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1829400000036

第36章 抗震救灾(5)

为此,该师后勤部负责人表示:“这两面锦旗凝聚了我们全师一万多官兵对高福记公司的感谢,你们四川企业真是好样的!”

情真意切。此处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几乎所有的话语都是多余!

顷刻间,我们连日来的劳苦奔波,几乎都一扫而光:能得到济南军区铁军官兵们如此高的评价,我们真是千值万值,无怨无悔!

高银江(四川高福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为了灾区人民也过上节庆

楚平 王铮

“六一”儿童节是所有孩子都盼望的快乐日子,但是对于2008年在地震中家园倒塌、亲人失散的灾区儿童来说,快乐无疑是一种奢侈。

2008年5月29日,四川省美食家协会主席李树人携成都市烹饪协会会长、特级烹饪大师李万民,四川烹饪专科学校川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莉等几位餐饮专家,专程齐聚成都都江堰爱心食堂中央厨房,以应邀为中央厨房的流程提建议,为灾区群众-——特别是即将喜迎“六一”儿童节的孩子们变变口味、提供营养食谱。

5月30日,北京美食联盟组织、来自北京全聚德等12家餐饮企业的第二批志愿者,安全到达四川灾区的4个“爱心厨房”,为孩子们做可口的饭菜和点心。

5月31日,红旗连锁集团董事长曹世如带领红旗员工来到都江堰幸福小区安置点,为赈灾学校的同学们带来了“六一”儿童节的问候及价值3万余元的礼品。

为帮助灾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关爱他们快乐健康成长,曹世如还代表公司通过“爱心格子大爱助学网”捐赠10万元,以资助100名地震受灾学生的圆梦行动;继而,红旗连锁向地震重灾区青川县马鹿乡中心小学捐赠10万元。

“六一”儿童节当日,为了让灾区的孩子们快乐度过灾后的第一个儿童节,由四川电视台、成都市文联、成都美食文化产业协会及成都十几家餐饮企业组成的“与灾区孩子共度儿童节”慰问团,带上给孩子们准备的书包、文具、足球、图书、食品等节日礼物,赶赴彭州小渔洞草坝小学,同孩子们一起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儿童节。

6月5日是端午节。红旗连锁的曹世如带着红旗连锁上万名员工的深情厚谊和价值近10万元的慰问品,与员工代表来到都江堰成都交警抗灾指挥部,慰问、感谢成都交警全力维护灾区道路交通秩序和确保通向重灾区各条“生命线”的畅通安全。同日,红旗连锁还向重灾区映秀镇渔子溪村和彭州市磁峰镇石门村的村民们捐赠了价值数万元的火锅料、火腿肠、午餐肉、腊肉、香肠、饮料等食品和大量的生活用品……

6月7日中午,四川省商务厅联合四川省美食家协会,特组织味道江湖、银杏、顺兴老茶馆、韩氏炖品、三只耳、满庭芳、庄子村等30多家成都著名餐饮企业,专程驱车前往为绵竹剑南镇安置点,为灾区人民送去了一份端午节的礼物——25000个粽子。

在灾民安置点,专程来看望受灾群众的各级领导、餐饮行业专家、餐饮企业老总们,亲自将粽子一个个交到受灾群众手里。领取粽子的当地群众排成了长龙,他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也感受着政府和人民对自己的关爱,深受感动。

面对灾区人民的感激之情,省商务厅副厅长李维民向群众们介绍到:“送粽子来的是30多家从事餐饮业的知名企业。他们很热心。自地震发生以来,他们不仅热心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还专程到灾区为群众和救援人员炒菜做饭。他们为保证这25000个粽子大小均匀、包装统一、质量过关,特统一提前几天在龙凤食品厂预定制作,并用冷藏车运送而来。”李副厅长还说,“根据省商务厅刚下发的《四川省地震灾区市场服务体系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精神,为确保灾区急需的生产资料、日用生活品不脱销、不断档,我们还将继续组织餐饮企业深入灾区,以解决当地受灾群众的吃饭、洗澡、洗衣、理发等生活问题。”

民营企业勇担重任

袁建达 柳晓森 刘维涛

2008年6月19日,《人民日报》在第15 版以《那一刻,他们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记抗震救灾中的民营企业家》为题,整版报道了有关四川省及全国各地工商联、民营企业家等在第一时间,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的典型事例。其报道如下:

抗震救灾,让我们聚焦这样一个群体

震后10分钟。成都的大型超市集团——成都互惠集团董事长潘世伟立刻意识到灾害来了。他清楚地判断灾区会急需各种生活用品,马上部署全体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此后的48小时,这个汉子从没有合过眼,100多辆军车从他的超市里满载着各类急需物资驶向灾区。他用沙哑的声音通知全国各地的供货商:快把灾区需要的东西运来!

震后一小时。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沧龙带着员工冲进了灾区现场。面对残墙断瓦,满目疮痍,刘沧龙保持着镇定,命令幸存的员工兵分两路:一路救自己企业的员工,一路救其他受灾群众!

