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主妇重生七十年代
2045600000002

第2章

原来这家共三儿子一闺女,这闺女名叫李乐,刚刚才十岁,读三年级,因为发高烧出麻疹三天三夜未醒,刚刚手术的李乐就穿了进来,成这家闺女李乐,真是见鬼了,哪有这样巧,名字都一样,人家说前世有缘,真是一点不假,也许这就是缘吧!

老大李光才十六岁,因家里穷小学一毕业就辍学了。如今在家里帮着挣工分、供三个弟弟妹妹上学,人也老实本分,心地善良。

老二李明就读初中二年级,皮肤白白净净,方方的脸上长着一双浓眉大眼,笔直的鼻梁、薄薄的嘴唇,看上去有些滑头、调皮,长得不瘦不胖,英俊潇洒。

老三李磊读五年级,穿一件旧的红色上衣,套一条蓝色裤,脚踏一双灰色球鞋,那双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皮肤、脸型、鼻子、嘴巴跟李明很是相似,活泼可爱楚楚动人。

这老二李明老三李磊吃完饭就去上学了。

小女李乐读三年级,因为出麻疹烧得厉害,这一病睡了几天几夜,吓得全家吃不好睡不好,她也几天没有去上学,本来学习就不咋的,长得还算是聪明伶俐,家里就她一个闺女一家人把她当宝贝似的疼着。

现在的娘叫孟来英勤劳贤惠,是个苦命的人,从小就失去了双亲,成了孤儿,爹娘临死的时候把她托付给这个李家做了童养媳。

这个李家就是李乐现在爷爷奶奶家,李乐的爷爷奶奶一共生了五个孩子,老大叫李建中,就是李乐现在的伯父。

手下又接连生了三个闺女,都夭折了,最后又生下一个男孩名叫李建华,也就是李乐现在的爹。

李建华五、六岁的时候,老是生病,长得骨瘦如柴,爷爷奶奶很是烦恼,伤透了心,这手上一连生三个闺女都死了,好不容易又得了个小的儿子整天生病,四处求医无效。

无赖听人迷信说,得抱一个童养媳来冲冲喜,经一朋友介绍说,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孟家庄,庄里有一个女孩是孤儿正要托付人来养。

爷爷只好亲自去到哪里,把孟来英(李乐娘孤儿)接了回来,当时她也只有四五岁,给了人家一点点的赏钱就领了回来,说的也巧,自从孟来英来到这个家以后,李建华跟这孤儿还真是有缘分,玩得很是开心,他从此一天比一天能吃能喝,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强壮起来,但是好景不长,没过两年爷爷奶奶又相继去世。

他们去世后,李建华和孟来英才八九岁,伯父李建中也只有十八九岁,幸好爷爷奶奶留有一大片房子,还有一些薄家产,加上伯父当时又勤快、比较善良,又长得英俊潇洒,一表人才,还读了点书,有些涵养,就带着老实巴交的李建华和孟来英一起生活。

李建华小时候老生病爷爷奶奶就一直没让他进过学堂,可人长得高大魁梧,英俊潇洒,又善良老实,又吃苦耐劳,他跟着这哥哥李建中到处做工来维持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十里八乡的人都很佩服他们,也就知道了他们的大名,就这样李建华孟来英和李建中一起过了几年的舒心、安定的日子。

在李建中刚刚满二十二岁时,那河对门就有人上门来说亲,李建中觉得弟弟他们还小,还不想早早的就被家庭束缚,可人家一再的登门苦苦来求,加之村里的好心人劝说。

李建中就没有再推辞,见了几次面以后觉得人还不错,那女人叫张大连,才二十来岁,长得人高马大,浓眉大眼,还算白净,能吃能睡,做农活也是一把好手,说起话来好像连珠炮似的,直性子。再说家里还有这两个拖油瓶,李建中也就没多在想,第二年年底就稀里糊涂地把婚事给办了。

完婚的第二年夫妻两就生下一大胖小子,取名叫李飞,一家人沉浸在快乐之中,平时相互之间的一些不愉快也随着孩子出生就风吹云淡地过去了。

有了这孩子,孟来英(李乐娘)就一边忙着家务活,一边悉心地照看着侄子李飞,李建华就跟着哥哥李建中嫂嫂张大连他们赚钱养家,这日子还算是比较平定了些。

就这样有日无夜的过了几年,伯父李建中家里相继又添了几个小孩子,那老二叫李黄,老三叫李腾,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家里的人口也越来越多,生活也就越来越拮据。

