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不可不读的微历史
19235900000005

第5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2)

五斗米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尽管生活贫困,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他对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而荣华富贵却要以人格和气节为代价,于是他选择了艰苦但宁静而自由的田园生活。有失必有得,陶渊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从而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并流传百世的诗文。

自然最美

南朝陶弘景喜爱山水,每次路经涧谷定要坐卧其中,吟咏诗歌,流连忘返。他对人说:“我见高楼大厦,虽知里面的华丽,但没有进去的欲望;我仰望高峻的岩石,俯瞰浩荡的水泽。虽知险阻异常,但是心中还是不由生出游玩的欲望。”

大树将军

南朝时期,冯道根战功卓著,但对自己的功劳却很少讲。每次征伐过后,诸将都你争我辩,寸功必争,寸赏不让。只有冯道根沉默不语。此举引起部下的不满,他认为跟随冯道根冲锋陷阵出生入死,遇到论功时全让别人争了去,岂不太吃亏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冯道根总是开导他们说:“主上对众人所建之功自有明鉴,何用我大争大吵?”萧衍对冯道根此举非常满意,曾指着他对尚书令沈约说:“此人从来口不言功。”沈约说:“这真是陛下的大树将军啊!”

真诚率直

羊曼做丹阳尹的时候,客人来得早就可以吃到上好的酒食,来得晚的就差一些。酒食的好坏程度是随着客人到来的早晚而定,不问客人的贵贱与否。羊固做临海尹,待客的酒食一直都很精美。即使是晚来的人,也依旧得到最上等的招待。当时人认为羊固固然有钱,但却比不上羊曼的真诚率直。

自责烧车

晋陈留尉氏人阮裕很有个性。他在剡县时,曾有过一辆豪华的车子,无论谁来借,没有不答应的。可好好的一辆车,竟被他一把火烧了。原来有人要安葬母亲,心里想借车却不敢跟阮裕说。阮裕听说后,没有怪人家憋在心里不说,而是认为自己有地方做得不好,于是把车子烧掉了,还深有愧意地说:“我有车,却使人家不敢前来相借,还要这车子有什么用?”

做朋友,不做官

南朝人何点,气度儒雅,博览群书。他与梁武帝有旧,武帝即位后想拜他为侍中。何点用手捋武帝的胡须说:“你想叫我做你的臣子吗?”不久便托词离去。

从容不迫

南朝宋明帝病重时,下令处死王景文。敕令到达王府时,王景文正和客人下棋。他看完敕令后,继续下棋。待到胜负已分,才不慌不忙地对客人说:“奉敕令赐死。”并拿出敕令给客人看,又举起宋明帝所赐的毒酒,对客人说:“这酒可不能劝客。”说完仰头喝下毒酒而死。

兄弟情深

隋朝奇章郡公牛弘有个弟弟叫牛弼,爱喝酒而且常常酒后闹事。一次他喝醉酒,将牛弘驾车的牛给射死了。牛弘回家后,妻子迎上来说:“小叔子把牛射死了。”牛弘直截了当回答:“那就做牛肉干吧。”

一笑了之

唐高宗时,刘仁轨担任左仆射,戴至德为右仆射。当时的人都尊崇刘仁轨而轻视戴至德。当时有一位老妇人呈递申述状,戴至德刚要下笔批示,老妇人向左右随从问:“这是刘仆射还是戴仆射?”左右告诉她这是戴仆射。老妇人便赶忙上前说:“这是不管事的仆射,把诉状还给我。”戴至德听后并没有生气,一笑了之,让人把诉状还她。在职期间,戴至德没什么明显的业绩。在皇帝和同僚面前,他也拙于言辞。但他死后,唐高宗却极为痛惜,言道:“自从我失去戴至德,再也听不到意见了。他在的时候,我有不对的地方,从不放过。”高宗把戴至德劝谏的奏章拿出来,竟有满满的一匣子。高宗一边看一边流着眼泪,大家才知道戴至德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人。

霹雳手

唐高宗时,裴琰之为同州司户,他才二十来岁,天天游玩不理公务。刺史李崇义见了很惊讶,就问他的副手。副手说:“裴司户是高官子弟,恐怕没心思处理公务。”李崇义就对裴琰之说:“同州事务繁忙,司户尤其是个要职。你不如到京城里去当官,不要耽误这里的事情。”裴琰之当时答应了,但过了几天依然还是一副浪荡模样。李崇义很生气,将他骂了一顿,打算免掉他的职位。裴琰之出来后问副手:“有多少公事?”副手说:“两百多件。”裴琰之道:“才这么一点,怎么逼我这么紧?”于是让五六个人同时拿笔墨侍候,他一边听报告一边下决断。他文笔华丽,词理纵横,手不停歇,落笔如飞。手下都惊动了,赞叹之声不绝。李崇义也大吃一惊,赶紧向他赔罪。裴琰之因此名噪一时。后来他以判案迅速闻名,号为“霹雳手”。

