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
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在困境、逆境中,苏轼以勤俭节约来维持生活、渡过难关,不失为良策。
六劾贪官
一次,朱熹到台州巡视灾情,下午接到反映知府唐仲友为官不正的举报。唐仲友是宰相王淮的亲家,唐的弟妻是王的胞妹,朱熹的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之职又是王淮推荐的。朱熹把与案情有关的蒋辉、严蕊等人捉拿归案,并向朝廷递交了弹劾唐仲友的报告,接着又寄出第二份弹劾报告。等案情有了进一步发展,又递交了第三份报告。唐仲友指使一批地痞闯进司理院,殴打朱的下属。朱熹怒不可遏,当即向朝廷写了弹劾唐仲友的第四份报告,强烈要求朝廷对唐进行严厉查处。在王淮的运作下,唐不但没有被追究责任,反而被提拔到江西任提刑。这时,朱熹已到缙云县巡视灾情。他在该县又写了第五份报告,指出唐仲友之所以无视法纪、贪赃枉法、荼毒百姓,完全是仗着弟媳王氏。他发誓:如果朝廷不处置唐仲友,他就辞职。王淮怕事情闹大会牵连到自己,于是向孝宗奏请免去唐仲友的江西提刑职务,移交浙西提刑查办。最后,唐仲友按提前退休论处,告“老”还乡。朝廷对唐的纵容让朱熹十分气愤,于是又递交了第六状,要求朝廷依法追究唐仲友的刑事责任,以平百姓之愤。为缓解朱、唐之间的矛盾,王淮请吏部尚书郑丙出面提名朱熹到江西任提刑。朱熹接到任职通知后,毅然向朝廷递交了《辞免江西提刑奏状》,带着家眷回武夷山去了。
四菜一汤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还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朱元璋虽为一国之君,但他率先垂范,倡导廉洁之风。
题诗示廉
吴讷在明洪熙元年担任监察御史,由于政绩卓著,又晋升为南院佥副都御史,人们都称他为“吴御史”。吴讷为人憨厚耿直,在任职的十余年里,给人们的印象是“心存恕宽,未尝察察人过”,但奇怪的是,那些奸赃不法之徒,却不敢仰视吴讷,一提到他就使这些人“自然消循催泪”。吴讷为什么有这样的威力?许多人不得其解。有人曾给他总结过八个字:昌词义色,风采凛然。吴讷在当时世风日趋腐败的情况下,能正自身,严于律己,“出污泥而不染”,始终保持着节俭清廉之风。一次吴讷巡抚贵州后,准备东返回京时,地方官员为了讨好他,派人携黄金百两追至夔府。他十分反感,但当时没有发作。吴讷接过贿金并未启封,只在上面题诗一首,让来人将诗与黄金带回。其诗曰: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间。从此,吴讷题诗拒黄金的故事便流传开来。
清官第一
于成龙在任居官七年,建学宫,创养济院,洁己爱民,“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康熙六年,任四川合州知州。当时该州治所仅有百多人,且差役十分繁重。他到任后革除宿弊,招民垦田,货以牛种。不到一个月,州治户口增至一千。康熙十七年,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使。是时,以郑成功而株连获罪数千人,皆为死罪。于成龙查明这些人都是无辜百姓,即陈报上司批准予以开释。于成龙任按察使期间,秉公执法,判处公平,使不少冤狱得以平反。于成龙廉洁自律,从不接受馈送。由此政声鹊起,为巡抚吴兴祚荐为廉能第一,深受百姓欢迎。因于成龙政绩卓著,康熙十九年擢直隶巡抚。赴任伊始,布训示不得馈送上官。又根据实际情况,上疏皇帝请求免征宣化府所属东西两县与怀安、蔚州的二万一千八百顷的赋税,减去了几千户农民的沉重负担。当于成龙惊悉宣化府东西二城在二十余日饿死数十人的情况后,在未经朝廷允许的情况下,派人将平粜仓粮赈济饥困不能谋生的穷民,每日赈济二斗。康熙二十年,于成龙赴京面君,康熙皇帝称赞他为“清官第一”,赐银千两,皇帝御马一匹,制诗褒扬,并命户部派官助其赈济饥民。
