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本土精彩老童话大全集(超值金版)
19201900000020

第20章 植物童话(1)

红 高 粱

从前,有一个种了一辈子地的高老汉因操劳过度,力竭气衰,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把两个儿子高大高小叫到床前,说:“你们的娘死得早,你兄弟俩吃尽了苦,高小还没有成家。我去世后,望你兄弟俩和睦相处,当哥哥的要照顾弟弟,当弟弟的要尊敬哥哥,种好祖上留下的几亩地,日后为高小娶房媳妇,我和你们的娘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说罢就咽气了。

高老汉死后,兄弟俩遵照父亲的临终嘱咐,兄爱弟,弟敬兄,没红过一次脸,没拌过一次嘴,和和睦睦地种地。高大省吃俭用,准备给弟弟娶媳妇。可是高大的老婆是个贪心吝啬的女人,她想高小年幼,娶媳妇又得花钱,所以三天两头闹着分家。高大说:“弟弟还没有娶亲,爹爹临终时有嘱咐,怎能和弟弟分家呢?要是让别人见了,也会说我这个当哥哥的不好。等弟弟娶媳妇后再说吧。”高大老婆见丈夫不同意分家,就想把高小害死,独得家产。

有一天,高大老婆对高小说:“高小兄弟,你也不小了,该娶媳妇了。可是咱们家太穷,你哥哥整天累死累活,也积攒不了几个钱。我这当嫂子的能不急吗?再说,你娶不上媳妇,外人也会说你哥和你嫂子没能耐。”

高小说:“请嫂嫂别操心,我一定帮助哥哥把地种好。”

高大老婆说:“咱家那点地,种得再好,又能收多少粮呢?人们常说,家无外财不发。前山荒地多,兄弟要是能到那里去开荒种地,两下都有收成,也好早一天为你娶个媳妇。”

高大一听,摇头说:“不行,那深山里没有人家,怎么能叫弟弟一个人到那里去种地?”

“这不行,那不行,你说咋办?”高大老婆一跺脚,气冲冲地说:“兄弟是个男子汉,怕个啥?他要是有志气,收不到粮他还不回来呢!”

高大说:“弟弟年幼,再说……”

“再说啥?”高大老婆打断丈夫的话:“总不能叫兄弟打一辈子光棍吧!”

高小听嫂嫂要他离开唯一的亲人哥哥,心里不好受,眼泪往肚里流。他想:山上没有人烟,到处是杂草乱树,能长庄稼吗?这是嫂嫂要赶自己走!但他不愿因他闹得哥嫂不睦,叫哥哥为难,便说:“哥哥,就照着嫂嫂的话办吧。我要是能在山上种出庄稼,一家人会过得更好些。”

高大老婆一听兄弟同意,喜得眉开眼笑,忙接着说:“还是兄弟有志气。今天我就给你准备好行李、种子,明天你就动身吧!”

高大没法说服妻子,叹口气说:“弟弟,你愿意去,那就去试试看,如种不出庄稼,你就早回来。”

高小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高大走到房里,扛出一袋最好的秫米种子,向弟弟说:“这袋种子你带着。”

高大老婆见丈夫把家里最好的种子给了高小,心里很不高兴。她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坏主意,趁做饭的时候,悄悄把秫米种子放在锅里炒熟后,再交给高小。

第二天一早,高大扛着种子,高小挑着行李和锅碗瓢勺,进山去了。他们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翻过一座岗又一座岗,来到一片杂草丛生的向阳山坡。高大帮助弟弟搭好窝棚,犁好荒地,播下种子,才回家去。

别人家种的秫米种子都出苗了,高小的地里还是一片黄土。别人家的秫米苗几寸高了,高小的地里只生出一棵小苗苗。原来这棵小苗,是他嫂嫂炒秫米的时候蹦在锅台上没有被炒熟的。高小见出了一棵苗就细心管理:别人给苗锄草他锄草,别人给苗浇水他浇水,别人给苗施肥他施肥。别人家的苗子都长有尺把高了,他这棵苗子还是黄巴巴的,没有三寸高。

一天,高大来看弟弟,见地里没有出苗,说:“弟弟,你不会种地,还是回去一起过吧?”

高小说:“哥哥,这不是出了一棵苗吗?”

高大说:“一棵苗将来能收多少粮呢?又长得这么黄巴巴的。”

高小说:“今年收一个穗子,明年再种不就多了吗?”

