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当代浙江概览
18637800000048

第48章 浙江特产(2)

【西湖藕粉】西湖藕粉是与龙井茶叶、杭州丝绸、杭白菊齐名的浙江传统特产。因杭州西湖盛产荷花、莲藕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古时的西湖藕粉出产于杭州艮山门至余杭三家村一带,该处出产的藕粉最负盛名,在南宋时就成为历代皇帝的贡品,称之为“三家村藕粉”。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茎,经特别加工制成的藕粉,呈薄片状,色泽白中透红。服用时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调和,再用开水冲调成糊状即可,冲泡后的藕粉晶莹透明,口味清醇,具有质地细腻,易于消化的特点,又有生津清热,开胃补肺,滋阴养血的功效。它除含淀粉、葡萄糖、蛋白质以外,还含有钙、铁、磷以及多种维生素,既易于消化,又有生津、清热、开胃、补肺、滋阴、养血的功效。是极适用于婴孩、老人、病人的滋补品。

【绍兴黄酒】黄酒源于中国,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绍兴是“中国黄酒之乡”。《吕氏春秋》载有越王勾践“投醪劳师”的故事,至今绍兴城内尚有“投醪河”遗址。到南北朝时,绍兴黄酒已成为贡品。绍兴黄酒采用自然发酵方式酿造,以精白糯米、优质小麦和鉴湖水为原料,俗称三者为“酒中肉、酒中骨、酒中血”,具有色泽黄清澈、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鲜甜醇厚的独特风格。根据不同的配料和酿制方法,分加饭、元红、善酿、香雪、花雕等品种,各具其独特的风味。绍兴黄酒营养丰富,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活血通络,对身体有滋补作用,也是配服中成药的理想药引。

绍兴黄酒声誉斐然,早在1952年、1963年,绍兴加饭酒先后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和“十大名酒”之一,拥有“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咸亨酒店”等中国驰名商标,出口近30个国家和地区。绍兴黄酒是国家第一批原产地保护产品,原产地证明商标“绍兴黄酒”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黄酒生产、经营、出口企业。

“绍兴黄酒酿造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1990年开始,绍兴每年举办中国绍兴黄酒节。

【诸暨香榧】诸暨所产香榧外壳细体秀气,具有壳薄仁满、酥松细腻,质脆味香、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为榧中之上品。香榧是稀世珍果,培植一枝成榧常需长达20年左右方有收获,其生命力极强,产果期通常有五六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且香榧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就是从开花到结果,要3年才会成熟,所以枝头上三代同堂,因此,当地榧农也称之“三代果”。早在清朝末期“诸暨香榧”就开始驰名中外。诸暨香榧不仅香脆可口,营养丰富,而且还有多种药用价值,具有化痰、止渴、清肺润肠、消痔等功能,香榧果衣还可以驱蛔虫。香榧仁含脂肪50%,脂肪酸中以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84%,因此有降血脂的功能,可预防血管硬化、冠心病,还有美容、长发等作用,是真正的绿色保健食品。

【金华火腿】金华火腿,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是我国传统肉类腌腊食品的精华。金华火腿创始于宋代,距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在南宋时,金华火腿就被列为贡品,后不断改进,品质更臻优良。到了清代,金华火腿已经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并在1915年获得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一等奖,1929年在西湖博览会上又获得商品质量特别奖,1981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产品金奖。金华火腿形如竹叶、皮薄骨细、腿心饱满、精中夹肥、油而不腻,瘦肉细嫩、红似玫瑰,肥肉透明、亮若水晶,咸淡适口、香气浓郁,素以色、香、味、形“四绝”着称。金华火腿不仅是珍贵美味的食品,而且是一种高档的营养滋补品。它内含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火腿经过经冬历夏的发酵分解,各种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其味咸甘,性平,具有和中、益肾、养胃、生津、固骨髓、补虚痨、益血脉、健足力等滋补功效和药用价值。金华火腿制作具有严格的工序和要求,加工方法和用料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火腿品种,除通常的咸腿外,还有风腿、雪舫蒋腿、竹叶熏腿、淡腿、甜酱腿、果味腿、糖腿以及用狗腿腌制的戌腿等。金华火腿在继承传统加工技艺的基础上,不断革新、精益求精,近年来产量已超过200万只,其中1/3销往国外。

此外以火腿为原料的系列产品也打入了国际市场,如金华火腿罐头、金华片装火腿、金华火腿酥饼、金华火腿月饼,等等。

【东阳木雕】东阳木雕工艺有13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东阳木雕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我国工艺美术和建筑界独树一帜,享誉海内外。1983年,东阳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木雕之乡”。

