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线万金
1760900000029

第29章 下卷 前期预演篇 (2)

第一章 做足九个步骤,就可以拿起电话 (2)

一位电话销售员急匆匆地拨打了一家公司的电话,这可是他费尽力气才得到的一家公司经理的电话。等对方拿起电话时,他急忙说:

“您好,戴维斯先生。我叫查理,是××公司的推销员。”

“查理先生,你找错人了吧。我是史密斯,不是戴维斯。”对方有点生气地说。

“噢,对不起。我没听清楚您秘书的话。我想向您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彩色打印机。”查理紧接着说。

“我们现在还用不着彩色打印机,即使买了,1年也用不上几次。”对方提高了声音。 “是这样,戴维斯,噢,不,史密斯先生,我们还有别的型号的打印机。这里有产品介绍资料,我先给您寄几份看看,怎么样?”他继续说,“请您看一下,有关介绍很详细的。”

“抱歉,我是史密斯,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对方生气地说,紧接着挂断了电话。

【方案解析】

对方两次说他叫史密斯,可见他对自己的名字是多么在意,而这位查理却恰恰在这方面犯了致命的错误,因此,在电话销售中,一定要记住对方的名字。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1.用心仔细听。把记别人姓名当成重要的事。每当认识新朋友时,一方面用心注意听,一方面牢牢记住。若听不清对方的大名,请立刻再问一次:“您能再重复一遍吗?”如果还不确定,那就再来一遍:“不好意思,您能告诉我如何拼写吗?”切记!每一个人对自己名字的重视程度绝对超出你的想象!

2.利用笔记,帮助记忆。别太信任自己的记忆力,在取得对方名片之后,必须把他的特征、嗜好、专长、生日等写在名片背后,以帮助记忆。当然,若能配合照片另制资料卡,则更理想。

3.重复记忆。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情况:新介绍给你的人不过10分钟就忘了他的名字;如果不重复几遍,就会记不住。所以重复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一时想不起来对方决策人的姓名,也不妨用一些小技巧,让对方的秘书或前台等相关人员告诉你。这在电话销售中被称作“用特征事件得到拍板人全名”。

王林给某公司的秘书打电话说:“我这儿有一个样品,要送给你们总经理,但我想当面交给他。您能告诉我他的名字吗?谢谢您。”(这是一名业务员想出的借口。特征事件是,我要把一个样品送给我要找的人。暗示我公司与你公司在业务上正有往来。)

“你找的是刘总吧?”秘书小姐赶紧问。

“我知道他姓刘,我想知道他叫什么,我一时想不起来了……”

一名推销员打电话说:“我是鹏飞公司的,上午头儿要我把一个文件传给你们总经理,嗯,对不起,我把纸条弄丢了……上面有你们总经理的名字,请您帮个忙,告诉我一下他的名字。”(特征事件是,我把领导交代的那张有关事项的纸条丢了。暗示我们两方的经理很熟。) “姓刘。”对方简单地说。

“这我知道,他的全名是……我记一下。”

……

上面这两个例子,关键是说出一个“特征事件”来麻痹对方。你的暗示一旦起作用,接线人就会放松对你的警惕,给你通行证,让你溜进去。

这样一来,你能够准确地叫出对方负责人的名字,就会给他带来好感,使她留下很深的印象,以后的电话沟通就容易多了。

【思考练习】

除了上述介绍的记住别人名字的方法以外,你还能想到别的记忆方法吗?

电话之前,资料先行

【销售细节】

打电话给客户之前,如果能先寄些资料、礼品等,则对建立融洽关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会让客户感觉到你的真诚和细心,并且寄过资料之后,客户对你的公司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自己的需求也有了初步的印象,以后的合作就不会那么麻烦了。

【案例】

有一位公司经理曾告诉他周围的人这样一个故事:他以前曾接触过一个电话销售人员,这位行销人员一开始先给他寄资料,持续寄了3个月,但从来没有打过一次电话。3个月后,这个电话销售人员打电话给他,也仅仅是想知道资料是否收到了。这时,这位经理已对这个行销人员产生了信任感。此后,他们的关系持续了近两年,一直到这位经理离开原来那家公司,都没有机会与这个行销人员合作。但后来,这个电话销售人员与原来那家公司做成了几百万的生意,因为这位经理在离开公司前把这个行销人员介绍给了他的继任者。

【方案解析】

打电话给客户之前,如果能先寄些资料、礼品等,则对建立融洽关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如果客户正巧急需你这方面的产品,你的资料无异于雪中送炭、正中下怀。那么,即便你不立即打电话,对方也会先打电话询问的,这种时候你再结合情况推销自己的产品,那成功可以说是唾手可得。

一位推销变压器的小伙子,他偶然从自己的朋友那里得知某公司正需要一批变压器。于是,他立即找来该公司的一些资料,然后针对这家公司的需求精心准备了一份资料寄过去,资料寄出以后,他并不急于给这家公司打电话。但是,三天以后这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却亲自打电话向小伙子询问有关事宜,小伙子结合对方公司的情况详细地给予解答。对方非常满意,并且于第二天就下达了几十万元的订单,并承诺以后在这方面的需求还要从小伙子那儿订。 因此,当你不知道该怎样开始电话销售时,不妨先给客户寄一份资料。

【思考练习】

你是否每次拜访客户前都要先寄一份资料?如果是那样,其结果如何呢?

