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18438800000033

第33章 社会服务(2)

由于普教事业的迅猛发展,各普通中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招生竞争愈演愈烈。2005年,我们积极开拓思路,反复研究,在原有普高教育基础上,增设了职业技术教育,使前进中学办学有了新的转机。2006年,为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闯出一条新的办学路子,前进中学转轨为职业中学,后经内江市教育局批准更名为内江市前进职业技术学校。2001年至2006年,前进中学为大专院校输送学生260多人。

2008年,前进职业技术学校按照省、市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实施意见,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奋斗,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力争培养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七、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农工党内江市委历来非常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2010年12月13日,我作为农工党内江市委副主委,和农工党内江市委主委、市政协副主席陈玉春等一行到资中前进职业技术学校就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陈玉春主委在检查中指出,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校长要亲自抓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层层抓落实。三是严防学生和社会上的闲杂人等发生打架斗殴,引发安全事故。四是加强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的管理。五是要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校。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的稳定和社会和谐。我对农工党资中总支加强对资中前进职业技术学校的监管力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对这次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近期做出整改,并拿出具体的安全工作应急制度。结合资中前进职业技术学校安全工作实际,学校要举一反三深刻认识当前学校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全力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前进中学从无校址、无设施、无资金,到发展壮大取得显著成绩,到今天的前进职业技术学校,得益于中共内江市委统战部、资中县委及统战部的鼎力支持帮助,得益于农工党省委的领导及全省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得益于资中县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它充分体现了我们农工党员,特别是资中总支全体农工党员的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前进中学全校师生员工的勤奋和拼搏精神。

前进职业技术学校,前进,前进,再前进,向中共十八大、农工党十五大献礼!

(口述者范伟,系农工党内江市委副主委;整理者杨江华,系农工党内江市委秘书长。本文成文于2012年3月)

名医良药相得益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农工党创办“金河门诊部”纪实

李广伦

从我调入农工党四川省委机关工作伊始,就承担筹备金河门诊部、管理门诊部的工作,其人其事,点点滴滴,记忆犹新。

为了发挥人才优势,为社会服务,1988年农工党四川省委筹办金河门诊部。1990年1月15日正式开业。门诊部坐落在成都市蜀都大道金河街63号,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和成都市中药材采购供应站首次联合创办的名老中医门诊部,由中药材站提供地盘和药材,农工党四川省委投入医务技术管理。门诊部凭借高尚医德、良好医风、精湛医技、优异医绩,赢得广大群众一致口碑。1993年11月统计显示,不到4年时间就诊治病人达5万多人次,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集体,社会各界赞誉有加。

中药材站经营省内外的中成药数千品种,优质的药物资源充足,而农工党优秀医务人士荟萃,双方结合主办门诊部,充分发挥各自医、药优势,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金河门诊部筹建伊始,形势复杂、困难巨大。从1988年农工党四川省第六届委员会开始,省委会欲发挥其在医务界的优势,办个医疗机构。但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一直搁浅。时值成都中药材站新建金河大楼,省委会立即与之联系,并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联办诊所。当时正值社会办医低谷阶段,加之成都正在进行整治压缩,且又是两家联办,困难和矛盾重重。我们多方联系,终于得到了四川省卫生厅、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局和青羊区主管区长、青羊区卫生局的支持,颁发了医疗执照,后于1990年1月15日开业。一个自己找米下锅的诊所,一无上级拨款,二无自筹资金,更无垫底资金,全靠自给自足,艰难苦撑。

为了方便群众,让更多的人士了解门诊部,尽快打开局面,开业之初,我们就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特别邀请了报社、电台、电视台等10个新闻单位为门诊部作了宣传报道。六一儿童节在金河门诊部举办义诊活动,新闻单位也作了广泛报道。《成都晚报》还专门介绍宣传金河门诊部的名医良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在白色的中药袋上用红字印上“中药煎服”的指导及门诊部的地址和简介,既方便了患者,又扩大了宣传。

我们将门诊部和医生简介铅印成册,发给群众。张贴出医师彩照、简介、应诊时间表,挂牌行医,既宣传了医生又便于患者自由选择就诊;定期刊出《健康之友》黑板报,宣传医药常识、保健知识及门诊信息;及时回复各地寄来的信函,一方面解除病人疾苦,另一方面也起了宣传作用;我还到附近学校、企事业等单位上门宣传联系,提高门诊部知名度。

