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解读迷失中的家庭教育:女心理咨询师手记
21140400000022

第22章 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9)

孩子们缺少生命的扺掌,就恰如这脊梁弱的很,扛不起整个身体的重量,一旦有一点东西压到身上,就直不起腰来。我们这人一旦精神上缺少支撑,那是真难扛起整个生命的发展。

现在孩子的个性往往是“群性”,比如追星,成群结队的追,追地倾家荡产,还要追。我们老百姓会说这孩子缺根筋,书面化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支撑,只能依靠别人的生命价值来完成自己生命的寄托。就恰如这实现不了的梦想,让别人来替自己完成一样。心理学上认为这是一个人内在的投射。

现在我们所吃的鸡、鸭、鱼、羊、牛等都是速成的批量产。小时候,妈妈煮羊肉时,总要用布头包些茶叶,放到锅里一起煮,以便去除膻味。但现在炖羊肉因为羊都是速成的,所以恐怕就不需要这样的老套了,吃着羊肉,如果没人告诉我,我甚至连这是什么肉都不知道。那鸡肉吃的也跟吃馒头一个味。至于其他的肉类食品早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味道,甚至营养成分!由此出现了,吃鸡蛋就吃柴鸡蛋,吃鸡肉也去农家找,寻找过去的感觉。

记得去年去一个初中同学家里,我们中午在她父母那吃饭,她母亲做的臊子面。在吃饭时,她父亲说,“这些菜都放心的吃吧,现在中央领导都难吃到这农家肥浇灌出来的无污染的菜了。这些菜从来没有施过肥,也没有打过农药。绝对的无公害。”但我们在城市里,如果哪天遇到个农夫拉着自己产的菜出来卖,都会很兴奋跑去买,因为我们每天吃的菜已经没有季节区别了,也吃不出季节的变化了。

我们失去了什么?失去了自然、也失去了精神,我们最终失去了内在单纯的精神支撑。自然界一旦缺了自然,就会变成灾害,人一旦缺了精神,也就无法成长为一个人。

培育孩子的精神脊梁

我有一个学生现在上高二了。据她和她家人讲,这个孩子小时候个子与同龄人相比,个子比较高,但慢慢长大些,发现她开始背部往外躬,周围人难免会说那么一两句。特别到了青春期,孩子特别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时,越是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她就越加自卑,总是觉得周围同学伙伴看不起她,也不喜欢她。后来父母就带她去医院看,也为此花了很多钱,做了手术,对脊柱进行了固定。现在走起路来,不注意看也看不出来什么。但这个孩子就一直不接纳自己,甚至到了后来这个孩子感觉周围的同学嘲笑她,有些男生骂她。据她的班主任讲,班里的学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后来发现这个孩子出现了幻觉。我们难以想象她有多么痛苦。只好接受精神方面的药物治疗了。这让经常会想起这个生命怎么会如此的脆弱呢,就这样一段路就把她压垮了。

网络上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把它摘录下来:

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2003年大学毕业,获得会计与财务规划双学士学位,2005年出版励志DVD《生命更大的目标》获“澳洲年度青年”称号,2008年任国际公益组织“没有四肢的人生”总裁及首席执行官,2009年出版励志DVD《神采飞扬》,2010年出版自传式励志书籍——《生命无限:给那些可笑的美好的生命》。

他就像一尊素描课上的半身雕像,没有手,也没有脚。名叫尼克·胡哲的男人。

他出生就没有四肢,但命运的捉弄并没有扼住他的咽喉,他发自肺腑的温暖而坚强的笑容,以及启迪他人心灵的掷地有声的话语,便是他对命运的有力抗争。虽然他没有四肢看起来的确与众不同,但他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都足以让他“不仅不逊常人,更是凌驾于普通人之上。”

个人语录:选择就会被选择,拥有就会被拥有,而给予同样会被给予。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而做有意义的事就是活着。

