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1829400000030

第30章 人物风采(9)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陈先德多次率队前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资和看望、慰问灾民。当陈先德得知重灾区广元的丰富旅游资源——那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三国古城昭化古城,遭到严重破坏、已被震垮时,心痛不已、直呼“可惜”!

继而,陈先德掷地有声地决定:作为省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我们一定要为广元发展经济的“先导产业”——旅游业的恢复重建,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来一个“文化救灾”!

随之,嘉润集团联手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峨嵋电影制片厂及广元市旅游局,合作拍摄了一部电影故事片《昭化晓月》。

与此同时,嘉润创意文化中心还为广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38公里长的古驿道做了《走进剑昭古驿道》的宣传策划方案;并为地震重灾区——成都彭州市完成了《湔江河谷水文化策划》。

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高调进行全国创建诚信市场的活动。据了解,此次评选的要求非常严格,在省、市工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从市场影响力、经营规模、商品质量、消费者投诉机制、信用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严格考评、打分。其评选标准之高、影响之大、竞争之激烈出乎人们的意料。

此期间,作为荷花池商圈的“领头羊”和“龙头”,陈先德创立的大成市场毫不犹豫地瞄准了这个目标,积极接受工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消费者的评判、评选。 与此同时,地处成都地区的蓝光金荷花、富森美家居、八一家具城等市场也参与了该活动的评选,加上四川其他地、市总共有10余家市场参与角逐。

2011年4月21日上午9时,由国家工商总局发起的“2010年度全国创建诚信市场先进单位表彰仪式”在北京国谊宾馆隆重举行。结果,成都荷花池大成市场在这次全国角逐的舞台上脱颖而出,获此殊荣。

为此,据旷育刚介绍,这次评选是国家工商总局20年来第一次针对专业市场进行的评选活动,在全国20余万家专业市场中,仅30家市场榜上有名,大成市场是四川地区的唯一和骄傲。

诚信立企,十年磨剑。从荷花池到大成市场,从凤凰农场到毛家湾足球基地、森林公园,从安顺廊桥到“驾训航母”,在短短10年时间内,陈先德以一个企业家的智慧、气度和胆识,向人们展示了一系列精品项目的深刻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

“言行美好”的刘氏兄弟

鲜琦 鲜翔

捉襟见肘的时代

刘永好,1951年9月出身于四川新津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刘永好共有兄妹五人,他排行老四,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父辈有一个特别美好的祝愿,所以为五个孩子分别起名叫永言、永行、永美(改名为陈育新)、永好、永红(妹妹),名字合起来就是言行美好红。

虽然父母二人均为公职,但微薄的收入要抚养五个孩子,难免显得窘迫。

贫穷,成为刘永好童年生活中挥之不去的记忆。四兄弟中排行最小的他,几乎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刘大镛在土改时从地主家里抄来一件英国进口毛料呢子的长大衣,每次在出席重大场合时方舍得穿上,这个时候四个儿子总会用羡慕的眼光注视着气派的父亲。后来,大哥刘永言考上大学,临走之前,刘大镛亲手将这件呢子大衣送给他,这一穿就是四年。二哥刘永行逐渐长大,过年时向大哥讨要呢子大衣作为新年礼物,大哥虽然有些不舍,但仍旧毫不迟疑地送给了二弟。轮到三哥陈育新(刘永美)的时候,这件呢子大衣已经颇为破旧。母亲将这件衣服全部翻新,还花了两角钱买了一包染料将它放在锅里煮,结果不曾想到这件被家人视若珍宝的衣服居然缩水了。虽然穿在身上不像以前那样的气派了,但陈育新还是同样喜欢。

1966年,作为年仅15岁的红卫兵,刘永好为了跟着老师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特地挑了陈育新所穿的那件家里最好的呢子衣服。尽管该衣服在父亲和三个哥哥手中辗转了17年后才到了刘永好的手中,而且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样式也不知道改了多少遍,但是刘永好把它当成了宝贝。

1967年,随着“文革”的继续深入,父亲刘大镛因为抗战时的历史遗留问题,被打成“叛徒”、“特务”、“走资派”、“牛鬼蛇神”,多次遭到“造反派”的批判,并被遣送上山放牛。