清政爱民
陈瑸为官自甘清苦,几十年中未曾有一丝一毫之苟得。陈瑸把妄取一分一毫均视为贪,他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贪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在他看来,为官者应该清廉。贪不在多,即使只贪一钱,亦与百万金无异。在他入朝觐见康熙时,也说了这番话。康熙皇帝非常赞赏,并问他过得怎么样。他表示,生活比穷苦百姓好多了。康熙十分感动,当陈瑸退下时,他指着陈瑸的背影感慨道:“此苦行老僧,国家之瑞也。”后陈瑸病故,在他留下的一份遗疏中写道:有公顷余银一万三千两,应充军饷。康熙皇帝十分感动,命以一万两充军饷,三千两给其子为父置办葬具。同时对阁臣说:“朕亦见有清官,然如陈瑸者实罕见。”
非我所有,一毫不取
王尔烈曾当过乾隆皇帝的老师。一天,他从江南主考回来,恰好逢上新皇帝嘉庆登基。皇帝召见他说:“老爱卿家境如何?”王尔烈回答说:“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嘉庆问道:“老爱卿为官清廉,我早知道。我派你去安徽铜山铸钱,你去上几年,光景就会不错。”王尔烈一去三年,又奉诏回到京城。嘉庆召王尔烈上殿问:“老爱卿,这一回可度余年了吧?”王尔烈从套袖里掏出三个铜钱来,一个个磨得溜光锃亮,原来是铸钱时用的样品。王尔烈说:“臣依然是一无所存。”嘉庆见此情景,感动地说:“卿真是双肩明月、两袖清风啊!”
真司寇
满族有一个旧习,帝后之丧时,官员在百日内不得剃发。但在六月间,发现山东沂州营都司姜兴汉、奉天锦州府知府金文淳在百日丧期剃头。盛安刚接任刑部尚书,就碰到将金文淳等立即斩首的狱案。他借乾隆召见之机,极力陈请应从宽处置此案,可判处死刑但缓期执行。乾隆帝大怒,指令他与刑部官员按定例拟定即可,不要有所反复,并且许诺说只要你刑部按斩立决奏报,“朕自加恩”,予以改判斩监候。盛安知道,虽然皇帝口头应承得很好,实际上是在推诿。只要刑部按例定拟,金文淳等也就毫无生机。因此,盛安“唯称斩决过重,迟回观望,久而不奏”。刑部如此拖延,乾隆更为恼火,召来盛安面加诘问。盛安仍然坚持己见。乾隆大怒,下令杀掉盛安。当盛安被反绑押赴市曹,与金文淳同置于法时,他“施然长笑”,毫无懊悔窘丧之情,只是口中反复重复“臣负朝廷之恩而已”。后来乾隆帝下旨从宽发落,改判斩监候。命近臣驰骑连同金文淳等一起赦免,盛安“施然叩谢如常”。当时市曹万目共睹,对盛安宠辱不惊的气度都赞不绝口,说:“此真司寇也!”
赴任留清名
1838年11月,钦差大臣林则徐肩负着禁烟重任,他离开京城,向广东进发。当时,别说钦差大臣,就是一般京官外出,也是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而途经的地方官更是极尽阿谀逢迎之能事,细心伺候,唯恐不周。当时外出京官很多是一站停一站,接受贿赂馈赠,许多京官因此发了大财。林则徐十分痛恨这种腐败现象,为了防止沿途各地官员按老习惯办事,临行前他即已明令通知各地的州县长官必须“四不”:即不准大办酒席,不准馈赠礼物,不准惊动百姓,不准送钱给随从人员。后来,他在途中发现有的地方为了迎接他,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去翻修房子。于是他又补充了一条:不住豪华房子。林则徐在当时颇有政声,对于他的廉洁和铁面无私,很多地方官久有所闻,所以接到林则徐的通告,谁也不敢违背这“五不”。林则徐所经之地,从未出现铺张浪费、私送财物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