立德践行

书法家颜真卿为人正直,得罪了朝中奸相卢杞。时值李希烈拥兵造反,皇帝听从卢杞的主意,派颜真卿前往劝降。颜真卿来到李希烈军中,义正词严驳斥李希烈。颜真卿在燃烧的火堆旁愤然提笔写下了“立德践行,千古留名”八个大字。李希烈恼羞成怒,杀害了颜真卿。

我是状元

唐时科举制度不如后世严格,多有豪门贵戚请托,因而考试之前名次就已确定。杜黄门主持科举,一心想为天下求才。他杜绝请托,结果到了最后也没有确定名次。杜黄门对那些考中了的人说:“陛下让我来为国家选栋梁之材,然而你们都是一时英杰,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时有五百多人考中,大家相顾愕然。七十多岁的尹枢上前说:“不明白您的意思。”杜黄门说:“我不知该如何确定你们的名次。”尹枢说:“我愿意帮忙。”杜黄门欣然答应,给了他纸笔。尹枢随口叫出众人姓名,评论其文笔高下,确定其名次。大家都在庭院中听着,一致称赞他判得公道。名次确定完毕,唯独状元一栏空着。杜黄门问何人可当状元,尹枢说:“状元非老夫不可。”杜黄门大为感叹,亲自拿笔在状元栏写上尹枢的名字。

四明狂客

贺知章性情豪放旷达,而且非常健谈,当时朝野的贤达人士都倾慕他。陆象先是贺知章的姑表兄弟,贺知章与他的关系十分亲密。陆象先对人说:“贺大哥不论从文章词赋,还是从举止情态看,真真称得上是个风流才子。”贺知章晚年越发放纵怪诞,更加不约束自己,自称为四明狂客。他酷爱饮酒,而每次酒后必吟诗赋词。而且动辄成篇成卷,文不加点,佳作连篇,出类拔萃。贺知章又善写草书,他的墨宝多被人索要当做珍贵的物品收藏。贺知章晚年请求还乡为道士,并愿意将自家私宅改建为道观。皇上准许了他,同时赐拜他的儿子为会稽郡司马,并亲手写诗为贺知章送行。

爱屋及乌

唐代王起在长庆年间主持科举,一心想让白敏中当状元。但他不喜欢白敏中的朋友贺拔惎,于是派使者前去向白敏中表达他的意思,希望白敏中与贺拔惎断绝关系。使者对白敏中说了之后,白敏中欣然答应了。后来贺拔惎拜访白敏中,白敏中的仆人就骗他说主人不在家,贺拔惎一声不吭扭头就走。不一会儿,白敏中从屋子里追了出来,对贺拔惎说了全部情况,并且还说:“不过是状元及第而已,怎么能因为这个辜负我的至交。”就和贺拔惎一起喝得大醉。使者看到后大怒,回去告诉了王起,并且说:“不要再理会这个人了。”王起却说:“我之前只打算提拔白敏中,现在看来还得提拔贺拔惎。”

患难见真情

范仲淹被贬,无人敢为他送行,只有王质带病为他饯行。有人责怪王质说:“你为何要自陷于范仲淹的朋党中呢?”王质说:“范公乃天下闻名的贤人,王质岂敢奢望!如果能成为范公的朋党中人,那是范公对王质的厚赐!”

四休居士

黄庭坚住在乡下时,有一位邻居自称“四休居士”。他曾做过太医,性格豁达,淡泊名利,晚年过着俭朴的生活。一有空闲,便在自家小园里看花赏鱼。黄庭坚请其解释“何谓四休”,此人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两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黄庭坚大为赞叹,作《四休居士》诗一首,又加了序言说:“此安乐延年法也。”

一肚子不合时宜

一天苏东坡退朝,吃完饭后摸着肚子散步,问身边人:“你们说我肚子里都有什么东西?”一个婢女说:“都是文章。”苏东坡不以为然。又一个人说:“满腹都是识见。”苏东坡也觉得不恰当。小妾王朝云却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听了捧腹大笑。

