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艺术5000年
19912200000060

第60章 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

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他的父亲是一位图画教师。由于这种家学关系,毕加索自小他就显露出绘画天分,在巴塞罗那艺术学校被称为神童。19岁时,他来到艺术之都巴黎,受到当时的表现主义的影响,画了一些以乞丐、流浪者、江湖艺术和马戏艺人等为主体的作品。

毕加索并不满足于表现主义绘画,他开始试图寻找新的绘画感觉。于是,他开始钻研原始艺术。1907年,毕加索26岁时创作了《亚威农少女》。这幅画标志着他的艺术道路开始转变。它与过去写实的传统手法不同,成为立体主义的先声。这一转变和他接受了非洲原始木雕有关。亚威农是巴塞罗那一条妓女街的名称。画面上一共有5个少女,或坐或站,搔首弄姿,在她们的前面是一个小方凳,上面有一掬葡萄。人物完全扭曲变形,难以辨认,构图不再考虑体积和质感,只有被粗硬的直线、微曲的弧线和色块切割成的画面。有人说,巴塞罗那的妓院是毕加索的第一所美术课堂。

1911年,立体画派在巴黎的独立派沙龙上举行了首次联展,绝大多数后来的立体派画家都在这里首次亮相,除了毕加索,还有勃拉克、克里斯、让·梅景琪、阿尔伯特、格莱茨和罗伯特等。画展和印象派刚刚出现的情况相同,遭到了舆论界的批判。但是,当时人们的欣赏趣味不再受制于舆论。出于这种心理,更多的人去参观了画展。立体画派成为画坛的先锋了。

虽然毕加索被称看作立体画派的创始人,但是他一生都在追求变化的风格。他自己一生所经历的绘画时期,大概可以分成“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抽象主义时期”。可以说,一直到到逝世,他都没有间断对新艺术的尝试。他一生没有特定的老师,没有特定的弟子,但所有20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不是在毕加索开拓的道路上前进的。毕加索曾经这样说:“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我们所做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自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在坎城附近的慕瞻市逝世,享年92岁。4月10日葬礼于佛文纳菊别墅的花园举行。毕加索一生留下的作品有6万多件,这个数量是相当惊人的,也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能比的。但是,这些作品好坏层次并不均衡,而且许多作品属于艺术的探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