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林巧稚的故事
18825100000017

第17章 公开的秘密 (2)

说到这里,林巧稚又停住了,突然问:“记者同志,我讲远了吧!青年同志们爱听吗?”

记者早被林巧稚这番话深深地吸引住了,进入到一个新的认识领域,咀嚼着眼前这位八旬老人这番话的寓意。被林巧稚这么一叫,他那遨游在美妙太空的神情一下子收回到这洁白的病房里,连忙回答:“林主任,你讲得太好了。你是在用你生命谱写的乐曲在教育我们青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养成脚踏实地的习惯,不厌倦任何一件平凡的工作。一切事情都应当像您那样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

林巧稚嗨嗨地笑了,笑声中,表达了她对这位青年记者的赞赏和满意。

“这可不是我教的,我还是从主席总理那里学来的呢。”说着,林巧稚又进入了回忆,“还在建国初期,一次毛主席请我们到他家里做客。他那种认真详细地向我调查有关血吸虫的一些问题,三四十年了,我一直记忆犹新。他反反复复向我们了解血吸虫怎么生活,怎么滋生的。毛主席静静地听,深深地思考着,我感到吃惊。毛主席搞调查研究,把问题问得这样细致,真比我们试验室做化验还要细。我就此从主席那里学习到了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作为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的医生,对病人就更应当了解得细一点。从主席那里回来,我想了许多,毛主席这种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我应当要学到手,还应当让所有的同志们学到手。我就叫来准备提升护士长的青年,学着毛主席的样,问了她几个问题,护士长脸红了。她是个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同志,也没有想到过护士还应当要知道病人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心理状态,想什么,缺什么,要什么。从问了她以后,这位张护士长也学会了,就连现在的护士长也学会了。”

林巧稚接着说:“一次我到总理家做客,他问我计划生育的情况。从全国计划生育工作问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采取的技术措施,有什么好的做法,存在什么问题。总理很风趣地说,在技术措施上,男同志是否也应当要承担这方面的责任。总理说这个话是有根据的,是通过调查得知男同志做节育比女同志更方便才说的。他那种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细致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成了我的精神财富。我这个人是说干就干的人,对来妇产科的毕业生,要求他们必须好好地先接一百个生。有些青年医生开始觉得烦了,后来他们懂得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只有有了一定数量的实践,才能认识生孩子的规律,才能掌握可能会出现的障碍,提出解决的方法。”

林巧稚谈兴正浓的时候,护士来了:“记者同志,你怎么还没走,我可得轰你了。时间太长了,医生是不允许林主任接待客人的,为什么这样,你应该清楚。这样你是要负责任的。”记者脸红了:“多好的护士啊!”

林巧稚自己赶紧截住了护士的话题:“这不怪他,这比我自己吃药还要紧。我肚子里的话不能不对他们说。”林巧稚还要往下说,记者已经站起了身,他不敢不听护士的忠告,因为他不懂林主任的病情与说话有什么样的严重关系,会出现什么严重后果,只好依依不舍地挪动着脚步。

在人们的心目中,林巧稚是位医生,是位妇产科专家,可她这番短短的话给了记者很大的启迪。他在挪动脚步时,感慨地喷吐而出:“林主任,你的思想多么丰富,认识多么深刻。我们年轻人真得好好向您老人家学习。我又是多么希望再听您讲讲啊!”他贪婪地望着平静而愉快的林巧稚,歉意地说,“林主任,那……”

林巧稚没等记者把话说完:“你坐,你坐。”指着记者原来坐的位置:“今天我精神很好,话憋在肚子里不利于治疗,全说出来,心里就舒坦了,也就放心了。”

护士为难地,但又非常理解地把头一甩,俏皮地说:“主任,那我可也要报告医生了,就说林主任不服从治疗!”

林巧稚一听哈哈大笑:“好原则的护士,拿医生来吓唬我,行!”

记者见此情景,插了一句:“林主任,我想您也一定会遇到过这类情形,你那时是怎么处理的?”林巧稚没想到突然挨这一当头“将”,尽管毫无思想准备,但她也毫不含糊:“我?原则上是不许可,个别情况特殊对待。”他们俩一起笑了。

“我还想请你向青年们,特别是女青年转告一件事。”林巧稚接着继续对记者说,“身体好非常要紧,党中央把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没准备工作做好了,需要我们投入建设,没有健壮的身体怎么行?”