东阳木雕曾为北京故宫的修复“添砖加瓦”,为首都人民大会堂“锦上添花”,还跨洋过海把东阳木雕、古建工艺送往许多国家和地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至今保存完好的以明代建筑“肃雍堂”为代表的民宅营造和装饰是东阳木雕史上的一座丰碑,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常山胡柚】常山胡柚色泽金黄,柚香袭人,果肉脆嫩多汁,甘中微苦,风味独特,富含人体必需的16种氨基酸和大量维生素,还有胡萝卜素、纤维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清凉祛火、镇咳化痰、润喉醒酒、舒胃壮肾、通便和降低血脂、养颜益寿等药用、保健和美容功效,是全能型的营养水果。作为常山县特有的地方柑橘良种,常山胡柚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受到中央领导及全国水果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1986年、1989年连续两次在全国柑橘评比中被评为“全国优质农产品奖”,1991年2月经农业部检测授予“绿色食品证书”称号,1995年、1997年在第二、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1996年常山县被命名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1998年“常山胡柚”证明商标获国家商标局批准通过使用,成为浙江省第一件农产品证明商标。

【舟山大黄鱼】大黄鱼是名贵海产鱼类,历史上以舟山近海分布数量为多。大黄鱼浑身是宝,既可鲜食,也可制成鱼鲞、鱼松和罐头,是上佳的滋补品。大黄鱼的耳石、鳔、胆、肝等都有药用价值,鱼肉可提取水解蛋白,具有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台州蜜橘】台州蜜橘品种繁多,品质优良,风味独特,主要集中栽种在黄岩澄江和临海涌泉一带沿江平原地区。黄岩蜜橘是世界柑橘始祖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皮薄而味甘,食不留渣,甘逾萍实”,有“果实天下第一”的美名。目前黄岩全境蜜橘栽培面积约9万亩,品种品系180多种,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蜜橘之乡”,1999年被列为全国优质柑橘生产基地,2004年被正式列入原产地域保护。近年来,临海涌泉蜜橘影响力越来越大,享有“临海一奇,吃橘带皮”的美誉。1999年,临海市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无核蜜橘之乡”。

【玉环文旦】玉环文旦又名“玉环柚”,清光绪初年在玉环楚门山外张村开始种植,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栽培历史,每年给玉环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玉环文旦连续获全国柚类评比冠军殊荣,玉环县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文旦之乡”的称号。文旦是玉环的“吉祥果”,象征团圆美满,蕴涵着和美圆顺之意。其果实端正漂亮,呈高扁圆形,表面有光泽,平均单果重1-15公斤,最大可达4公斤。果肉中含有还原糖、蔗糖、有机酸、粗纤维,还含有14种氨基酸,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果大、形美、肉嫩、多汁、酸甜适口、药用价值高、耐贮藏等特点。玉环文旦于1979年被列为浙江省名果,连续六年在浙江省柑橘鉴评会上名列柚类第一名,连续八次在全国柚类品质鉴评中夺魁,在全国第二届农博会上获得金奖,在全国第三届农博会上又被农业部命名为“优质名牌产品”,在中国国际农博会上又获“名牌产品”称号。

【青田石雕】青田石雕是以青田石作为材料雕制而成的艺术品,以秀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博得人们喜爱,被喻为“在石头上绣花”,令人叹为观止。青田石雕是中国传统石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

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作品是珍藏在浙江博物馆内的出土文物——六朝时期殡葬用的青田石雕小卧猪。唐、宋时期,青田石雕有较大的发展。元、明时期,青田石雕被赵子昂、文彭等文人应用到印章篆刻艺术上,拓宽了石雕艺术门类。清代和民国初,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作贡品。宣统二年(1910年),青田石雕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目前石雕从业人员逾万人,年产值数亿元,作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评青田石雕作品,一般来讲,首先入眼的是造型,继而是石质、石色,再是题材内容及技巧。一件好的石雕作品,应该是立意新颖、造型美观、石色利用巧妙、石质上乘、刻画周到、技艺精湛等因素的融会综合。

【龙泉青瓷】以烧制青瓷着称于世的龙泉窑创烧于三国西晋(3-4世纪),成熟于五代,盛于宋、元,南宋时达到巅峰,明晚期后逐渐衰落。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延续烧制历史最长、窑场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好、生产规模最大、销售范围最广的一个窑系。龙泉青瓷分哥窑、弟窑两大类。

哥窑制作精细,紫口铁足,黑胎开片,釉色莹润;弟窑白胎不开片,以如玉的粉青、梅子青厚釉闻名遐迩。龙泉青瓷的釉色,与大自然青绿的主色调最为融合,符合“通法自然”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龙泉青瓷被誉为“人工制造的青玉”,其淡雅、宁静、含蓄、内敛的意境,具典型的东方美学特征。龙泉青瓷影响波及亚、非、欧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为全球唯一入选“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龙泉宝剑】龙泉是铁剑的发源地,始于春秋战国晚期。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东汉的《越绝书》记载,宝剑祖师欧冶子应邀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柄铁剑,以此闻名天下。晋代,朝廷在欧冶子铸剑之地设“龙渊乡”,以资纪念。唐时因避高祖李渊讳改为龙泉。龙泉因剑而得名。龙泉宝剑以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相济、纹饰巧致四大特色着称于世,得到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和道士侠客的青睐。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龙泉宝剑形成了精选原料、手工锤炼、控制火候和淬火磨砺等独特的传统锻制技艺,这项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