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类奇闻怪事总集
18432800000021

第21章 人类奇闻怪事(1)

人眼中长出珍珠

1980年12月3日深夜,上海郊区一位三十六岁的民工沈某,匆匆来到医院看急诊。沈某告诉医生说,因工作时不小心,左眼被碎砖片溅伤。经医生检查发现,在角膜缘3~5点钟方位有一条长2毫米的裂口。前房(眼内角膜与虹膜间的空隙称前房)已有01毫米积脓及一株睫毛,于是施行前房异物取出和角膜修补术,术后又经过一段时期抗感染治疗,直至12月30日出院。

大约经过了一年光景,有一天,沈某在家里对镜自照,忽然发现伤眼内有一颗米粒大小的白色闪光小珠,眼睛张合时,还感到有些疼痛。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再次赶到医院来,请求予以治疗。经过手术摘出小珠,并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病理检查,诊断为虹膜珍珠肿。

虹膜珍珠肿,是外伤性植入性虹膜囊之一,在眼科临床极为罕见,无论在国内或国外,都是寥寥可数的。据国内文献报道,迄今为止本例还只是第五例。

虹膜珍珠肿的形成过程,与蚌珠极为相似。两者都是由于活体组织受到外伤或异物进入,使表皮细胞植入相应组织,经过分裂增生,逐渐形成实质性囊肿,并以刺激源为中心,层夏一层的分泌碳酸钙结晶(即珍珠质),或类似珍珠质的病理组织及角质蛋白等而成。虹膜珍珠肿与蚌珠同样浑圆而有良好的反光性能,稍受微光照射,即可闪耀出美丽的光泽。

由于虹膜珍珠肿是稀见珍品,眼科学家对它的珍惜,远胜于真正的明珠。

心脏有内分泌功能

1984年,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的一组科学家,分别从人和鼠的心房中,分离出一类活性多肽,称为心房肽、心钠素或人的心房利钠多肽。研究表明:心钠素通过血液循环能影响肾脏,有利钠利尿作用,可以使肾脏增加排尿量,以调节人体的体液量,使之保持正常值;心钠素还能影响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肌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营养心肌,降低血压。心钠素对肾脏和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显示出它具有内分泌素的功能。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心脏只是“血泵”,只完成射血功能,是一个循环系统。心钠素显示出来的内分泌素性能,使人们认识到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

这项成果为研究心脏功能,治疗高血压和心源性水肿等血管疾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被誉为心脏功能研究的一个新里程碑。

人的“身分证”

眼纹,指的是每个人眼睛内视网膜的图纹。视网膜是一个复杂、细微的结构,每个人的视网膜结构都有差异。专家们通过电子照相机的扫描摄象可取得每个人眼底视网膜摄片,用来作为身分鉴定。而且它的可靠性可与指纹相媲美。

据报道,现在美国科学家已研制成功一种用微处理机控制的“眼纹”验证器。它广泛应用在国防军事基地、核武器库、银行等最高级机密的敏感地区,作为身分鉴定用。

批准进入上述敏感地区的工作人员要先行“登记”,即用双筒电子摄像机对每个人进行视网膜图象的拍摄,经信号处理后存在鉴别器的存储器内。这种识别系统能储存20~12000幅视网膜图像信息。以后每次进入均只需将眼睛对准“眼纹鉴别器”,并按动开关,启动视网膜扫描。扫描是以超低密度的红外线光束进行。这个扫描的影像与系统中存储的“眼纹”经过15秒自动对照就可显示出鉴别结果。如果有哪个人冒名顶替,鉴别器的红灯警报器会立即通知警卫人员将来人抓获;据专家反映,使用这种鉴别器其准确度高于指纹鉴定。其视网膜影像扫描差错率不到一百万分之一,而且手续简单、省时,在侦破案件、防止监狱犯人逃跑等方面也开始应用眼纹鉴定书。

与指纹相同的鉴定价值

在五十年代初,美国纽约市发生一起强奸案。一名年轻女郎在行走中,突然被一伙暴徒劫持到急驶的轿车上实施强奸。这名女郎在挣扎中,无意中将唇纹留在一壁上。案发后,该女向警方报案。警察在查获的嫌疑犯的汽车壁上,发现了隐隐可见的唇纹,经过技术部门核对,确认被害女郎所留。于是警方依据唇纹迅速抓获了几名强奸犯。

唇纹是指每个人的唇图纹。近几年来,专家们在唇纹研究上有不少新的发现和进展。一名日本医生收集研究了数百名从6岁至27岁病人的唇纹,得出结论:人的唇纹各不相同,而且各人的唇纹并不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日本的医科专家铃本和男的研究尤为突出,他在收集比较了各类的女性嘴唇纹的特点后,进一步把人的口唇上的沟线,按其凹纹形状分为六类。指出唇纹和指纹一样?也具有终生不变的特性。