“林主任,听说您的身体一直不错,过去很少得病,是吗?”记者想用此话来宽慰林巧稚。

“我从小喜欢运动,游泳、打球、演戏、徒步旅行、野外露宿、滑冰,都喜欢玩。我进协和医学院,每到冬季,每天我就绕着医院跑一圈。有人说我是发疯,有人说我心血来潮,我可不在乎这些风凉话,我跑我的,几乎就是一个人。以后坐一天门诊,晚饭碗一放,我就找惠芳溜一趟马路,近时走到崇文门,远时步行到珠市口。六十岁生日那天,我爬上了香山鬼见愁。侄孙和侄女他们怕我年岁大,有点高血压,动员我不要上,结果我比他们先到顶峰。”说到这里,看得出林巧稚的情绪激动极了。此时,就好像正在鬼见愁山顶上一样。

“身体不好,挑不起重担。”林巧稚一下子又把话题拉回来了,“记得那时协和一个班往往有四分之一的同学被淘汰,其中多数是由于身体垮下来的原因。抗战前,协和医学院没有一届学生如数毕业的。当医生不比当学生清闲,产科医生更艰苦,夜间比白天忙,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当不了妇产科医生。我的一位老同学比我高一届,吴大夫,他当了一年医生得了肺结核,就被淘汰了。我在协和六十年,始终如一,两句话:脑子不懒,身子不闲。现在老了,恐怕不行了。”记者热情地鼓励说:“没问题,等好了,继续坚持锻炼,我们相信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但愿如此。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当医生的相信科学,不相信迷信。”

记者突然起身:“主任,给您倒点水吧!是不是休息一会儿?”

“南方人不爱喝水,门诊从早说到晚,我也不爱喝水。”林巧稚一边摇那只能活动的手,一面阻止记者起身倒水。

“你读过古诗吗?”记者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给问住了,不知林巧稚问这话什么意思。古诗虽然读过一些,但在这位老教授面前怎敢班门弄斧,支支吾吾地回答了一句:“没学好!”

“噢,我是想请你们报社,特别为女青年说说话,关心爱护女青年生理上的特殊性,学校、工厂、农村对女青年的照顾,我总不是那么满意。

“我把妇女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即:新生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性成熟期,更年期和绝经后期。青春期是指性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一个过渡阶段,一般从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这一阶段中,身体和精神方面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一般认为月经出现标志着青春期的到来,实际上月经出现前一两年,身体各个器官及神经系统已经开始发育,全身姿态、声音、面貌、体格都发生显著的改变。与此同时,性格感情也都有所改变。特别要紧的就是保护女青年月经期的健康、卫生和情绪。月经对于所有的女子都是正常生理现象,不是丑事,坏事,见不得人的事。月经期,会引起全身和局部的变化,多数妇女在月经前期或者经期多少会有些不舒服,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有些腹痛很厉害、恶心、呕吐现象,这些都是痛经。产生痛经有多种原因,精神过度紧张就是痛经的原因之一。过分的情绪波动还会引起月经的停止和出现过多。”

记者告诉林巧稚:“报社时有读者来信询问这些问题,您正好想到女青年的心里去了。”

“是吗?我最不放心了,大家都存在的事,往往都被大家忽略了。月经期间,女青年要注意休息和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特别要注意清洁卫生。月经期不在盆里洗澡,以免感染;不要久坐湿地,下冷水受刺激。如果月经很多,时间持续过长,或周期不准,月经紊乱,要及时就医治疗。营养虽然不成问题了,但搭配要合理。女青年好偏食,这对健康不利,要多吃含钙、磷和各种维生素的食物。不要怕太阳把脸晒黑了,要多晒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平时勤锻炼。青年们都健康了,我就放心了。”

记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啊,我明白了。林主任,你之所以不愿在国外治病,急着回国,这就是原因之一吧?”

林巧稚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一只能活动的手,在使劲支撑着藤椅扶把,显然是想站起来。记者忙上前一步,扶着林巧稚:“林主任,您想活动活动吧?”

“是的,我自己来!”她一昂头,意思请记者不要上来扶她。

“看看,这是一位多么好强而决不甘示弱的女性啊!在她身上散发着我们新时代中华妇女的性格,这是一种征服一切,而决不被困难征服的女性!”记者全神贯注地看着眼前的林巧稚,只见她一手撑着藤椅,站起来了。眼前站着的不是一个病人,而是一位情操高尚、医术高超的巨人。

“你知道吗?”林巧稚慢慢地转过身子问记者,“毛主席说,‘青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如果对青年长身体不重视,那很危险’;总理也不止一次地提出,‘让青年懂得生理卫生知识很重要’。你想,我这个妇产科医生,连这一点任务都没完成,能放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