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地理未解之谜大全集
1856900000069

第69章 怪兽集中营——世界各地神秘生物搜奇(2)

在1984年,新疆科学院等单位组成的9人联合考察队,对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做了多学科综合考察。10月6日深夜1时30分,在车灯的照射下,科学院地理所的工作人员突然在河滩雪原上发现一串硕大的奇怪脚印,每只长40厘米,宽度为13~15厘米,深约6.5厘米,呈向前的外八字形,单步距1.5米,最大跨度近2米,左转右拐地向南部西藏方向走去。有人怀疑,这就是“大脚怪”留下的脚印。后来登山队员分别在海拔5750米和5300米处均发现了同样的“野人”脚印,引起考察队员们的一片恐慌。

当地的一些人还声称见过“大脚怪”。据保护区工作人员阿不都逊介绍,在一个风雪弥漫的傍晚,当地维吾尔族牧民买买提?内孜在阿尔金山一带放牧时,突然发现一个直立行走、上肢摆动、身材酷似“篮球巨星”、没穿任何衣服的巨大“怪物”。他隐隐约约发现,这怪物通身无毛,披头散发,在雪野中行走如飞。由于风大雪浓能见度低,无法辨清其毛发色泽。不一会儿,这个“怪物”就消失在鹅毛大雪之中。

现在,关于阿尔金山大脚怪的一些记载多是传闻,并没有确凿的实据。那么,阿尔金山的“大脚怪”是不是仅算一种传说,或者它压根儿就不存在?

有专家认为,传说中的“大脚怪”极有可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藏马熊。因为藏马熊行走时,后爪紧跟前爪,踏在前爪踏过的地方,但只有部分与前爪印重合,这样,人们便看到了酷似人类的大脚印。

但是对于“大脚怪”长时间的直立行走又该作何解释呢?这仍然是一个疑问。阿尔金山“大脚怪”仍是难解之谜。

山妖“大灰人”之谜

1880年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伦敦大学有机化学教授诺曼?柯里先生发表文章,讲述了35年前他在攀登班马克律山时的奇遇。柯里教授是位登山专家,当他独自一个人登上苏格兰高地凯恩果山脉的最高峰、海拔1308米的班马克律山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他每走几步,就会听到一声巨大的脚步声,仿佛有人在山雾中以大过他三四倍的步伐紧跟其后。柯里教授自忖着:“这怎么可能,简直荒唐。”他又侧耳细听,果然又听到那种脚步声,他立即站住左右张望,由于大雾,什么也看不清,四周也摸不到任何东西。他只好迈开步子继续前进,可与此同时,那怪异的脚步声也随之响起,柯里教授禁不住毛骨悚然,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寒意顿生,不由自主地撒开两腿,一口气跑出六七公里。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独自攀登班马克律山了。柯里教授的奇遇引出各种关于山妖“大灰人”的传说。甚至有人说,“大灰人”有一种奇特的力量把人引向“断魂崖”,身不由己地跳下去送死。

二战期间,1945年5月末的一个午后,空中救援人员彼得?丹森正在班马克律山山头巡逻。忽然间浓雾急聚,丹森便就地坐下休息,等待浓雾散去。他掏出三明治和一块巧克力,正吃着,忽然间凭着登山者特有的敏锐感,他觉得身边多了一个人,但并没太在意。接着又发觉脖子有什么冰凉的东西,他认为是水气增多的缘故,披上了带帽外衣,还是不太理会。又过了一会,他仍然觉得脖子上有股压力。这回他终于站起身,听见石标那边传来扎扎的脚步声,便寻声走了过去。就在他走近石标时突然想起“大灰人”的传说,他一向认为那不过是人的凭空幻想。此时此刻又感到十分有趣,毫无恐惧感。也就在这一刻,丹森发现一切都是真的,并意识到要逃下山去,可是已经晚了,他正在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地跑向“断魂崖”。虽然他极力想停下脚步,但根本做不到,就好像有人在背后推着他跑似的,他也试图改变方向,可仍然办不到……