就在李建中刚三十二岁这年,二儿子李黄突然生急病夭折了,全家人都处在很悲痛之中。

这一年李建华也有二十二岁,也到了结婚年龄,本来孟来英就是给他找来的童养媳,虽说还没有正式结婚,可他们两个人这么多年来的默默相处,早已经是情投意合,在一起睡了有几年了,只是一直没能怀上孩子,好不容易才怀上个孩子,家里又出了这样大的事。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嫂子张大连开始找事了,硬是逼着大哥李建中跟弟弟他们分家,还说李黄的死是因为孟来英没有看好故意害的,闹几天以后,李建中实在想不出其它的办法,毕竟是自己老婆孩子重要,最后还是分了。

老实巴交的李建华和孟来英跟哥哥嫂嫂分开以后,就给了两间房子住,一切又从头开始,借了点钱买了点厨房用的东西,什么都没说就单过了,他们也很知道,哥哥和嫂嫂把孩子李黄一死,心里不好受。

虽然平日里大嫂做的事与说的话很蛮不讲理,也没有去计较那么多,毕竟大哥从七八岁就一直带着他们到现在,再说还有这几个侄子需要哥哥他们来养活。

可是,人往往就是福不同享,祸不单行。在他们兄弟两分开才不到一年,虽说刚刚又添了一个小侄子,取名叫李达。

李建华孟来英也喜得贵子起名叫李光,应该说是个大好的事情!就在小侄子李达生下来一个多月,李光生下来满月那天,那李建中的第三个儿子又得了急病死了。

一家人心里悲喜交加、惶恐不安,那大嫂张大连硬说是弟弟家的小孩克死了他们家的儿子,还说弟弟跟弟媳妇没有结婚生子,破坏了家里的门风,使得他们家孩子一个接一个死去,把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家闹得是鸡犬不宁、鸡飞狗跳,发疯似的要把弟弟与弟媳妇一家赶出家门。

可怜兮兮的李建华和孟来英实在是被逼无赖,带着才刚刚满月的李光,光着屁股离开了那个伤心无比的家,看着他们无家可归,又身无分文,村里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都建议村队长把村里面的创库腾一间出来,总算他们有了一个栖身之地。

这么多年来,李建华和孟来英又相继生了老二李明老三李磊,小女李乐,再也没有跟哥哥嫂嫂他们家来往过。

老实巴交的爹娘省吃俭用,在村子后山边搭了三间瓦房,(靠着亲戚和乡亲们帮忙)后院也简单搭了几间矮房,(厨房、厕所猪窝、鸡窝、牛棚),李乐家住在李家湾西头、伯父家住在东头,因为两家老吵架,盖房子时故意离得远点,就这样伯母还经常找茬。

村里十几二十户人家,面向一条河,背靠一大片山,土地贫瘠,靠河边都是些沙石地,遇上绵雨季节,靠近河边的沙地就会颗粒无收,解放前这李家湾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李家湾,大 肚汉,

十年九不收,

发 水就讨 饭,

村里不见人,

锅台宿大雁。

前几年,在现在的生产对队长的带领下修造了一条长长的大提拦住河水,才稍微好了一些,村里人祖祖辈辈总算相安无事。

七十年代初期,整个社会还是比较封建落后、********激烈、弄不好你就会戴上资本家、反动派,左派、右派的帽子扣上。轻则写检查、重则脖子上挂个黑板什么的游街走巷的批斗批斗、再重一点酒坐牢劳动解造解造。

吃的是大锅饭干活都是大集体、你想养个鸡啊、鸭什么的都有限制,一家几口人百日百工挣工分,到年底粮食有时还不够吃、钱也没得分、甚至有的家庭还超支。

就仅有几个生产队管事人员,家里还可能凑合过得去,还有一些上辈子留下房子、或是家底厚实,也就过得好点。

李乐家每年的都是年肉拿不回来,加上盖房子差一些债,这不老大李光只好辍学帮家里,到年底才不至于超支。可小女李乐这一病娘又耽误几天工、自己的学习也落下了。爹娘忧心如焚盼着孩子醒来。

李乐虽有万般不如意,可再细细一想,能让自己重走一次童年的美好时光何乐而不为呢,再说你来都来了还能怎么着。更何况这些家人还很是在乎她,心疼她,也就没再多想。

这家虽穷是穷了点,墙壁都是泥做的,刷了层薄薄的白石灰有些发黄了,卧室里没几件像样的家具,可我都这么大还能得到家人这样的疼爱,这在前世是从来就没有的、不打你骂你就算不错了。

这娘孟来英看上去娇小玲珑,显得有些憔悴,穿一件花布无袖杉、套一件纯蓝色裤,踏一双黑色旧布鞋,这正是农忙季节,抢收早稻还要插晚稻下去,可想而知要多忙就有多忙,还要照顾她这样的小老人,真是太不容易了。

李乐庆幸能穿到这丫人家,更庆幸有这年轻爹娘、善良的哥哥们疼爱,尤其是庆幸自己还能从新规划一下前世没能实现的人生价值,一定要好好努力,长大了帮着全家过上好日子,享受着亲情、友情和未来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