门诊部非常关注郊区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定期定点组织医生去文家场、苏坡桥等医院应诊,受到患者和当地医院领导的欢迎和称赞。我们还加强同四川省台联、省对台办等部门的联系,专程前往重庆、成都、绵阳、简阳、峨眉、汶川、邛崃等地参观咨询,取经学习,联系业务,为门诊部广开门路,扩大影响。

门诊部从各大医院聘请了20多位负有盛誉的主任医师、教授、专家、名老中医师前来应诊。如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李克光教授、成都市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刘敏如教授、成都市名老中医王文雄主任医师、成都市计划生育指导所前任所长杨云书主任医师等。医师们临床经验丰富、医技高明,态度和蔼、诊病仔细、认真负责,处方用药精炼、疗效显著。

医和药好比唇齿相依,缺一不可。门诊部紧抓药品质量关,切实做到中药饮片洁净,货真价优,质好量准,品种齐全。在老药工的带领下,把关保质,认真配方,仔细复核。为方便群众,延长配方部营业时间,药品质量获得卫生部门多次称赞。

门诊部在开业时,受当时医疗环境的局限,科目设置不太齐全,仅设有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针灸、按摩、痔瘘、骨伤科。我们积极与中药材站协商,经多方努力,调整诊室布局、改善医疗环境,增设了口腔科、耳鼻喉科、西医外科、皮肤科等专科,应诊医生都要求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医师。增设科室后,基本上满足了广大病员的需求,方便了群众,缓解了就医难的现状。当时,一位满口“虫牙”的孩子母亲说:“以前去川医挂号,休息日也得起个大早,平常又怕耽误孩子上学,补一颗牙要跑好几次。这里开了口腔科,孩子放学后还可看病,方便多了。”

门诊部所处的区域中不仅诊所密集,而且四川省的三大权威医院——省医院、川医、中医学院也都集中在该地区。这一地区社会办医多达140多家,有的街道诊所紧临,有些地方几个诊所相近。其中大医院开设的诊所、用医院里的发票处方个人承包的诊所、私人挂牌行医的诊所比比皆是。但像金河门诊部这样以双方联办性质的门诊部却是屈指可数。

门诊部从开业以来,以社会效益为主,严格管理,自觉遵守有关法规,申办了执照,审批了挂号费,上报了应诊医师材料,坚持用社会办医的发票和处方,按时上交管理费、报表及总结。积极参加卫生局组织的学习和活动,及时上传下达,顺利通过了优势服务、质量检查、验证换证等活动并得到好评,被评为先进,被卫生局确定为社会办医片区门诊部小组组长,联系10个诊所。在社会办医林立、公费医疗报账受限、就诊范围狭小的艰难局势下,金河门诊部以优质服务为先、医药质量取胜、对病人认真负责,深受各界好评。

金河门诊部社会、经济两个效益上取得的斐然成绩,同医师们良好的医风医德、精湛的医疗技术分不开,不少外地及海外人士专程慕名求医。医师们大多年岁已高,身体不好,但无论酷暑严寒、刮风暴雨都坚持应诊。李克光教授公务繁忙,但也在百忙中抽空挤时间应诊。许多医师还出诊到病人家中,送医上门。对贫困患者不收挂号费,如有急重病人,及时挽救后并送上级医院,医生们关心病人,不为名利,良好的医风医德,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

当时,我同医师们交往较多,每次接触,都备受熏陶,思想升华。有几个医师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农工党四川省委主委李克光教授。他是中医学院首任院长、有名老中医师李斯炽的长子,幼承庭训,深得家传,擅长脾胃病及血液病的治疗。女青年鲜××,患有被西医诊断为不治之症的胶原性疾病。李教授诊断为中医之瘘症,辨证施治用药治疗一年后,病症痊愈,病人感激不尽。

王文雄主任医师,九旬高龄仍亲自出诊为一肝癌晚期发烧腹水病人治疗,一付药就使病人转危为安。妇科杨云书主任擅长治疗不孕症,患者卢××人流术后两年不孕,经杨医生诊治后,顺利生产。眼科徐淑明副主任医师,仅三周治疗就把小学生姜××双眼散光加近视的视力从0.2/0.4提高到1.0/0.9。

