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习惯成就一生——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66个方法
20197100000006

第6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2)

虽然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等于帮助他们在学习上树立自信。当一个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他就会充满信心地去解决,而不是逃避或退缩。

事实证明,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一定也有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孩子,也往往伴随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你如果希望孩子今后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那么首先就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告诉孩子主动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产生畏难情绪,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如果孩子自己解决不了学习上的难题,就要主动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切忌不懂装懂。教导孩子正确使用学习工具,比如熟练使用字典、词典。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地完成家庭作业。和孩子一起学习。

学会独立思考

“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做,怎么办?”

“别着急,儿子。妈妈洗完碗后来帮你做。”

“爸爸,这道作文题太难写了,我怎么想也写不出来。”

“别着急,爸爸马上到网上去帮你找一篇范文。”

“妈妈,地球为什么会有引力呢?”

“爸爸,青蛙为什么要冬眠呢?”

许多孩子在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找方法,找答案,而是问父母,希望父母给自己答案。

这时,很多父母总是对孩子有问必答,却很少有父母对孩子说:“你自己开动脑筋想想,该怎么办?”那些对孩子有问必答的父母,虽然解决了孩子当时的问题,但这样的“忙”最好是少帮或不帮的为好,因为孩子一旦养成对父母的依赖,遇到问题时就不会独立思考,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父母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陪伴在他身边。当他遇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又没有人指点时, 这会打击孩子的信心,使他容易产生自卑感。因此,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在《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一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卓娅的学习成绩很好,虽然某些功课她学得很吃力。

有时候,卓娅做数学和物理学功课做到深夜,可是始终不让舒拉帮助她。有很多次,舒拉早已准备第二天的功课了,可是卓娅仍然伏在桌上。

“你做什么呢?”舒拉问。

“代数。算不出这道题。”

“来,我算给你看。”舒拉说。

“不用,我自己想想吧。”

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舒拉生气地说:“我睡觉去了!答案就在这里。你看,我放在这里啦!”

卓娅连头也不回。舒拉遗憾地挥了挥手,离去了。卓娅又做了很长时间。在十分困倦时,她就用冷水洗脸,洗完后仍然坐在桌旁。算题的答案就在旁边放着,伸手就可以取来,但是,卓娅连往那边看上一眼也不肯。

第二天,卓娅的数学分数得了“优”,这事并不使班上任何人感到惊异。可是,我和舒拉都知道这个“优”的代价是什么。

卓娅之所以得到“优”,是因为她努力思考。一些睿智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是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启发孩子去想、去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所经历过的经验,还可以通过查资料,等等,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而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步得到锻炼与提高。

只有勤动脑、勤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孩子遇到问题时“一卡壳”,父母便赶紧去充当“救火队员”,孩子的思维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而孩子如果经常面对各种问题,大脑的思维就会比较活跃。因此,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要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学会自己去思考。不要轻易帮助孩子,而要引导孩子自己去独立思考。让孩子自己“当家作主”,自己的问题自己处理。鼓励孩子去创新。不要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鼓励孩子大胆设想,然后求证。与孩子玩一些有积极思维的游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制定假期计划寒假、暑假、“五一”、“十一”、“元旦”,现在孩子的假期很多,如何充分利用假期,使孩子在假期里既能玩得开心,又过得有意义呢?那么制定一份假期计划是很有必要的。其一,有了计划,孩子可以合理地支配时间;其二,能有条理地去做在上学时不能做的事情;其三,能抽出大块的时间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其四,可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现在,许多父母一见孩子放假就“头痛”,因为父母要忙着上班,没时间24小时照顾他们,把上小学的孩子单独留在家里又不放心,因为他们的独立能力还很差。即使是稍大一点的孩子父母也还是不放心,因为怕他们独自外出会沉溺于网吧,或去做其他不应该做的事。这时,父母如果主动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假期计划,使孩子既有“事”可做,又能独自平安地度过一些时光或参加有意义的团体活动,这样既减轻了父母的心理负担,又能使孩子有意义地度过每一天,何乐而不为呢?

下面是一位母亲帮助初二的儿子张明制定的一份暑假计划:

时间:2005年7月10一2005年8月29日。

7月10—12日:写一份学习总结,然后自由活动(但不准去网吧)。目的:让孩子放松一下,因为刚考试完,可以放松一下心情。

7月1 5日:去科技馆或天文馆参观(事先已和几位同学约好的)。目的: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

7月14日:到乡下奶奶家(这天是奶奶的生日),为奶奶带去生日蛋糕,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奶奶买一套衣服(妈妈帮助挑选的)。目的:孝敬长辈,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7月1 5日:去少年宫报名,选择一项适合自己参加的夏令营活动,并填写好申请表。目的: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主,自已选择的能力。

7月1 6—1 7日:帮助父母打扫家里的卫生,擦玻璃、清洗地板,整理自己的“百宝箱”。目的: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

7月1 8—22日,参加市少年宫组织的到内蒙古草原与草原上的小朋友举行的联谊活动。目的: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习惯。

7月25—24日:清洗自己带回的用具、衣服,写一份参加夏令营活动后的心得,给结交的当地的小朋友写信。目的:告诉孩子,好朋友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7月25日:帮助邻居老奶奶打扫卫生。目的:培养孩子助人为乐、富有爱心的精神。

