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习惯成就一生——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66个方法
20197100000004

第4章 培养孩子生活上的好习惯(3)

孩子过分偏爱甜食对身体有害。从小偏爱甜食的孩子往往反应能力较低,这是因为儿童脑部的正常发育需要食物中含有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会损害胃口,降低食欲,减少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影响大脑发育;过分食用辛辣的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肠炎或胃部的不适;只吃荤食或只吃素食都不能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由于孩子年龄小,不懂得控制自己,这就需要父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饮食习惯。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挑食时,千万不要用打骂、不给饭吃等极端手段来惩罚孩子,这样的方法只会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挑食、偏食。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说:“你看,妈妈种的菊花如果只给它浇水,不给它施肥,它的叶子就不会长得这样水灵,而是干巴巴的,它开的花朵也不会这样鲜艳,而是又小又没有生机。人也一样,如果你总是偏食、挑食,身体就会因为缺乏营养而长得像‘豆芽’,而且极容易生病……”相信父母如果能耐心地用诸如此类的实例来教育孩子,孩子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做饭时尽量搭配合理,不要过荤或过素。尽量让孩子少吃油炸的食物。尽量让孩子少吃生、硬、冷的食物。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尽量让孩子少吃零食。在孩子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尽量少给孩子买所谓的高级营养品。

每天睡个好觉

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如果一个人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就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这样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同样的道理,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他的学习。因此,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父母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在生活中,多数孩子并没有意识到睡眠对自己的重要性,他们常会避过父母的耳目,在网吧里通宵达旦的玩电子游戏,或是躲在自己的卧室“挑灯夜战”,看((侦探柯南》、 《我为歌狂》等自己喜爱的书籍。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会损害孩子的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因此,只要发现孩子有“熬夜”的苗头,父母就应该想办法制止。

星期天早晨,江师傅起床后,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屋里喊儿子俊东一起去爬香山时,却发现俊东斜靠在床上看书,而床上的被褥还叠得方方正正的,根本就没有动过。

“俊东,你一晚没睡?”

“是的,爸爸,这本书太好看了,太吸引人了!我想一口气把它看完,所以……”

“可是,现在正是你长身体的时候,睡眠不足会影响你的健康的,而且你熬夜看来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以前我不是没有告诫过你,你也向我保证不再熬夜看书了,怎么老毛病又犯了?”

“爸爸,反正今天是休息,没有课,我一晚不睡不碍事的。”

“谁说不碍事?那是你还没有认识到睡眠不足带给你的危害。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你最近常感冒?学习成绩莫明奇妙地下降?这些肯定与你经常睡眠不足有关系。从今天起,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爸爸希望你以后每晚9点半准时上床休息,爸爸这样要求你,是爱护你,是对你负责,你能体谅爸爸的用心吗?”

在父亲语重心长地劝告后,俊东终于认识到了睡眠不足带给自己的危害,他向父亲保证今后一定要克服这个坏习惯。

这一次,俊东说到做到,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通宵达旦地熬夜,而是每晚9点半准时上床休息。一段时间后,俊东的身体又恢复得像以前一样结实了,而且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俊东的经历验证了一位生理学家所说的话:“睡眠是一切精力的源泉,是一剂最好的良药。”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是对人体的定期修复,也是对人体的不断充电,对人恢复体力,增加智力,保证健康都非常重要。

不过,要想保证睡眠质量,除了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外,父母还应告诉孩子要注意睡眠姿势。有关专家认为,比较好的睡眠姿势可采用以下方法:睡觉时采取右侧卧位,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这样脊椎自然形成弓形,四肢容易变动,全身肌肉松弛,有利于肌肉组织休息,消除疲劳。更为重要的是,右侧卧可以使心脏处于较高位置,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其负担。告诉孩子要遵循生物钟的规律,不要轻易改变睡觉与起床时间。教育孩子要珍惜午睡时间。在午饭后,人最容易感到困乏,这时如果睡上一小会儿,就会很快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告诫孩子上床后就不要再思考问题或想一些有趣的事情,而应该让自己安静下来,这样更容易入睡。睡觉前不要喝饮料,可以喝一杯牛奶,这样也能帮助孩子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注意个人卫生

“志龙,快来吃晚饭。”妈妈在厨房里喊道。

“好的,妈妈,我洗一下手就来。”关掉电脑后,志龙去卫生间洗完手后才开始吃晚饭。

“志龙,来,吃一块西瓜。”放学时刚进家门,妈妈就对志龙说。

“谢谢妈妈,不过我得先去洗一个澡后再来吃,您看我身上全是汗水。”

“你干什么了?衣服上还有好多尘土呢。”妈妈惊呼道。

“放学后,和同学踢了一场足球。”说完,志龙便去卫生间冲澡去了。

看到这里,您一定会说,志龙真是一个讲究卫生的好孩子。其实,有了好习惯,才会有好孩子。那么,志龙的父母是怎样帮助志龙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呢?