苦中作乐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在湖州被捕。在被押往京城审理时,亲友哭泣送别。在这种生死未卜的危难关头,苏东坡还给大家讲了一个可笑的故事:宋真宗时,到处寻访天下的隐士。有一个叫杨朴的,颇有诗名。可召见之后,他却说自己不会作诗。于是宋真宗问他:“临行的时候,可有人作诗送你?”杨朴回答:“只有我的小妾送了一首: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吟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了大笑,放他归隐山林。苏东坡讲的故事把送行的人都逗笑了,众亲友目送着他从容上道。苏东坡一生几度被贬,最远被贬流放到海南岛儋州。可他苦中生乐,总是活得飘逸潇洒。

剪除尖刺

历代开国皇帝中,朱元璋最为残忍。“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将开国功臣一网打尽。朱元璋的残忍连太子朱标都看不下去了,为功臣求情。朱元璋命人取来一根长满了尖刺的荆棘条扔在太子面前,命令太子拿起来。太子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说:“上面有尖刺,你不好拿吧?我现在除去这些人,就是为你剪除这些尖刺啊,你还不明白我的用意吗?”太子却不领情,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才有尧舜之民啊!”朱元璋大怒,只是因为马皇后的关系,才没有追究太子之罪。

六等秀才

金圣叹满腹才学,却无心功名八股,只安心做个靠教书评书养家糊口的“六等秀才”。在独尊儒术、崇尚理学的时风中,他偏偏钟爱为正统文人所不齿的稗官野史,被人称为“狂士”、“怪杰”。他对此全不在意,终日纵酒著书,我行我素。不求闻达,不修边幅。他常常饮酒谐谑,谈禅说道。能三四昼夜不醉,仙仙然有出尘之致。后清世祖驾崩,哀诏至金圣叹家乡苏州。苏州书生百余人借哭灵为由,哭于文庙,为民请命,请求驱逐贪官县令任维初,这就是震惊朝野的“哭庙案”。清廷暴怒,捉拿此案首犯18人,均处斩首。金圣叹也是为首者之一,自然也难逃灾厄。但他毫不在乎,临难时的《绝命词》,没有一个字提到生死,只念念不忘胸前的几本书。赴死之时,他从容不迫,口赋七绝。他在被杀当天,写家书一封托狱卒转给妻子,家书中只有这样一句话:“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憾矣。”

哑巴亏

乾隆年间,和珅当国。他权倾一时,明朝魏忠贤也不过如此。他结党营私,道路侧目,大臣不敢与他作对。当时刘墉在朝,也无法遏制和珅的气焰。刘墉很是愤怒。那年大年初一,刘墉知道和珅应召入宫,于是在半路上拦住了和珅。那天风雪载途,泥泞遍地。刘墉穿着旧衣服,拿着名片给和珅下跪拜年。他名高位重,和珅也不得不同样下跪答礼,结果一身玄裘绣袄都沾上泥土,肮脏不堪。和珅吃了这个哑巴亏,自此对刘墉是又恨又怕。

老头子

一天,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帝议事。久等皇帝不来,于是纪晓岚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乾隆帝听后转怒为喜。

千里赴任

戴敦元以江西按察使升为山西布政使时,需要到京城述职。他一路上每天仅仅只吃六张大饼,不解衣,不下车,天不亮就让车夫起程。当时官员过境,州县照例要供奉,花费无数。戴敦元走了上千里路,路上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新任的藩使。后来他回到浙江,当地知府宴请。那天正好下雨,他穿着木屐就去了。等到宴席结束,群官拥送,仪仗队一直排到大门外,大家都在问戴公的车马在哪里,他却笑着要了一把伞,打着伞飘然而去。

先斩后奏

丁宝桢做山东巡抚时,大太监安得海以给太后置办龙衣为名,出京沿运河南下,丁命人将其捉拿到济南。安得海破口大骂,说自己奉太后之命,你们抓我是自寻死路。丁当即反驳:太监出宫违反祖制,我作为封疆大吏也没有接到朝廷圣旨,你一定是欺诈无疑。于是先斩后奏,将安得海正法。消息传来,朝廷上下一片欢腾。曾国藩称赞:“稚璜(丁宝桢字),豪杰之士矣。”李鸿章说:“稚璜成名矣!”

天然对联

李鸿章与张之洞的关系一直都不怎么好。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京后,张之洞、刘坤一联合与各国政府周旋,签订条约。而留在京师的李鸿章却只能和联军统帅瓦德西谈判,还毫无结果。张之洞因此写信讥笑李鸿章。李鸿章说:“香涛做官数十年,犹是书生之见也。”意思是说张之洞不识大局。张之洞听说后,怒道:“少荃议和两三次,乃以前辈自居乎?”时人以为是一副天然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