7月26日:上午参加同学们自主组织的一场篮球赛,下午打扫个人卫生,清洗球衣、球鞋。

7月27—8月27日:参加市少年宫举办的美术绘画提高班的学习,学习时间为每天8:30一1 1:50,下午在家练习。目的:培养孩子高雅的爱好。(当然,爱好有多种,选择时要根据孩子的喜好而定。)

8月28日:参加市小工委号召的“美化环境,我出一份力”的活动,到街道边的草坪上捡垃圾。目的: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教育孩子为公益事业出一份力。

8月29日:整理好上学要用的学习用品,整理自己的卧室,写一份暑假总结。

备注:除了参加夏令营外,每天早晨起床后锻炼身体半小时,每天晚上画一幅素描,白天要抽出一个小时学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主动去做,比如买一些简单的菜,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

这份假期计划制定得很科学,使孩子在玩的同时,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还注意从各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计划制定得再好,再完美,如果不执行到位,那么再好的计划也是一纸空文。因此,计划制定好后,父母要督促孩子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经常检查,看孩子是否把每一项都落实到位了。

当然,计划是“死”的,是条条框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调整,这样既能合理安排时间,也能锻炼优良的意志品质。另外,计划要制定在经过努力确实可以实现的水平上。因为过高难以实现,便会使孩子感到产生不安,产生自卑感;过低,则阻碍孩子正常水平的发挥。计划要制定在经过努力确实可以实现的水平上。计划要有具体的时间、事情。计划要符合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计划一定要坚决执行,特殊情况除外。计划要有弹性,要保持“不松不紧”的状态。

多读有益的课外书

“妈妈,给我买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吧,我早就想看这一本书了。”

“儿子,现在你哪有时间去看这些闲书啊!瞧,妈妈给你买的《语、数同步练习》、《语数甲、乙卷》,这些恐怕你的空余时间还做不完呢。”

“不,我就想看《十万个为什么》。”

“儿子听话,你差两个月就要升学考试了,考不上重点中学,你将来怎么能考上大学呀?”那位妈妈一脸的忧心忡忡,她强行把儿子从少儿科普读物的书架前拉开。

这是我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看到的一幕。

事实上,让孩子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对他的成长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霍金斯就曾说:“X射线结晶学的开山鼻祖威利姆·布拉格曾经写了一本面向儿童的科普读物,我就是在这本书的引导下,知道了人类可以利用X射线看到一个个的原子和分子,我感激幼年时期读到的科普读物,这些读物使我毫不犹豫地走上了研究X射线衍射的道路。”

同样,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之所以具有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拥有无人能敌的财富,与他青少年时代喜欢读课外书不无关系。

比尔·盖茨的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时代的发展有自己的远见。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思维和眼界比一切都重要,因而特别重视对孩子智商的培养。

在父母的影响下,盖茨从小就对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三四岁时,盖茨就跟父母学会了认字。盖茨喜欢思考,酷爱读书,他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了阅读上。盖茨所读的书不是一般儿童喜欢的连环画、童话故事之类,而是供成年人阅读的各种作品。他的父亲有许多藏书,他可以一连几个小时独自呆在书房里翻看。这些书开启了他通向智慧的大门,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比尔·盖茨7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连续不断地阅读这部大书。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盖茨居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他从小就不同一般。在书的海洋中,盖茨快乐地徜徉着。他认为在书中可以学到许多新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让孩子多读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既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又能促进其心智的成熟。因此,当你的孩子要求购买有益的课外读物时,你不但应该支持,而且还应该多鼓励。如果有可能也可以参与孩子的读书活动,这样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的同时,又能增进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呢?主动为孩子创造读课外书的条件,比如双休日不在家里玩麻将、扑克牌,尽量调低电视、音响的声音,这样就能为孩子创造安静的读书环境。鼓励孩子去读自己喜欢的、健康的课外书。帮助孩子解决课外书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长期的读书计划,并写读书心得。

不要成为考分的奴隶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重视孩子考试的分数。当孩子考试成绩比较理想时,父母往往比孩子表现得还高兴,又是带孩子逛公园、吃大餐,又是买玩具作为奖励;如果考试成绩较差,父母对孩子轻则苛责,重则体罚。久而久之,孩子从自己的分数里看出了父母的“晴雨表”。为了讨父母高兴,甚至为了得到更多的“奖品”,孩子拿高分应付父母,不管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在考试时总是想各种办法让自己“加分”。小恒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今年上小学四年级的小恒,有一段时间学习很努力,结果期末考试考了全班第二名。他的父母见此,乐得到处告诉亲朋好友, “我家小恒考了第二名,这小子,真行!”自然地,亲朋好友也会跟着赞美一番。小恒听着那些赞美的话,心里也乐了好几天。当然,让他高兴的是,父母因此带他去了天文馆、动物园等他以前盼了好久却没有去过的地方,并且承诺,只要他下次成绩保持在前三名,就帮他弄到跨栏世界冠军刘翔的亲笔签名。刘翔是小恒崇拜的偶像,能得到他的亲笔签名是小恒梦寐以求的事情。

小恒决定好好学习,但是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小恒也不例外。加之父母平时对小恒教育方法并不得当,因此静下心来没学习几天,小恒上课爱闹、不喜欢专心听讲和课后不喜欢做作业的“老毛病”又犯了,虽然老师加强了对他的教育,但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