肤纹的妙用

在五十年代的匈牙利,曾发生过这样一起刑事诉讼案件:一位投有办理过结婚手续的农妇生了个孩子,生父不愿认领,反而嫁祸于另一个男人。村长决定请求法院来审理这桩纠纷。开庭那天,庭长宣布了议程后,却令人意外地拿出三个人的指纹及掌纹图,叫大家鉴定哪二组最相似,通过指纹图的逐个比较,那个企图逃避做父亲责任的人,终于被确定了下来。原来受理此案时,法官曾请教过一位对指纹遗传学有深入研究的老教授。老教授曾对近百余个家族的几千个人的指纹遗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子女的“手相”——指纹的组成与他们的双亲极为接近。由于这是通过细胞核中染色体上基因物质来遗传的,所以利用指纹“手相”鉴定血缘亲属关系,甚至要比鉴定直型更为可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皮肤嵴纹的应用也日益增多。本世纪20年代,凯明首先注意到肤纹的变化有着特殊的病征意义,从而开创了肤纹诊断学的新领域。他应用肤纹检查出一种叫唐氏综合症的先天愚型遗传病。其它如13三体综合症、18三体综症及性腺发育不全的女性等患者,他们的手指和掌纹的皮肤嵴纹也有特殊的反映。最近,美国和苏联等一些国家还利用耳垂外听道下端到底部的皱纹来协助诊断冠心病,根据他们研究和解剖尸体结果,发现有这种耳垂皱纹者90%以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冠心病。

目前,指纹等皮肤嵴纹的应用又有了新的进展。由于每一个指纹图形变化都在100种以上,而且每人有十指,所以占有面积虽小,却变化无穷而适于编码。去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指纹钥匙”。这是一种与人的指纹图形密切相连的电子计算机。在一个办公室的大门上,只要将有关工作人员的手纹图形编码输入该电子计算机储存起来,到时,只要按动开关——指纹检验器,大门就能自动开启,而其他人员则无法启动开关而入门。这种指纹钥匙,在西方的一些银行、档案柜、海关以及高级旅馆中已有较多利用。

此外,有些经验丰富的产科大夫,已经可以根据孕妇在分娩前的腹中线的分布,预测胎儿性别。孕妇腹中线,位于胸部剑突之下的5~7厘米者,一般是养女孩,而腹中线与剑突处相连,结果大多数产男孩。

声音鉴别出凶犯

声纹,是指一个人讲话的声音,经过声响分光接声仪转换虞波形`这波形就是声纹图。专家研究后认为由于各人发音器官的微小差异,以及年龄、语言习惯不向,所以,每个人的声纹结构都不相同,而且每个人从十死岁发育变声后直到五十多岁,其声纹结构基本上保持不变。国外已利用声纹图侦破匿名电话录罪案。

据报导,日本音响研究所长铃木松美经多年悉心研究,已研制出一种供警方使用的计算机声纹鉴定装置,它能高速处理声纹图案,能在3~4秒钟内从45000个不同的声音中辨出每一条连续的声波,从而用声音清晰地犯罪现场“声纹描画”出来。

三年前,马尼拉机场发生了刺杀前菲律宾参议院议员阿基诺的事件,铃木通过声纹鉴定,证实了,从阿基诺走下飞机舷梯到被刺之前,有四个人用当地沙米鄢方言进行了对话:“开枪!开枪!”仅两秒钟后,随着一声枪响,阿基诺便被刺身亡铃木用声纹鉴定的现场录音,是当时在现场采访的某国记者理场录下的磁带,在一片混杂的噪声中,通过计算机声纹鉴定,迅速被分辨出的声音证实,叫喊“开枪”的人,是从飞机上带阿基诺下祝的警备队负责人卡斯特罗少尉。

迄今为止,铃木已由100余起各类案件作了声纹鉴定,准确率达99%以上。

血纹证明你的独特身分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人体血液中有几百种由遗传基因确定的生化物质,可用来辨别血液的归属。由于各人血液和组织中的同工酶及多态蛋白质的各组分附带的电荷量及分子大小各不相同,科学家可借助于电泳技术,使血液产生不同的一圈圈看得见的电泳带,这就是血纹。血纹相同的几率为七万五千分之一。因此,血纹也是人体的一个可靠“身分证”。

现在,科学家将HLA血液分型法,用于鉴定亲属关系。HLA是人体白细胞原的简称。在无亲属血缘的人群中,要找到两HLA型别完全相同的个别是绝对不可能的。几年前,欧美等国已用HLA分型法鉴定父子关系作为法律依据之一。目前,上海市中心血站也开展这项工作,为司法部门提供破案的科学依据。不久前,某市一纺织厂车间主任利用职权,以调动工种、增加工资、入党提干为诱饵,多次诱奸了一女青年,致使她怀孕生下一个女孩,要求司法部门征办罪犯。但是当法院传讯时,被告不仅拒不交代流氓犯罪情节,还反诬女青年作风不正,孩子是她与别人所生。为了查清真相,法院将被告、女青年及女孩的血型送上海市中心血站作了HLA型别鉴定。经过遗传统计分析表明,被告是孩子的父亲机会达97%以上,可以肯定父子关系。在科学鉴定面前,被告不仅交代了利用职权多次诱奸这名女工及其他妇女的流氓犯罪情节,还交代了他参与轮奸多名妇女的严重犯罪活动。