两年后,17岁的刘永好与几个兄长一起到新津县古家村插队落户,当了农民。知识改变了命运

1973年,刘永好因在乡下表现出色,被推荐到四川省德阳机器制造学校重点中专学了3年。

德阳机器制造学校属于工科学校,那里的学生有很多时间在工厂里面实习,所以这段时间刘永好学会了很多有关机械的基础知识,比如画图、设计等,同时也进行了很多机械实践活动。刘永好毕业后留校任教,教的是机械和电子,这两门都是他喜欢的课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刘永好担任的课程是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这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为了上好这门课,刘永好还买了一台计算机,为学校建了计算机室。

为了帮助刘永好搞好教学,大哥刘永言带头,率领四兄弟一起动脑筋设计了中国第一台国产音响,并起名“新意音响”。

继而,二哥刘永行利用春节期间在路边摆了一个地摊,帮人修理电视机、收音机之类的电器产品。没想到,从初一到初七短短7天,刘永行竟挣到了相当于他10个月工资的300多元钱!

干一星期就能赚到10个月的钱,这种做法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四兄弟的心里炸开了花。刘氏兄弟一商量:“既然能靠修理无线电挣那么多钱,能不能办一家电子工厂呢?”

为此,从小都喜欢折腾点事情的四兄弟达成了共识,对于学计算机的刘永言、会修理家用电器的刘永行和教授计算机课程的刘永好来说,生产电子产品是他们非常在行的事。毅然下海当“专业户”

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于是,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创办电子工厂。他们和生产队初步达成协议:由他们出技术和管理,生产队出钱,双方共同合作,风险共担,五五分成。然而,当此事被汇报到公社后,公社书记竟大发脾气说:“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

1982年8月的一天,刘家四兄弟正式举行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方桌会议。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长达三天三夜的家庭会议终于做出决定:“先业余兼职,‘摸石头过河’,后脱公服当专业户!”

然而,由于当时他们都太穷,根本没有创业的资本,便只好各自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的物件。在凑足了1000元的资本,分别购买了一些设备和2000只小鸡后,他们就在陈育新的住房和几亩自留地里,建起了育雏室和种植场。很快,他们地里所种的西红柿、花菜、白菜等蔬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供不应求。因为土地少,在种植上扩大不了规模,他们就往养殖业上发展。

就这样,以陈育新名字命名的“育新良种场”呱呱坠地,陈育新也就自然当起了场长。从此,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家族创业史,就在这简陋的环境中拉开序幕。

当“育新良种场”的养殖和孵化走上正轨后,他们生产的鹌鹑、鹌鹑蛋和鹌鹑饲料也开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1984年,因为实在忙不过来,陈育新便率先提出“停薪留职”,以把整个精力投放在他们的养殖和孵化事业上。

在当时,陈育新作为四川省第一个提出“停薪留职”的人,此举自然在社会上引起很多非议。1985年,刘永行向新津县教育局递交了请求“备案除名”的辞职报告;1986年,刘永言正式辞职全身心投入;1987年,刘永好正式递交了辞职报告。

1986年,育新良种场年产鹌鹑达15万只,其鹌鹑蛋不仅贩卖到国内各个城市,而且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刘永好则在这个过程当中实实在在地显露了他的销售才能。

此期间,他们在成都青石桥开了一个鹌鹑蛋批发门市部,后来又在东风农贸市场开了一家更大的店。东风农贸市场的店是他们崭露头角的开始。那时候,店里每天的存货都有鹌鹑蛋数十万只。养殖场也是刘永好出生地所在的四川。

谁能想到,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开山鼻祖竟然是刘永好。从卖鹌鹑蛋开始,刘永好就积累了一整套在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四面八方散发张贴小广告的经验。

当鹌鹑养殖的瓶颈到来时,刘家四兄弟毅然决然决定放弃这个行业,转战猪饲料市场。

当时,有一家名为“正大”的外资饲料公司(就是著名的“正大综艺”节目的赞助方),已经占据了中国猪饲料市场的半壁江山。为此,有些农民问刘氏兄弟:“你们为什么不生产和正大一样的猪饲料呢?”