高大说:“你在这山里吃啥呢?”

高小说:“这山里有野果野菜,我有一双手呀!”

高大劝不回弟弟,只好自己回去了。

高大的秫米苗已经结出红红的秫穗了,可高小地里的这棵秫米苗才刚刚抽穗。一天,高小向秫米苗根上培土浇水后,把水桶放在旁边,躺在地里,看着风吹秫米苗,发出沙沙的响声,不一会儿睡着了。只听耳边有说话声:“快长快长,快快长……”他睁眼一看,已日落西山,发现那棵秫米苗已长成一丈来高了。秫杆有手腕子那么粗,秫穗有一尺多长,秫粒像一颗颗红玛瑙。秫米熟了,高小高兴得一个翻身跳了起来,围着秫杆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越看越喜爱。就在这时,突然飞来一只雄鹰,一伸嘴把秫穗叼走了。

雄鹰在前飞,高小在后追。高小追得快,雄鹰飞得快;高小追得慢,雄鹰飞得慢。飞呀飞呀,追呀追呀,飞了三天三夜,追了三天三夜。翻过九十九条岭,越过九十九道岗,来到一座高山脚下。清清泉水沿着山涧哗哗地往下流,山涧两旁长满苍翠茂密的松柏,松柏林里有一座古庙。雄鹰飞进庙里去了。

高小走进庙里,空空荡荡,没有找着雄鹰。天渐渐黑了,他又困又累,在庙门前一块老大的岩石上躺下。他刚刚睡着,忽听有人喊道:“高小哥!高小哥!”

他睁开眼,抬起头来看,四处无人。心想:这个深山老林里,周围几十里没有见着一户人家,谁来这里呢?大概是耳朵听邪了。他又闭上眼皮睡了,还没睡着,又听有人喊道:

“高小哥!高小哥!”

他睁开眼,抬起头来看,四处无人。心想:这就怪了,明明是有人喊呀。他站起来四处寻找,刚摸过屋角,看见一个姑娘,穿着红衣、红裤、红鞋,头上扎着红头巾,站在一棵老松树下,两眼望着他笑,高小愣住了,嘴里没说,心里在想这是谁家的姑娘?在这深山野岭里干啥?他长到十八岁还从来没有和姑娘说过话呢!脸红起来了,心跳起来了,站着不敢动了。

女孩笑着说:“高小哥,打搅你睡觉了。”

高小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认识你,你是谁家的?”

“我叫红粱,住在山下。”

“你找我有事吗?”

“我来接你到我家里去。”

月亮升在山顶上,高小迎着月光,仔细一瞧,才看清楚这姑娘长得非常漂亮,比桃花娇艳,比荷花水灵,好似月里嫦娥下凡。他越看越想看,越看越喜欢她。

姑娘走到高小面前,红着脸说:“好心的高小哥,我是你种的那棵秫米,感谢你为我锄草,浇水。请到我家里去吧!”

高小心窝里觉得甜滋滋的,跟着姑娘向山下走去。他们一边走,一边说着话。姑娘说:“今晚的月亮多明呀。”高小说:“就是还不圆。”姑娘说:“有缺就有圆。”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姑娘停步,指着池塘边的三间草房说:“高小哥,这就是我的家。”

三间草房前后长满鲜花香草,门前山上的虫儿在欢叫,像是迎接新来的客人。姑娘领高小走进屋里。高小到处看了看,桌椅板凳全是新的;桌上的茶壶茶杯,白底红花,非常好看。墙上挂着一尺多长的秫穗正是高小种的那棵秫穗。他正看着,姑娘端来了飘香的茶,暄腾腾的馒头。

高小吃罢饭,见家里没有别人,屋里一张床,床上一条红花被,一个双人绣花枕头,站起来说:“红粱,天不早了,我该走了。”

红粱说:“高小哥,你留下,我们一块儿过日子吧!”

高小说:“我爹娘死了,嫂嫂当家,她叫我在山上种地,我很穷,连间房子也没有,咋好叫你跟我一同受苦呢?”

红粱说:“苦怕啥,自从你把我种在地里,我就看你忠厚老实,勤劳勇敢,是个有志气的人。我俩一起种地,还愁没有饭吃?”