也是这位丹森先生,二战期间曾和他的朋友——一位经验丰富的登山专家理查?弗瑞尔先生,在这一带山区搜寻一架飞机残骸。黄昏时分,他们爬到石标附近。转眼的工夫,丹森发现弗瑞尔似乎正在自言自语,可又觉得他是在同石标另一边的什么人谈着话。丹森走近前,发觉自己竟然也加入了谈话!他们俩同一个看不见的人谈了一会后,得到一些讯息。可是后来又忽然间明白了,四周除了他们二人外,谁也没有。更怪的是,事后两人一点也想不起那个“谈话”的内容。这确实是一次奇怪的、令人费解的经历。

1845年,登山专家凯拉斯博士在班马克律山上也有过一次恐怖经历。那是一个仲夏的午夜,博士和他的哥哥一起在山上过夜。吃过晚饭,山顶的空气凉爽宜人,博士的哥哥坐在石标旁,博士则在离他不远的山石上休息,兄弟俩谁也没说话,各自享受着周围的寂静。突然,博士无意中发现小路上有一个巨大的身影向这边移动,走到石标旁转了几圈,又沿原路返回,消失在小路上。这么深的夜色,这么高的山峰,有人在此时此地走动,怎么不奇怪?何况那影子几乎和石标一般高,足有3米。让博士更吃惊的是,当他跑过去问哥哥刚才那个身影究竟是什么人的时候,哥哥竟然不无诧异地望着他说:“什么影子?我什么也没看见呀。”

苏格兰著名女作家温蒂?伍德在一个阴霾的冬日,途经班马克律山入口的石子小径时,听到身边传来一声巨大的回响,这声音好像是冲着她来的,要和她用当地的盖尔语交谈。伍德小姐被吓得魂飞魄散,话都说不出来了。镇静了一下后,伍德小姐自我安慰地说:“不要怕,那不过是野鹿嘶鸣产生的回音。”这念头刚一闪现,那奇怪的声音又从她脚边响起来,而且这回连她自己也可以肯定绝不是动物的叫声——的确是人类的语言!作为一名作家,此时她的心情既失望又兴奋,但并不恐惧。最终,这个勇敢的女人鼓起勇气,振奋精神,集中思虑到底是哪一种可能。她兜着圈子,慢慢地向四周扩大,想看看是不是有人受了伤,躺在地上呻吟。探索了半天,一无所获。这时恐惧又袭上她的心头,占了上风,当时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赶快离开这里,越快越好。她不由得抬起脚步往回返,只觉得身后什么东西跟着她,并且脚步声越来越急,越来越近,伍德小姐被吓得魂不附体,晕头转向,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只是一门心思地往前跑,直到听见前面村子的犬吠声,她的那颗心才算落了地。

著名律师乔治?邓肯先生说他在1914年9月的登山途中,遇见了魔鬼撒旦的影像。1926年又有两位先生称他们在班马克律山遇到撒旦。

1928年夏季的一天,作家琼?葛兰特和丈夫李斯里先生一起在苏格兰凯恩果山区散步。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温和地照耀着山林,一片静寂平和的气氛。但突然间,葛兰特心中不知为什么顿生惧意,并一阵阵地强烈起来,最后终于支持不住,撇开丈夫,拔腿往回去的方向飞奔。李斯里先生被弄得摸不着头脑,不得不在后面连追边喊:“喂亲爱的,发生了什么事?”可这时被莫名的巨大恐惧驱使着的葛兰特,只顾拼命奔跑,哪里有喘口气告诉他原因的工夫,况且她似乎根本讲不出个究竟来。只是感觉身后有一个满怀恶意的四足怪物紧紧跟着她,而且越来越近,虽然她并没看见那怪物的模样或身影,但却能清晰地听见它的“咚咚”脚步声,沉重有力,足见它的力量和强悍。只要被追上,肯定是死路一条。就这样跑了大约0.8公里,她似乎越过了一个看不见的界线,突然间又觉得什么都安全了。一秒钟之前还为了性命竭力挣扎的葛兰特,这时又莫名其妙地脱离了危险。