受此影响,他们将养殖场的10万只鹌鹑全部宰杀、出售,投资400万元在新津县古家村购买土地10亩,建立了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工厂。

在实践工作中,他们摸索出一条经济实用的生态循环饲养法: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鱼粪养鹌鹑,使得鹌鹑蛋的成本降低到和鸡蛋差不多。

转做饲料之后,他们的养殖场、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工厂的名字,均改为“希望”。

1989年,他们研制、产生的“希望”牌1号乳猪饲料推向市场。

为了开发市场,脑瓜灵活的刘永好想到了邻近的重庆市场:“我租了一台刻印机,请一个写字好的朋友写好广告语。创意是我做的,稿子是我写的,刻是我找人刻的,贴是我自己贴的,每家每户猪圈都贴上了我们的广告。后来我们又做墙头广告。我们喊的口号,最开始是‘养猪希望富,希望来帮助’,后来是‘吃一斤长一斤,希望牌奶猪饲料就是精’。那个时候,这种广告方式成本低,效果特别好。”

三个月后,“希望”牌饲料的销量就追上了当时国内饲料霸主——“正大”。

价格战一触即发,两家短兵相接。“希望”饲料的质量不比“正大”差,每吨的价格却便宜了60块钱。

面对“希望”的不断蚕食,“正大”急了。“正大”每吨降价20元,“希望”也降了20元;“正大”咬了咬牙,再降100元!“希望”干脆降价120元!一时间,“希望”牌饲料的销量狂涨了三倍!最后,“正大”和“希望”达成协议——“希望”以成都市场为主,“正大”以成都之外的市场为主。从此,江湖格局就此改变,“希望”盟主地位离希望越来越近。

兄弟联手分工合作

1992年,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在成都希望饲料公司的基础上成立。

希望集团成立不久,按照兄弟四人的价值取向和各自特长,刘氏产业被划为三个领域:老大刘永言向高科技领域进军;老三负责现有产业运转,开拓房地产;老二刘永行和老四刘永好一起到各地发展分公司,复制“新津模式”;划分资产,兄弟四人各占整个产业25%的股份。

1993年3月,刘永好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界推选出的政协委员,出席了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10月,作为来自企业界的唯一代表,刘永好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11月,刘永好作为大陆首次派往国际盛会的代表,赴港参加第二届世界华商大会。

这一年,希望集团共建立起10家饲料场,个个盈利。

到了1994年底,希望集团在各地的分公司已经发展到27家。

1995年,希望集团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评定为中国100家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的第1名,同时被国家工商局评选为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1名。

1995年5月15日,刘永好和刘永行在董事会文件上正式签字。文件正式规定:两个片区禁止跨区域开拓,干部的互相流动必须得到双方的认可,董事会成员今后的开支不得在集团报销。

从此,创业期间产权极端模糊的刘氏兄弟在一夜之间划分得清清楚楚:老大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老二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公司,老三刘永美(陈育新)建立华西希望公司,而老四刘永好成立南方希望公司。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妹妹刘永红,也给了她一部分股份。扩张不忘主业

1996年3月,刘永好成立新希望集团后,收购了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附近的一个台湾人兴办的饲料厂股权。

1998年,新希望集团控股的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同年,新希望进入房地产,并成功开发成都当时最大房地产项目——锦官新城。

2002年,新希望收购成都湔江化工厂、四川阳平乳业,由此开始进入化工业、乳业,并从2002年开始,刘永好在海外投资的工厂开始持续盈利。

2005年,刘永好提出了花10年左右的时间,将新希望打造成世界级的农牧业企业。

别出心裁。和传统的养鸡、鸭、猪、乳牛等不同的是,新希望的计划是通过“三链一网”(禽产业链、猪产业链、奶牛产业链,农村电子技术、商务及金融服务网)实现从饲料、禽种到最后的餐桌,甚至金融衍生品等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一体化。

2006年,新希望与加拿大的种猪项目、洪雅县新农村建设项目启动;收购石羊集团,并携手2008年奥运会猪肉食品独家供应商——千喜鹤集团。

2007年,新希望正式发布首份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成为中国企业中最早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5亿,比去年净增长113亿;省政府对新希望进行表彰,并对企业领军人物——刘永好进行100万元的奖励。

财富荣誉来自努力

2003年以来,新希望先后被国家九部委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荣列“2008中国企业500强”,每年都保持着在海外兴建7~8家工厂的扩展速度,从菲律宾、越南到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