于是他们拜了天地,成了夫妻,恩恩爱爱地过日子。

春天来了,他们将挂在墙上的秫穗取下来,播种到地里。秋后,秫米长得又高又壮,秫穗儿个个都有一尺多长,秫粒像一颗颗红玛瑙。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知道他们种的秫米特别好,都来向他们换秫米种子。从此以后,小秫米都变成了现在的大秫米,因它是高小和红粱种的,所以又叫红高粱。

香 稻 丸

在河南息县一个荒芜的沙坡上,很早的时候住着一个叫肖南子的年轻人,二十多岁,长得敦敦实实。

他七岁死了母亲,十二岁死了父亲,有位好心的乡亲劝他说:“南子,逃走吧。你看这里沙多,水少,地荒,草枯,一个孤苦的孩子在这儿迟早会被饿死的。”肖南子爱自己的故乡,爱故乡的一草一木,因为这里埋葬着他生身的父母,这里是他从小成长的地方,哪怕是一块石头,也跟他有着深厚的感情。肖南子没有走,他忍受着苦日子的折磨,下决心要在这里寻水种田,改变家乡面貌。

肖南子扛起父亲当年找水用过的钢钎,四处奔走。钢钎磨短了,铁锤砸扁了,肖南子也长大了,可还是没有找到理想的水源。

一天,肖南子又在一钎一钎地试探找水。太阳炙烤着他,黄沙蒸腾着他,晒得他脊背黝黑,浑身冒油。忽然前方走来了一位十分貌美的女子。这女子鸭蛋形的脸,长着一双伶俐的眼睛,纤细的身材,十分匀称。看年纪不过十七八岁,真是千娇百媚,一见面就给人一种温顺、善良的感觉。她上前恭恭敬敬地施礼道:“小哥哥,你的钢钎能借给我用一下吗?”肖南子从来也没见过这样美貌的女子,一时羞怯得低下头来。于是忙把脸扭过一边说:“姐姐借钎何用?”女子坦然地说:“有一恶人相扰,我想借用它顶门护家。”肖南子想:姑娘既然需要,就应该先人后己。他双手捧着钢钎,递给女子。女子接过钢钎看了看欣喜地说:“谢谢哥哥一片好心。既然你肯帮助俺,俺也应以力相助哥哥。”说罢,从头上拔下银簪,插在地上说:“哥哥,用锤子砸吧。”肖南子一看,笑了笑拱手道:“谢谢姐姐的好意,这簪子怎能顶我一锤呢?”女子笑道:“你只管用力的砸吧,只要你有勇气,有恒心,绝不会叫你失望的。”肖南子被她这句话感动了。那粗壮的大手,紧握着一把二十多斤重的铁锤,狠狠地砸了一下,只听一声巨响,从地下射出万道银光,吓得肖南子后退三步,坐在地上。

这女子是谁?——原来是百花仙子。

每年三月三日,各位神仙都要朝拜王母娘娘,这就是所谓的蟠桃大会。这天一大早,百花仙子整容梳妆,正要去天庭。她驾着彩云低头一看,在这片荒芜的沙坡上有个可爱的青年,苦心地干活,却吃着树皮、草籽。一时百花仙子心中不忍。她想:天庭里仙果仙桃吃不尽,可人间树皮草籽也无着落,太不公平了。她又见这个青年敦厚可爱,辛勤劳动,却衣不裹体,饭不饱腹,顿起怜悯之心。她拂去彩云,降落人间,化一美女,抛弃天庭甜上甜,来解人间苦中苦……

百花仙子见肖南子累坐在地上,忙上前将他搀起,又帮他拂去身上的灰尘,笑嘻嘻地说:“哥哥,不要惊慌,只要有决心,水,一定能打出来的。”肖南子被百花仙子的热情弄得手足无措。他吞吞吐吐不敢答话。百花仙子见他纯洁无邪,倒更加喜爱他了。

日落西山,肖南子说:“姐姐,叫你劳累一天,现在我就送你回家去吧。”

百花仙子一听,说道:“我在家受那恶人相扰,俺刚才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借钎为啥,你怎么还不理会呢?”肖南子听到埋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百花仙子见他为难,委婉地说道:“夜里,我只在你家门前那棵老榆树下歇息就行了。”回到家里,肖南子把自己的床铺铺得平平整整,树籽灯点得明光闪闪,让百花仙子睡在自己床上,然后轻轻地关上门,自己躺在榆树底下睡着了。