亚历山大?杜宁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登山专家,又是一位自然学者和摄影家。1943年10月,他打算用10天的时间独自攀登苏格兰的凯恩果山。因为时间和路途较长,他并没带足干粮,只是准备了一把左轮手枪,以便打些小动物充饥。这天下午,当他翻过班马克律山山头时,忽然间大雾袭来,周围模糊一片,寒气逼人。他恐怕遇上暴风雨,顾不上休息,找到下山的小路,赶紧往回走。这时,雾中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嗵嗵嗵”,很像脚步声,从声音间隔的时间听来,步子迈得很大,这不由得让他想起柯里教授和“大灰人”的故事,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左轮枪,握紧枪托,他瞪大眼睛,寻声望去,竭力想要看清身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没过多久,眼前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形体,还没等他看清楚,那形体便向他扑过来,显然是带有攻击意图的。杜宁毫不迟疑地拔出手枪,向那影子连开三枪,可是子弹似乎没起作用,影子依然向他逼近,一时没了主意的杜宁先生只剩下撒腿逃跑了。据他自己事后说“我一辈子也没跑得这么快!”

如果“大灰人”仅仅是一个传说,它为什么会被现代许多著名学者、作家和登山专家的亲身经历所屡屡证实呢?这不是迷信虚幻,但时至今日,苏格兰高地的“大灰人”仍是一个难解之谜,而那使许多人产生奇异恐惧感的力量,更是令人费解。

蜥蜴人之谜

1988年6月29日下午2时左右,17岁的美国人克利斯?达维斯于驾驶着小汽车经过斯凯波?尤里沼泽旁时,蓦然清楚地看见离他约25米处有一个神秘的怪物,它身材高大(约2米以上),绿色的皮肤非常粗糙,全身长满斑点。手只有三个指头,又黑又粗又长。直立行走,尾巴的末端像针筒一样,整个看起来活像一只蜥蜴。

克利斯?达维斯被眼前看到的这一幕惊呆了,不过他迅速的反应过来,然后开足马力,一路开到当地政府并作了报告。

加利福尼亚州里镇副警长威尼?阿金逊和骑兵米克?豪德基听到报告后,马上前往这一地区进行了仔细查勘,发现三处被揉得乱七八糟的纸板堆(体积约40加仑),离地约2.5米高处的纸板被扯碎,他们还找到几个像人似兽一样的脚印,长约35~45厘米,十分清晰地印在较坚硬的沙地上。

除达维斯外,还有很多人看见过蜥蜴人从他们的汽车前面飞快跑过去。工人乔治?霍罗曼说,他在20号公路和15号公路汇合处不远的沼泽地一眼自流井抽水时,看到蜥蜴人在不远处徘徊。它的身高达2米,全身长满绿色斑点,每只手仅有3根手指,还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尾巴的末端像针筒。直立行走,力气很大,能轻易掀翻汽车,跑起来比汽车还快,每小时可达65千米。

蜥蜴人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强烈的震惊和轰动。许多专家纷纷前往发现地区考察研究,但蜥蜴人一直没有再出现。

那么,美国真有的“蜥蜴人”吗?不少人信以为真,认为达维斯等人的报告是可信的。有人甚至认为,在远古人类起源的漫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失的环节”或“空白区”,迄今尚未被知晓。“蜥蜴人”可能是远古“正在形成中的一支旁系”。

持否定论的学者也有不少。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一个高级动物种要维持生存,必须拥有一个适合的生存环境和最低基数的种群,没有足够的实物和不够这个基数,这个种就要灭亡。而达维斯等人看见的都是孤身的“蜥蜴人”,未见过其群体或家族,所以不可能传宗接代。

另据报道,美国有3名怪人,他们接受整形手术后,却都将自己整的十分像某种意义上的“动物”,或者我们可以称他们为猫人、蜥蜴人、牛人。达维斯等人看见的“蜥蜴人”,会不会就是某人整形后的恶作剧呢?