如果你把快乐建筑在转瞬易逝的事物上,那么快乐也变得很短暂。要想生活美满充实,就应该珍惜我们拥有的,而不是只惦记着没有或欠缺的东西。我告诉人们跌倒了要学会爬起来,并始终爱自己。

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没有失败,没有失败者,失败,其实是放弃,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地投入,要有希望,为梦想而前行。

面对人们讶异的表情,尼克自我介绍时常以说笑开场。“你们好!我是尼克,澳大利亚人,今年28岁,周游世界分享我的故事,我一年大概飞行120多次,我喜欢做些好玩的事给生活添色。当我无聊时,我让朋友把我抱起来放在飞机座位上的行李舱里,我请朋友把门关上,那次,有位老兄一打开门,我就‘嘣’探出头来,他当时被我吓得跳起来。我心想,他们能把我怎么样?难道用手铐把我的‘手’铐起来吗?”“我喜欢各种新挑战,例如刷牙,我把牙刷放在架子上,然后靠移动嘴巴来刷,有时确实很困难,也很挫败,但我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很容易在第一次失败后就决定放弃,生活中有很多我没法改变的障碍,但我学会积极地看待,一次次尝试,永不放弃。”

这样的生命是一个内在丰盈的存在,他的成功就源于此。

还有个学生是高三的宏志生,学习成绩最初特别优秀,但一到高三学习压力特别大,一心就想跟周围的同学一争高低,一心就想在全班乃至于全年级名列前茅,但总是事与愿违。当然,我们知道这样一个从农村考到这里来上宏志班的学生,在他们当地而言那也算是赫赫有名了。一心想维持盛誉,也在所难免。但优秀的群体中,学习基础和能力上,大家都不相上下。继续往前走,只有心理的状态会让他们分出上下。

他的这个心态已经是犯了在这个群体中的最大禁忌了,是不可能达到他想达到的结果的。他只会感到越来越挫败,他每天都在努力争得第一,每天也都在焦虑和恐惧如果拿不到第一该怎么办,那他如何才有时间去学习,如何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呢。更准确地说,这孩子是一门心思用来焦虑了。他前段时间只好回家休养,他要死要活的状态把家里也折腾的要命。最近来学校,但不能参加考试,一到考试,他就回宿舍。

有一个教授把现在的学生分为三类,一类是无所谓型,整天得过且过;第二类是心气极高,欲望极大型的,一心只想超过别人,一心只想站在别人前面;第三类是喜欢学习型。没有什么多大欲望,只是喜欢学习,只是在学习上感受到快乐。第一类学生自然是被淘汰的,第二类学生会异常辛苦,也异常痛苦,因为他们被功利的学习目的压地喘不过气来,还总被甩到后面。而第三类学生学习不为家长,也不是为了获得各种荣耀,学习就是件单纯的事情,满足内心自我充实与快乐的需要,还有那种活着的价值感。这样的学生往往会在学习上有着持久的动力,即便遇到挫折,但因为他本身的关注点不在追求名利上,所以他能很快地把注意力又转向他喜欢做的事情上去。这样的孩子不成功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越少单纯,越是能得到更多的快乐,因为他身上背负的世俗与功利少。一个人越是的人生目标越是单纯越是能持久,越是追求生命价值的人越是能在坎坷的人生过程中坚持下来,这就是精神。一个为了争得功名利禄的人,我们绝对不能称其为精神,这样的人只是一个为外界活着的躯壳而已,内在很空虚,只有外在的争夺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难免容易倒下。

每次想起这两个学生,都让我想起一些外在残疾,内心强大的人。有着强大精神脊梁的人,活地勃勃有生机,所有的坎坷和挫折都无法压垮他们。而我们自己的学生,经历的人生比起这些人,又算得了什么呢,而却被压成了极其悲痛的人。

我们要培养一个人,一定要让他找到精神的追求,因为我们当下不缺少物质了。我们要及早的引导一个人在过程中感受自身的快乐和价值,帮助他们感受精神层面需要的满足,追求一个单纯的社会价值的目标。而不是让我们继续培养那些追逐名利的“才子佳人”将来为追逐利益而不折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