睡眠至今仍是谜

利奥德·波林,无论怎么睡,一夜也睡不上两个小时。他是专家们所说的那种“天生的少眠者”一那种体魄强健、惬意舒心、事半功倍的人。这种人与常人迥异,不怎么睡觉也能保持旺盛的精力。

罗杰·希劳顿是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的一位专门研究睡眠的专家。他把波林安排在自己的睡眠实验室里进行观察。布劳顿认为:成年人一天内的平均睡眠量为76小时,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是介于6小时至35小时之间;一天的睡眠量不足6小时的人,大约只占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那种极端的少眠者,即所需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的人,则实属罕见。

一个正常人的睡眠要经过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悬逐渐向睡眠的过渡阶段,约持续五分钟;第二阶段,是睡眠者辗转于床上的阶段;第三个阶段与第四个阶段合称为睡眠阶段;在第四阶段后,睡眠者便慢慢转向相反的循环,但还不是睡醒,而是进入了眼球速动睡眠阶段,此时的脑电波波型是短而无定的。梦境通常就在这时出现。少眠者的睡眠效率非常高,他们一经躺下很快就能酣然入睡——波林在一分钟之内就能睡着。这种人在睡眠周期中的最初两个阶段上几乎不花费一点儿时间,因而很快就能进入熟睡阶段(即第三个阶段的熟睡和第四个阶段的深睡)。他们的快波睡眠阶段也十分短暂。

睡眠时间多与睡眠时间少的人的最明显的差异是:睡眠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者,他们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认真,他们之中有些人有点瞻前顾后,但是他们几乎全部都属于正常之列。少眠者往往是些不愿自寻烦恼的人。他们是莫让浮生半日闲,事情要尽可能地多于。他们总是试图把自己的烦恼置之度外——使自己鲜兹暇日,以此来躲避问题。

研究者认为,睡眠可能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功能。睡眠的第一个功能是恢复精神和体力。这是二、三、四阶段上完成的。睡眠的第二个功能与心理作用有关——而这种心理作用,可能是发生在第五阶段的快波睡眠阶段的。那些自寻烦恼的人往往更多地需要这种心理修复,因而他们也就需要更多的快波睡眠。

梦境是真

1883年8月28日凌晨三点,在波斯顿一家报社的值班记者萨姆森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南洋爪哇岛附近的一个小岛火山爆发,当地居民被溶岩埋没,接着又发生海啸,好几艘巨轮颠覆沉没……

萨姆森一觉醒来,回想刚才做的梦,觉得这倒是个很有趣味的读物题材,便把梦中见到的一切写成文章。早上,他把写好的稿子往办公桌上一放就回家了。

不一会儿,总编来到报社上班,一眼瞧见桌子上萨姆森写的稿子,误以力是昨夜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新闻稿,匆匆拿去发稿了。事后,方才知道这篇稿子是记者根据自己梦见的内容写成的一篇趣味读物。但是,为时己晚,报纸已经发到市民手中了。社会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报社社长赶紧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在报社举行碰头会,紧急磋商善后事宜,决定在报纸上就此事公开道歉。恰在这时,有消息传来,爪哇岛附近的小岛火山爆发,情形与萨姆森梦见火山大爆发的同时,位于爪哇和苏门答腊之间的克拉卡托岛的火山真的爆发了。这是一场有史以来的大惨剧。当时爆炸声响彻地球的十四分之一地区,连三千六百公里远的澳大利亚和四千八百公里远的印度洋群岛都能听到爆炸声。爆炸使得长八公里宽四公里呈长方形的克拉卡托岛失去了三分之二的面积。爆炸引起的海啸使一百六十三个村镇毁灭,死亡人数达四万余人。在爪哇和苏门答腊,海啸掀起的巨浪也高达四十公尺。

为什么萨姆森会在梦中预见到这场大悲剧呢?这真是个隹解之谜。

生命之光

1939年,苏联科学家基利安夫妇发现,在高频高压电场中,活的生物体周围竟然会以一定节奏脉动着彩色的光环和光点,这些光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现在所拍摄的彩色照片上。而当该生物体死亡后一段时间,这些闪光即行消失。

基利安夫妇还发现,这种光图像的强弱,颜色,脉动节奏和光环大小,是随着被摄对象的生理状态和人的精神状态而变化的。新鲜树叶的光图像清晰明亮;而摘下的树叶如果稍放置一段时间或者被蹂坏后,光图像就模糊变形;至于死亡的枯叶,光图像就消失不见。有一次,基利安病了,他的手指光环的照片就变得模糊而暗淡,和他健康的妻子的手指光环照片成显明对照。

有意思的是,人体各部分的光图像有不同的颜色:手臂青绿色,臀部橄榄色,心脏深蓝色等等。更妙的是,在人的身体上,某些部分发射出的这些光图像特别强,而这些部分正好准确地对应于古代中国早已发现了的七百四十多个针灸穴位。

基利安夫妇观察到的这种光图像,是一种伴随着活的生物体的生命过程而发生的一种独特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发现。人们将这种现象叫做“基利安效应”,也有人把含称为“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