第二天早起,肖南子睁眼一看,自己躺在床上,可百花仙子却和衣躺在老榆树下。肖南子后悔不及,满心的话说不出,满腹的情意表不尽。只见百花仙子轻轻睁开眼睛,笑眯眯地说:“小哥哥,你休息好了吗?”肖南子很是羞愧,半天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有几个老人兴冲冲地赶来。看到这种尴尬的情景,忙问:“肖南子,这是你什么人?”肖南子羞羞答答,低头不语。

百花仙子爽朗地说:“感谢众乡亲的关心!我是他的娘子。”

“不不不……”肖南子急忙否认。众乡亲一听哈哈大笑:“南子呀南子,你还瞒着我们干什么?娶了个这样美貌的女子,也不言一声,怕我们喝你的喜酒吗?哈哈哈哈……”

就这样,百花仙子和肖南子一同生活在这块荒坡、沙丘上,他们一个抡锤、一个掌钎,打呀打,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打出了一眼水井,井下直通天庭瑶池,井水清澈如镜,银光耀眼,浇得砂石变黏,枯草泛绿……

有了肥美的沃土,百花仙子又想,没有良种还是不能解人间之苦呀!于是她将水中的素绢摆了三摆,顿时百朵鲜花从四周飘飘而来,一到眼前,瞬即化为百名美女,这便是牡丹仙子,月季仙子,菊花仙子,桂花仙子,芍药仙子,茉莉仙子,玫瑰仙子……各饰艳装,千姿百态,绚丽夺目。

牡丹仙子首先问道:“姐姐不在仙宫享乐,怎在此处受苦呢?”

百花仙子笑了笑,说:“这人间虽苦,苦中有乐;那仙宫虽美,却不解人愁。”

月季仙子知道百花仙子在这安家落户后,她说:“姐姐好心,我们敬佩;招我们来有啥嘱托,请当面直说,我们一定尽力帮助。”

百花仙子性格爽朗,她领着众仙子转悠了这一片荒坡,然后深情地说:“妹妹们,我们平时只在那幽谷深山修行,怎知这人间之苦哇!我们喝着玉露琼浆还嫌不甜,可这里的人们却吃着树皮草籽。我想:我们不能只顾自己欢乐幸福,不管人间疾苦啊!”

百花仙子这一席话,深深打动了大家的心,纷纷表示尽力相助,有的当即献物、献宝。

百花仙子一一谢绝。她摸了摸颈上的项链一看,上有一颗珍珠。她断然取下,拿在手中说:“我想把这珍珠撒向人间,结出累累果实,来解万民之苦,不知怎样?请众位妹妹帮助出点主意。”

众仙子一见百花仙子如此舍爱,也都纷纷将自己的一颗珍珠献了出来。百颗珍珠,百个心愿,银辉闪烁,各放异彩。

这一百颗珍珠本是王母娘娘的一串珍珠项链。王母除疼爱自己的九个女儿外,就最疼百花仙子了。她亲自将一串珍珠项链挂在百花仙子颈上,表示慈爱。百花仙子念姐妹情深谊厚,又将一百颗珍珠分给各位仙子每人一颗。

玫瑰仙子诚恳地说:“这珍珠本是王母赐赠给姐姐的,物归原主,我们何尝不能舍爱呢?只怕王母知道,责怪姐姐乱了天规,罪可不小哇!”

百花仙子笑了笑说:“妹妹不必担心,不管天灾地祸,都由姐姐承担。如果大家舍爱,我这就施礼敬谢了。”众仙子一见百花仙子如此诚心,纷纷献出珍珠。百花仙子收作一盘。因为这些珍珠有的放在腰间,有的挂在颈上,有的夹在腋下,也有的顶在头上,年深日久,各花的芬芳,自然渗透在珍珠之内。百颗珍珠,香射十里。

百花仙子手托云盘,踏着春晨的露水,拂去身边朵朵彩云,把珍珠撒在他们夫妻新开垦的荒坡、沃野里。

珍珠渗透了瑶池的水,个个都像胖娃娃,茁壮成长。百花仙子和肖南子不断地给它们松土、锄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到了成熟季节,百花仙子同肖南子到田间一看,呀!满地皆碧玉,香气欲醉人。

在打谷场上,南子抓了一把饱盈盈的稻谷说:“这可是从来也没见过的粮食呀!娘子,你给它起个名字吧?”百花仙子深知这是珍珠为种而生,瑶池水浇灌而长,又有众仙子香汗浸润,便说道:“就叫珍珠玉香稻丸吧。”

“珍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