刚果沼泽“恐龙”之谜

二百年来,刚果的边远密林沼泽中流传着有着一只怪物的故事,侏儒族啤格米人猎杀了一只怪物,结果,部落里吃过怪物肉的人基本都死了,该部落叫它--------莫格拉·斑比,栖息与密林中的沼泽和河湖中。虽然据说此地区极难通行而很少有人进入考察,但是少数进入此地的探险者几乎都有一定发现。

见过莫格拉·斑比的人描述说,它的体形有点像大象,不过有长长的脖子和尾巴。它经过的地方总会留下圆形且带着爪子的脚印,它的身体是深咖啡色的,体长大约是5米到10米。据说它栖息在刚果河流域的沼泽里,一般躲在水底,只有搬迁和觅食的时候例外。人们传说莫格拉·斑比特别讨厌河马,见一只就杀一只,也有人说它厌恶人类,经常用尾巴打翻船只,还屠杀乘客。

最早见著于文献记载的对其有所了解的欧洲人,是1776年的法国传教士普洛亚特。在一部名为《卢安戈历史》的著作中他记述了一则来自中非的消息,他写道:在这里的丛林沼泽中,传教士们曾发现某种还末被人类所知的巨型动物留下来的又大又圆的足迹爪印,每一个爪印的直径竟达3英尺,而这种动物行走时的步距大约有7至8英尺长。

时间很快就过了100多年,在1912年,有一位名叫卡尔·哈根贝克的动物标本收藏家,去过中非捕捉动物做标本,他也曾报道说:从非洲土人那里听说,当地有一种半龙半象的“巨大怪兽”,生活在“中非沼泽中”。“据我所闻,这种动物很象某种恐龙,从其形态上来看,似乎于雷龙同族。”

不久之后,又有一位名叫冯·劳斯尼茨的德国男爵,他曾是德国住喀麦隆殖民地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以官方名誉向国内发送过一条消息:在喀麦隆有一种巨大的神秘怪兽存在。这种怪兽十分可怕,它生活在刚果河,以及生活在利夸拉地区的几条刚果河的支流之中。它的体形比大象大几倍,不同的是,它还长着一条活动自如的长脖子。后来,冯·劳斯尼茨上尉还奉命于1913年和1914年,两次对利夸拉沼泽地区的怪兽进行过考察,他在报告中称利夸拉地区生活着一种神奇的动物,名叫:“摩克利曼愽怪龙”。但由于1914年暴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德国战败这两件事情,使得劳斯尼茨不得不停止了这一考察工作。

类似的报告发回欧洲,这就引起了欧洲新闻界的极大兴趣。这样一来,也就招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欧洲狩猎者、标本收集者、探险家和生物学家相继来到非洲考察。因此,非洲有关“摩克利斯怪龙”的消息也就越传越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非洲可能存在远古时期的恐龙遗种,就成了欧洲新闻界和有识之士的热门话题。

探险家把很多种恐龙复原图给土人看,土人认为雷龙复原图与之最为相似。虽然雷龙比这要大许多且不栖息在密林沼泽地区,另外非洲还未发现过雷龙化石,但是在侏罗纪非洲与美洲相连,理论上雷龙在非洲有分布是可能的,再说蜥脚类长得都差不多。至于大小和习性,时间已过去了一亿多年,环境也有了极大变化,如果蜥脚类有残存后裔也应该出现身体变小和习性改变,这符合生物进化的规律。

尼斯湖的水怪之谜

苏格兰皮肤的尼斯湖水欧肯纳根怪是全球传说最著名的传说之一这种怪物Mbembe,每年都吸引水面着来自雪人世界各地的大量恐龙游客前往参观欧肯纳根,希望能水怪一睹水恐龙怪真面目;同时到现在也吸引水面着许多科学家和恐龙探险者的目光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