没有目标的电话沟通事倍功半

【销售细节】

在打电话之前多花些时间在准备工作上,明确自己打电话的目标以及该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

【案例】

小陈是某公司的电话销售人员。他曾给一家大型公司的刘总打过无数次电话推销自己的产品,但每次打电话刘总都不在。当他再次拨打了刘总的电话时,也想当然地认为刘总还是不在。

小陈:“您好,麻烦您找一下刘总。”

客户:“我就是,请问你是哪位?”

(小李听到话筒的那边就是刘总,他便紧张起来,他根本没有想到会是刘总接的电话。)

小陈:“啊……啊……您就是刘总啊,我是××公司的小陈,我打电话给您就是,啊,就是……”

(小陈这时已经语无伦次,因为他不知道该讲什么,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问题,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打电话的目标是什么。)

刘总:“我现在正忙着,回头再联系。”

【方案解析】

对拨打电话前的准备工作,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因为准备需要时间,他们不想把时间花在准备上,而更愿意将时间花在与客户的沟通上。事实上,有了充分的准备,明确了自己打电话的目标,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没有把准备工作做好,不瞄准靶子射箭,那么就会像上面那个例子一样,使电话沟通以失败告终。类似的例子在平时的电话销售沟通中比比皆是。

电话沟通必须以目标为导向。确定打电话的目标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时间

要明确客户在什么时候会采取行动。例如,客户想同你签这个合同,是今天,还是明天,或是一个月以后?这一点你要有清楚的概念。

2.详细的客户要求

客户要同你签订单,签多少?要有一个明确的数字。

3.目标可行

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可达到的,是经过认真判断的。

4.为客户着想

目标要以客户为中心,也就是电话打完以后,是客户想采取行动,而不是工作人员让客户采取行动。

5.设定多个目标

主要是指要有可替代目标,因为我们不能保证一定可以达到某一个目标。而当我们的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如果没有可替代的目标,我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再与客户沟通。

确定打电话的目标很重要,它可以使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在实现这个目标上,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准备其他的事项。同时,这样也可以增强电话沟通人员的自信。

【思考练习】

电话沟通必须以目标为导向。电话销售人员在打电话之前请先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找的决策者是谁?

2.要与决策者商讨哪些具体事宜?

3.如果决策者不在该怎么办?

声调中能体现你的精神风貌

【销售细节】

打电话时,即使看不见对方,也要当做对方就在眼前,尽可能注意自己的姿态,这是相当重要的。

【案例】

夏目志郎是日本著名的人际沟通培训师。有一天晚上11点多,他正准备休息,突然想起还有一个电话没有打给客户。他马上起身,准备打电话给那位客户。他太太觉得很纳闷:

“你这么晚了,还起来去干什么?”

“我只是要给客户打一个电话,打完就睡觉。”

“打电话,床边不是有电话吗?你干吗不在床边打,还要起来干什么呢?”

夏目志郎说:“我打完电话再给你解释。”

夏目志郎起床之后,走到衣柜前面,脱掉睡袍,穿上衬衣,打上领带,穿上西服、袜子和鞋子,而且走到洗手间,把头发整理好。他站在镜子面前,非常细心地给自己一个微笑;然后,走回床边把电话拿起来。他告诉该客户,在他们合作的课程里面应准备哪些用具、资料以及课程的讲义。在电话结束时,他非常真诚地感谢对方这么晚还要为他的课程付出时间。他的太太觉得不可理解,说:“作为培训专家,应该注重效率,加强时间管理,可是我发现你一点时间效率都没有。”

夏目志郎解释道:“我的客户虽然看不见我是穿着睡衣给他打电话,可是我自己可以看得到。我个人觉得教育培训工作者最高贵的品质在于说到做到,表里如一。我应该尊重我的客户,就像跟他直接见面一样。我的客户认为我在办公桌旁工作,所以我不可以躺在床上打电话。因为我相信我接通和拨出的每一个电话都是最重要的电话,所以我觉得应该以这样的态度和精神去服务我的客户。”

【方案解析】