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艺术5000年
19912200000024

第24章 达·芬奇的艺术表现方法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生于佛罗伦萨芬奇镇附近的安基亚诺村,1519年在法国安波斯城克鲁堡去世。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最杰出的代表。他不仅是著名的艺术家,而且是伟大的科学家,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恩格斯对他的评价很高,赞扬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

达·芬奇的父亲赛尔·比埃罗·达·芬奇是佛罗伦萨的公证人。达·芬奇是私生子。5岁时,他的生母被父亲遗弃,达·芬奇跟祖父在乡下生活。关于达·芬奇小时候的传说,最有名的是画蛋的故事。由于有绘画方面的天资,达·芬奇14岁就拜当时有名望的艺术家委罗基奥为师,到画室学画。这为他后来在艺术及科学方面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7岁时,达·芬奇和他的父亲搬到佛罗伦萨。在佛罗伦萨,他的绘画技术开始成熟,并且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理论。1473年创作的素描画((亚诺风景》使他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随后,他的许多作品巩固了他在绘画领域的地位,如《受胎告知》、《基督受洗》、《圣哲罗姆》、《博士来朝》和《持花圣母》等。

由于反对美第奇家族的统治,30岁的达·芬奇离开佛罗伦萨,投奔米兰大公洛多维柯·斯福尔查,为这位大公工作了17年。在米兰,整个宫廷都为达·芬奇倾倒,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个画家,还因为他还是音乐家、工程师、舞蹈家、设计师等等。达·芬奇有音乐天才,能歌善舞,演奏乐器也很拿手,谱曲也很有名。有一次,他应米兰公爵的邀请,作了精彩的竖琴表演。他还主持文艺演出活动,设计舞台背景和服装、道具。这段时间,达·芬奇创作了《岩问圣母》、《哺乳圣母》、《最后的晚餐》、《圣安妮》、《施洗约翰》和《自画像》等作品。其中,《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中,这幅作品立体感很强,人物的表情也很传神。因此,此画虽为素描小作,但其艺术美、形式美丝毫不亚于达·芬奇的其它鸿篇巨制。

此外,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以神秘的微笑而举世闻名,许多人第一次见到这幅画时,都会被她的笑容所征服。它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是达·芬奇花了四年(1503~1506年)时间,苦心经营的传世杰作。

据说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商人佐贡多的妻子,时年24岁。这幅肖像花费了达·芬奇的大量心血。所以,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佐贡多或其他任何人。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达·芬奇在法国去世,也就把这幅传世的杰作《蒙娜丽莎》留给了法国的卢浮宫,成为法国人民为之骄傲的财富。

多个世纪以来,这幅杰作一直被谈论的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它似乎会随着观赏者的不

同和观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有人说她的微笑“有时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略含哀伤,有时显出讥嘲和揶揄”。关于神秘的微笑,有下一个故事:达·芬奇请了一位优秀的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使这位高贵的妇人能像模特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她眼中的神情似乎在告诉观赏者她正在倾听。把她那双美丽的手与她的脸联系起来欣赏,你就会觉得她的神情诚挚、轻松和坦然。她的右二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没有任何依托,显得很放松,一点的拘谨都没有,仿佛正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背后的景色: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梦幻般飘拂不定,蒙娜丽莎的思绪仿佛沉浸在梦的世界里。

达·芬奇的这幅画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达·芬奇奇特的烟雾般的迷幻笔法。他把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美丽的外表完美地结合,对眼角、嘴唇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予以细致的刻画,使“神秘的微笑”达到妙不可言的境界。而且,许多人已经指出,这幅画的成功得力于画家力图使人物丰富的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所以对于人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