人生的呢!我们经历的坎坷真的是财富吗?

这样的家庭战争会被父亲带进坟墓就停止了吗?,或许不仅仅就此结束,会延续,会传承,会发扬光大……

父亲生活在孤立的状态,儿子生活在保护母亲的保卫警觉状态,这里最安全的大概是母亲吧!毕竟在她受到攻击的时候,她是有人保护的,她足以让她多年前的委屈都讨回来。“风水轮流转”这个词更确切地说明这一点!

反思吧,亲爱的父母

这半年有个学生一直做心理辅导,她与此朋友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母女联盟与父亲的“战争”打地“水深火热”,基本上到了“分家”的结局了。这个孩子一直对父亲深恶痛绝,也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叔叔们都精神不正常。很容易看出这个孩子与其父亲在气质类型上很相近,甚至与整个家族都很接近,她对家族的排斥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事实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自我不接纳,她与人交往过程因为害怕拒绝而远离,很孤独。长的很漂亮,个子也比较高,但她很自卑,而且她会因为听别人说她的个子不能长高痛苦好几天。

我想即便父母离婚,这孩子如果不能公平地看待父母之间这么多年的冲突的话,她就会一直感到孤独和浮萍的无根的感觉。

我对她的辅导思路就是让她真正知道父母之间的纠结绝非单方面的原因。据她讲,她的父母的原生态家庭完全不同,但不同不代表某一方就是错误,如果当初父母都能采取积极的方式来接纳对方的不同,或许今天就不会这个结局了。

她今天对爷爷奶奶的评价也是不公平的,她能回忆其她小时候常跟奶奶一起玩,门口有卖东西时,爷爷奶奶常给她买。从对她的辅导中,明显看出她对父亲及其家人的评价源于她的母亲。自然她的父亲对她的爱也被母亲带有个人私怨的评价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