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动不如行动
19903600000019

第19章 行动带来成功(3)

加利福尼亚的伊丝·欧蕾太太从小就非常害羞,她的体重过重,加上一张圆圆的脸,使她看起来更显肥胖。她的妈妈十分守旧,认为她无须穿得那么体面漂亮,只要宽松舒适就行了。所以,她一直穿着那些朴素宽松的衣服,从没参加过什么聚会,也从没参与过什么娱乐活动,即使入学以后,也不与其他孩子一起到户外去活动。因为她怕羞,她常常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不受他人的欢迎。

长大以后,伊丝·欧蕾太太结婚了,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好几岁的男人,但她害羞的特点依然如故。婆家是个平稳、自信的家庭,他们的一切优点似乎在她身上都无法找到。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她总想尽力做得像他们一样,但就是做不到。家里人也想帮她从禁闭中解脱出来,但他们善意的行为反而使她更加封闭。她变得易怒,躲开所有的朋友,甚至连听到门铃声都感到害怕。她知道自己是个失败者,但她不想让丈夫发现。于是,在公众场合她总是试图表现得十分快活,有时甚至表现得太过头了,于是事后她又十分沮丧。因此她的生活中失去了快乐,她看不到生命的意义,于是想到自杀……

后来,伊丝·欧蕾太太并没有自杀,那么是什么改变了这位不幸女子的命运呢?竟然是一段偶然的谈话。“是一段偶然的谈话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欧蕾太太说道,“一天,婆婆谈起她是如何把几个孩子带大的。她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坚持让他们秉持本色。’这句话像黑暗中的一道闪光照亮了我。我终于从困境中明白过来——原来我一直在勉强自己去充当一个不大适应的角色。一夜之间,我整个人就发生了改变,我开始让自己学会秉持本色,并努力寻找自己的个性,尽力发现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开始观察自己的特征,注意自己的外表、风度,挑选适合自己的服饰。我开始结交朋友,加入一些小组的活动,第一次他们安排我表演节目的时候,我简直吓坏了。但是,我每开一次口,就增加了一点勇气。过了一段时间,我的身上终于发生了变化,现在,我感到快乐多了。这是我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此后,我把这个经验告诉孩子们,这是我经历了多少痛苦才学习到的——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秉持自己的本色!”

每个人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你就是你自己,你无须按照他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甚至约束自己,你无须总是效仿他人。保持自我本色,这是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取成功最重要的一点。

决定你能否成功的不是你如何模仿别人,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你应当知道:靠人不如靠己。如果你丢掉自己身上的东西去盲目学习别人,那你就会成为别人的影子,只有坚持自己的本色,你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努力方能改变命运

强者靠自己,弱者靠同情。怨天尤人实在于事无补。怨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卑导致的,人生而不平等,如果只是一味抱怨自己为什么生在一个普通人家里而不是一位高官或富商的子弟,那么他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一个人平常总会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遇到不顺心的事,一味为此生气,不如承认现实,并赌一口气去改变这一现实。

福勒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个黑人佃农七个孩子中的一个。他从5岁时就开始劳动。他在9岁之前,就以赶骡子为生。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事,大多数佃农的孩子都是很早就参加劳动的。这些家庭认为他们的贫穷是命运安排的,因此,他们并不要求改善生活。

小福勒有一点和他的朋友们不同,他有一位不平常的母亲。他的母亲不肯接受这种只够糊口的生活。她时常同福勒谈论她的梦想,她告诉福勒:他们不应该贫穷,他们的贫穷不是由于上帝的缘故,而是因为他父亲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致富的愿望。这个观念在福勒的心灵深处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决定把经商作为生财的一条捷径,他选定经营肥皂。他挨家挨户推销肥皂达12年之久。后来他获悉供应他肥皂的那个公司即将拍卖出售,可是他的钱远远不够。福勒在他当肥皂商的12年中,获得了许多商人的尊敬和赞赏。现在他去找他们帮忙了。

他用尽了他所知道的一切贷款来源,最后还差1万美元。

夜里11点钟,福勒驱车沿芝加哥61号大街驶去。他进了一所亮着光的承包商事务所,他不认识这里的任何人。在他离开那个事务所时,衣袋里已装了1张1万美元的支票。

以后,他不仅在那个肥皂公司,而且在其他七个公司,包括四个化妆公司、一个袜类贸易公司、一个标签公司和一个报馆,都获得了控股权。

在采访他时,他告诉了人们他母亲说的话,他们贫穷,不是因为上帝,是因为他们从没有产生过致富的愿望,他们不应该贫穷,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是的,我们改变不了出身,但可以改变现状,改变我们的命运。俗话说,事在人为。只要现在就改变我们的认知和做法,所有的不如意就会一扫而空。扭转人生的第一步,就在于抛开一切负面消极的想法,积极地面对现在的处境,并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它。