震后一小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召集董事会,做出了向灾区捐款1000万元的决定,并派常务副总经理当晚奔赴北京协调落实。次日上午,该笔款项已经汇到全国工商联账户。

震后一天。四川工商联宣传处长莫锦江冒着余震的危险,在空旷的办公楼里不停地给100多个会员企业打电话后得知,老总们全部在岗!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汉龙集团董事长刘汉等在外出差的已经星夜兼程赶回地震灾区。就连外籍在川的企业家们也自愿留在灾区。成都市新锦江旧城改造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童民伟从北京来川投资,他说:“我不会做逃兵!”也是在这一天,莫锦江得知重灾区北川县工商联党组书记尚兴琼被地震夺走了丈夫,可是她挥去眼泪,带领从废墟中爬出来的干部职工,不停歇地投入到抢救当地群众的行动中。

震后两天。四川省工商联主席陈次昌、党组书记杨安民,以及全体副主席,全部到达重灾区绵阳、德阳、广元等地,同时把成都市民营企业家向灾区捐助的3200万元现金,将近1800万元的药品、食品、衣物等送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手中。

当获知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全国工商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迅速做出部署,5月13日、14日和21日,全国工商联先后3次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工商联响应党中央号召,组织动员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各项工作。

震后几天。来自四川省内外的民企在抗震救灾中创造了众多第一:在地震发生后第一个大笔捐款达6000多万元;第一批将1000多万元的物资分别运送重灾区;第一个派出1200多名由企业家和员工组成的志愿者突击队,分别到军用机场和民用机场卸运灾区空投物资,四川通安达物流公司董事长杜云还被戏称为“开奔驰的搬运工”……

这就是产生在我们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同时承担着巨大社会责任的工商联和民营企业家!

一滴水珠的折射

他们有如一滴水珠,折射出这些被称为“老板”的人,有着怎样的爱和责任!

全世界都知道了一个叫陈光标的人!

在这场灾难之前,江苏黄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不算是知名企业家,在公众面前曝光的机会并不多。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陈光标正在武汉开董事会。一听到这个消息,董事会立刻变成了抗震救灾部署会。当天下午,由120人及60台吊车、推土车、挖土机等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车队就分头从江苏、安徽向四川进发。5月13日上午11点,陈光标率先坐飞机抵达灾区,同都江堰、北川有关部门联系救援事宜。次日凌晨3点,陈光标的救援队伍全部到达并开始营救工作,成为自发抗灾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队伍,其速度之快连军事专家都赞叹不已。随后,这支大型工程机械队伍分别在都江堰、茂县、绵阳、北川、汶川等地投入救灾抢险。

除了现场救援外,陈光标及其公司还给灾区捐款785万元。从南京临出发前,他随身带了200万元的现金支票,到成都后提出25万元,沿路赈济受灾群众。从5月13日至月底,除了中间回南京、去北京出席慈善捐献活动外,陈光标一直在灾区从事救援工作。他说:“地震发生了,党和人民考验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刻已经到了。我希望有更多人行动起来,灾区群众后面的困难还很多。要吃饭、要饮水、要医疗、要防疫情,还要重建家园……我们不能把这一切责任都推给政府!”

比起陈光标千里驰援来,广东东冠实业公司在成都的市场总监陈岩可以说是“近水楼台”。这位曾经搞过救援的退伍兵,当晚8点即驱车到达都江堰市。那一夜,他在成灌高速公路上跑了7个来回,把几十名受伤群众送到成都。在随后80多个小时的生死救援中,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经验,与国家救援队从废墟里救出20多个孩子,其间总共只睡了5个小时,他被人们称为“救人最多的志愿者”和“救援狂人”。

和陈光标、陈岩一样,互联网知名企业家TOM在线CEO王雷雷和奇虎董事长周鸿祎等人也选择了亲赴灾区救援。

5月13日,地震的第二天晚上,王雷雷就赶赴成都。在公司里,王雷雷对员工们说了这样一句话:“去四川救灾,对于我,是义无反顾的使命和责任。对于你们,是全凭自愿的志愿精神而获得回报国家的机会。”

5月14日,王雷雷带小分队赴都江堰救援抢险,发现人手不够,就迅速向周鸿祎等圈内好友求救,而此时的周鸿祎刚刚分别以公司和个人的名义各向灾区捐款100万元,但仍觉得有所欠缺。接到王雷雷的电话后,周鸿祎当即决定组织人力赶赴灾区,现场实施救援。

陈光标、陈岩……他们有如一滴水珠,折射出这些被称为“老板”的人,有着怎样的爱和责任!

一个阶层的群像

他们不仅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创造者,也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财富创造者!

5月22日凌晨6点,北京市工商联交通运输业商会会长于桂成就带着他的“北京民企工程抢险队”等候在北京大红门货运站。他们身后,是价值2000万元的20辆庞然大物:挖土机、推土机、运输翻斗车、发电机等重型工程车辆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