志龙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想尽办法让他感受到洗澡、洗脸和洗手的乐趣。比如,在洗澡时,水温调好后,他们便把志龙放进洗澡盆,不是胡乱地清洗干净就可以,而是放一只玩具鸭在澡盆里,让小志龙教小鸭子游泳,或是用一个小塑料杯,装满水后从志龙的脖子或背上往下浇水,慢慢地,志龙把洗澡当成了一种享受。用他自己的话说:“洗澡像游戏一样好玩。”

虽然爱洗澡,但志龙也像别的小朋友一样不爱洗脸。对此,志龙的父母没有用打骂来威胁他,而是像对待成年人那样,来让志龙自己挑选洗脸盆和洗脸用的毛巾。当志龙拿着自己喜欢的有长颈鹿、小白兔等动物图案的小脸盆和一条粉红色的小毛巾时,他的情绪变得非常好,主动要求妈妈倒水帮他洗脸了。一连好几天,志龙的妈妈都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志龙,逐渐地志龙也开始喜欢洗脸了。

到了志龙牙齿长齐了应该开始刷牙的时候,志龙的父母先是自己刷牙时有意识地让志龙在旁边看。几天后,当父母刷牙时,志龙也把一根手指放进嘴里,模仿刷牙的动作。这时,妈妈拿出为志龙准备好的幼儿专用牙具,开始正式教志龙刷牙。由于志龙已有用手指“刷牙”的经验,他很自然地喜欢上了刷牙。妈妈又教会志龙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嘱咐他刷完牙后要把牙刷洗干净……就这样,妈妈轻轻松松地帮助他养成了刷牙的习惯。

当志龙开始上学时,妈妈就经常讲一些要注意卫生方面的知识。当然,讲这些知识的时候是需要技巧的。志龙的妈妈没有用说教的方式,而是用儿歌和讲故事的方式,把孩子要注意的卫生细节,如洗手、刷牙等等都贯穿进去。这样,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使志龙明白了讲卫生的重要性,也就逐渐培养志龙讲究卫生的习惯了。

事实上,没有几个孩子天生就有喜欢洗澡、洗手或讲究其他卫生的习惯,但这并不要紧,只要父母有恒心、耐心、细心,想办法培养孩子洗澡、洗脸等的兴趣,孩子就会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了。以身作则。父母是最好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当父母注意个人卫生时,其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深刻地影响孩子。告诉孩子饭前和便后要洗手。告诉孩子不要边吃饭边抠耳朵、鼻子、挠头发等。告诉孩子衣服穿脏了要及时换洗,特别是内衣要勤换。告诉孩子要勤洗头和勤洗脚。培养对劳动的兴趣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各方面臻于完善的源泉。因此父母非常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帮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其具体方法是:让孩子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承担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比如孩子从2岁起,就要让他学会在睡觉前把自己的玩具都收回到玩具箱里。一个13岁左右的孩子,应该已经具备独立做家务劳动的能力,然而遗憾的是,部分父母由于自己工作忙,或溺爱孩子等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使孩子养成了厌恶劳动的坏习惯。事实上,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父母过分宠爱孩子,就会把孩子变成一个好逸恶劳、惰性极强的人。

美国哈佛大学曾对550名男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在这些孩子进入中年的时候,研究人员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不管这些人的个人能力、种族、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的程度如何,那些从小喜欢劳动的人,即使只在家里做一些简单家务的人,也要生活得比没有劳动经验的人更充实、更美满。

由此可见,劳动不仅能够造就一个人,能够使人获得各种技能,还是一个人快乐和幸福的源泉。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阐述了从小参加劳动对他终身的影响。在文中,朱德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给了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生活中已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

赵小兰女士是第一位入主美国内阁的华裔女性。赵小兰事业上的成功,用她自己的话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青少年时期父母给予的良好家教。其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是向孩子灌输好好学习,将来上名校,做大官,而是引导和要求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她的母亲在谈到自己教育孩子热爱劳动时,说过这样的话:“让孩子从小做家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情,它除了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外,还能使孩子养成务实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办事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也是增进家庭成员责任感和亲情的一种好方式。”

但在实现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孩子不爱劳动或是缺乏劳动意识。很显然,孩子不爱劳动与家庭教育有关。许多父母心疼孩子,认为让孩子参加劳动会累坏了孩子,因此什么都不让孩子干;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做事不够好,不如自己干省心、省事……这样孩子慢慢就会丧失劳动意识, 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

“涛涛,帮妈妈把饭桌上的碗筷收拾好。”

“不嘛,我正在看电视。”

“佳佳,帮爸爸去收拾院子吧。”

“不,我不去,我想去找亮亮玩。”

现代家庭之所以会出现诸如此类的种种现象,都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因此,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父母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的家教观念,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要尽量让孩子参加一些家务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劳动,并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相信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会有成就感、自豪感,并因此而热爱劳动。不包办。告诉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父母不要对孩子所有的事和家务事都大包大揽,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正确指导。即使孩子自己愿意做事,但有些事情不是他们生来就会做的,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否则,孩子遇到挫折就会放弃,并惧怕劳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孩子有权利选择做什么,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超过他们能力的事情,否则,孩子就会丧失对劳动的热情。鼓励孩子。当孩子主动做好一件事情时,父母应该给予精神鼓励,切忌用物质去刺激孩子,也不要说“你把地扫干净了,我就带你去肯德鸡”之类的话。不包办。告诉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父母不要对孩子所有的事和家务事都大包大揽,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正确指导。即使孩子自己愿意做事,但有些事情不是他们生来就会做的,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否则,孩子遇到挫折就会放弃,并惧怕劳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孩子有权利选择做什么,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超过他们能力的事情,否则,孩子就会丧失对劳动的热情。鼓励孩子。当孩子主动做好一件事情时,父母应该给予精神鼓励,切忌用物质去刺激孩子,也不要说“你把地扫干净了,我就带你去肯德鸡”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