没有免费的午餐

每个人都期望幸福,对于成功者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劳有所获。

梅贻琦的父亲梅臣(字伯忱)只中过秀才,后来沦为盐店职员。梅臣生子女各五人,贻琦为长子,1900年(贻琦11岁)随父母至保定避庚子之乱。秋后返津,家当又被洗劫一空,父亲失业,生活困难。1904年,梅贻琦以世交关系入天津南开学堂读书,成为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得意门生。在校期间一直是高才生,1908年毕业时名列榜首,他的名字一直被铭刻在南开校门前的纪念碑上。毕业后,被保送至保定“直隶高等学堂”。

1909年夏,清政府“游美学务处”招考第一批留学生,梅贻琦以优异成绩考取。10月赴美,成为清华“史前期”的第一批学生。抵美后,进入吴士脱工业大学学习电机专业。在校期间勤攻苦读,且省吃俭用,常把节省下来的余钱积少成多寄回贴补家用。1914年夏,梅贻琦毕业,获工学士学位并被选入“SigmaXi”(美国一种专为奖励优秀大学生的组织)。在美期间,他曾担任过留美学生会书记、吴士脱世界会会长、《留美学生月报》经理等职。1915年春回国,于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服务半年,9月,即应母校清华之聘来校任教。1921年,他利用休假机会再度赴美,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物理一年,1922年秋,“遍游欧洲大陆”后返国,继续在清华任教。

1925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梅贻琦担任物理系的“首席教授”。翌年春,教务长张彭春辞职,师生群起挽留,发展成一场“校务改进运动”,成果之一是从这以后教务长一职不再由校长指定,而是由全体教授公选。4月,梅贻琦被公选为改制后的第一任教务长。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个人奋发向上的辛勤实干是取得杰出成就必须付出的代价;任何杰出成就都必然与好逸恶劳的懒惰品行无缘。正是辛勤的双手和大脑才使得人们富裕起来。事实上,任何事业追求中的优秀成就都只能通过辛勤的实干才能取得。没有辛勤的汗水,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青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将来的生活才会充满快乐、幸福,才是成功的,而获得快乐与幸福的方法之一就是劳动。经常从事一些适宜的劳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一旦离开这种经常性的、有益于身心的劳动,人们就会百无聊赖、无精打采,就会无所事事、精神委靡不振,进而会头昏眼花,神经系统也会紊乱不堪,久而久之,身体自然会莫名其妙地垮下来,精神也会一蹶不振。千万不要陷入这种状态之中。战胜无聊和苦闷的最好办法就是勤奋地工作,满怀信心地劳动。一个人一旦参加了劳动,快乐自然就会来到你身边,无聊和单调的感觉就会逃之夭夭。工作,勤奋地工作;劳动,愉快地劳动,总是去干这样或那样有益的事情。

沈从文曾经长时间从事辛苦的文学创作工作。他自己在回忆这段时光时说:这种辛勤工作使我养成了勤奋、专注、有规律生活等良好习性,这些良好习性使我终身受益无尽。

那些勤劳的人们总是很快就会投入到新的生活方式中去,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寻找、挖掘出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青年人要享受成功的幸福,首先得要有勤劳的习惯来付出你的辛劳汗水,只有这样,才会收获耕耘的快乐。

学无止境,贵在孜孜不倦

一切东西都可以满足,金钱,住房,汽车,享乐……只有读书和学习不可以满足。学习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孜孜不倦的过程。初学之时,只得毛皮,总觉得简单易行。待更深一步,探得精髓,才知道博大精深。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学习犹如驾着一叶轻舟在知识的海洋中漂浮,你看不到停靠的边,但可以欣赏海天一色的美景。

徐特立说:“任何一种容器都装得满,唯有知识的容器大无边。”

一位禅师让徒弟装来一坛石子,徒弟装了一坛石子回来,禅师问徒弟:“装满了吗?”徒弟说:“装满了。”禅师拿些细沙顺石缝倒满后又问徒弟:“这回满了吗?”徒弟说:“这回真满了。”禅师又取些水倒进去很多,满了后问徒弟:“现在满了吗?”徒弟说:“真的满了。”禅师又将一些干土放进去,吸水后又放进好多,禅师又问:“这次真的满了吗?”徒弟不敢回答了。禅师又说:“我还可以倒些水进去,它可能在今天真的满了,可到后来几天你再来看它就会空下去很多,因此我告诉你,它永远都不会满的。”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大学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在教学楼的台阶上,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挤做一团,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是他们参加毕业典礼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他们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测验将会很快结束,因为教授说过,他们可以带他们想带的任何书或笔记,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他们不能在测验的时候交头接耳。

他们兴高采烈地冲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脸上的笑容更加扩大了。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学生们看起来不再自信了,他们的脸上是一种恐惧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整个班级。他俯视着眼前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然后问道:“完成五道题目的有多少人?”没有一只手举起来。“完成四道题的有多少?”仍然没有人举手。“三道题,两道题?”学生们开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那一道题呢?当然有人完成一道题的。”

但是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教授放下试卷说,“我只想要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的工程学习,关于这项科目仍然有很多的东西你们还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然后,他微笑着补充道,“你们都会通过这个课程,但是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教育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只有谦虚不自满的人才能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才能走向别人达不到的成功之路,而那些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