门诊部的很多医师,年岁已高,而路途又遥远,为让医师名家更好地服务患者、方便群众,门诊部时时处处为医师着想,尽量尊重医师们的排班应诊时间,给路途较远的医生发交通费,用车专门接送80岁以上的老医师,为九旬高龄的王老医师抄写处方,以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需要时还陪同医师们外出应诊。如医生有伤、痛、病、故等,农工党省委会和门诊部一起前去探望慰问病人、安抚家属。同时尽力改善医疗环境,增添必需用品,冬夏二季给医生发取暖、降温费,逢年过节举行慰问活动及送慰问品,以体现门诊部对医生的关心和尊重,从而增加了凝聚力。

金河门诊部自开业以来,正确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各项管理法规,未发生一件医疗事故,未受过物价、质检等处罚,多次被卫生局评为社会办医先进集体。

(作者李广伦,已故,系农工党四川省委离休干部。本文成文于1993年)

密切合作,加强对口联系,为地方经济做实事

潘胤蓉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89〕14号的精神,四川省政府为拓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确定了四川省计生委、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为农工党四川省委的对口联系单位。我当时负责对口联系工作,经常被邀请参加这些单位的一些工作会,逐步对他们的工作性质、工作方法、每年的工作任务有所了解,我们的一些重大会议也请他们参加,互通信息,促进了解。但彼此都是日常性的工作联系,没有近距离的接触了解。

不久,经熟人介绍我认识了省计生委主任谢明道。他当时工作很忙,见他一面都很困难,以前见到他时都是在开会,远远地看见他端坐在主席台上,很严肃的样子,没想到台下的他很和蔼可亲,他不仅关心我的工作学习,还亲切地询问我的生活状况,我都一一告诉他。当得知我们需要一笔资金召开小型的高层次的对口联系工作会时,他很支持。他说这种小范围的高层次的对口联系工作会经常召开,有利于我们沟通信息,共同商讨建设地方经济大计,有利于多党合作。他立即通知财务科从他们不太宽裕的资金中拨了一笔经费,使我们的对口联系工作会得以顺利召开。这次会议确立了对口联系工作制度、对口联系工作小组的分管领导、部门及工作方式。

1995年,省计生委召开大型的计划生育工作表彰会。会前,谢明道主任特别叫我通知我党名誉主委刘云波参加。当年逾九十的刘云波出现时,整个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刘云波既是特邀嘉宾又是受表彰的优秀计划生育工作者,谢明道扶着她走下主席台并亲切地对她说:“你是我们计生委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是宝贵的财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哦。”这次会议让全省各地市州的计生委更进一步了解了农工党和农工党的优秀人物。

1997年我调到咨询处工作,工作内容还增加了支边扶贫、咨询服务。为更好更多地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做实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把我党成员的智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我意识到需要与省计生委进一步密切合作,争取他们的部分工作资金。为此我多次到省计生委与他们交流沟通,结识了罗惠泉副主任、文副主任,财务的蔡处长等,我们经常一起去拜访谢明道及家人。在交往过程中把农工党工作的性质、重要性和我工作的目标任务潜移默化地宣讲给他们听,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积极地帮我想办法出主意。在后来写扶贫资金的申请报告时,罗惠泉主任还亲自帮我润色,并带我到打字室请他们的打字员打印。不到10分钟,一份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资金申请报告就成文了。

大家多次商讨重点扶贫对象、扶贫内容及扶贫方式。经过考察调研,我们与省计生委达成共识,初步确定宜宾市永兴镇、沙坪镇和自贡市建设镇为长期帮扶对象,由省计生委出资金、农工党派成员专家,以举办计生培训班、现场会诊、指导各项操作的方式,着重帮助这三个镇的计生服务站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力争在技术、管理、服务上迈上新的台阶。由于这个扶贫项目有两个点都是在宜宾,当时统战部号召各民主党派搞定点合作,其他党派已经开始了合作项目。我向领导建议我们农工党何不来个“农宜合作”?建议得到了领导的支持。1998年11月18日,我们会同宜宾市农工党,在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的指导协调下,与中共宜宾市委、市人民政府建立了定点合作关系,简称“农宜合作”。1999年,农工党四川省委与省计生委在宜宾市联合举办了B超诊断培训班、女性绝育技术培训班、产科急症处理和生殖保健(优生优育)新技术培训班。2000年,农工党四川省委将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赠送的价值20万元的药品全部捐赠给宜宾市计生委,通过他们发放给缺药少医的群众。2001年,农工党省委向宜宾市永兴镇、沙坪镇计生站和自贡市建设镇计生站赠送了红外线治疗仪、高压消毒器械、氧气袋、手术室反光灯、紫外线灯管、灯架、照相机、女扎包、电动吸引器等医疗器械,使这三个计生服务站的硬件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